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近年到澳大利亚去打工的人们称打工的人们称打工为“吃苦”。上海作家刘观德在品尝了澳洲打工的酸甜苦辣之后。不无感慨地总结了“五苦论”:“吃不着苦的苦①比吃苦的苦②还要苦③”。其中加序号的三个 “苦”的含义分别是( ) A: 困苦、劳苦、痛苦 B: 痛苦、艰辛、心酸 C: 困苦、痛苦、艰难 D: 痛苦、艰辛、劳苦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法律需要通过惩戒和警示来教育和引导人们。B: 政府在政务微博上所发布的信息是否准确,是保证政府公信力不受伤害的关键。 C: 经济的高速度,带来环境的高风险,这是不争的事实。 D: 因为被评为“生态宣居城市”,使玉溪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
3、 | 下列各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B: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 C: 《过故人庄》的作者是唐代孟浩然,他与王维并称为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D: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话剧《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等。 |
4、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内心深处里他一直很不喜欢《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等电视节目。”这个句子中的“从内心深处里”充当状语。 B: “阳光明媚”“差得很远”“除恶扫黑”“敬畏生命”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D: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左传》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作。 |
5、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 C: 《黄河颂》是光未然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 D: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他是德国著名小说家。 |
6、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中三位女将:一丈青,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扈三娘。 B: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是:败走麦城。 C: 《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三顾茅庐。 D: 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 |
7、 |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看日出,徒步登山队队员趁着夜色早早爬上泰山山顶。他们登峰造极的精神真让人钦佩。 B: 五星花园四周的建筑鳞次栉比 , 在夜晚灯光的映衬下,尽显城市别样风情。 C: 作案者周密的谋划和熟练的手法相得益彰 , 使案情扑朔迷离,增大了侦破的难度。 D: 留守学生普遍存在内向胆怯、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许多外出务工家长却不以为然。 |
8、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谣言 高粱 门槛 微不足道B: 屏障 取缔 迭起 锲而不舍 C: 烦琐 草率 丰饶 心不在焉 D: 深宵 默契 烦燥 大庭广众 |
9、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成语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B: 我们的先辈们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C: 当时他对自己能否获奖,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进入决选名单的五位作家都非常强。 D: 由于浏览处理网络信息会浪费太多时间,让不少网络大V宣布退出微博和朋友圈。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B: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 常言道,独木不成林 , 一花难成春。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 D: 村民依靠当地的水库资源发展养殖业,走上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古诗欣赏。 (唐·白居易)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佁然不动: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 )有人说这篇文章“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请你谈谈对“形似写景,实则写心”的理解。 |
①春暖花开的时候,爸爸突然买回一只羊。我看那羊的肚子挺大,说:“爸,这羊够肥的!”爸爸看都不看我一眼:“这不是肥,是怀羊羔了。”
②夏天时,这只母羊竟下了四只小羊羔。爸爸天天围着羊转圈。“从明天开始,放羊的活儿就交给你了!听见了吗?”我没有吭声。
③你们知道放羊是怎么回事吗?爸爸在母羊脖子上系了一根很长的绳子,有六七米长的样子,另一头拴在一根带尖的铁棍上,然后找一块嫩草地将铁棍插在地上,不让它跑掉。小羊羔也不会跑,因为还离不开母羊。它们玩一会儿后,就会拱到母羊的身子下,贪婪地吃一阵奶,有时吃得嘴角往下滴白色的乳汁。
④我没心思去找一块长满嫩草的草地。我给母羊随随便便找了一个地方,就去干我喜欢的事了。
⑤傍晚,等我去牵羊回家时,不管我怎么叫、怎么吼、怎么拽,母羊都不肯跟我走,因为它没吃饱。母羊的四条腿顽固地撑住地面,形成四个锐角,身子向后倾斜。那时,傍晚的蚊子堆成团往我脸上扑。我火了,就像爸爸吼我一样,吼了一声,把铁棍举起来,又像爸爸拎着扫帚抽我一样,照准母羊来了一下。母羊凄惨地叫了一声,乖乖地跟我走了。
⑥回到家,爸爸问我:“羊吃饱了吗?”他一边问,一边伸手去摸母羊的肚子。他能摸出来。而且,母羊完全仗势欺人,添油加醋地直叫唤。我等着爸爸转身去抓扫帚。但他没有,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明天要把羊喂饱,知道吗?”
⑦第二天,我准备去河里洗澡。所以还是随便找了一块草地,匆匆插上铁棍,拍了拍母羊的头:“你这讨人厌的家伙,吃吧!”我跑走了,老远还能听见母羊的叫唤。我心想,它正高兴地吃草呢!
⑧那一天,我玩得异常快活,天暗下来时,我才想起该把母羊和四只小羊羔牵回家了。
⑨黄昏的野地真可怕,天边一团暗云被夕阳的最后一束光亮涂抹成了凝固的血色,黑压压的蚊子撞得人脸上生疼。我老远就听见母羊凄凉的嘶叫,它的嗓子好像叫哑了。我跑到跟前一看,傻眼了。母羊饿得绕着铁棍转,绳子就缠在了铁棍上,结成了一个大疙瘩。小羊羔拱在它身上,大概吸吮不出奶汁,也揪心地叫着。
⑩我环顾了一下四周,才发现这地方的草是羊根本不吃的草。我怎么把羊拴在这个地方了?我真恨自己。
⑪我赶紧把拴在母羊脖子上的绳子解开:“你吃吧!”母羊向前跑去,低着头,贪婪地啃吃着它喜欢的嫩草。
⑫我跟着它们。我的脸被蚊子咬得满是疙瘩,但我任由蚊子在我脸上叮咬,去吸我的血。
⑬大概小羊羔没有在灰暗的夜色中走过路,就拼命地呼唤母亲。我把它们一齐抱起来,跟着它们的母亲。
⑭当母羊吃饱了,往回走的时候,我就默默跟着母羊走。那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我的脸上全是包,我只感到脸大了、胀了,我的脑袋像放在烤炉里烤过一样。
⑮回到家,我不管妈妈的惊呼,只是说:“妈,告诉爸,羊吃饱了!”说完,我就回到自己的小屋去了。
⑯我听到妈妈跟爸爸说:“今天雷方真怪,说话也变了。”爸爸说:“今天母羊吃得真饱!”
⑰我没吭声,什么都不想说,只是躺在床上,像大人一样把双臂枕在脑袋下。
( 1 )梳理文章情节,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 |
我 |
父亲 |
春暖花开时 |
不知道羊怀孕了 |
看都不看我一眼 |
第一天 |
随便找个地喂羊 |
①________ |
第二天 |
随便找地喂羊,去河里洗澡 |
╱ |
第二天(黄昏) |
②________ |
╱ |
回到小屋后 |
③________ |
说“母羊吃得真饱” |
①第12自然段中,我为什么要任由蚊子在“我”的脸上叮咬吸血?
②赏析第14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4 )下面有关文章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链接材料: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描写方法的相同点:________
表达效果的不同点: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向日葵 /张抗抗
①从雪山下来,已是傍晚时分,阳光依然炽烈,亮得晃眼。从很远的地方,望见了那一大片向日葵海洋,像是天边扑腾着一群金色羽毛的大鸟。
②车渐渐驶近,你喜欢你兴奋,大家都想起了梵高,朋友说停车照相吧,这么美丽这么灿烂的向日葵,我们也该作一回向阳花儿了。
③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
④太阳西下,阳光已在公路的西侧停留了整整一个下午,它给了那一大片向日葵足够的时间改换方向,如果向日葵确实有围着太阳旋转的天性,应该是完全来得及付诸行动的。
⑤然而,那一大片向日葵花,却依然无动于衷,纹丝不动,固执地颔首朝东,只将那一圈圈绿色的蒂盘对着西斜的太阳。它的姿势同上午相比,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它甚至没有一丁点儿想要跟着阳光旋转的那种意思,一株株粗壮的葵干笔挺地伫立着,用那个沉甸甸的花盘后脑勺,拒绝了阳光的亲吻。
⑥夕阳逼近,金黄色的花瓣背面被阳光照得通体透亮,发出纯金般的光泽。像是无数面迎风招展的小黄旗,将那整片向日葵地的上空都辉映出一片升腾的金光。
⑦它宁可迎着风,也不愿迎着阳光么?
⑧呵,这是一片背对着大阳的向日葵。
⑨那众所周知的向阳花儿,莫非竟是一个弥天大谎么?
⑩究竟是天下的向日葵,根本从来就没有随着太阳旋转的习性,还是这雪山脚下的向日葵,忽然改变了它的遗传基因,成为一个叛逆的例外?
⑪或许是阳光的亮度和吸引力不够么?可在阳光下你明明睁不开眼。
⑫难道是土地贫瘠使得它心有余而力不足么?可它们一棵棵都健壮如树。
⑬也许是那些成熟的向日葵种籽太沉重了,它的花盘,也即脑子里装了太多的东西,它们就不愿再盲从了么?可它们似乎还年轻,新鲜活泼的花瓣一朵朵一片片抖擞着,正轻轻松松地翘首顾盼,那么欣欣向荣,快快活活的样子。它们背对着太阳的时候,仍是高傲地扬着脑袋,没有丝毫谄媚的谦卑。
⑭那么,它们一定是一些从异域引进的特殊品种,被雪山的雪水滋养,变成了向日葵种群中的异类?可当你咀嚼那些并无异味的香喷喷的葵花籽,你还能区分它们么?
⑮于是你胡乱猜测:也许以往所见那些一株单立的向日葵,它需要竭力迎合阳光,来驱赶孤独,权作它的伙伴或是信仰;那么若是一群向日葵呢?当它们形成了向日葵群体之时,便互相手拉着手,一齐勇敢地抬起头来了。
⑯它们是一个不再低头的集体。当你再次凝视它们的时候,你发现那偌大一片向日葵林子的边边角角,竟然没有一株,哪怕是一株瘦弱或是低矮的向日葵,悄悄地迎着阳光凑上脸去。它们始终保持这样挺拔的站姿,一直到明天太阳再度升起,一直到它们的帽檐纷纷干枯飘落,一直到最后被镰刀砍倒。
⑰当它们的后脑勺终于沉重坠地,那是花盘里的种子真正熟透的日子。
⑱然而你却不得不也背对着它们,在夕阳里重新上路。
⑲天山脚下那一大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就这样逆着光亮,在你的影册里留下了一株株直立而模糊的背影。
请以“散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