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重庆渝南田家炳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上,只要找到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就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 舞台上,各个演员都使出了自家的浑身解数和本领,来博取观众的喝彩。
C: 科学研究是没有界线的,因此各学科的所谓“经典理论”都不应该成为“禁区”。
D: 春天来了,太子湾公园的花次第开放,带来了春的绚烂与生机,成为西子湖畔最亮丽的美景。
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为下(lí) 人不(mèi) 锦帽貂(qiú)
B: 微霜(bìn) 千里(zhàng) 秋容如(shì)
C: 红尘(mǎng) 外声(sài) 霹雳弦惊(pì lì)
D: 下炙(huī) 右苍(qíng) 管悠悠(qiāng)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个伟大梦想。

②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民族。

③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进行着持续奋斗。

④因为,理想、信念坚定的人,再遥远的地方也能到达,再坚固的障碍也能突破。

⑤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梦想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这一梦想。


A: ②①③④⑤
B: ②③①④⑤
C: ①②⑤④③
D: ②③①⑤④
4、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聪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 , 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B: 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 , 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C: 课间十分钟,班里的“开心果”王晓玥使出浑身解数 , 搞怪逗乐,整个教室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D: 海外留学生易文婷对祖国的思念与日俱增 , 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为她每天生活的必修课。
5、下列各项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A: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B: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开展,让我们长沙市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长沙城的面貌焕然一新。
B: 考场上沉着、冷静、认真、仔细,是我们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 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D: 在寒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 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B: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C: 邓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D: 《广安日报》刊登文章,解答如何申报“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8、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zuì) 时(shāo) 苫蔽(shàn)(bì)
B: 尾(gāo) 目似(míng) 眈相向(dān)
C: 大(jiǒng) 积(xīn) 狼首(pǐ)
D: 刻(qǐng) 奔(yǐ) 之(bì) 假(mèi)
9、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狩猎 璀粲 不可救药 戛然而止
B: 琐屑 狼藉 锋芒毕露 黯然失色
C: 哽咽 逃窜 不容质疑 红装素裹
D: 窒息 萧索 相得益彰 融汇贯通
10、选出对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记承天诗夜游》选自《苏轼文集》,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B: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最近发生的时间的一种新闻体裁,它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
C: 《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寓言,比如《两小儿辩日》和《杞人忧天》,《愚公移山》也选自其中。
D: 《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作者司马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影响。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赤壁》,回答问题。
( 1 )说说以下划线词在诗中的深刻含义。

东风不与周郎便

②铜雀春深锁二乔

( 2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是一首咏史诗。
B: “折戟沉沙铁未销”,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C: “自将磨洗认前朝”,诗人磨洗干净,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前朝的遗物进一步引发诗人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做铺垫。
D: 本诗借周瑜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要效仿古人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 1 )请用“/”标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至于夏水襄陵
②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 2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王命急宣________ ②虽乘御风________

既而渐近________ ④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________

( 3 )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千二百里 中力拉崩倒之声
B: 沿阻绝 迎而上
C: 多趣味 家富
D: 既而渐 切问而
(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 5 )甲段描写三峡的夏水,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其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描写春冬之水则紧扣其________的特点,以“素湍”、“回清”“________”的动态之美映衬“绿潭”的静态之美,动静相映成趣。乙段从________、色、________等方面进行正面描写,由远及近地写出了钱塘江潮雄奇壮观的景象。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头脑风暴是一种集体幻觉吗?

岑嵘

①单位里最近开展了一次“头脑风暴”,探讨赚钱的新方法。风暴刮得相当成功,大家一改沉默,你一言我一语,灵感大迸发。虽然我最后记不得究竟想出了什么好的点子,但这场头脑风暴让大家都很愉悦。

②那么头脑风暴有用吗?

③我们今天所谓的“头脑风暴”指的是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产生出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它是由美国创造学家阿历克斯·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的。不过大家有所不知,“头脑风暴”一词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专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

④在很多研究者看来,头脑风暴虽然说不上是精神病发病,但效用恐怕很有限。

⑤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头脑风暴呢?头脑风暴的好处在于,很多人在讨论之后,会把别人的意见误认为是自己的意见。如果问题难以处理,每个人都能看出其他人也同样认为这个问题难以解决(不是自己傻,而是问题太难)。这就使得人人都感觉很好。

⑥在《红楼梦》第十回中,秦可卿病倒了,尤氏说:“现今咱们家走的这群大夫,哪里要得?一个个都是听着人的口气儿,人怎么说,他也添几句文话儿说一遍;可倒殷勤得很,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大家商量着立个方儿,吃了也不见效。”一群庸医给秦可卿看病,大家头脑风暴一下,集体商量弄了个方子,成功地把秦可卿折腾个半死。因此,头脑风暴最大的好处就在这里:即便这件事最后办砸了,但这可是集体讨论的结果,谁都不必为此担责任。

⑦那大家思维碰撞总有点用吧?研究者也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头脑风暴是一种花时间却不太有效的方式,因为通常人们独自思考比在群体中思考能想到更多的点子。一项对22个群体的研究发现,其中18个群体中的人在群体中生产力不高,而且群体越大生产力下降得越多。心理学家称之为“群体生产力的错觉”。有许多人太依赖于他人的努力,想获得免费意见。然而让人吃惊的是,即便如此,人们仍然倾向于高看群体讨论的重要性。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群体头脑风暴比个人的思考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⑧米开朗琪罗把所有的助手都赶走,锁上了西斯廷礼拜堂的门,独自创作出了壁画《创世纪》;巴尔扎克爱将自己锁在小黑屋中创作,将百叶窗拉牢实,郑重地点燃蜡烛闭门不出,在浑浊的光线中天昏地暗地写出皇皇巨著。如果他们喜欢的是拉上一大群人,大家拍脑袋想点子出主意,那么这些旷世作品我们恐怕永远也见不到了。

( 1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今天所谓的“头脑风暴”是由阿历克斯·奥斯本首次提出。
B: “头脑风暴”一词是最早的精神病理学用语,专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
C: 头脑风暴的效用恐怕很有限是个别研究者的看法。
D: 研究者们认为头脑风暴是一种花时间且无效的方式。
( 2 )下列关于选文内容及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用疑问句作标题起到了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 第①段写作者身边发生的“头脑风暴”,提出了头脑风暴可以让大家都很愉悦的中心论点。
C: 第⑥段举《红楼梦》一群庸医给秦可卿看病的例子,论证了头脑风暴最大的好处是:即便把事情办砸了,但因为是集体讨论的结果,谁都不必为此担责。
D: 第⑧段举“巴尔扎克爱将自己锁在小黑屋中创作”的例子,论证了独自思考比一大群人在一起拍脑袋想点子出主意更好。
( 3 )在作者看来,许多人喜欢头脑风暴的原因有哪些?仔细阅读⑤⑥段,概括作答。
( 4 )文章最末一句“那么这些旷世作品我们恐怕永远也见不到了”中的“恐怕”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扇子的学问

邓云乡

①扇子,是北京人度炎夏爱不释手的宝物。伏天里,虽说人人手中都摇着一把扇子,但由于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修养的不同,所用的扇子亦各有别。

②用蒲葵叶稍事加工即成的芭蕉扇以及用竹篾、麦秆编制的普通扇子,物美价廉,颇受大众欢迎;但就其历史和艺术价值而论,则不如羽扇、团扇和折叠扇。

③羽扇的历史最为悠久。晋人崔豹《古今注》一书所载,远在三千多年前的殷代就已有用鸟头羽毛制成的扇子。唐以前宫闱中所用的扇子,皆由羽毛制成。诸葛武侯与宣王司马懿在渭滨交战时,武侯就是手持白羽扇,指挥三军。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肌理,对人体有益。北京的老人或僧、道、尼等各教弟子,深知古人“避风如避箭”这一养生之道的奥秘,故而于盛夏皆喜用羽扇取凉。

④团扇为圆形短柄的扇子,古代宫中常用,又叫宫扇,为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其作用主要是用以遮盖,手执一扇不但可以增添主人无限娴雅文静的仪态,有时还能体现少女活泼天真的个性。

⑤正因为团扇带有装饰性,所以扇面大都选用丝绢绫罗一类的织品,以便在上面点染绘画,增加装饰美。故而梁朝的大文学家江淹有“纨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之句。

⑥昔日北京豪门中的太太、小姐以及梨园界的坤伶多喜用团扇。北京崇文门外花市的绢花作坊,每年夏季必集中人力、物力大批制作团扇,以供市场需求。其所制团扇,分素扇、字扇、画扇三种。字扇与画扇,是将成批的普通素扇“过行”给画匠或写字匠,雇佣他们在扇面上书写唐诗、宋词,彩绘花鸟虫鱼。至于素扇,上面虽无字画,却都是工精料细的上等品,扇柄以象牙或沉香木为之,柄端系有小巧玲珑的翡翠或玛瑙雕成的“扇坠儿”,价格昂贵,专门卖予有钱人。

⑦北京人喜用的折叠扇,又称聚骨扇或紧头扇,本是外国的贡品。苏东坡记载说:“高丽白松扇,展之广尺余,合之止二指许。”由此可知折扇至少在北宋时已由朝鲜传入我国。明代张东海亦以为折扇贡于东夷,永乐间始盛行于中国。据说传入宫中时为太监所见,觉得此物展开即用,收拢易藏,非常方便,于是纷纷仿制,后逐渐传入民间。

⑧折叠扇的扇骨、扇面有非常考究的。韵古斋所售之扇骨,有紫檀、象牙、乌木、棕竹、湘妃竹、毛竹、梅鹿竹、广漆、菠萝漆、嵌金银丝、嵌螺钿等精雅的上品,并时而出售从宫中溢出民间的雕有正龙、侧龙、百龙、百鹿、百鸟等极为罕见的老扇骨子,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物,皆为清宫造办处所制,所刻鱼龙鸟兽及蝇头细楷,刀法清晰,不失规矩笔意。荣宝斋出售的扇面,有重金、红金、洒全、块金、发笺、白面、黑面、珊瑚面等。这些质地精良的扇面,价值并不昂贵,但一经配上张大千、溥心畲、齐白石等著名书画家的水墨丹青,便成了稀世之珍。

(摘自《语文素养读本·初中卷》第6册,有删改)

( 1 )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2 )辨析第③、⑦段中划线词的作用。

( 3 )下面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羽扇是由羽毛制成的,它出风缓软,不入肌理,对人体有益。
B: 团扇扇面大都选用丝绢绫罗一类的织品,便于点染装饰,为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
C: 素扇上面无字无画,物美价廉,颇受大众欢迎。
D: 韵古斋出售的扇骨,荣宝斋出售的扇面,大都是非常考究的。
四、写作(分值:60分)

任选一题作文。

(一)题目:你是我的太阳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附着在大地上,

就是土壤。

飘浮在半空中,

只能是尘埃。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妖颜惑众”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