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河南夏邑县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B: 老舍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C: 《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D: 《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意慷慨悲壮著称。
2、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合理的城市规划,给市民以舒适和便利,让人们内心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惬意。
B: 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陷入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
C: 在国测运动会上,有大约20%左右的学生,由于平时缺乏锻炼,导致成绩不理想。
D: 汉字听写大赛在各地举办和热播,不仅让人们重温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特质,而且让很多观众对司空见惯的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 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C: 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 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4、

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 了起来, 着, 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 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

A: 怒吼 回旋 奔腾 冲倒
B: 回旋 怒吼 奔腾 冲过
C: 奔腾 怒吼 回旋 冲倒
D: 激动 怒吼 奔腾 冲过
5、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言行相顾 断章取意 红装素裹 扶掖
B: 登峰造极 媚上欺下 孜孜不倦 睿智
C: 廓然无累 自之知名 脑羞成怒 风骚
D: 涕泗横流 无与纶比 谈笑风声 暗哑
6、选出下列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

1)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4)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A: 形容 拟人 比喻 比喻
B: 排比 拟人 比喻 拟人
C: 排比 拟人 比喻 比喻
D: 比喻 排比 拟人 比喻
7、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
B: “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8、将下面的内容重新排序,正确的顺序是( )

①然而,鸳鸯并非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恩爱情深,生死与共。

②但在生育子女后,它们便分道扬镳,养育重任全由雌鸳鸯承担。

③鸳鸯在中国是恩爱的象征,常被称作“多情鸟”,人们惊羡于它们雌雄成双,形影不离。

④诗中的鸳鸯,象征焦、刘二人爱情永久不渝。

⑤研究发现,雌雄鸳鸯在热恋期限间的确情深意长。

⑥汉代名诗《孔雀东南飞》中写道:“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一更。”

A: ⑤②③①⑥④
B: ⑤②⑥④③①
C: ③⑥④①⑤②
D: ⑥④③①⑤②
9、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戈壁滩上________风沙呼啸,气温________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________层出不穷,稼先________有“福将”之称,意外________不能完全避免的。

A: 常常 往往 必 虽 总是
B: 经常 常常 必 虽 都是
C: 往往 常常 常 虽 却是
D: 常常 经常 必 虽 总是
10、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十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删掉“随着”)
B: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将“提高”改为“加强”)
C: 杨教授同老农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实验。(删去“多次”或“反复”)
D: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将“多方面”与“多领域”互换位置)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浣溪沙》一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 1 )全词思绪是围绕“ ”字来抒写的;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词句是:

( 2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为晏殊的名篇之一。全词抒写了悼惜春残花落,好景不长的愁怀,又暗寓了相思离别之情。
B: “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天气、亭台都与去年一样,暗含 着物是人非,时光不再。
C: 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字突出了独享歌筵之乐得意之情,“徘徊”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 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D: 这首词词小而充满深远哲思,全词前后片浑然一体,契合无间,语言清丽,音调谐婉。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满井游记(节选)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鹤。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嵋面而髻鬓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

梢披风,麦田浅鬓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鬓而歌者,红装而赛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庆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鬓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乙】醉变传(节选)袁宏道

醉臾者,不知何地人,亦不言其姓字,以其常醉,呼曰醉臾。岁一游荆澶间,冠七梁冠①,衣绣衣,高权阔辅,修髯便腹,望之如悍将军。年可五十怜,无伴侣弟子。手提一黄竹篮,尽日酣沉,白昼如寐。百步之外,糟风冲鼻②。遍巷陌索酒,顷刻数十余家,醉态如初。

不谷食,唯吹娱蛤、蜘蛛及一切虫蚁之类。市儿惊骇,争握诸毒以供,一游行时,随而观者常百余人。人有侮之者漫作数语多中其阴事其人骇而反走。篮中尝畜干娱蛤数十条。问之,则曰:“天寒酒可得,此物不可得也。”后与余往来渐熟,每来踞坐砌间,呼酒痛饮,或以客礼礼之,即不乐。信口浪谈,事多怪诞。每数十数,必有一二说入微者。话之不答,再话之,即徉以他辞对。

【丙】久雪忽晴喜而有作袁宏道

残花残木总精神,才见寅年一日春。柳态美如新栉发②,山容亲似远归人。

闲追老袖三余辈③,更踏冰池五六巡。江郭早须骑马出,旋呼稚子觅头巾。

【注释】①冠七梁冠:戴着有七道横眷的帽子。②栉发:梳理头发。③三余辈:几群人。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数友出东直________ ②而茗者________

③篮中畜干娱蛤数十条________ ④佯以他辞 ________

( 2 )给【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划开。(限断三处)

人 有 侮 之 者 漫 作 数 语 多 中 其 阴 事 其 人 骇 而 反 走。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②呼酒痛饮,或以客礼礼之,即不乐。

( 4 )结合【甲】【丙】两文中画线句子,说说袁宏道眼中的“山”有怎样的特点。

( 5 )袁宏道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完成各题。

血爱

李冰洁

朋友刚满月的小孩生病住院,我前去探望。见她正把一个透明状的器皿在乳房上,并不停地挤压乳房。刚开始挤出的还是乳汁,后来竟变成血水。我大感惊异,忙问是怎么回事。朋友很平静地告诉我,因为孩子生病,怕感染,医生嘱咐她两个月内不准给孩子喂养母乳。在这期间,如果不把乳汁挤出来,就会回乳,孩子以后将吃不到母乳了。为了防止回乳,她必须每天都把乳汁用吸奶器吸出来,吸的次数多了,导致乳房肿胀,并不时有血水溢出。

“那一定很痛吧?”我问。

“傻瓜!血都出来了,还有不痛的道理?”她冲我苦笑一下。

“那就干脆让它回乳算了呗!”

“回乳?!”她睁圆了眼睛望着我,仿佛不认识似的。那眼睛里渐渐充满了泪水,全没了最初的平静。

“我的小孩子才刚满月呢,再过两个月,也还只三个多月,那么小就没有奶水吃,多可怜!”她把目光移到孩子瘦弱的小脸上,颤声道,泪水顺着脸颊淌了下来。触景生情,我不知道它里面包合了多少的怜惜与无奈。

我不敢再说什么,怕她会更伤心。最初我只是想到了她的疼痛,却没想到这疼痛在母性的慈爱面前是如此的微不足道。血浓于水,我再没有理由不相信。

有一种爱,是用血来维系的,它存在于整个生物界。在这种爱面前,任何语言描述都是苍白无力的。我记得有这样一种蜘蛛,在它出生之后,立刻要把老蜘蛛吃掉,而老蜘蛛竟毫无反抗之举,任小蜘蛛咬食,直到整个躯体变成了小蜘蛛的美餐,于是小蜘蛛长大,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繁衍。当时我对此颇感奇怪,现在我终于理解了,生物界既有原本的生物链规律,又有母亲对幼子发自内心的伟大的爱。由此我相信,如果需要,我的朋友也会毫不犹豫地用她的生命来换取她小孩子的健康的。

沧海桑田,世事变幻,而生命长存不息,延续至今,是因为有一种爱从未改变,那是血爱。

( 1 )朋友为什么不给孩子喂养母乳?为什么不愿回乳?
( 2 )朋友为什么流泪?
( 3 )作者被朋友感动的原因是什么?写小蜘蛛吃老蜘蛛的目的是什么?
( 4 )从内容看,本文写的就是母爱,为什么不用“母爱”作题目而用“血爱”呢?
( 5 )作者未尾写道:“生命长存不息,延续至今。是因为有一种爱从未改变,那是血爱。”请举一个典型的例子。80字以内。
( 6 )读罢本文,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80字以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燃烧的木棉花

杨春山

①在滇西北的高山峡谷里,从罅隙中穿透过来的风,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带来远方的热烈气息。而在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并流的地带,木棉花就如一位清逸的隐士,不时把它孤傲的身影投射在江畔的某个地带。

②一条江的奔流,会让江岸承受无处不在的冲击;而一条江的静滞,会让江畔拥有云蒸霞蔚的江花。在金沙江沿线绽放的木棉花,聚成了一道绝美的风景。挺立在江岸边的木棉花树,不离不弃地依偎着金沙江,用自己的身影,点缀着江水的寂寞。有了木棉花的点缀,金沙江就拥有了明媚的色彩与春光。木棉花的俊逸挺拔和金沙江的激情交织碰撞,滇西北高原停驻在人们的视野里。

③春会让木棉花隐忍了一年的生机在瞬间绽放,满树的鲜红与艳丽成就了木棉花,成就了它英雄树和木棉树的称谓。一树木棉花,就是一树春天里绽放的火红与希望。有了木棉花娇艳的容颜,滇西北高原就有了亮丽的底色。有了木棉花的陪伴,一路奔行的金沙江就不再感到疲惫。在金沙江的穿行路线图里,始终有木棉花若隐若现的身影。

④除了金沙江边的干热河谷地带,在滇西北的一个个村庄,木棉花依然有着挺拔不凡的气度。在乡村,一只只在花朵旁驻足的小鸟,一只只在硕大花瓣里穿行的蜜蜂,会让木棉花变得更加生动和温情。五星形的花瓣,紧紧簇拥着蕊的花瓣,让木棉花充满了凝聚的象征意味。选择了乡村的木棉花,把自己的根深深扎进红土地里,用俊俏而大气的容颜,和村庄两相厮守。那些硕大而肥厚的花朵,在喧闹了春光之后,便会被摘下、晒干,成为味蕾上的诱惑。

⑤有了木棉花,乡村就拥有了另一副容颜。在木棉花的绿荫下纳凉、聊天,或是做些手里的活计,是村人的最爱。爷爷在世时,曾守过生产队的窝棚多年,院里长着一棵高大的木棉花树。每年春天木棉花如期绽放,他会把木棉花摘下,晒干后当作枕芯,或是用来做菜,让我们在儿时便享受到了来自木棉花的诱惑。这缕鲜香,至今让我回味,是我在外打拼的日子里不断的一缕乡愁。

⑥没有了木棉花,滇西北的金沙江肯定会失去不少美。河湾里的一树木棉花,倒映在河水里,与天空的云彩互相唱和;江岸边的一树木棉花,把笑脸展示在崖畔上,与山林中的飞鸟和鸣;村庄里的一树木棉花,用它的静默付出,温馨农人的朴素生活。给予、奉献、朴实、隐忍,是木棉花的气度,也应该是乡村的气度。

⑦木棉花始终在提醒着乡村,只有不断地张扬美好,摒弃丑陋,才能获得踏实的幸福生活。木棉花的美,在目光所及之内,也在目光所及之外,当它们的一树花朵开始凋零,褪去了原有的繁华,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它作为美食的历程却才刚刚开始。我们的生命,也应该如木棉花一样,勇敢绽放。

⑧蛰居小城二十多年的时光里,我会在夜晚不时地怀念木棉花。怀念木棉花,其实也是在怀念曾经拥有的乡村生活与气度。那在味蕾上逐渐洇开的淡淡乡愁,那散发出木棉花瓣清香的睡梦,陪伴着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上不断跋涉、前行。

⑨被木棉花染红的春天是幸福的.有了木棉花的滇西北是幸福的。我们在外行走时略显踉跄的脚步,和故乡的明媚春光里的木棉花遭遇之后,开始变得坚实,如同我们凝望故乡时的深情目光。

( 1 )第②一④段从形、色方面刻画了木棉花的什么特点?请用文中词语回答。
( 2 )第⑦段中“目光所及之内”和“目光所及之外”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
( 3 )赏析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
( 4 )有人认为文章量后一段作用不大,可以删去;也有认为这一段很重要,不可删去,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具体理由。
( 5 )作者的文章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感悟。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 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50字。 ③内容具体,真情实感;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kobe菲菲”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