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理由”“水平”“天空”“上升”都属于名词。B: “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呢?”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是正确的。 C: “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母亲感到痛苦”。 D: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
2、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提防(tí) 仲裁(zhòng) 湍急(tuān) 屏息敛声(bǐng) B: 绥靖(suí) 溃退(kùi) 翘首(qiào) 殚精竭虑(dān) C: 诘问(jié) 镌刻(juān) 要塞(sài) 惟妙惟肖(xiào) D: 环绕(rào) 瞥见(piē) 飞漱(shù) 锐不可当(dǎng) |
3、 | 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平时,大家抓紧时间学习,陈冬却玩得痛快。要大考了,他天天开夜车,结果得了大病,连大考都不能参加。真是自作自受。B: 这一伙人,狼狈为奸 , 干尽坏事,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C: 小明的妈妈一进来,我们寝室的人就不谋而合地站了起来。 D: 你的主张和我的主张完全一致,这真是不约而同。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B: 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 C: 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 我用傻瓜相机将妈妈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言语拍入镜头,制成相册。 |
5、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 , 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B: 疫情已对经济形势造成较大冲击,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同样面临巨大挑战,恢复经济社会活力刻不容缓。 C: 最近各地出现了不少个性鲜明的“网红书店”,但在纷至沓来的顾客中,有不少是“到此一游”的打卡拍客。 D: 锦屏山森林公园峰峦峭拔,谷壑幽深,郁郁葱葱的树木鳞次栉比。这个大型天然氧吧,让市民有了驻足流连愉悦身心的处所。 |
6、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元勋(xūn) 选聘(pìn) 挚友(zhì) 迭起(díe)B: 殷红(yīn) 燕然(yàn) 澎湃(péng pài) 伫立(zhù) C: 小楷(kǎi) 咳嗽(sòu) 校对(xiào) 草率(shuài) D: 韭菜(jiǔ) 揩桌子(kāi) 疙瘩(gē da) 抹杀(mǒ) |
7、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全场都情不自禁地应主持人要求唱起歌来。 B: 在是非问题上应该据理力争 , 不能迁就忍让。 C: 食品行业造假屡出高招,竟然还能造出假鸡蛋,其技术水平简直无与伦比 , 如果不打开,你用肉眼是很难分辨真伪的。 D: 东台经济发展快,社会治安好,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 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
8、 | 与下列诗句相关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 ) B: 《水浒传》 C: 《红楼梦》 D: 《三国演义》 |
9、 | 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这个四合小院,家家的窗户低矮,是老式对开的方格玻璃窗。 。 ①屋里简朴干净,桌柜上摆着整齐的碗杯,小罐子里插着几双筷子。 ②这俗常的景象,现在不得多见了,这小玻璃窗,叫人心生温暖。 ③黑亮的老铁壶在炉子上吱吱唱着小曲,隔着窗户也听得清。 ④从这家的窗玻璃望进去,开满碎花的窗帘并没拉上。 A: ④③②①B: ③④①② C: ④①③② D: ③①②④ |
10、 |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衔接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但我国山海关以东,东三省地区的冬季日照条件较弱,并不适合使用太阳能电池。 ②太阳能道路是一种较有潜能的工程技术。 ③太阳能光伏发电道路对智能交通起到积极配套作用。 ④不过,使用太阳能电池的前提条件是日照充足,我国西部的青海、甘肃、西藏、新疆等地区阳光照射充足,加上道路占用率不高,适合建造太阳能电站。 ⑤作为“建筑”材料,太阳能电池板施工和安装更方便,同时具有发电功能。 A: ①②③⑤④B: ③⑤②④① C: ②⑤④①③ D: ⑤①④②③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1 )赏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一句中“舞”字的表达效果。( 2 )下阙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B: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C: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D: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段写的是楚霸王项羽兵败后在乌江自刎的故事。 B: 文段刻画的项羽是一个自负又不心服的悲剧英雄形象。 C: 项羽之所以不愿意过江东,是因为他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D: 项羽临死前将最不舍的马赐给了曾经的故人吕马童。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双脚上的修养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②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鞋上会粘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所以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正是在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竟紧张地盯着我,手执拖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我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色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③坐到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恶作剧式地在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上涂鸦。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的踩踏与不断地擦抹,像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渐渐地,那个疲于擦地的女工,已是额头见汗。
④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
⑤不知过了多久,人才渐渐坐定了,擦地女工也得以喘口气、歇一歇。但就在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来看去,似乎想进来,但又把头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突然,一阵“沙、沙”的响声,伴着送水男人走路的旋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开始从上向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绿大衣……最后我终于看到了他的双脚,然后是惊异万分。他的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塑料袋就随之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那个擦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我发现她眼里竟有泪光涌现。
⑥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但我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并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了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都套上。
(选自《八小时以外》,有改动)
( 1 )简要概括本文的内容。( 2 )从第②段看,“我”愧怍的原因有哪些?( 3 )本文对送水工的描写文字不多,却令人回味,请赏析第⑤段中的画线句。( 4 )请结合第⑤段的划线词语,分析女工的心理活动。( 5 )“我”对“修养”一词的理解,前后发生了变化,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6 )请简要分析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没有什么必须要说
苏美
①四十年前,我爹在新疆当骑兵。那时候他很年轻,骑一匹枣红军马,挎一杆枪,在昆仑山茫茫的雪原里行走。那时候,他有多年轻呢?帕米尔高原的积雪没过马膝,走不了几百米,枣红马就像从油锅里捞出似的,一身汗水闪着光,腾腾冒白汽。雪原之大,一望无垠,天上没有飞鸟,雪面上也没有走兽的足迹。我爹和一匹马就这么走着,走到天荒地老,居然没有把一颗心走荒芜。
②那时候他一定想着,再走20公里,边界西线就算巡察完毕,他就可以回哨所和班长报到了。我爹的班长我没见过,但在家里旧相册中看到过我爹。他穿了军大衣,脚蹬翻毛大头鞋,破烂的棉衣翻了瓤,头上顶着雷锋帽,跨在军马上像一个土匪。但一张脸轮廓清楚,两只眼睛里全是光,那时他正年轻,挥舞着鞭子,把马抽打的朝天嘶鸣,不管不顾的在雪原里奔跑,跑着跑着,人和马突然就都老了,双双跌落在雪地里。
③四十年后他住院做X光,查出一根肋骨断了。把我们吓了一跳。他自己想了很久,说二十岁时在帕米尔高原骑马打雪狼,一个闪失翻身跌下马,托住缰绳又翻身上马继续追。人和马哪追得上狼,但这一场追逐却人欢马叫,兴奋异常,隐隐觉得肋叉子痒,回哨所喝几瓶酒倒头睡,也就过去了。一根肋骨=一瓶酒+睡一觉。年轻时的算术总是这么简单。
④关于帕米尔高原,我爹说的很少。他并不需要多说,因为我长到十四五岁,还在每个暑假坐着军车远上昆仑山,在兵站吃羊肉揪片子,在汹涌的冰河边上吃西瓜。那时候我不听他说话。他也不和我说话。我和我爹的关系,就是直线关系。他把搪瓷饭碗从屋里砸到屋外墙上,是直线;把我姐一脚踹出家门,是直线;十八岁时向我呼啸而来的十多记耳光,记记都是直线。这些直线就是我和我爹最短的距离。我们一直没有什么可说的。也没有什么必须要说。我们坐在那里,吃饭,看电视,边吃饭边看电视。就这样。
⑤可日子就过去了。饭还是那些饭,电视还是那些电视,人却老了。突然的,就弯曲了。
⑥我第一次见我爹哭,是他从手术室下来。麻药过去,他渐渐醒来,突然眼角就滑下泪了。他不能翻身,不能动,颈子底下背着麻醉泵,不能用枕头,泪水就朝耳廓落下去。他就无声的落着泪,什么也没说。我只是愕然,像是撞见了不该撞见的秘密,哑口无言,那时侯他还不满四十九岁,查出了癌症,功名利禄戛然而止,所有为人的尊严和体面都让位给死亡。他和死亡缓慢的分享每一分钟,彼此都有无穷的时间和耐心。我在想,从他落下泪那一刻起,永无天日的寂寞就上路了。这寂寞虚空一片,抓摸不着,唯一温暖的伴侣就是死亡。
⑦我爹曾说想找人大哭一场。我想他一定没有找到这样一个人。不是我妈,也不是我,说到底,他只能赤手空拳。我们的陪伴像是隔着玻璃的拥抱,无论多么情真意切,到底是无用。而他要和这个人哭些什么,这是一个秘密,我猜想也许有关人的一生,可这是一个禁忌的秘密。
⑧手术后两年,我爹回了西安。我爹曾经非常年轻,两条腿就追得上雪兔,一杆枪把半身靶心打的稀烂,大雪封山,几个兄弟把方圆五十里所有酒瓶子都喝空了,最后拿着大头鞋跟哈萨克牧民换马奶酒继续喝,把日月喝出几个交替。无论如何,我都必须承认他牛过。可是,这又如何?他还是要去躺在手术台上,被人切的乱七八糟,他还是要摊开身体,让无数的绿色黄色流进去,把骨髓炸出来,逼他求饶,逼他认输,最后再把他碾成齑粉吹的烟消云散。
⑨我和我爹,从来没有什么非说不可的话。我曾将鸡毛蒜皮的不顺遂归咎于他,仿佛竖起一个敌人就能抵挡时间的侵蚀。可他倒下去了。抛下我一个人,赤手空拳的面对无尽的时间,死亡终将跨过他的尸体扼住我的喉咙。
⑩我一直想和他说点什么,会突然生出蜿蜒的不舍,害怕遗忘,怕那些人和事,终将消失在时间深处。我想跟他说说帕米尔的雪原,说说那十几个耳光,说说老家的墓地和他压在枕头下的《幽明录》,但事到临头,只有沉默才是教养。
⑪一天,我回到家他在厨房做饭,当当当切莱。突然的他就说起怎么挑鱼腥线,怎么用蛋清表牛内,泡菜太酸怎么办,蒸馒头为什么面发不起来,我在一边测蒜,尝一口砂锅里的汤问他成否,突然他就对我说,一个人,也要好好做饭,好好吃饭。
( 1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