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潮州市湘桥区城南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或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美(pì) 歌载舞(zài) 羸弱 迫不急待
B: 遒(jìn) 惟妙惟(xiào) 沉湎 不可名状
C: 热(chì) 锐不可(dāng) 旁骛 相形见绌
D: 慰(jiè) 浑身数(xiè) 烦燥 随声附和
2、下列句子中,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感谢你们的热情邀请,我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光临指导的。
B: 您的意见提得很好,我们一定想办法改进。
C: 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同学要及时醒悟,努力改邪归正。
D: 大会主持人对发言的人说:“你说不清楚就不要再说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经历了大小战斗无数,林一然也在枪林弹雨中拔涉过太多的山山水水。
B: 一场秋雨一场凉,我刚走出家门就不禁打了个寒噤,过来嬉戏的麻雀却被开门声惊吓,张皇失措地逃离。
C: “风景”可以来自于“青风明月、繁花绿叶、大漠孤烟”的自然风景,也可以来自于“亲情挚爱、好友关怀、路人相助”的生命风景。
D: 不要买那种来历不明的便宜货,万一买到了脏物被罚,那才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4、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②麻烦的是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④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⑤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A: ①②⑤③④
B: ③②④①⑤
C: ⑤③②①④
D: ③②⑤①④
5、给所选文段选择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A: 赵庄看戏
B: 月夜抒怀
C: 月夜行船
D: 水乡美景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种收音机原来售价60元,现为20元,售价降低了三倍。
B: 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C: 秦兵马俑是两千多年前从西安以东的临潼出土的文物。
D: 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7、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从疾病表现来看,新冠肺炎有很大隐蔽性:不仅有轻症、普通、重症、危重症患者,还有无症状感染者。
B: 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时刻关注,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C: 从病原学来看,新冠病毒与SARS不同,传播力高于SARS。另外,病毒的来源、致病力很多都不清晰。
D: 从临床来看,早期大部分病人只有轻微呼吸道症状,病情进展缓慢,但一些病人一周后可能突然出现症状变化,对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致病力也比较强。
8、下面各组词语中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恳切 竹蔑 吞噬(shí) 晌午(shǎng)
B: 拖沓 契约 炽热(zhì) 嗥鸣(háo)
C: 累赘 迸溅 侮辱(wǔ) 粗拙(zhuō)
D: 修葺 忏悔 俯瞰(kàn) 祈祷(qǐ)
9、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童年》中的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B: 保尔双目失明却不碌碌无为,他克服种种困难顽强地进行写作,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C: 老舍笔下的祥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虽经历了三起三落,但仍对生活充满信心。
D: 观音菩萨查唐僧所受之灾,见尚缺其一,故令再生一难。金刚依照观音法旨而行,唐僧师徒遭遇通天河落水最后一难,然后才顺利回归东土。
10、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小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C: 古代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 “垂髫”指童年, “加冠”表示男子年已十八,“花甲”指人六十岁,“耄耋”指人七八十岁。
D: 《资治通鉴》是宋代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黎明的通知》中的选段,回答问题。

①为了我的祈愿

诗人啊,你起来吧

②而且请你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③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④我从东方来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⑤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⑥借你正直人的嘴

请带去我的消息

⑦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⑧请他们来欢迎我——

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

( 1 )用文中原话回答。

“黎明”的任务是:________。

诗人的任务是:________。

( 2 )借助联想和想象来理解③④两节的意境,填空。

“露水”“最后一颗星”形象地表明了“黎明”到来的________,“东方”“海上”则具体说明了“黎明”到来的________,“汹涌着波涛”则说明了“黎明”历经________而来的情状。

( 3 )简要分析“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的含义。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梅花岭记(节选)
(清)全祖望
①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②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注】①今江苏扬州。②即史可法,明末政治家、军事家。③临期成此大节——指到城破时将史可法杀死,以成全他与城共存亡的节义。④即清兵。⑤史可法时任内阁大学士,故自称“阁部”。

( 1 )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吾 尚 未 有 子
②乃 以 衣 冠 葬 之

( 2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
①集诸将而之曰( ) ②吾上太夫人( )
③德威流( ) ④被至南门( )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①吾誓与城为殉。
②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

( 4 )请结合原文概括史可法的性格特征。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我常爱作秋天的思索。我想,秋天是 A 的,秋水长天,明月清风,它让人们舒怀畅神,心旷神怡。秋天是 B 的,人们付出多少汗水和智慧,它就给人们多少收获。秋天是 C 的,它充盈的笑声让人们久久萦怀。秋天是 D 的,它把一切枯枝败叶,虚浮矫饰清理得干干净净。秋天 E 的,它让人们从一次的收获想到永久的收获,从而不懈地在秋光秋色中忙碌着耕耘春天,播种未来!秋天,给予我太多的思索。

( 1 )“严峻,丰盛,勤勉,忠实,明净”这五个词是从文中空白处A、B、C、D、E抽取出来的,你能否根据语段内容,将它们一一归位?
A B C D E

( 2 )同为写秋,本语段与课文《秋天》所蕴含的情感却不同,课文《秋天》是 ;本语段是

( 3 )本语段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大致相同,这种写法叫做 , 其作用是

( 4 )试为本语段拟一个小标题:

( 5 )有的同学认为,如果把文中划线的“更”字去掉,会使文章更顺畅,你认为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 6 )对于秋天,有人看到的是它的萧瑟,有人看到的是它的明净,有人看到的是它的收获,就如作者一样,你见到的又是什么?对于秋天,你是否有更多自己的思索呢?请谈一谈。

阅读《父爱陷阱》,完成问题。
父爱陷阱
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里。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
可是,他居然看见井口边,父亲正在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再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井下昏暗潮湿,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阵阵寒意。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地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吗?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他无法想像,即使是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
他提起警觉,掏出猎刀,做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开始在井壁上挖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漠绝情。
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很愧疚:“对不起。”
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就一直守在井口看着我痛苦。”
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你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都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没有任何动物出现。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就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一瞬间,他的双眼湿润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他扑进父亲怀里,喃喃地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开心地笑了。
那年,他才十三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
( 选自《父爱故事》,有改动)

( 1 )本文记叙了“他”狩猎时掉进陷阱后的经历。阅读作品,在横线上概括相应的故事情节。


③ 开始自救并逃出陷阱。


( 2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他才十三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

( 3 )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刻画“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不超过150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要求作文。

金圣叹在批注《西厢记》的“拷红”一折时,见红娘妙语连珠,连用三十三个“不亦快哉”表达畅快之情,令人拍案叫绝,现摘录七则如下:

其七:子弟背诵书烂熟,如瓶中泻水,不亦快哉!

其十六:冬夜饮酒,转复寒甚,推窗试看,雪大如手,已积三四寸矣,不亦快哉!

其十七: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

其廿八:推纸窗放蜂出去,不亦快哉!

其廿九:做县官,每日打鼓退堂时,不亦快哉!

其三十:看人风等断,不亦快哉!

其三十三:读《虬髯客传》,不亦快哉!

上述摘录引发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以“不亦快哉”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写作提示】
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可以进行文学创作,也可以就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或结合自己的生活与阅读展开阐述。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小米粥”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