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高邑县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芽(nèn) 酬(hé) 人声沸(dǐng)
B: 精(zhì) 煦(xù) 囊映雪(yíng)
C: 贯(jí) 妖(ráo) 微不足(dào)
D: 宽(shù) 理(Iún) 迫不待(jí)
2、

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

A: 半入江风半入云
B: 一味清凉上月时
C: 二分明月万梅花
D: 三月细雨春妩媚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口技》选自林嗣环编写的《虞初新志》,文章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B: 《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一篇。《三戒》包含了《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
C: 《陋室铭》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文章融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表现了陋室主人高洁隐逸的情怀。
D: 《爱莲说》为北宋学者周敦颐的作品,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都北京,笼罩在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阴影下。
B: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C: 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D: “甲午国殇·民族复兴”主题教育基地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5、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些学生到了初三阶段,仍然________于电脑游戏的虚拟世界之中,荒废了少年时代最美好的岁月。
②荣辱观是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具体反映,它________着人们的道德行为。
③小说《俗世奇人》中的泥人张﹑刷子李、快手刘这些民间艺人个个本领高超,让读者佩服得________。

A: 沉湎 支配 顶礼膜拜
B: 沉浸 主宰 顶礼膜拜
C: 沉浸 主宰 五体投地
D: 沉湎 支配 五体投地
6、下列对《朝花夕拾》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B: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C: 《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恨狗的原因,取了“狗”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狗相似的人。
D: 《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暄嚣 祭祀 春寒料峭
B: 选聘 斟芍 妄自菲薄
C: 震撼 谬论 三顾茅庐
D: 强悍 徘徊 陟罚藏否
8、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 弃(bìng) 腼腆(miǎn tiǎn) 淅沥(xī lì) 身(jǐ)
B: 益(bì) 瑕疵(xiá cī) 息(qī) 自(xǚ)
C: 家(juàn) 粗(lì) 雕(lòu) 溅(bèng)
D: 慢(dài) 迫(jǒng) 茅顿开(sè) 荟(cuì)
9、填入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正确的是( )

有个成语,叫做目不识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文天祥的诗中就有“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已陶然”的诗句。

①所以说人目不识丁或不识一字,就不免带有贬义

②目不识丁又叫眼不识丁

③“丁”字的写法,就那么一横一竖钩,确实是再简单不过了

④意思是说连个简单的“丁”字都不认识

A: ③②④①
B: ③④①②
C: ④②③①
D: ④③①②
10、在下面的句子中填入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________,跟狂风________。


A: 呼叫 争鸣
B: 吼叫 争鸣
C: 呼叫 争锋
D: 吼叫 争锋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南乡子

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幕。

( 1 )简析两诗中写景的作用。
( 2 )两诗一写秋景,一写春景,都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但诗歌表达的感情却不一样,请简要分析两诗表达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晋国乐师,目盲。③炳烛:点燃灯烛。④昧:昏暗,黑暗。

( 1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

往事耳________

②蒙以军中多务________

③恐已矣________

④盲臣敢戏君乎________

( 2 )选择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
A: 卿/今当涂掌事
B: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 非/复吴下阿蒙
D: 盲臣/安敢/戏君乎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③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 4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
( 5 )同是“劝学”,比较一下孙权和师旷劝说方式有何异同?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界 河
[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
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 同时规定沿岸200米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大约3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驻扎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为“那边的人”。
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不久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
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去了。没有能再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声,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听到潺潺的水声,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
“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愤愤地诅咒道。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
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
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条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正欲跃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胴体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她正待他奔来,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
这是一场噩梦。醒来时已精疲力竭,幸好天还未放亮……
他终于站到河边。他注视这条河,它的确存在着!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这只是一种想象,抑或只是大兵们的一种普遍的幻觉。
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遭弹痕的躯体,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无形中, 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记。
他时而仰泳,时而蛙泳。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
左右两岸,鸟儿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他一个长潜试图抓住树干。他真的抓住了!就在他浮出水面的刹那间,他发现在30米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他停下来,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来。他们彼此默默注视着。
他立刻回过神来,恢复到原来的自己——一个经历过两年半炮火洗礼、荣获过十字勋章的士兵。
他不知道对面的家伙是自己人还是那边的人。他怎么认得出来呢?只凭一个脑袋?
几分钟的时间两人在水中一动不动。一个响亮的喷嚏打破了死一样的寂静,是他打的,而且像往常一样大声咒骂了一句。那个人掉转身去很快游向对岸,他也飞速向岸边游回。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还好,那边的人刚刚爬出水面。
他举起枪,瞄准。要击中对面那人的脑袋实在太简单了。20米开外奔跑着的一丝不挂的人体,是一个很容易击中的靶子。
突然,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那人在彼岸,赤条条的像刚从娘胎里出来时一般。而自己端枪在岸的这边,同样也赤条条的。
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两个人都赤裸着!两个赤裸的人,脱掉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了。
随着彼岸的一声枪响,他只是瞥见鸟群被惊起。他应声倒下,先是膝盖跪下,随后平扑在地。

( 1 )作品中画线文字看似“闲笔”,实为妙笔。简析这些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 2 )品味赏析下列句子。
①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说说“毕竟只有”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② 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 一条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正欲跃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胴体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她正待他奔来, 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 (说说这个句子在文中的深刻含义。)

( 3 )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 4 )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震撼人心;也有人说,小说去掉结尾一段更耐人寻味。哪一种结尾更好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香菱学诗谈起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②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们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③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虚心好学。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到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⑥要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起教训,往往都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时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地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羊倌求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⑦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都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有梅“逊雪三分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濯,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使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⑧以上谈到的是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结合上下文,根据你的理解,在第④段横线处写一句话,使文章结构完整。
( 3 )阅读第⑦段,回答问题。

①说说“不耻相师”的含义。

②在这一段的两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应该放在文中[甲]、[乙]哪一处?为什么?

( 4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 5 )本文开头写到香菱学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不要说我们的日子只有阳光和鲜花,要知道有多少阳光鲜花也就有多少风雨和眼泪;不要说眼泪是软弱的代名词,眼泪流过,我们也就变得坚强;不要说眼泪只是一弯悲伤和痛苦的流淌,它还是一池喜悦和幸福的洋溢……有人说眼泪是一个人心灵品格的珍珠,也是生活中真善美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的音符;有人说眼泪是与人交流时无声的“话语”,也是自我反刍时有声的“独白”;有人说眼泪是情感汇集的港湾,也是扬帆起航的誓言……那么,让我们的眼泪尽情地抛洒流淌吧!

请以“____________的眼泪”为题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填写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④文中不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等待未来的我”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