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广州市花都区秀全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对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暗暗在那里匿笑 , 却一声儿不响。(偷偷地笑)
B: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花带来的好兆头)
C: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倾斜,歪斜)
D: 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了,愈下愈大。(停止不动)
2、

下面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不惜笔墨对老朋友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享誉中外的科学家的由衷敬佩和深深的怀念之情。
B: 《黄河颂》中,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C: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句子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D: 韩麦尔先生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这是个比喻句)
3、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怒不可遏地扬起手往桌上一拍,霍地站了起来。
B: 全校同学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C: 有个别学生上网成瘾,执迷不悟 , 浪费了大好年华。
D: 人们常用谚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劝勉别人不要嫌弃行业不好,任何工作都能创造出超人的业绩。
4、

下列加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早上七点半多了,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B: 围着操场跑了五圈,她已经精疲力竭 , 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C: 一双球鞋、一个篮球、一套校服……这些在城里孩子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却是那些生活条件艰苦、品学兼优的留守学生深埋心底的梦想。
D: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我们经历了、参与了、看见了一次雄伟壮烈的事件,这次事件必将改变我们的生存现状并深刻地影响未来。
B: 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些老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
C: 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艇的溪流旁悠闲漫步。
D: 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6、下面句子大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尔辈不能究物理。 翻译: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B: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翻译:见他射出的箭十分之八九都能中,却微微点了点头。
C: 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经过清水的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D: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翻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
7、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外(fēn) 妖(ráo) 忧(qī) 樯倾摧(yī)
B: 喉(long) 婷(pīng) 红(hùn) 浩浩汤汤(shāng)
C: 束(fù) 羁(bàn) 撺掇(cuān duo) 一碧万(qǐng)
D: 衣(cuì) 冕(guān) 连(qiǎo) 雾凇沆(dàng)
8、

下列的组中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散步》 莫怀戚 长篇小说《诗礼人家》
B: 《济南的冬天》朱自清 小说家、剧作家
C: 《观沧海》 曹操 三国政治家 军事家 诗人
D: 《荷叶母亲》 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mào 妖yáo 物zāng 与日增jù
B: 天jiāo 惊hài 见pēi 李代桃jiāng
C: 璃liú 睢zì 逗liáo 自惭形huì
D: 游养rú 下huī 形骨立xiāo
10、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105岁高龄的著名作家杨绛先生在北京去世,这个消息很快被传得满城风雨
B: 5月20日,我市各级部门认真落实救灾应急预案,有条不紊地开展灾后救助工作。
C: 谢幕战中的科比,首当其冲 , 狂砍60分,打破了NBA球员退役的得分记录。
D: 虽然这道题很难理解,但是在小明耐心细致的讲解下,我们终于幡然悔悟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词鉴赏阅读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乙】《虽有嘉(佳)肴》(正文略)

【丙】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

人不学,不知道  ________

弗食,不知其也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译文:

( 3 )【甲】【乙】【丙】论述的重点各有侧重,请概括各段论述的重点。

【甲】

【乙】

【丙】

( 4 )举例说明选文运用的两种论证方法。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2分)

默爱如山

①我怕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了一声……

②有时却是另一副样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边头也不回地说:“唱一个我听听。”我在后边就模仿着戏台上的花脸呜呜哇哇地唱起来。他说:“瞎胡唱,别唱了。”我说:“你唱一个。”他唱起来:“我不该,咳咳咳咳,老王爷,咳咳咳咳……”也是随唱随编,瞎胡唱,越唱越带劲儿。

③我家有个大宜兴壶,下地回来,泡上壶茶,父亲高兴了,还逼我们喝。说“逼”,是因为我们喜欢喝凉水,不喜欢喝茶。“过来,喝!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想挨揍啊!”

④我们俩常常一起去看庙。“看庙”二字,说句文词,是父亲杜撰的。看庙就是去看庙里的壁画,是让我开阔眼界,是培养我画画的一种方式,这很有点像现在的参观美术展览馆或画廊。我父亲本是老农民,竟与文人想到了一起。

⑤吃过早饭,父亲将粪筐往肩上一背,抄起粪叉说:“走,看庙去。”母亲说:“今天不拉土了?”父亲说:“回来再说。”我们就在这“回来再说”的空当里看了许多庙。庙有大有小,有远有近。近则三五里,远则十几里。一去一回就是几十里。全堂邑县境内的庙我们几乎都看遍了。

⑥父亲对庙里的壁画还加以评论。他指着《八仙过海》的海水说:“你看这水,涟涟地像是在颤动。”又用手摸着墙说:“这墙是平的,你再远看,不是坑坑洼洼地凸起来了吗?”其实现在看来,稀松得很,无非是靠了反复重叠的弧形线条引起的错觉。父亲最佩服的是《八破图》,破扇子、破信封、破书本、破眼镜盒……他像在集市上买粮食时将粮食粒捻来捻去还嚼一嚼那样仔细,猫着腰将那画上的破信封的一角又摸又抠,远瞧瞧,近瞅瞅,长叹一口气说:“像真烧焦了一样。”他一指点,我也惊叹起来。最后,总是照例的一句话:“使劲儿看,好好记住。”

⑦我12岁那年考上初中,学校在聊城,离家15公里多。过了正月十五,要开学了。吃过早饭上路,父亲背上粪筐跟我走了出来,虽没说话,我知道他是送我。一直走出10公里开外看见聊城古楼了,他说:“快了,你走吧。”这时旷野无人,唯有寒风积雪,一抹虚白的阳光和远处的几声鸡啼。望着逐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

⑧再以后,我参加了工作,按家乡人的看法,凡是吃公家饭的人就是“干部”。我很少回家了,一晃就是十几年,大约是1960年,父亲到天津看我来了。我说:“今天咱们上街吃一顿狗不理包子,再领你去看看美术展览。”他问什么是美术展览,我觉得一两句话说不清,我提起以前的事:“我小时候你不是常领我去看庙吗?和看庙差不多。”

⑨刚走过劝业场,我一回头,见他正弯腰从地上捡烟头,我嚷了一声:“扔了!你也不嫌脏。”他赶紧扔了烟头,眼神带有惶惑和惧意。这眼神使我凄然,是什么使父亲对我有了怯意?我反而愿意再看到小时候父亲扇我巴掌时那瞪圆了的眼。

( 1 )文章选取了感人肺腑的细节来写“父亲”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烙下的深刻印迹,请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作者主要描写了儿时哪几个生活片段。
( 2 )请你说说文中“我”与“父亲”之间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①“我”对“父亲”的感情从害怕,到________,再到________。

②“父亲”对“我”的感情从严厉,到________,再到________。

( 3 )请说说文中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 4 )“父亲”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请从一个方面举例说说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阅读刘根生的《当心“掉在两把椅子之间”》,完成小题。

①若干年前有位年轻人从师范学院毕业后问父亲:我今后是当教师还是按志趣和特长争取当歌唱家?其父说:我只能告诉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如果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只会掉在两把椅子中间的地上。年轻人最终选择了唱歌,他就是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

②贪婪者无成。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选定一把椅子”格外重要。该割舍时毅然割舍,集中精力放大优势,方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想同时坐两把椅子”,难免因左顾右盼和精力分散,使两件事都干不好。故而古人云: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③一般来说,人总是喜欢得到,不喜欢失去。得到每每心情愉悦,失去则苦痛。于是,凡物来皆不拒,什么都要照单全收。应当说,只要合法合理合情,求多得也无可厚非。但若不知限制,则可能连原本能抓住的也抓不住。“选定一把椅子”,以免“掉在两把椅子中间”,实际上也是学会限制自己,体现的是一种清醒和睿智。

④有位大学教授,在就任该校党委书记时说,任职期间不再申请和承担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全身心投入管理工作。这就是一种自我限制,为的是更好地履职尽责,守好权力边界。如果既恋官位又恋学术地位,则不难想见,拿到科研项目和经费更容易,还可能以行政权力谋取学术利益。如此,不仅污染学术领域,还会毁了自己的形象和前程。

⑤现在有些干部,“一朝权在手,便把私来谋”,官商勾肩搭背共谋不义之财,几乎是春风得意即失蹄者的共同轨迹。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为官掌权就得如老子所言:“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如果手中握着权,心里想着更高官位应等于更多财富,则不仅会坏了市场秩序和官场风气,自己迟早也会权财两空。

⑥与其计较价钱,不如想想价值。“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最要紧的东西还是价值啊!”一位老艺术家如是感慨。价钱是量化货币,价值则更多是审美、志趣、信念、理想、品质。一流人物令人敬仰,就在于其精神境界超越价钱而升华到了价值层面。艺术家以传播真善美为己任,科学家以追求真理为荣,人民公仆甘为人民作奉献,都奉行的是“价值至上”。确然,以正确人生观及价值观为准绳,才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不为“两把椅子”所累,在选定的那把“椅子”上发光发热。

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做一篇以生命为题目的文章。这篇文章,可能很恢宏,也可能微不足道;可能很辉煌,也可能很平常。不因浮躁而在“两把椅子”面前犹豫,不因急功近利而被世俗所淹没,不因“价钱”而神魂颠倒,把“兴趣、擅长、价值与贡献”融合起来,方能做好生命这篇大文章。

(摘录自《读点经典》2017.3)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说说文章第①段有哪些作用。
( 3 )第④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新冠疫情,凶猛来袭,为了健康平安,我们在家自我隔离,按下了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暂停键。翻开记忆的扉页,我们也曾有过主动按下暂停键的时刻,有意地停下匆忙前行的脚步,去休整、去反思、去蓄积力量,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请以“按下暂停键”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如果混是一种生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