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汕头市金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划线的字在句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以阅金(儒家经典)
B: 可以素琴(调弄)
C: 乎众矣(适宜)
D: 香益清(远处,远方)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嬉戏 伫足 相得益章
B: 奥密 缄默 克尽职守
C: 蜿蜒 贪婪 相形见绌
D: 迁徙 祈祷 无与论比
3、下列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一联也是对仗的。
B: 诗人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C: 颔联的“潮平两岸阔”,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D: 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牡(lì) 扶(yè) 装(jiàng) 强不舍(guō)
B: 进(pián) 起(chāo) 言(zhèn) 心不旁(wù)
C: 渎(xiè) 收(qǐ) 兀(dì) 面面相(qū)
D: 偻(yǔ) 官(páo) 刀(pō) 孜不倦(zī)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借着语言这一通道,渺小的人可以进入广大的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丰富,则人生饱满;语言贫瘠,则人生寡淡;语言灵动,则人生优雅。我国古代很多文人之所以过着风雅的人生,就在于他们的生活常与优雅的汉语为伴。因此,那些传世的诗词曲赋,多数不是文人枯守书斋的结果,而是他们在茶楼叙旧、送别友人或游山玩水时的即兴咏叹——这种风雅人生,至今还令人心向往之。


A: 留下永恒声音的可以是短暂的生命
B: 短暂的生命可以把永恒的声音留下
C: 短暂的生命可以留下永恒的声音
D: 永恒的生命可以留下短暂的声音
6、根据文章内容关联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________是满月,天上________有一层淡淡的云,________不能朗照;________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A: 只有 才 所以 因为
B: 虽然 却 所以 但
C: 即使 也 就 虽然
D: 尽管 但是 而 因为
7、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
A: 《射雕英雄传》——金庸——原名查良镛
B: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孟浩然——七言律诗
C: 《小石潭记》——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D: 《格列佛游记》——乔纳森·斯威夫特——游记体小说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
B: 《梦回繁华》的作者是毛宁,这篇文章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C: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昆虫类科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记》是他所著。
D: 《苏州园林》的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他创作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被广为传译。
9、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连(qiáo) 皱(zhě) 带(xié) 然而止(gā)
B: 然(mò) 然(piān) 子(mì) 轻怕重(niān)
C: 弃(bìng) 妒(jí) 啁(jiū) 猎(shòu)
D: 裂(guī) 羁绊(jī) 旋(wò) 默(jiān)
10、“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出于( )
A: 《山坡羊.潼关怀古》
B: 《哨遍.高祖还乡》
C: 《夜行船.秋思》
D: 《醉太平.高贪小利者》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1 )这首词气势恢宏,意境壮美。上阙写的是________,下阙写的是________,再现了一代伟人的豪迈气概。
( 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3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着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 4 )下片“惜”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郑牢谏山云
山云出镇①广西,有郑牢者,老隶②也,性直敢言。公谓之曰:“世谓为将者不患贪,我亦可贪否?”牢曰:“公初诣广西,如一新洁白袍,有一沾污,如白袍点墨不可洗也。”公又曰:“人云土夷③馈送,却之则疑且忿,奈何?”牢曰:“居官黩货 ④,则朝廷有重法。公不畏朝廷,反畏蛮子⑤。”公笑而纳之。山云镇广西逾十年,廉操始终不渝。固不由牢,牢亦可尚也。
【注释】 ①出镇:到外地镇守。 ②隶:差役。 ③土夷:土著人。 ④黩(dú)货:贪污受贿。 ⑤蛮子:旧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贬称。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公初广西 ________ ②朝廷有重法 ________ ③公笑而之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与例句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一项是
例:却则疑且忿 之:代词,代馈送的物品。

A: 宋何罪
B: 环而攻而不胜
C: 安知我不知鱼
D: 吾妻美我者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兔子的意思。
世谓为将者不患贪。

( 4 )本文郑牢进谏山云和邹忌劝说齐王纳谏的方式有何不同,试做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应是一种沉静的坚守

①4月23日已经过去了,“世界读书日”所唤起的全民阅读热潮,依然令人感动着。“世界读书日”相关活动的初衷,以及这些活动所取得的成效,都是值得肯定的。不过,读书毕竟不是一日之功,更应该是一种恒久的坚持和沉静的坚守。

②读书需要思考一个“静”字。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诗中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诗里提到的,就是一种远离喧嚣和忍受孤独的读书方式。实际上,真正的读书生活,除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切磋,更需要静下心来,耐得寂寞,需要艰苦的跋涉和曲折的探索。读书要守心以纯,要珍惜时光,而最重要的是只有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才能获得丰稔的收获。

③读书需要思考一个“活”字。李白在《嘲鲁儒》中说:“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诗人对那些夸夸其谈而没有真才实学的“鲁叟”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这些人谈起五经头头是道,问起经世济民之策却茫然无知。他们拿腔拿调,架子十足,却死于章句,不知时变。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观点,则更加值得那些“鲁叟”们深思。他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游写给小儿子的一首绝句,朴素亲切,满含哲理,尤其是诗中提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至今犹有现实意义。

④读书需要思考一个“高”字。书中的鲲鹏志向、报国情怀、浩然正气、丹心赤胆,对我们的精神是一种砥砺提升,对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洗涤净化,对我们的情操是一种美好陶冶……一位名叫李时可的诗人写的一首《舟中夜闻读书》中说:“临溪一舍竹疏疏,舟过时闻夜读书。姓字是谁何必问,定应不是俗人居。”诗的意思是说在临近小溪岸边看见一间农舍隐在朦胧的竹林里,乘船走过的时候不时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诗人说不用打听这是谁的家,通过那琅琅的夜读声,就能猜到这里肯定不是一个鄙俗的人居住的地方。诗人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情节,巧妙地说明了读书使人志存高远、超凡脱俗的道理。读书使人内心清明、目光澄澈、骨骼清奇、脊梁挺直,从中可以识别得失成败,可以感受廉耻是非,可以升华情志操守,也可以友朋孝亲睦邻。

⑤读书需要思考一个“勤”字。唐代诗人杜苟鹤说:“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宋代诗人朱熹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这些恳切真挚的声声教诲,用意其实都是在劝人加紧学习,勤奋精进,不能放松自我,懈怠光阴。但今天的读书,己不局限于纸质传统载体,阅读途径也已经更加丰富和多元。手机APP、电子出版物、微信读书、QQ阅读等等各种古人没有见过的阅读方式,使我们的读书生活更加便捷轻快。想想孔夫子韦编三绝的劳苦,想想范仲淹饘粥不继的艰辛,现代人的读书条件是多么轻便和舒适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更加珍惜和努力呢?

⑥读书热是好事,但也需要一些冷静的思考。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虽然过去了,但是对爱读书的人来说,天天都是读书日啊。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 3 )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 4 )下面的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到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宋代抗金名臣李纲在《读书》诗中说:“平生长作蠹书蟑,老去犹资慰我心。每到古人名节处,慨然掩卷一沉吟。”

( 5 )作者认为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诗句满含哲理,至今犹有现实意义。请结合诗句内容与生活实际,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列小题。

扬州“玉”文化

①扬州是我国玉器加工的重要基地之一。

②扬州的琢玉工艺源远流长,古籍《书经·禹贡篇》便有“雍州贡琳琅”、“扬州贡瑶琨”的记述,把扬州琢玉史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1977年在扬州蜀冈尾闾,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氏族公共墓葬60多处,有石斧、石锛、玉璧、玉琮等器物,说明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先民们就在这里生产生活,有了玉石琢磨的活动。

③汉代扬州的琢玉工艺,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变化,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出土的玉器中,可知扬州玉器到了汉代,由小件发展到中件,从一般的装饰品玉镯、玉环发展至观赏的玉蝶、玉璧、辟邪等。唐代的扬州琢玉,在当时手工业兴盛中有新的发展。一方面,贵族豪门用之于装饰楼阁建筑炫耀门庭,所谓“雕栏玉户”者是也。另一方面,在民间以小件玉器作为佩饰用品亦渐开风气,同时扬州玉器和琢玉技艺也陆续对外交流。宋、元、明时代,扬州玉器已向陈列品方面发展,花鸟、炉瓶等品种日见丰富,琢玉中的镂空、圆雕技法亦始于宋代。扬州琢玉工艺发展到清代中叶,可以说诸品齐备,艺术水平空前提高。尤其是乾隆年间进入全盛时期,扬州成为全国玉材的主要集散地和玉器主产制作中心之一。两淮盐政除在建隆寺设有玉局,大量承制清朝宫廷各种大型陈设玉器外,每年还按岁例向朝廷进贡大量玉器。如:有名的白玉如意,用和田羊脂玉琢制,玉料洁白无瑕,凝腻如脂,造型精致典雅,被定为“扬州八贡”之一,每年都要大批送缴宫廷,供皇宫内院陈设或作为对臣下进行奖赏的“御品”。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宫中重达千斤、万斤的近十件大型玉器多半出于扬州琢玉艺人之手。由此可见,清代扬州琢玉技巧和艺术水平之高,生产规模和作业能力之大,能工巧匠之多,实是前所未有。

④进入20世纪50年代,扬州琢玉业开始复兴,成为现代中国玉器的主要产区。今天的扬州玉器,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优良技艺。艺师们设计制作了大批造型优美、琢工精致的玉器,艺术水平仍居全国前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70年代初琢制的《白玉宝塔炉》,1986年琢成的《白玉五行塔》,同年琢制完成的《聚珍图》碧玉山,1989年运用薄胎工艺琢成的青玉《百寿如意》,1990年运用“山子雕”工艺琢成的白玉山《大千佛国图》,均荣获国家金杯。上述5件玉器,经国家评定为珍品,现收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内。

( 1 )选文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2 )选文第③段说扬州琢玉工艺发展到清代中叶“进入全盛时期”,这“全盛”具体表现在哪里?
( 3 )选文第③段中“尤其是乾隆年间进入全盛时期,扬州成为全国玉材的主要集散地和玉器主产制作中心之一。”其中的“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
( 4 )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入到中国人的血脉。请结合本文所介绍的“扬州玉”的特点,写一句宣传语。如果你的朋友小明来扬州参观,请你写一段话,向小明介绍扬州玉。

宣传语:________

介绍语:________

四、写作(分值:60分)

人生,缘始于“遇见”,情长于“陪伴”。陪伴是温暖人心的力量;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是我能给你的最好礼物。“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在顾城的诗里,在我们的生命中,陪伴就是这么简单而美好……

请以“有你的陪伴,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②书写工整规范。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留住你,不只是要玩玩你”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