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威海市塔山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答谢中书书》中的“书”和《与朱元思书》中的“书”都是指古代的书信。
B: 新闻指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的特点。
C: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仰之情。
D: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怀着悲痛心情写下的回忆性文章,全文按照不同的空间顺序概括了母亲勤劳的一生。
2、

下面句子中的成语使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妇人还没有满意,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B: 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
C: 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有用心
D: 这里没有棕树蛇的天敌,一旦它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B: 为提高市民行车的舒适度,有关部门对多处路井部位进行了整修,解决了颠簸现象。
C: 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D: 日前,分藏两岸六十余年的国画名作《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
4、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一部记录儒家代表孔子言行的专著,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其核心主张是“仁”,即“仁者爱人”。
B: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 冰心受泰戈尔诗歌创作的影响写就的《荷叶·母亲》,以儿童的视觉赞颂了伟大无私的母爱。
D: 林海英的《城南旧事》包括《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五个短篇小说。小说通过北京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记录了英子在爱与离别中懵懂成长的过程,描写旧北京社会的风貌。
5、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油光可(当镜子照) 坦荡如(磨刀石) 义愤填(胸)
B: 莫其妙(说出) 受益浅(通“非”,不) 不之地(毛发)
C: 学而不(满足) 开有益(书本、书卷) 物致知(推究)
D: 吹毛求(小毛病) 前(倒下) 不言而(明白)
6、下列对文学常识和作品内容的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305篇,按体制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中最富有思想性的部分是“风”。
B: 法国小说家莫泊桑在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采用第一人称,运用对比、烘托等表现手法,真实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人际关系。
C: 《社戏》《孔乙己》《故乡》都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作品中塑造的阿发、孔乙己、阿长等人物形象个个栩栩如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D: 老舍的语言生动、平易、富有“京味”。比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中,作者巧用叠词“干巴巴”“毒花花”“白亮亮”,语言“俗白”生动,既写出了天气的酷热,又“京味”十足。
7、

对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的原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是为了引起人们的遐思,使人们产生探索月球的兴趣。
B: 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她的精神是值得称颂的。
C: 作者虽然用的是疑问的语气。但在姮娥的身上,寄托了作者自己的人格理想。
D: 姮娥和飞娥、夸父是相似的,都是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都是作者赞颂的对象。
8、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 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C: 《海底两万里》《名人传》的作者分别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和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史书。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 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 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 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10、

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è) 阴(maí) 一而就(jiù)
B: 桑(xīn) 房(shě) 然贯通(hò)
C: 阔(chuò) 褓(qǎng) 怒不可(jié)
D: 芳(xīn) 沉(miǎn) 鳞次比(zhì)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春思

贾至①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释】①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②历乱:烂漫。

( 1 )本诗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景物?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出春天的什么特点?

( 2 )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

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有老树,中空火出,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刺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静燥关其老少耶?

(节选自袁中道《西山十记》之《记四》

【注】①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②罅:裂缝。③涵澹:水波激荡的样子。④有老树,中空火出:泉水从一棵空心老树中如喷火般激溅而出。⑤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荡起哗啦啦的水声。⑥匝池红酣: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⑦清慧可怜:样子清秀灵动惹人喜爱。⑧跳达:同“佻达”,此处指鱼儿欢快游动的样子。⑨刺泼:鱼击水声。⑩毋乃:表揣测,相当于“恐怕”“只怕”。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心之________

②日光下________

③不里________

投饼于左________

(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

( 3 )【甲】【乙】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大将陈赓

①陈赓特别重视司号员。每次战前动员,陈赓讲完作战方案后,就会给大家示范号兵吹号的各种姿势。还对他们说,在战斗中,号声特别能鼓舞士气,但号兵伤亡最大,因为当士兵还是卧姿时,号兵要用跪姿吹号:士兵跪姿时,他又要用站姿吹号。所以,他对号兵特别优待。

②抗战时期,邓小平在一二九师当政委,陈赓在其下属的三八六旅任旅长。一天,邓小平让陈赓到师部开会,宣布让他到师部任副师长。他不干,他说,我是在前线打仗的,到机关里干什么?邓小平苦口婆心说半天也没用,最后没办法就关了他的禁闭。谁料,陈赓竟然对看管他的哨兵进行“策反”,最后带着那个哨兵跑回部队。等到邓小平发现时,陈赓早上了战场。

③1952年6月,陈赓接到一纸回国调令,中央让他创办“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办学最重要的是师资力量,陈赓遵向专家求教,列出教授名单,想方设法从各地大学调人。遇上不愿放的,为了保密又不能把工作内容说清楚,他就拿着名单去找周恩来。但总理日理万机,很难找到,陈赓只好在早晨或夜间到总理家里去“堵”。一天早晨,他来到国务院西花厅。这天,周恩来要接见民主人士,客厅里已坐满人。陈赓快速一瞥,不便闯进去,就笔直立正等在门外。恰好此时,他看见周恩来要上洗手间,便迅速地跟了进去。

④周恩来见他匆匆忙忙走进来,便问道:“陈赓,你怎么到了这儿?”

⑤“总理,有几个教授的名单,请批一下。”陈赓说着就递上了名单。

⑥“你等一下不行吗?”

⑦“等一下你就走了,还是批吧。”。

⑧…………

⑨生活中的陈赓很讲究吃,陈赓之子陈知建说:“爸爸喜欢吃腊肉、腊鱼,在我们家房子里的小夹道那儿盖了一个棚子,专门在那儿熏腊肉腊鱼什么的。”

⑩说到弄吃的,陈赓的部下最了解他这一点。不论走到哪,陈赓的马褡子永远都是食品储藏袋,那里面也总会有大家意想不到的东西。就是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时,在雪山顶上,士兵们高高低低一字排开,蜿蜒如一景飞八雪山的巨龙,环境恶劣,短水短粮,陈赓还能摸出白糖来,让大家拌着冰雪吃。

(曹燕/文,选自《读者文摘》2018年第12期,有删改。)

( 1 )请简述选文中关于陈赓大将的几件事。
( 2 )请用一句话概括陈赓的人物形象,不超过35字。
( 3 )第⑧段省略号处,你觉得周总理会如何反应并回复陈赓?请续写几句话,至少运用两种描写方法。
( 4 )细读第⑩段划线句子,结合课文《老山界》,谈谈你对红军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认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

①周一早晨,我紧张而又兴奋,因为我的竞赛课就要开始了。这是一节级别很高的竞赛课,有各校领导做评委,还有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到场。年轻的我,渴望掌声,渴望奖杯。

②好心的教研组长特地跑来嘱咐我,一定安排好时间,万万不可拖堂,否则一票否决,与奖杯无缘。我感激的点点头,拿着书正准备去教室,美术老师却气呼呼地闯了进来。他告诉我,市里举行“我最爱的人”儿童绘画大赛,我班绘画天分颇高的安锐却故意捣乱,把妈妈画成了老巫婆,还拒绝修改。

③看到安锐的画,我也很吃惊。画上的妈妈真的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奇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而手用了怪诞的紫黑色。

④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铃声响起来。我上的是一节口语交际课,题目是“我爱四季”。面对众多陌生的面孔,学生们一个个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气氛像被冰镇过。我微笑着启发他们,他们小脑瓜里的记忆一下子复苏了,春天里高高飞起的风筝,夏天里一园一园的石榴花,秋天里满地厚厚的落叶,冬天里孩子们玩疯了的打雪仗,他们争先恐后,唱歌似的说个不停。课堂上时时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场面,连那些正襟危坐的评委,也露出赞许的表情。教研组长眉开眼笑,也给我一个胜利的手势。

⑤只要一个简单的小结,这节课就可以漂亮地结束了,而我似乎已感受到那只奖杯的厚重。忽然一直沉默的安锐举手了,他的声音很小,却很清晰:“老师,我不爱秋天和冬天,可以吗?”几乎所有的人都转过头,看着这个奇怪的学生。安锐惶恐至极,一下子变得结结巴巴,他的脸憋得通红。

⑥教研组长皱着眉,对我指指墙上的时钟。我有刹那的犹豫,可理智告诉我这是不公平的,就为了我要上一节完美的课,而不允许一个学生把话说完,那么从此以后,他还会以信赖的目光温暖我吗?

⑦这时,铃声刺耳地响起来,我没有打断安锐。

⑧“我妈妈是清洁工,到了秋天,落叶扫也扫不完;冬天一下雪,半夜就得起来扫雪。妈妈的手都生了冻疮,整天流血。”

⑨平日里的许多疑问,突然一下子被解开。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在秋天里,他每天都有好看的落叶送我,为什么在我们打雪仗时,他会一个人在那里奋力地滚雪球,然后推进树篱中去。

⑩安锐举起那张画:“我爱妈妈的眼睛,她的右眼得了白内障,什么都看不见了;左眼老是流泪,晚上她就流着眼泪,给我织毛衣,给爸爸煎药。我爱妈妈的手,她的手是紫黑色的,可妈妈的这双手养活了我们全家。”

⑪“我爱我妈妈,可我不想爱秋天和冬天,老师,可以吗?”他看着我,眼睛里是不安的期待。

⑫我哽咽着微微点点头,郑重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在我渐渐模糊的眼睛里,我看到有许多举起的手臂,有学生们的,有老师的,甚至还有评委和专家们的。安锐笑了,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

⑬十年后,安锐在寄给我的贺卡里写道: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这让我在今后的岁月里,能够从容地去爱。现在,我热爱生命的每一天,因为在8岁半那年,我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

(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 2 )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④段划线句。

( 3 )选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 4 )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12)段“安锐笑了,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一句中划线词语“笑”的含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难忘那一缕馨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个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谎言一直存在-”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