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 ②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③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 ④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⑤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 ⑥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A: ②④③①⑥⑤ B: ②⑤③①④⑥ C: ②④⑥⑤③① D: ②⑤④③⑥ |
2、 | 划线字字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驯良(顺服)安然无恙(病)终年累月(堆积) B: 鸟瞰(俯视)姹紫嫣红(娇艳)执迷不悟(坚持) C: 业已(已经)漠不关心(冷淡)稍逊风骚(差) D: 匝道(周)心旷神怡(空阔)一张一翕(合) |
3、 | 下列句子中的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B: 正是凭着这种对群众负责和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十年来,她经手的三百余起案件,无一起错案。 C: 有了乐于吃苦的理念和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D: 张先生如往常一样漠不关心地上网核对前一天下午买的五注双色球机选号码。 |
4、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谗言 蓬蒿 霓红灯 头昏脑胀 风姿绰约 B: 砥砺 缅怀 黄粱梦 旁征博引 声名鹊起 C: 悬涯 漏洞 忘年交 人情炼达 孺子可教 D: 恭维 荫蔽 跆拳道 必恭必敬 心照不宣 |
5、 | 选出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 ) A: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雪》选自《野草》,作者是鲁迅。B: 欧阳修,字永叔,号东坡居士,晚年又自号醉翁,是宋代文学家。 C: 李白、杜甫、刘禹锡、杜牧、岑参和王勃均为唐代诗人。 D: 《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 |
6、 | 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②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③豆蔻梢头二月初 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A: ③①②④⑤ B: ②③①⑤④ C: ②③①④⑤ D: ③②①⑤④ |
7、 | 下面的句子有几种译法,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1 )蒙辞以军中多务。( ) A: 吕蒙推辞.因为军中事务繁多。 B: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推辞。 C: 吕蒙推辞军中事务繁多。 D: 吕蒙推辞,因为军中任务多。 ( 2 )孰若孤?( ) A: 谁说你孤单? B: 谁说你像我? C: 谁像我(事务多)? D: 谁说你像我这样忙? ( 3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A: 爱卿今天的才干与谋略,比不上住在吴县的吕蒙。 B: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住在吴县的吕蒙。 C: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住在吴县下面的吕蒙。 D: 爱卿今天的才干与谋略,不再是住在长江下游的吕蒙。 |
8、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乡》运用了对比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二十年前后故乡的巨大变化。 B: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德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C: 《孤独之旅》高度赞扬了杜小康在生活上能吃苦,在精神上能耐住寂寞的顽强毅力。 D: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
9、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B: 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 C: 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以《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主旨的演讲。 D: 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
10、 | 2020年春天,在中国遭遇冠状病毒侵袭时,邻国日本向中国提供了许多援助物资。物资的包装盒外写着一些诗句。以下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表明包装盒里放的是衣服。) B: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表达中日两国友谊源远流长。) C: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体现日本对中国的安慰。) D: “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期盼疫情早点结束。) |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使至塞上》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①秦王不说________ ②请广于君________ ③休祲降于天________ ④长跪而谢之________ ( 2 )翻译句子。①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 3 )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第③段中唐雎是怎样让秦王屈服的?( 4 )举出我国历史上“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姐姐
连谏
①母亲走的时候,她12岁,父亲给她擦泪,说不怕,还有我。虽然难过,但她真的不怕了,父亲像大山一样强壮地存在,让她的心很踏实。
②可父亲也病倒了,在她读大一的冬天,那个夜晚的寒冷,足以让她终生铭记,凛冽的寒风,像无情的小小野兽,撕咬着她的脸:怎么办?给父亲治病要花钱,可他们家并不富裕,姐姐的婚期将至……她拼命想该怎么办,除了退学,似乎没别的路可走。
③她泪流满面,在天寒地冻的校园里站了整整两个多小时,直到手机再一次响了,是姐姐。她轻声安慰着哭泣的妹妹,说和未婚夫商量好了,去婆家办完婚礼就和未婚夫搬回娘家住,一起照顾父亲,让她安心读书。
④她不相信,姐姐的未婚夫是独子,在乡下,结婚住在老婆的娘家,是会让人瞧不起的,就算姐姐的未婚夫会答应,他父母也未必想得开吧?
⑤将信将疑的她请假回了老家,和姐姐一起陪父亲做完手术,也见着了准姐夫和姐姐的准公婆,他们也异口同声承认,姐姐说得没错。
⑥她满心感激地回了学校,这期间,姐姐会给她写信或打来电话,大多是在说父亲的近况,也会说她和未婚夫的事,说婚期推迟了,想等父亲出院再办。
⑦学校一放寒假,归心似箭的她就跑回来了。却迟迟未见姐姐的未婚夫,姐姐先是支支吾吾,后来说,乡下人迷信,要过年了还往医院跑不吉利,让他过完春节再来。新年夜里,她以拜年的名义,悄悄给姐姐的未婚夫打了电话,才晓得,姐姐撒了个弥天大谎。她的未婚夫一家并未答应她的要求,而是退婚了。那天自己在医院见到他们,是姐姐提着礼物上门求来的。
⑧在医院的走廊上,她嚎啕大哭,姐姐闻声赶来,只看了一眼她手机上的号码,就明白了一切。她要去找姐姐的前未婚夫理论,却被拦住了。姐姐说他们来提退婚的时候,自己只求了他一件事,就是每周以准女婿的名义来医院看望一次父亲。他答应了,也做到了。姐姐说,咱和人家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因为相亲认识了,因为打算结成夫妻就觉得亲近了,可是不管多亲近,那也是你情我愿的事,人,不能人对咱有感情,就成了人家为咱做啥都是应该的。
⑨她哽咽得说不出话。关于退学回家照顾父亲的话,她没说,因为知道,姐姐不仅不会答应,还会生气,就像姐姐说的,她们之间和她和前未婚夫之间不一样,她们是血脉相连的亲人。
⑩半年后,安葬好重病不治的父亲,姐姐来到她读大学的城市打工,遇上了憨厚温暖的姐夫,结婚生子,骑着三轮摆麻辣烫,风里来雨里去,虽然辛苦,但也其乐融融。她大学毕业,姐姐让她读研,她不肯,说想早点工作,帮姐姐买房养家,姐姐恼了,多年来相亲相爱的她们第一次起了争执,姐姐说别看她读的是名牌大学,将来也会有好生活,可自己永远都比她富,就因为她是姐姐!天下所有的哥哥和姐姐永远都比弟弟妹妹多享了几年父母之爱,姐姐大她5岁,就比她多享了5年父母的爱,这就是姐姐的财富,是永远都取之不尽的爱的源泉。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姐姐所做的事。( 2 )阅读下列句子,简析划线词语反映的人物的心理。①她泪流满面,在天寒地冻的校园里站了整整两个多小时。
②她哽咽得说不出话。
( 3 )文章结尾的“姐姐大她5岁,就比她多享了5年父母的爱,这就是姐姐的财富,是永远都取之不尽的爱的源泉”,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姐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奶奶的粽子
韩逸萌
①“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去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得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过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①联系语境,揣摩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轻轻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
②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 4 )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作文:
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