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修改:搭配不当。“改善”改为“提高”。 B: 由于共享单车站点比较密集,使海陵区市民“绿色出行”更加便利。 修改:成分残缺,去掉“使”。 C: 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区、建设公租房的方式,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供给,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 修改:词语不当,“当前”移到“房源”前。 D: 本期“文化大讲堂”的听众,除城区教师外,还有兴化、姜堰等地教师也参与其中。 修改:“还有……”与“……也参与其中”句式杂糅,可去掉“也参与其中”。 |
2、 | 下列病句中修改不正确的是( ) A: 牛奶中含有大约30%左右的蛋白质,其中超过87%能被人体吸收。(删去“大约”或者“左右”) B: 牛奶中的蛋白质不仅能在关键时刻充当救命稻草,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将“在关键时刻充当救命稻草”和“提供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互换位置) C: UHT(超高温瞬时灭菌)的牛奶只需要常温收藏,是真正的节能环保奶。(将“收藏”改为“保存”) D: 牛奶包装纸盒中,纸板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铝箔有阻隔氧气、光线和气味,而它的“遮光效果”则是玻璃瓶无法替代的。(删去“氧气”或者“和气味”) |
3、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峡》——郦道元——地理学巨著《水经注》 B: 《藤野先生》——鲁迅——选自小说集《呐喊》 C: 《背影》——朱自清——写人记事散文的典范 D: 《昆虫记》——法布尔——昆虫的史诗 |
4、 | 梁山泊义军接受招安后,正遇( )侵犯,宋江受诏前往进攻。 A: 辽兵 B: 金兵 C: 元兵 D: 蒙古兵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史蒂芬·威廉·霍金对科研事业的无限执着经常浮现在我眼前。 B: 《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C: 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D: 在对传统村落的修缮中,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存在的真实性,禁止随意修建仿古建筑、仿古街区。 |
6、 | 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ān) B: 畎亩之中(quǎn) 曾益其所不能(céng) C: 冀州之南(jì) 惩山北之塞(sài) D: 无穷匮(kuì) 按辔徐行(pèi)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沸沸扬扬。(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 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蛔蝈在窃窃私语。(法布尔《绿色蝈蝈》) C: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D: 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在飞机上俯瞰祖国的沧海桑田 , 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B: 一个七年级的学生,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真叫人肃然起敬。 C: 乒乓小将邱贻可在世乒赛上一鸣惊人 , 以4:2淘汰了男子单打头号种子选手波特。 D: 王安忆的小说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 吸引了国内外许多读者。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B: 千百年来的先贤哲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许多精神财富。 C: 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D: 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 |
10、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倦怠 秀奇 属引凄异 一丝不苟 B: 禁锢 搀扶 深恶痛疾 眼花缭乱 C: 窒息 锃亮 坦荡如抵 巧妙绝伦 D: 酒肆 燥热 杳无消息 锐不可挡 |
此次诗歌朗诵会,小语想要选择《阳光在远处》进行朗诵,但她觉得对这首诗歌理解不透彻,请求你的帮助,请你从下面两个角度任选其一进行赏析,帮助小语理解这首诗。 ①对比 ②意象 阳光在远处 艾青 阳光在沙漠的远处, 船在暗云遮着的河上驰去, 暗的风, 暗的沙土, 暗的 旅客的心啊。 ——阳光嬉笑地 射在沙漠的远处。 1932年2月3日 苏伊士河上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1 )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①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 ②则有去国怀乡________ ③微斯人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 B: 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C: 选文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D: 本文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景观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
白族石宝山歌会
石宝山歌会是白族地区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会期从农历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初一,是大理剑川最富魅力的人文景观。
歌会期间,来自剑川、洱源、丽江、大理、兰坪等地的白族群众,都穿上民族盛装,纷至沓来。方圆十里的山间小道上,人流如潮,宛如一条条五彩斑斓的长龙。来赶歌会的白族姑娘们,打扮得非常漂亮。她们一路上亮开金嗓子,唱起悠扬舒展的白族调。白族小伙子们胸前挂一架别致的龙头三弦,弹响明快爽朗的三弦曲。歌声弦音此起彼落,令人陶醉。
老年人认为,在歌会上唱白曲,可以得到吉祥。抑或是平日在家已向神灵许下心愿,为保吉祥平安,会期便一定要上石宝山唱上百十个调子。于是在歌会唱调子便成了还愿之举。中年人借歌会抒发情怀,表现自己的歌才;青年男女则多数以歌为媒介,寻找知音伴侣。曲调均为流行于大理州西北部地区的剑川白族调,以龙头三弦或吹树叶伴奏,唱词均为白族诗歌“三七一五”的传统格式,格律严谨,不能跑调、跑韵。因此,对歌既展示歌喉,也比试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优秀的歌手在熟悉掌握传统民歌的基础上,面对当时的情景,加上即兴创作,往往妙语连珠,动人心扉。一旦棋逢对手,便对答如流,连日连夜唱下去而难分胜负。
傍晚时分,漫山遍野炊烟弥漫,人们用泉水煮香罗锅饭,烹调出一道道丰盛可口的家乡菜。素不相识的来客,只要弹弦开口唱,就会被邀请共餐话家常。处处洋溢着山野情趣。
夜幕垂降时,四面八方闪烁的火把和电筒光柱,像流星似的在林中闯荡。庵堂寺院里,花枝树丛间,矗岩巨石下,淙淙山泉边,男女青年弹响铮铮龙头弦,对唱悦耳的花柳曲,用歌声交流似火一样炽热的情感,用调子赞美蜜一般甘甜的生活……弦歌鼎沸,通宵达旦。夜晚盛大的篝火晚会上,还会进行歌舞活动。
弹弦对调是白族青年谈情说爱的巧妙方式。石宝山歌会正是他们互相认识结交,以此择偶的好机会。“对歌”不但唱情,也比智慧。要求即兴创作演唱,一问一答,中间不能停顿。谁接不上唱词,或所唱的唱词不合韵,就是唱败了。高明的歌手对唱几天几夜也难分高下。
石宝山歌会是情歌的海洋。许多质朴真挚的石宝山传统情歌,是白族人民口头创作的艺术结晶,经过几代人的传唱,不少佳作至今仍流传在人们的口头上。
歌会的由来,有不少神奇的古老的传说:石钟寺旁如钟的巨石,原来是一口金钟。远处飞来的恶龙口吐烈焰,把金钟烧成石钟,于是灾难濒临白族山寨。以沙溪坝子里的情侣阿石波和阿桂姐为首的十姊十妹十“夫甲”(老友)劝动千对歌手,云集石宝山日夜对调赛歌。歌声终于使恶龙魔法失灵,但阿石波和阿桂姐不幸累死在石宝山。为纪念他们,并防止恶龙再来作孽,人们每年都上山对歌,相延至今。
此外,还有“三月三”朝山会、鱼漂会、葛根会、巍宝山会、洱源县茈碧湖灯会、剑川白族青姑娘节会等众多盛会。
( 1 )石宝山歌会给你怎样的印象?①曲调均为流行于大理州西北部地区的剑川白族调,以龙头三弦或吹树叶伴奏,唱词均为白族诗歌“三七一五”的传统格式,格律严谨,不能跑调、跑韵。
②……人们用泉水煮香罗锅饭,烹调出一道道丰盛可口的家乡菜。
③夜幕垂降时,四面八方闪烁的火把和电筒光柱,像流星似的在林中闯荡。
④因此,对歌既展示歌喉,也比试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 4 )仿写句子方圆十里的山间小道上,人流如潮,宛如一条条五彩斑斓的长龙。
( 5 )应如何理解“石宝山歌会是情歌的海洋”这句话?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①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②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③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城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溃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④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上午的课全是用英语讲授,下午的课全是国语讲授。上午的课很严,下午的课稀松,成绩与毕业无关。所以每到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学生们便不踊跃,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五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表。国文先生呢,大部分都是年高有德的,不是榜眼就是探花,再不就是举人。他们授课不过是奉故行事,乐得敷敷衍衍。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
⑤有一天,徐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的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辨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的踱着,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⑦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⑧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⑨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林琴南致蔡孑民书》是他讲得最为眉飞色舞的一篇。此外如吴敬恒的《上下古今谈》,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以及张东荪的时事新报社论,他也选了不少。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
⑩徐先生的朗诵很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的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挪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
⑪徐先生之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页整页的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的给我解释,他说:“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給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袁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功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⑫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 1 )给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狞笑 |
愕然 |
踱着 |
绷着脸 |
作文。
请以“快乐,来自坚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要写自己生活中与“坚持”有关的事;②不少于600个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④书写正确、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