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上海田家炳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海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
B: 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
C: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D: 主席谈治国的道理时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根据计划,中国今年年底前将建成由18颗北斗三号卫星组成的基本,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提供服务。
B: 杭州市已投入使用百余家“爱心驿站”为户外工作者送清凉,里面有空调、冰箱等电器以及肠炎宁等医药设备一应俱全。
C: 蜿蜒绵长的公路像一条灰褐色的巨蟒驮着甲壳虫般的中巴车,环绕过一座座翠绿的高山,钻进一条条幽暗的隧道。
D: 切记玻璃瓶或玻璃容器不能放在冰箱冷冻或冷藏室出风口,这会对人身造成伤害,导致瓶体炸裂。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虽然给人的普遍印象是好吃懒做、偷奸耍滑,但在“智激美猴王”中却表现出了忠勇善良又不失机智聪明的一面。
B: 《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C: 《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常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要有国家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
D: 林冲被发配到沧州后,遇到当初在东京得到他救济的李小二,李小二不时送汤送水到营里给林冲吃,并告诉了林冲陆虞候要火烧草料场。
4、

下列各句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尤其到了唐代,不少诗人都是在异乡进行诗歌创作,在游历的过程中进行创作。

②诗歌是情绪的流动,这些诗人,如屈原、杜甫就是游子。

③诗歌与旅游的渊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④从楚国的屈原开始,诗歌与旅游变得密不可分。

⑤他们在行走的过程中留下了最丰富、最感人的诗篇。

A: ②④③⑤①
B: ③④①②⑤
C: ③①⑤②④
D: ②③④⑤①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
A: 黄山
B: 泰山
C: 华山
D: 衡山
6、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使用短信投票的方式,选手们经过激烈的比拼。8月26日,颇受关注的2005年“超女”年度冠军总决赛降下帷幕,偃旗息鼓
B: 王老师讲课声音洪亮,抑扬顿挫 , 让人感觉讲的知识是“活”的,讲的“内容”是美的。
C: 2016年4月4日,曹文轩问鼎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学多年发展指日可待的结果。
D: 一想到就要放寒假而且可以见到亲爱的外婆,小芳忍俊不禁地笑了。
7、选择正确读音

逐齐师( )

A: suì
B: suí
8、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同时也是农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的最佳时节。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B: 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尊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卿”是古代君主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晚生”是旧时后进的人在前辈面前对自己的谦称。
C: 小明对好朋友小王说:“明天我将登门拜访你,请在家恭候。”
D: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明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9、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痛(zhì) 红(yīn) 小(kǎi) 热泪盈(kuàng)
B: 起(dié) 吩(fù) 育(bǔ) 万丈狂(lán)
C: 气(fèn) 丰(ráo) 唤(zhào) 大广众(tíng)
D: 问(jí) 荒(pì) 粗(zhuō) 心贯注(qián)
10、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蒲松龄,清代小说家.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B: 格列佛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作品《格列佛游记》里的主人公,他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C: 《春》《绿》《背影》都是朱自清所写的散文,前两篇情景交融,抒发的是对“春”与“绿”的赞美之情;后一篇通过叙写父亲的背影,抒写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D: 《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温习课内所学,完成古诗赏析任务。

(甲)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乙)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①宦情:做官的情怀;羁思:滞留异乡的思绪。此诗为柳宗元 被贬柳州后所写。②春半:春天的中间,即二月。

(画面描绘)

( 1 )甲诗前两句描绘夜晚登城远望。但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边城夜色,凄神寒骨。乙诗后两句________
( 2 )甲诗后两句通过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勾起了征人思乡的情绪,表达了诗人绵绵的乡愁。乙诗前两句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使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齐君曰:“何以知之?”曰:“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于,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使追________ ②老者之智________

败魏师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

( 3 )从短文《子奇治县》中,你读出了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现代文阅读

悬浮的局长

孙道荣

①手机又急促地响起。楼局长愤怒地扫了一眼,又是技术处汪处长打来的。这个手机号知道的人不多,除非特别紧急,否则,谁也不敢轻易拨打。这次局长到马尔代夫度假,除了几个心腹,没人知道。怎么才到马尔代夫三四天,电话就追过来了?

②楼局长接通了电话。汪处长急急巴巴地说,局长,您总算接……接电话了,事情紧……紧急啊!楼局长没好气地问,能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汪处长咽口唾液,您前……前脚刚走,后脚就连……连续下了几天大雨。楼局长鼻子哼了一声,下雨关我屁事!难道局里被淹了?那倒没有,汪处长又咽了口唾液,可是,大雨淹了好多农田和民舍,几千人受灾。楼局长不耐烦地打断了汪处长,别啰里啰嗦,你就直说,跟我有什么关系?汪处长舔舔嘴唇,是这样的,受灾之后,各个部门领导,都亲自上了抗洪一线,这几天媒体上到处都是领导们亲临一线的报道,我们局不能没有动静啊。对啊,这种时候,自己作为局一把手,可千万不能临阵缺席。楼局长心一紧,放缓了语气,对汪处长说,那就赶紧照老办法处理一下嘛。汪处长连连点头,黄、牛、朱副局长一起去了,我们也抓拍了他们在现场的照片,效果很好。楼局长哈哈乐了,那就好,你们再处理一下,不就结了?

③楼局长刚刚悬起的心,又放了下来。这不是什么难事。那次,上级来检查基层安全生产情况,除了听取汇报,还要求提供领导重视现场检查督促的图片资料。局领导平时都很忙,哪有时间亲临现场和工地?补拍是来不及了,情急之下,还是办公室的小汪想了个妙招,在资料库里找到几张某施工现场和工地的照片,然后,将楼局长和黄副局长等人参加剪彩的照片,进行了处理,PS在了施工现场和工地的照片上。你还别说,这个小汪的电脑PS技术,那可真是一流,完全看不出处理过的痕迹。事后,楼局长决定加大对新技术的重视力度,新成立技术处,配置了苹果电脑、照相机和最新的软件,提拔小汪当了处长.

④汪处长不负重望,将技术处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尤其让楼局长深感满意的是,汪处长苦心建立起来的数据图片库。这个数据图片库里,都是楼局长的照片:有局长蹲在机床前,和汗流浃背的工人聊天的;有局长挽着裤脚,站在地头和老农拉家常的;有局长戴着安全帽,在施工现场挥手指点的……为了拍摄这些照片,汪处长请来了市里最好的摄影师和化妆师。作为演员的楼局长,也是演得惟妙惟肖。自从有了这个数据图片库,无论是报纸,还是内部通讯,需要楼局长什么样的照片,只要将数据图片库里对应的楼局长影像调出来,再PS到所需要的场景中去,楼局长就出现在了任何需要他出现的场合。楼局长的名声和威望,随着数据库的建立和运作,而逐步确立并远播。

⑤那赶紧照老规矩去办吧。楼局长叮嘱汪处长。汪处长吸了吸鼻子,懦懦地说,是这样的,数据图片库里唯独没有您在水中的照片,我也难为无米之炊啊。楼局长一听,呵呵笑着说,这还不简单,我正躺在马尔代夫的海滩上,我这就到海里去,拍张照片,然后用彩信发给你,不就行了吗?

⑥第二天该局的官方网站上,刊发了一张楼局长和黄、牛、朱副局长等领导亲临抗洪一线抢险救灾的照片,照片中,几个局长站在水中,组成了一道人墙,阻挡着涛涛洪水。这张照片,真是太震撼,太惊心动魄,太感人了!

⑦跟帖都是赞美声。第128楼,有人发现并提出,楼局长身边的水,怎么会那么蓝那么蓝,比游泳池的水还蓝。紧接着有人指出,这张照片是PS过的,PS的人,只顾着处理楼局长的人像,而忽视了他身边的水。一时间,这张照片在网上疯传开来。

⑧结局据说是这样的,楼局长从马尔代夫回国,一下飞机,就被请走了。

(《百年百部微型小说经典:生死朗读》四川文艺出版社)

( 1 )阅读全文,结合小说内容,对标题“悬浮的局长”中“悬浮”一词作解释。
( 2 )品读下面的语句,根据语境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汪处长急急巴巴地说,局长,您总算接……接电话了,事情紧……紧急啊!”(联系上下文,分析这句话的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②“这张照片,真是太震撼,太惊心动魄,太感人了!”(请你说说这句话有何意味?)

( 3 )小说③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 4 )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阅读理解。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远近有名的剃头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900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轻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功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36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刀”。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踊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脏六腑之浊气。

何师傅这刀,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 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须眼角余光的照看。

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吴。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有一段时间,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原载《山南水北》,作家出版社,有删改)

(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第一段中说“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在的年轻人不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而是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的不满。
B: “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等语言反映出何爹思想意识中也有着落后,守旧的一面,使这个有着精湛技艺的剃头匠形象更加鲜活和丰满。
C: 文章中间部分极力描写何爹的青龙偃月刀和他神乎其技的青龙偃月刀法。作者用了刮、弹、铲、削、剔等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何爹剃头技艺的精湛,一把剃刀用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出神入化。
D: 在小说最后一部分里,作者通过描写病笃的三明爹在何爹给他剃头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进一步从侧面表现出何爹剃头技艺的高超。
E: 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优秀面,并且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深切忧虑。
( 2 )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王尔德:“做你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

我们应该活出自己的风采,还是去模仿别人的精彩?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讲述你的经历,分享你的感悟。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字数600—8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青春期盛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