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怀集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 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地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C: 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D: 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2、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B: 聊起最近读什么书或喜欢什么作品时,很少有人提到《聊斋志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文学经典,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C: 嫦娥奔月、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传说,诉说着对深邃而神秘太空的向往。
D: 光有理性而没有感情,固然不能表达音乐;有了一般的感情,而不是那种火热的同时又是高尚、精练的感情,还是要流于庸俗。
3、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 退(kuì) 要(sài) 刻(juàn) 息敛声(pínɡ)
B: 首(qiào) 责(jié) 黑(yōu) 深痛疾(wù)
C: 踌(chú) 亮(zènɡ) 雕(lòu) 首低眉(hàn)
D: 教(huì) 婆(shā) 鲜(yú) 滋暗长(qiǎn)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改革开放多年的中国,经受了检验和洗礼,谱写了一曲精神文明的赞歌。
B: 他是班长,有工作经验,也乐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的。
C: 小明同学遇到了难题,思考很久没有解答出来,只好礼贤下士请教同学。
D: “广东名师论坛”上,名师的教学与作家的演讲相得益彰 , 让听众尽享文学之美。
5、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明节,我们要在祭拜先人的同时,记住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B: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 “一带一路”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国家级顶层战略,它的宏伟规划在全球引起了轩然大波
D: 夜幕下的姜堰人民公园,流光溢彩,风景如画,游人接踵摩肩
6、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尉果广(用鞭、杖或竹板打) 至陈 (等到)
B: 故不意也(通“措”放置) 天下缟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丧服)
C: 为信然(说) 利南海(全部取得)
D: 长跪而之(道谢) 食壶浆(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7、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偻(yǔ) 恐(xià) 弃弓刀(chāo)
B: 丽(qǐ) 凿(ruì) 奄一息(yǎn)
C: 饰(zǎo) 丽(yì) 叱风云(chà)
D: 下(huī) 笑(yàn) 廓然无(lěi)
8、

较下列加下划线词在文言文和日常用语中的意思,选出不同的一项。( )

A: 以五十里之地安陵——完成一笔交
B: 其文理皆有观者——爱的孩子
C: 山不在高,有仙则——他的表现真有些莫其妙
D: 长烟空——我们家人都去旅游了
9、下面文字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不经意间,我们已然告别天真漫的小学时代,开启了充满希望、充满诗意的初中生活。在每一个清新的早晨,窗外的阵阵桂花香应着教室里的琅琅读书声,仿佛正在酝着一个个彩虹似的梦。闻着文字间流淌着的水墨之香,我们将穿越金秋高的天空,去追寻青春的梦想。

A: làng hè niàng mǎo
B: làn hè niàng miǎo
C: làn hé niàng miǎo
D: làn hé liàng mǎo
10、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同爱情何其酷肖
B: 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C: 作为课题负责人,他责无旁贷地走上了主席台。
D: 这本拼凑起来的“名家”小说集中几乎无精彩之作,只有一两篇还算差强人意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苏秀道中

(宋)曾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霖:一连数日的大雨。②最佳音:这里指雨打梧桐的声音。③望岁:盼望丰收年成。岁,指一年的农事收成。

( 1 )下列对这首宋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从夜晚下雨写起,“一夕骄阳”与“梦回凉冷”形成鲜明对比,细微地反映了诗人心中的喜悦。
B: 颔联形象地道出了诗人盼雨的心情,也隐隐表达出自己的喜雨不单单是因为大雨赶走了炎热,带来了凉爽。
C: 颈联仍写喜雨,前一句是诗人的想象,说明自己喜雨,是因为这场及时雨,使秋收有望;后一句以听雨打桐叶,寄托自己欣喜的心情。
D: 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可贵精神。
( 2 )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些特点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人琴俱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 1 )下列划线字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两组是

A: 王子猷、子敬病笃 人琴
B: 子敬好琴 又留蚊于帐中
C: 人琴俱 羊补牢
D: 以都不闻消息 孔文子何谓之“文”也
E: 子敬先亡 先自度其足,置之其坐
( 2 )翻译下列句子:
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________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________

( 3 )课文开头写子献是“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恸绝良久”?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蝴蝶一样的落叶

刘成章

①初冬的到来,只是让人感觉冷些了,走在路上,一棵棵树木如同一个个青年男女,说笑着迎面而来,并没有寒冬的萧瑟。

②不错,初冬就像高山将尽,大海已经露头,但山的余脉还绵延耸立;初冬就像晚霞即将消失,暮色开始飘浮,但西天依然红艳;初冬是豹身刚刚过去,还露着带花斑的豹尾。

③我国水墨画的一绝是墨分五色,而我看见这一路初冬的树,十色五十色都不止。金黄的银杏树,浅绿的垂杨柳,赭石色的水杉树,灰枝的樱花树,醉红的枫树,绿黄间杂的梧桐树。枣叶静悄悄地由亮变暗,如同思考着它的根须如何扎得更深,更好地汲取营养;白杨树的叶子翻灰翻白,好似谁把它在水里搓着,颜色虽有些褪落,却越显得精神了。枝已简,花果犹在,十几颗红柿子意欲起火冒烟爆出蜜汁,黄绿色的将要绽放的绒绒的花苞满布玉兰树,还有黑的褐的白的树干……陈绿新红,肥黄瘦紫,斑斑斓斓,深深浅浅,冷冷暖暖,气象万千。

④这些日子,我经常听名家朗诵诗文,看见眼前这些树木的动人景象,我仿佛又听见了《楚辞》《论语》,听见了李白剑气飞腾的诗、李煜箫声凄切的词,听见了关汉卿的套曲小令,听见了朱自清的散文以及各种形式各种风格各种色彩的当代文学名著,抑扬顿挫,珠跳玉溅。一树有一树飒爽的风景,又犹如钢琴在风景中,十树百树如十个百个郎朗的神妙手指,弹出了冬的序曲。

⑤我走了一会儿,起风了。这风与平常的风大不相同,总一阵一阵地变着花样吹。突然,出现了一群蝴蝶,飞在眼前,一闪一闪。已经是初冬天气,它们怎么还活着?它们来自哪里?是齐白石的长轴?是张大千的横披?抑或是徐悲鸿的画轴黄胄的册页?小写意的,没骨的,描染的,以墨代色的,闪闪而飞。它们如此新鲜如此活泼,就像刚刚伴过蜜蜂,追过柳絮,从花丛穿梭出来。它们或大,或小,或高飞,或低翔,或者正着行,或者斜着舞,闪着飞着飘着,一闪一闪,纷纷扬扬,起起落落,追逐,相伴,列队,散开,聚拢,上下翻飞乱纷纷。

⑥我知道,它们并非蝴蝶,而是飘飞的落叶,但我宁愿相信它们就是蝴蝶。蝴蝶飞得怎么美,它们就飞得怎么美;蝴蝶飞得怎么潇洒,它们就飞得怎么潇洒。它们和蝴蝶一样都有迷人的翅膀---那些迷人的花纹、图案、颜色。落叶的颜色虽然比不上蝴蝶的鲜亮,却也没有多少衰败感,更没有枯败感,而是隐隐透着昔日的千种姿彩、万种风情,抠也抠不掉。

⑦我国峨眉山有一种名扬全球的蝴蝶,叫作枯叶蝴蝶,据百度百科介绍,它“色美姿丽,拟态逼真”。我眼前这些如蝶的落叶,也是色美姿丽,拟态逼真,假如它们的数量和枯叶蝴蝶一样稀少,二者的价值近可以等同也。

⑧这些犹如蝴蝶的落叶,花朵样飞,彩虹样闪,翩翩然,闪闪飘飘,快闪慢闪,闪上闪下,庄周的梦,梁祝的情,飞飞飘飘,一闪一闪,四围为之明明暗暗。我看见一只格外艳丽,它舞着舞着却旋转起来,就像芭蕾舞演员用脚尖那样地旋转,旋成了旋风,旋成了花。

⑨众蝶翩翩飘飞,它们是土地的精灵。

⑩莫要说它们和真蝴蝶是两码事。在自然界,落叶和蝴蝶很难说互不相干。落叶不久便会融入泥土,来年春天,有一些真正的、地道的蝴蝶会从泥土里蠕蠕爬出,晒晒太阳就飞了起来。在它们绵软的身躯里,美丽的翅膀上,谁敢说没有这些落叶的生命和灵魂?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12月20日,有改动)

( 1 )读文章,说一说“蝴蝶一样的落叶”这个题目的含义。
( 2 )概括作者所欣赏的“落叶”美在何处?
( 3 )品析语言。

①金黄的银杏树,浅绿的垂杨柳,赭石色的水杉树,灰枝的樱花树,醉红的枫树,绿黄间杂的梧桐树。枣叶静悄悄地由亮变暗,如同思考着它的根须如何扎得更深,更好地没取营养;白杨树的叶子翻灰翻白,好似谁把它在水里搓着,颜色虽有些褪落,却越显得精神了。(从描写的角度)

②它们或大,或小,或高飞,或低翔,或者正着行,或者斜着舞,闪着飞着飘着,一闪一闪,纷纷扬扬,起起落落,追逐,相伴,列队,散开,聚拢,上下翻飞乱纷纷。(从句式特点的角度)

( 4 )文中第⑦段为何要插入“枯叶蝴蝶”的材料?
( 5 )请对文章第⑩段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绿色塑料

①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但是,在塑料应用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丰富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塑料不会自行“腐烂”,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妨碍耕作,而且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法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外许多科学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纷纷投身于“绿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制。

②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③“绿色塑料”的品种很多,这里只介绍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转基因型塑料四种。

④光降解型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剂生产出来的塑料。我国科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光降解型塑料的研制。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光敏剂及其光降解聚乙烯地膜,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在推广中证明这一技术已经成熟。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光照下,可分解成4×4平方厘米的碎片,即使以后不再分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也不会给土壤物化性能带来影响,对土壤养分造成破坏。

⑤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比如,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利用农作物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的可降解农用地膜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天然高分子塑料地膜具有极好的透明度和伸展性,埋在土中只需数日,即可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

⑥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碱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德国格丁根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细胞内部生成聚酯,再利用这种聚酯制成植物型生化塑料。这种塑料在细菌作用下也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但不污染环境,而且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

⑦转基因型塑料是由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索姆维尔等人研制的。他们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从一种叫做营养佳良产碱杆菌的土壤细菌中分离出生产塑料的基因,然后把这一基因转移到一种遗传结构墒单的油菜子属植物中,培育出一种适宜种植的名叫多羟丁酸的塑料植物.这种植物的叶、秆、根都能长出多羟丁酸颗粒塑料,用这种颗粒制成的塑料可以完全被降解。受索姆维尔研究的启发,美国密茨根大学的生物学家则干脆将这种塑料基因直接植入土豆和玉米之中,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合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不久,人们就可以像种植庄稼那样大面积种植和收获塑料了。

⑧目前,可降解型塑料大多还处在研究或试产阶段,距大规模推广使用还有一段时间,但科学家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经为人们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我们坚信,随着研究的加速进展,绿色环保塑料的新时代一定会很快到来。

( 1 )通读全文,说说文章围绕“绿色塑料”说明了什么内容。
( 2 )文中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 3 )仔细阅读第⑤、⑥段文字,说说“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和“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有什么异同。

相同:________

不同:________

( 4 )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向一位正在使用普通塑料袋的人宣传“绿色”塑料袋的特点及使用意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菜根谭》里有一句话:“每临大事有静气。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什么是大事?对于生命个体而言,生死是大事,荣辱是大事,只要对自身发展能起到改变方向,改变性质,影响深远的决定、行为、言论、发现等等,都可以称之为大事;同理,对于国家民族亦是如此。“大事”来临的时候,静气就能够让我们独立思考,在各种纷繁现象中拨云见日;能够让我们平和处事,坦然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遇到过这样的“大事”时刻,你或者是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又是怎样“静气”处事呢?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联想,可以发表观点,也可以抒情,写一篇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的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们在不同的国度”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