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滕州市柴胡店镇中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帐蓬 蹂躏 海枯石滥 慧心未泯
B: 喑哑 眩耀 芊芊细草 瘦骨嶙峋
C: 奢望 弥漫 心旷神怡 窸窣作响
D: 静谧 倜傥 闲情逸至 轻歌曼舞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后泛指文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骚人”便含有此意。
B: 传统的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C: 古代称呼人的方式很多样、很讲究。以地名称呼人,柳宗元又称柳河东;以官职称人,杜甫又称杜工部。
D: “朋友”一词在传统文化里枝繁叶茂,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有着不同的称谓。如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莫逆之交”。
3、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琐(wéi) 逗(tiǎo) 一(luò) 灼其华(zhuó)
B: 溅(bèng) 头(càn) 宁(wú) 荒草萋(qī)
C: 立(zhù) 轮(kuò) 弱(yíng) 怏不乐(yàng)
D: 吞(shì) 息(bǐng) 丧(jǔ) 姗来迟(shāng)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冰心和郭沫若都是现代诗人,代表作分别为《繁星》和《女神》。
B: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论语》《尚书》合称为“四书”。
C: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主要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懂得“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D: 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著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5、“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下列名言中与这副对联蕴含的道理相一致的是( )
A: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 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D: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完成下面小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
B: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写出了诗人经历的困难,是实写。
C: 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最终一定能“长风破浪”,实现远大抱负。
D: 这首诗揭示了诗人情感的激荡起伏和复杂变化,感染力极强。
7、

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罪恶。
B: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 《鲁滨飘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 《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作者在他双目失明、脊柱硬化的极度困难条件下创作完成的,苏联政府为表彰作者的忘我劳动和卓著功绩,授予他“列宁勋章”。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作者塑造了革命和建设中产生出来的青年英雄形象,把同时代人波澜壮阔的斗争生涯和富有激情的建设蓝图描绘了出来。
C: 保尔病愈后回到了基辅,他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在烈士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是全书的中心思想。
D: 烈士墓前松林、医院、广场、墓地,这一系列环境描写营造了肃穆悲壮的气氛,象征着革命者的博大胸怀和永不衰败的革命情操。
9、对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破折号,表示行文中的解释、说明)
B: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点好。(引号,表示行文中着重指出的部分)
C: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破折号,表示行文中话题的转换)
D: 苏轼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使游客对庐山云雾产生神秘感。(引号,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句子)
10、下列各组中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灭(jiān) 退(kuì) 要(sài) 刻(juān)
B: 黑(yōu) 杆(wéi) 息(bǐng) 发(bān)
C: 然(qiāo) 默(qì) 澎(bài) 不(zhuì)
D: 空(lín) 首(qiáo) 渡(hénɡ) 似(kù)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下列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1 )“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描写了哪些景物?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 2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1 )解释下列各句划线的词语

①风烟净________ ②猛浪若________ ③鸢飞天者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天下独 / 群响毕
B: 蝉则千不穷/ 视积薪后
C: 鸟相鸣 / 读书,不求甚解
D: 横柯上 / 重岩叠嶂,隐天
( 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4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生动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隐的情怀。
B: 第①段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点。
C: 第②段主要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清澈、湍急的特点。
D: 第③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
( 5 )本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美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李商隐的雨

①李商隐的诗歌大体上可以分作政治诗和爱情诗这两个部分。李商隐是一个政治抱负很大的人,他热衷于官场,可他偏偏就生活在官场的夹缝里头。一个一心想做大官的人又做不了,他能怎么作诗呢?最常见最有效最安全的,是写单相思。单相思懂的人更多,更能感同身受。所以,在李商隐的身上,他的政治诗和爱情诗通常是合一的。

②以《夜雨寄北》为例。为什么要讲这一首诗呢,就因为李商隐的雨写得好。这个标题起码有四个内容,第一,时间,是夜里头;第二,环境,正下着雨;第三,他要回信,第四,那个人在李商隐的生活居住处,在北方。中心词是雨,也可以说,是夜雨。这可能是实情,也可能是心境和氛围。

③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创造了一项文学纪录——他描绘了中国诗歌史上最漫长的一场秋雨。这场雨到底有多长?没有人知道。但《夜雨寄北》其实是有情节的,是戏剧性的,它更像是一部长篇小说。可以说,一部宏大的长篇小说就隐藏在《夜雨寄北》里。

④首先,我想对时间做一点说明。时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通常意义上的时间,我们把它叫做物理时间,它无比客观与精确,一分就是一分,一秒就是一秒;还有一种是心理的和文学的,在电影上还有一个专业名词,叫银幕时间。比如某个小伙子,他面对着镜头,几秒钟之后,小伙子的脸上长满了皱纹,这就表示几十年过去了。可见,心理和文学意义上的时间充满了弹性。

⑤虽然李商隐是一个诗人,但在《夜雨寄北》里,他在时空的处理方式上已无限接近小说甚至是电影。我们来具体看一看。我们把写回信的那个夜晚当做此时,也就是此时,把那个地点当做此地。

⑥“君问归期未有期”。看信是此时、此地。开始是“君”在问,这个动作是过去时,彼地;接下来,看信人开始回答了,又回到了此时、此地。回答的内容呢?它指的却是将来、彼地。请大家注意一下信息量,就7个字,时空关系就倒了好几个来回。

⑦“巴山夜雨涨秋池”。和第一句的快问快答比起来,这可以说是一段“漫长”的景物描写。因为秋天的雨不是盛夏的暴雨,它很小,而很小的雨要涨满水池,不可能很快。可以说,这个“涨秋池”写的就是诗人心情的煎熬。也可以说,诗人的孤独、寂寞与忧伤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慢慢上涨。这句景是很抒情的。这也是诗歌的玄妙之处:诗人到了需要抒情的时候,他往往会往死里写景。

⑧“何当共剪西窗烛”。这里,时间“哗啦”一下又被拉到遥远的未来,彼地。“共剪西窗烛”本是一个温馨、幸福的画面。但是,在这里,它并不温馨也并不幸福。道理很简单,这句诗遭到了当头一棒,那就是“何”字。“何”意味着遥遥无期,可能是两个月之后,也可能是二十年之后。它是假想的,现实生活里并不存在;并且它不确定,只能等待。

⑨“却话巴山夜雨时”。将来,彼地,却说的是此情此景。“却”是回过头来的意思,很肯定,把一切都落到了实处,但是,由于它对应的还是上一句的“何”,它又不能肯定了。它只是“画饼充饥”里的饼。

⑩《夜雨寄北》这首诗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时间的弹性。所以说,它隐藏着一部长篇小说。如果要写出来,有哪些内容需要补充呢?比如说:我为什么要离开那个“君”?我为什么就回不去了?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彼地,那个“君”经历了什么……这里头有颠沛的人生,有苍茫的、身不由己的命运。老实说,《夜雨寄北》这首诗内部的时间能够产生多大的爆炸当量,完全取决于你的想象力和你的人生阅历。

⑪真的,在我的阅读经验里,再没有比《夜雨寄北》更长的雨了。

(毕飞宇/文,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 1 )阅读第④段,说说你对心理和文学意义上时间的“弹性”的理解。
( 2 )如何理解第⑨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 3 )请概括作者认为《夜雨寄北》像一部长篇小说的原因。
( 4 )通过对《夜雨寄北》的解读,作者传达了自己怎样的阅读经验?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呜呼,未来的CEO

①CEO,一个时髦的名词,中文意思即为首席执行官。上世纪60年代,美国人在治理公司结构时出现了这一新名词。首席执行官为一种高级职务名称,是在一个企业中负责日常事务的最高执行官;所以,又可称为行政总监。随即,这个名称渐渐在全世界流行。终于,也来到了中国。CEO,多么神气、多么耀眼、多么气派,而且是英语的叫法,在我们周围的一些企业,尤其是公司,那就意味着最顶级的上司和最有实权的人物了。

②不料,这么一个周身闪耀金光的名词,成为一些人诱惑儿童家长的钓饵。

③儿童CEO培养学校、少儿CEO培训中心……那可真是扑面而来、应接不暇。这些学校几乎都有一个耸人听闻的口号:您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将还给您一位未来的领袖!我很想知道这样的学校也罢中心也罢,究竟会怎样塑造一个未来的领袖未来的CEO呢?课程表上有马术、高尔夫、橄榄球,还有战略研究、战术研讨、管理学、厚黑学和三十六计。我有些明白了,所谓的CEO教育,就是让孩子们玩国外贵族们玩的东西、学习各种进攻与守卫的手段或谋略。这种学习,真的适合中国孩子吗?

④那些体育运动,对孩子来说足够安全吗?在孩子心智还没发展成熟的时候就接触那些尔虞我诈的韬略,对孩子真的好吗?其实,社会上好多类似的学校,瞄准的就是家长的钱袋。各种语数外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的补习,那是第一步,张挂起“同步”的旗帜,扬言“成绩不进步退还学费”;其次,那就是种种兴趣班。不是说要素质培养么,那好,种种乐器种种美术种种体育全面开花。最新颖的,就是用未来作诱饵,让家长们的心不动也要动。

⑤面对儿童教育的这种乱象,我不由得想起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一句名言:“人各有才,才各有小大。大者安其大而无意于小,小者乐其小而无慕于大。”苏大诗人还进一步指出,应“是以各适其用而不丧其所长”。通晓而明白的话语,我觉得仿佛就是针对我们今天所言,而且还一针见血。家长们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往大里去,而且是越大越好,但是这适合每一个孩子吗?

⑥那些胡乱开价、名称往大里起的所谓培训、教育、学校,说穿了就是迎合了一些家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脆弱心理。

⑦中国传统教育从一开始就着手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要求有开阔的视野和处事能力。也许,这些才是教育、尤其是儿童教育的根本。而那些花里胡哨、名目繁多的什么什么领袖、CEO教育,说到底,最后给予孩子的又有些什么?

( 1 )第一段中“ , 也来到了中国。”横线上应填的关联词是( )

A: 于是
B: 因此
C: 所以
D: 终于
( 2 )联系上下文,第⑤段中划线词“乱象”是指(用自己的话概括)

( 3 )从全文看。所谓CEO教育之所以盛行的原因是:________

( 4 )下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CEO”、“最高执行官”、“行政总监”的意思一样。
B: 应对CEO教育乱象就是重新回归传统教育形式。
C: 应用苏东坡的名言是为了强调人各有才、各适其用。
D: 那些胡乱开价的所谓CEO教育,最终目的就是敛财。
( 5 )第③段划线句“所谓的CEO教育,就是让孩子们玩国外贵族们玩的东西、学习各种进攻与守卫的手段或谋略”。你觉得这类学习有无必要,请简述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我们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

请你以“一段………….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 600 字;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〆问君能有几多愁”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