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热忱 娇健 险象环生 一泻千里B: 阴霾 羁绊 持之以恒 兴高采烈 C: 拂晓 沉湎 妇儒皆知 锐不可当 D: 曙光 桑梓 因地治宜 迫不及待 |
2、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酒肆(sì) 溃退(kuì) 屏息敛声(liǎn) B: 悄然(qiǎo) 潇洒(sǎ) 藏污纳垢(nà) C: 颁发(bān) 喝采(hè) 鸢飞戾天(nì) D: 炽热(chì) 燥热(zào) 猝不及防(cù) |
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狩猎(shòu) 脑髓(suǐ) 羁绊(pàn) 针灸(jiǔ)B: 哺育(bǔ) 亘古(gèng) 慰藉(jiè) 纤维(xiān) C: 藩篱(fān) 拮据(jū) 酝酿(niàng) 酗酒(xù) D: 咫尺(zhǐ) 荒谬(miào) 媲美(pì) 忏悔(chàn) |
4、 | 下面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窥谷忘反(通“返”)B: 在昼犹昏(夜晚) C: 负势竞上(向上) D: 从流飘荡(随着) |
5、 | 关于下面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以我从我一生中觉得重要的抉择中,引发出一些话题跟大家来讨论。解说:句中划线的词语都是名词。 B: 一个年轻的画家拜访德国著名的画家阿道夫•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用一会儿工夫,可卖出去却要整整一年?”“请倒过来试试吧” ,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你花一年的功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就准能卖掉它。”解说:该句中标点符号正确。 C: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解说: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河水奔涌而来,迅速坠落的特点。 D: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比赛中,被称为“诗坛扫地僧”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国诗词大会》受到关注。” |
6、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 ①对历史人物,不能简单地以过去的道德观念来________。 ②那一年他以同等________申请了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③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________。 B: 判别 学历 吹毛求疵 C: 评判 学力 吹毛求疵 D: 评判 学力 全神贯注 |
7、 | 指出没有用比喻和夸张的一项( ) A: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B: 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C: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的大胡子。 D: 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 |
8、 | 《朝花夕拾》原名《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 A: 《童年回忆录》 B: 《旧事重提》 C: 《呐喊》 D: 《童年记事》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B: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 2016年4月4日,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将”,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D: 通过阅读《红高粱》《檀香刑》《生死疲劳》等作品,使我了解到莫言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
10、 |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张校长意识到学校地理环境与水有缘,他因地治宜把“水”作为学校文化的主题。B: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箫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C: 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索质,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我校正在筹划建立一座大型体育馆。 D: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泄千里。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1 )“前朝”在这里指________。( 2 )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选段) 【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礼记》一则) (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 ②子何恃而往________ ③虽有至道________ ④然后能自强也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3 )两文都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启发,但侧重点并不相同,请说说你的理解。( 4 )下面是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通过记叙和议论的方式,用二僧的故事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甲文是对话体的故事,贫和尚的一句“吾一瓶一钵足矣”,表现他对物质要求很低,而对战胜困难充满信心,同时也对富和尚充满嘲讽的意味。 C: 甲文中“足矣”的“足”和乙文中“知不足”的“足”意思完全不一样。 D: 乙文开头从“嘉肴”谈起,而目的不在于此。从“嘉肴”说到“至道”,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 |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大家_______地商量着,_______,_______。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消息灵通的报社记者们很快就打听到了这件事,争先恐后地开着小汽车赶了来。不一会儿,科学家和学者也都闻风而来了。并且,每个人都显示出一副极其渊博、无所不知的神色,镇定自若地朝洞里张望着。随后,陆陆续续地又来了一大群看热闹的人。有的人反反复复地打量着这个洞,眼睛里露出贪婪的目光,心里不住地盘算着:是否可以从中牟取什么利润,要不要趁早出高价买下这个洞的专利权?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在洞口周围,以防有人不慎跌落下去。
( 1 )文段通过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来表现人物。( 2 )文段中画线句的“每个人”指________。这句话表现了这些人的________、________。( 3 )在“一大群看热闹的人”里为什么单指一个“有的人”?对后文有什么作用? ( 4 )有人认为“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是写头天的事。后文是写第二天的事,此处应分开另作一层。对此你有何看法?并谈谈理由。( 5 )文段中空格处应填的词语顺序应是________ 。A、众说纷纭
B、莫衷一是
C、七嘴八舌
目送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题记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②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③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④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⑤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⑥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⑦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⑧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⑩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⑪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⑫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⑬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⑭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⑮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
A: ④⑤段之间作为母亲________;
作为女儿________。
( 4 )《目送》一文红遍东南亚,在美国影响也很大。读完此文你得到了哪些关于生命的启示。作文。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给了你关怀、帮助和爱,对于他们每一个人,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常会于不经意间被轻轻拨动。妈妈的唠叨,其实我懂;老师的眼神,其实我懂;同学温馨的鼓励劝告,其实我也懂;自然界滋润万物的雨水、无私的春风、感人的画面、美丽的故事……其实有好多我都能读懂。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像,深刻的哲思,会一瞬之间漾遍全身,是的,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_______,其实我懂你”为题,写一篇记 叙 文。
要求:① 先把题目补完整。
② 写出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