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衡阳市欧阳遇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物的崇拜从来是与富贵、炫耀和时尚密切关联的,当大家都拥有此物,它就不再是富贵的象征。
B: 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曝光后,人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情况是不是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
C: 我们应该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独立地进行思考,不能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D: 这辆汽车乱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真是骇人听闻
2、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经过几年锲而不舍的努力,广州恒大队终于实现了中国足球顶级联赛“三连冠”的梦想。
B: 网传天燃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C: 马航失联事件的发生,尽管马来政府一再解释,但仍然难辞其咎
D: 日本在亚信峰会上的发言与其实际行为大相径庭
3、

下列划线字读音全正确的是( )

A: (yīn)红 尴(gà) 荒(bì) 人不倦(huì)
B: 凹(dàng) 水(dián) 徘(huái) 乎不同(jiǒng)
C: (pì)如 鸣(háo) 起(dié) 悲天人(mǐn)
D: 徨(páng) 花(pǔ) 子(jūn) 香气四(yì)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B: “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指国家;“风骚”作名词时泛指文学,“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
C: “豁然开朗”“觥筹交错”“心旷神怡”“雾凇沆砀”分别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D: 古代文人常用字、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陶庵梦忆》《柳河东集》《杜工部集》分别用了字、籍贯、官职来命名。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各项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不必注意各项之间的排列顺序。
B: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句中划线的词“仿佛”、“已经”、“满”都是副词。
C: 毛泽东评价藏克家是“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的人。
D: 《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都德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6、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器宇轩昂 鹤立鸡群 肖声匿迹
B: 成群结队 美其名曰 文质彬彬
C: 诚惶诚恐 粗制乱造 藏污纳诟
D: 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7、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 , 都是红灯绿酒。(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B: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C: 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忍不住笑)
D: 但理想有时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 , 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只能远远的看见不能立即做。)
8、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是 ( )

A: 比赛场上战斗正酣的体坛健将悴然倒地,让观众感到十分惊恐和惋惜。
B: 同学们伫立在展览大厅里,都被那精彩绝伦的书画吸引住了。
C: 取得好成绩也不能自满,要再接再厉,不断进取。
D: 各级政府一定要按规章制度办事,不能各行其是。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唐代诗人李白文采斐然,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仍被传。
B: 最近,阿成迷上了炒股,在同事的指点下倒也挣了不少钱,可谓获益匪浅
C: 这位选手在赛前刻苦训练,终于不负众望 , 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夺得金牌。
D: 她为人冷淡,对于周围的人和事总是漠不关心 , 所以常常给人留下“自私”的印象。
10、下列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种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________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________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个温暖的家,使它________了生命的胚胎。

A: 延续 萌动 保持
B: 延伸 萌动 保存
C: 延伸 萌生 保持
D: 延续 萌生 保存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请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1 )作者王勃和杨炯、卢照邻、________并称为“初唐四杰”。
( 2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和“望”字。
(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博山李氏者,以伐薪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

(据《小豆棚》改写)

(注释)①秋祭:在秋天祭祀天地。②旬日:十天。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伐薪为生(________)

②是夜鹿(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

( 3 )从这则故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紫藤萝瀑布

宗璞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毎一朵紫花中最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冇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毎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毎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杳气也似乎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摔,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⑪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 1 )文章题目是“紫藤萝瀑布”,请说说这个题目的妙处。
( 2 )请赏析第③段的划线句子。
( 3 )文章从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结尾又“不觉加快了脚步”,请谈谈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安排在结构上有什么好处?
( 4 )请结合你的经历或见闻,谈谈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植物不失眠
①植物也要睡觉。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②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
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
④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⑤植物也一样,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第二天再见时,一准儿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 1 )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

( 2 )现代科学家与达尔文对植物睡眠的原因分别如何解说?

( 3 )第⑤段中划线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文题: 伴随我成长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横线上可填:母爱、友情、理想、艰辛、书籍等,也可另选词语,题目通顺即可;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篇幅不少于600字;③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④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只有失去的拥有-最永久”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