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潮州市金山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中卢俊义武艺高强,棍棒天下无双,率兵在曾头市活捉史文恭而震撼群雄。
B: 《水浒传》中吴用足智多谋,他智激林冲火并王伦,帮助林冲坐上了梁山第一把交椅。
C: 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一我的保姆》,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D: 艾青的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她是一位优秀的曾经获得广东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华侨中学的语文教师。(应该改为“她是华侨中学一位曾经获得广东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优秀语文教师。)
B: 足球是巴西的国魂,意外的输球使得球员们分外沮丧、懊悔,他们准备承受。(删掉“沮丧”或“懊悔”)
C: 追求梦想,即使下一百次决心,不如付诸一次行动。(将“即使”改为“与其”)
D: 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亲近自然”和“融入自然”调换位置)
3、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水陆草木花/何陋
B: 李唐来/怡然
C: 濯清涟不妖/人不知不愠
D: 爱者甚蕃/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原因何在?恐怕是一种感情的影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②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观赏、吟咏描绘。

③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吗?

④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A: ③④②①
B: ④③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④②①③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
A: 娉婷 别墅 李代桃疆 强聒不舍
B: 困厄 矗立 自惭形秽 鸠占雀巢
C: 鄙夷 恣睢 走投无路 孜孜不倦
D: 呈能 怨怅 箪食壶浆 顿开茅塞
6、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谷(pǐ) 日(xù) 花团锦(cù)
B: 跚(pán) 如(pì) 根问底(páo)
C: 袁(hē) 骂(zǔ) 威风凛(lǐn)
D: 战(lì) 报(chéng) 疲倦不(shèn)
7、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猎(shǒu) 静( mì) 瘦骨峋( lín )
B: 纳( hǎn) 间( shùn ) 头晕目( xuàn )
C: 对( chèng) 溅( bèng ) 仙露琼( jiāng )
D: 伶( dīng) 立( chù) 忍俊不(jīn)
8、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 中国的园林讲究生机勃勃,追求形神兼备、气韵流畅,要有活泼的韵致。
C: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D: 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9、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家长会上,班主任刘老师对家长们说:“刚才王校长的视频讲话全面、深刻,抛砖引玉,请大家畅所欲言,共话家校合作。”
B: 老张的儿子中考成绩优异,他欣喜若狂,逢人就说:“令郎还算争气,这次考了全校第三,是他最好的发挥了。”
C: 李华与二十年未见的大学同学张梅偶遇,他激动地说:“久违了,老同学!真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你;更没想到二十年过去了,你还是这么年轻。”
D: 李勇对前来邀请他吃饭的老王说:“老王,恭喜乔迁!我一定会赏光赴宴的。”
10、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抖擞 企盼 巧妙绝纶 杳无消息
B: 静谧 抽噎 力不暇供 骇人听闻
C: 怂恿 热忱 哄堂大笑 自出心材
D: 谰语 瞋怪 心有灵犀 相映成趣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江南春

【北宋】寇准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

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

【注释】①此诗是诗人晚年被贬岭南时所作。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 1 )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诗歌首句与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联一样,都运用了“烟波”这一意象,二者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2 )诗歌后两句韵味悠长,请自选角度试作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乙) 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浩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其用心之精盖如此。国朝(宋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有《木经》三卷行于世。世传浩惟一女,年十余岁,每卧,则交手于胸为结构状,如此越年,撰成《木经》三卷,今行于世者是也。 ( 欧阳修《预浩父女》)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两三级 ②但逐层板讫 ③以金钗 ④而度甚精

( 2 )请选择与“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中的“之”意思相同的句子()

A: 至之市
B: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C: 心之所向
D: 故时有物外之趣
( 3 )翻译句子。
①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②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

( 4 )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①匠师以为塔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你从本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如何给地球降温

①气候学家已发出警告:未来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5℃~6℃,海平面将升高154.5厘米,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何给地球降温?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②美国氢弹之父、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去世以前曾有过设想: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按照他的计算,向空中抛洒100万吨铝硫粉末,可以使日照减少1%,从而起到降温作用。特勒提出的办法是要模仿大规模的火山爆发。1991年,波及范围达数百万千米的皮纳图博火山灰使地球气温下降了0.41℃,而且持续时间达好几个星期。特勒设想:可以用飞行于13千米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洒“火山灰”。但生物化学家们却给这种主张泼冷水,他们认为,散布于空中的这些硫和铝的微粒,很可能会严重干扰同温层。特勒还与人合作研究过其他使地球降温的方法: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③除了特勒以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也在苦苦思索,希望能找到奇妙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有一个同特勒的设想一样离奇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即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径为2 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他认为,这面巨大的滤光镜不但能减少温室效应,而且能充当地球的空调器:改变滤光镜的倾斜度,以增加或减少透过它的太阳辐射量。但谁来支付超过1 000亿美元的巨额费用呢?此外,这面滤光镜不但会破坏同温层,而且还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紫外线具有清理太空的功效)。

④有科学家从加强地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的角度,探索给地球降温:将数以十亿计的白色聚苯乙烯高尔夫球投向海洋;将地球上的所有房屋的房顶都涂成白色。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提出了一项更具有诗意的方案:将数千平方公里的阴云“染白”。通过向阴云喷一些微粒,使微小的雨滴数至少增加10%。这样,由于光学作用,层积云就会被照亮变白,就会反射更多的太阳光。

⑤还有人提出用深埋二氧化碳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和欧盟已拨巨款来研究在海洋和地层中埋藏二氧化碳的办法。从理论上讲,海洋和地层可以贮藏人类在几千年间生产的二氧化碳。研究人员要验证的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是否会干扰海底生物的生存,因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海水后,会使海水酸化。

( 1 )文中第①段运用列数字和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了什么?

( 2 )科学家特勒为了给地球降温,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

( 3 )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设想给地球降温的离奇计划是什么?被采用了吗?为什么?

( 4 )文中第②段划线的“按照他的计算”能去掉吗?为什么?

( 5 )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感受到了地球变暖的迹象。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科学知识,想出一种给地球降温的办法。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留两个柿子看树

①树老了,一个柿子都没有也很难过。

②母亲不识字,但是在生活中处处教导我们节俭。

③挨着院墙有一排粗大的柿子树,黑黢黢的躯干,粗糙皲裂的树皮,一如历尽岁月沧桑的长者,安详、淡定。霜重秋冷的时候,柿树上果实累累,一片片不甘寂寞的柿叶,被秋染红,随风而动,远远望去好像一团火。那些饱满丰润的柿子,很快就褪去了少女般的音涩,追寻着岁月的脚步由金黄圆润转身披上红红的嫁衣,坠在枝头,闪动着红色的亮光,特别诱人。

④每到收获的季节,母亲总让我和弟弟爬到树上去,想方设法把柿子摘下来。甚至连树梢上带着青色斑点的小柿子也不放过。在母亲的监督下,所有的柿树都会被我们“扫荡”很多遍。母亲顶着一块蓝色的方巾在树下接着,不停地叮嘱我们小心点,小心点。记得有一次,在母亲的指挥下,我爬到高高的树梢上摘柿子,大个儿的“红灯笼”尽收篮里,剩下的柿子青色还未褪尽,小小的如没开个儿的棉桃子,我嫌小没有摘。母亲却不以为然,她说:“摘下来都是钱,放在树上一分钱换不到,挺可惜的,你的学费就是这些柿子换来的。”后来,母亲用竹竿做成网套,还是把那些柿子套了下来。乡下的人家底薄,日子都算计着过,手指缝张大一点都是浪费。母亲说:“一个柿子可以换来一碗茶,该节省的还是要节省。”

⑤从那以后我记住了母亲的话,每年都把树上的柿子摘得干干净净。

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后来,我们兄妹都离开了家乡,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上次回家,已是深秋,天高雾浓,落叶像断魂的金蝴蝶摇摆着生命最后的舞姿,遍地枯黄。一群群南飞的大雁从北方驮着初冬的寒气到来。光秃秃的柿树,尖尖的顶枝直刺着灰色而悠远的天空,如记忆一样悠远、渺茫。树枝在风中颤抖着,等待着冬去,树上只剩下孤独的红柿子。

⑦我爬到树上把那些“红灯笼”一个个从树上摘下来,看到树梢上还剩下两个大而红的柿子,我沿着树枝向前挪动脚步,想把它们摘下来。而母亲却说:“别摘了,留着吧。”我说:“留着是浪费,摘下来吧。”母亲说:“留两个柿子看树,树老了,一个柿子都没有也是很难过。”

⑧我愕然,转而一阵心酸。是啊!树老了,一个柿子都没有——真难过!

( 1 )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 2 )文中多次写母亲要我们把柿子全摘干净,这样写用意何在?

( 3 )体会第⑥段划线句景物描写特点,说说其作用。

( 4 )通读全文后,说说母亲的话“留两个柿子看树”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陪伴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感情。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想念你那温柔舒畅的怀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