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律诗注重对仗。相比之下。最适合填入空白处的一项是() “愁窥白发羞微禄,_____________忆旧溪。”(岑参) A: 悔别青山 B: 惜别山水 C: 作别远山 D: 辞别大山 |
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 你可以在因特网上阅读到以前无缘见到的珍贵文件、书籍、录音和影像资料。 C: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D: 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情感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
3、 | 下列关于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郭沫若《雷电颂》)运用排比和反复,突出表达了屈原呼唤正义力量、摧毁黑暗势力的强烈愿望。 B: “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晨细脚伶仃的圆规……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鲁迅《故乡》),第二个“圆规”比喻杨二嫂,表现了她的尖酸刻薄,表达了“我”对她的厌恶之情。 C: “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王鼎钧《那树》),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树以人的特征,生动地描写了老树遭受砍伐的悲惨情景。 D: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运用夸张手法,极力表现用具之美和酒菜之贵,突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苦闷。 |
4、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碣石(jié) 棱镜(líng) 吝啬(sè) 着落(zhuò) B: 贮蓄(zhù) 莅临(lì) 酝酿(liáng) 淅淅沥沥(lì) C: 唱和(hè) 看护(kàn) 萧瑟(sè) 咄咄逼人(duō) D: 静谧(mì) 竦峙(sǒng) 澄清(chéng) 莅临(lì)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张华同学以优美的文笔、大胆的创意荣获“光雾杯”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获得主。 B: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 能否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D: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
6、 |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之一,它是中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 B: “人不能常立志,”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但要立长志。” C: 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D: 所谓淀粉类食物,主要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如大米、玉米、小麦等…… |
7、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校长不辞辛劳,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休养的杨老师。 B: 小明同学在学习中遇到问题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 一会儿,天空中就黑云密布,如雷贯耳 , 闪电霍霍,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D: 老师的一席话,让我顿开茅塞 , 长久以来困扰着我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
8、 | 下列各组划线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ráo) 娉(pīn)婷 恣睢(zhuī) 心无旁骛(wù) B: 冠冕(miǎn) 广袤(miào) 栈(zhàn)桥 自吹自擂(lěi) C: 箴(zhēn)言 褴褛(lǚ) 折(shé)本 强聒(ɡuō)不舍 D: 摇曳(yì) 濡(rú)养 矗(zhù)立 矫(jiǎo)揉造作 |
9、 |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是( ) A: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B: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C: 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D: 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厂的2号机组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
10、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传统文化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雎不辱使命》和《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战国策》,它以记述纵横家策士等人物的言论和行动为主要内容,以人为中心来组织材料、描述事件。 B: 讽刺小说的特征是用嘲讽的表现手法揭露生活中消极落后和腐朽反动的事物,俄国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他一生的创作大多能显示其独有的讽刺性幽默和诙谐。 C: 《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是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古代中国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 D: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是指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时间,“己”属于“地支”,“亥”属于“天干”。 |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① (苏轼) 落日绣卷帘,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②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③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④,未解庄生⑤天籁⑥,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释)①张偓佺:张怀民字偓佺,谪居黄州,坦然自适,在其宅西南江边筑亭,作为陶冶性情之所。苏轼贬黄州后,与张怀民心境相同,为张怀民的亭台取名“快哉亭”,并以此词相赠。②平山堂:在今江苏扬州市瘦西湖蜀冈法静寺内,是苏轼的老师欧阳修于宋仁宗庆历年间修建。③醉翁:指欧阳修。④兰台公子:指战国时代楚国兰台令宋玉。宋玉陪同楚襄王游兰台之宫时,曾将风分为“雄风”与“雌风”以讽谏楚王。⑤庄生:指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⑥天籁:《庄子·齐物论》中曾有“天籁”“地籁”“人籁”的议论。天籁,指自然界的声响。 ( 1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知君为我新作”两句,是说知道你为接待我而修建了这座亭台,亭台窗户涂抹了青色和红色的油漆。“湿”字形容油漆未干,颇为传神。 B: “长记平山堂上”三句,描写曾在扬州平山堂观赏过的江南山色,旨在表现作者对江南生活的深深怀恋。 C: 作者描写的对象主要不在“快哉亭”本身,其着眼点是“快哉亭”周围的广阔景象。 D: 这首词把写景、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身处逆境时,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世界。 ( 2 )写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并简要赏析。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墨翁传 B: 客有诮之日 C: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今之逐利者 ( 2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墨翁的墨用的是上好的材料,做墨用的力也特别辛苦,就因为它制作艰难,所以他认为很容易就能卖出去。 B: 对那些对外打着卖古代墨汁的旗号,而内里却拿着不 好的出卖的行为,墨翁不想效仿。 C: 墨翁的行为让那些吟诵着圣人的言论,嘴里充满着高尚的品德,仅仅是装饰外表迎合世俗求得名誉的人感到愧疚。 D: 本文运 用对比,突出墨翁则临财不苟,洁身自好,坚守道德准则。 ( 3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线的字。 躬操杵臼_______ 咸异之_______ 所制墨,有定直_______ 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_______ (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 ②客有诮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从历史中学什么
①历史是一株古树,斑驳中隐含着清晰地年轮;历史是一部旧书,久远中弥漫着醉人的馨香;历史是一位长者,沧桑中印记着丰富的过往。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把握其精要,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教益。
②学会一种思维﹣﹣历史思维。人类历史长河漫漫,气象万千,如果不懂历史思维,不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极有可能迷失在资料与细节的汪洋之中。因此,学习历史,首先学会运用历史思维,掌握历史的辩证法。历史思维主要包括三点:一是长时段的视域。观察问题,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不能基于个别时段的历史现象,轻率作出长时段的历史结论。要坚持将研究对象置于较长的历史时期冷静观察、深入分析。二是整体的视域。不能见孤木以为森林,不能用局部的考察代替整体的把握,更不能用个别案例的结论代替对全局的认识。三是发展的眼光。不能把研究对象静止化,要善于从纷繁变幻的社会现象中探索变化原因、发现变化规律、把握变化本质。掌握了历史思维,做事就会着眼长远,不斤斤计较于一时得失;就会善谋全局、总揽八方,不因枝节失大体;就会因时应变,善于引领潮流,“不畏浮云遮望眼”。
③掌握一种本领﹣﹣鉴古知今。人们记录历史,研究历史,绝非仅为发思古之幽情。司马迁说写史是“述往事,思来者”。他的《史记》令古今迷惘者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历史,可了解治乱盛衰之源,通晓兴衰成败之道。以史为鉴,服务当前,以史经世。德国总统勃朗特在二战之后向犹太死难者的惊世一跪,不仅没有辱没他以及德意志民族的形象,反而使他的形象更加高大;相反,日本国家首脑参拜“靖国神社”,祭拜二战要犯,即便他们翻扣了历史这面镜子,但勃朗特这面镜子却折射出一部分日本人对待历史的态度。事实上,无论个人还是国家,我们都要从演变的历史中,从前人处理、应对的成败得失中,学到有益的东西。我们必须回望历史,审慎判定所处的时代方位。
④养成一种品格﹣﹣砥砺气节。人类历史之河波澜壮阔、奔腾浩瀚,个人在其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一个真正懂得历史的人,不会过分在意一己荣辱得失,而更关心这条长河的未来走向。如古人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抚今追昔,会感受到一股贯通古今、回荡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开阔胸怀,善于从历史因革损益中、从前人成败利钝中砥砺气节。中国历史具有教化功能,主张通过真实的记载弘扬道德、培育正气、警醒后人。我们应从前人立身行事、所言所行、身世沉浮中,定是非、辨善恶、明得失。
⑤历史是一把严苛的标尺,度量分毫误差;历史又是一眼灵动的清泉,滋养贫瘠的心田。
(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②段的论证思路。( 3 )选文③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选出下列不适合充当选文道理论据的一项( )A: 学史使人明智。﹣﹣培根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起去看
(刘心武)
①儿子九岁那年,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高兴得跳起来。
②到了看台,儿子只顾吃冰棍,吃了冰棍又扭着身子要喝汽水,父亲生气了:“你再这么磨人,下回不带你来了!”父亲教给他如何看球,他知道了什么叫角球,什么叫点球。
③儿子十六岁了。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不吱声。父亲提高嗓门说:“带你看球你还哭丧着脸!谁欠你二百块钱还是怎么的!”儿子晃晃肩膀出门去了。母亲跟父亲说:“还记我们的仇呢,那回不让他去电影院看《望乡》。”父亲说:“演日本妓女的故事,他看合适吗?”母亲说:“后来他不还是跟同学一起去看了。谁让中国看电影不分级呢。能买上票他就能看。”停了停又说:“后来我问他,他说,妈,我能看懂。他白我一眼,说,爸跟你就以为我要看那几个黄镜头。他后来不是又去看了《沙器》?”父亲说:“他了得了!《沙器》讲的是儿子杀老子的故事!”停了停又说:“都是你惯的!”母亲就叹气:“他这阵不知道怎那么大气性。你总恶声恶语训他也不是个事儿。”
④父亲独自去了赛场,在门口把多余的票退了。球赛不怎么精彩,双方磨来磨去死不进球。有年轻的球迷乱吹口哨,也不知是跟哪位球员教练裁判生气。中场休息,父亲去洗手间,半道忽然发现了儿子,跟几个同学在一起喝可口可乐,嘻哈议论倒也罢了,肢体一刻不停,手舞足蹈地 看着实在扎眼,本想过去吆喝几声,拼力强忍住了。父亲没等散场就回了家。母亲问他谁输了让他脸那么黑?他大嚷:“我输了!”儿子很晚才回家,只叫声妈,就回自己那间屋了,还把门关得紧紧的。父亲要冲进去跟儿子算账,母亲拉住 他:“人家自己去看个球怎么啦?”
⑤儿子上大学了。暑假在家,有天跟父亲说:“爸,我有两张票,咱们一起去看球吧。”母亲就看着父亲,父亲想了想,唔了一声。母亲摆出一桌菜,爷俩喝啤酒。母亲听爷俩侃球,开头客客气气,后来抬起了杠,再后来语速加快,互相打岔。母亲心里有点紧张。但是最后爷俩一起去看球,一起回了家,回了家又坐在沙发上喝啤酒,把球场上的角色刻薄了一溜够。晚上母亲见儿子老晚还在弄电脑,就先敲敲半掩的门,儿子说:“妈,进来!”母亲过去,儿子让她看在电脑上画的画。闲聊几句后,母亲问:“你上中学的时候,为什么不跟你爸去看球,还老跟他顶牛?”儿子笑了:“妈,我那是少年反叛期啊!尤其要反叛老爸!您记得他怎么造句的吗?﹣﹣带你去看球!……其实那时候您跟老爸也没多大区别,动不动就‘把手洗干净’,‘怎么把衬衫领子竖起来了’……就是不懂我!”母亲笑了。母子肢体没有拥抱,心是拥抱得紧紧的了。
⑥儿子工作了。有天父亲打他手机:“咱俩一起看球去怎么样?”儿子问是哪场?父亲告诉了他,儿子直言不讳:“他们能赛出什么味道来?整个儿是鸡肋!”父亲乐呵呵地回应:“弃之可惜不是?”爷俩约定赛场门外不见不散。
⑦父亲年纪不算太老,却坐上了轮椅。那天儿子回来看望。吃罢饭,儿子说:“爸,我带你去看场球吧。”母亲好高兴:“是呀,让你爸再乐呵乐呵。看电视上的球赛,他总乐呵不起来。”父亲却只是淡淡地唔了一声。
⑧那晚儿子开车来接父亲,母亲告诉他:“我拦不住,他自己去了。他说他不要人带去……我说你不是不方便吗?他说现在到处的设计都考虑到了坐轮椅的人士,他完全可以自己去看球赛。他揣着你留下的那张球票就自己驾着轮椅坐电梯下楼了,还死不让我把他送上出租车。我后来从阳台朝下望,他顺利地从咱们楼门外的轮椅道上到了街边,拦住的出租车司机照顾他坐进了车,轮椅放进了后备箱……”儿子没听完就跑下楼,赶紧开车前往比赛场地。
⑨儿子在看台上找到了父亲。看台上有为轮椅人士专设的空间。父子俩都若无其事地微笑着打招呼。
⑩中场休息,儿子过去对父亲说:“一起去洗手间吧。”父亲点头。人们只见老的自己熟练地操纵着轮椅,少的在一旁同行,俩人分明对共同支持的球队的表现有所争议,你一句我一句地抬着杠……
(有删改)
( 1 )文中,父子俩有过多次看球经历,从中可以看出两人关系的变化。请根据提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父子俩关系变化的过程。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父子互邀同去看球,但各有己见;④________。
( 2 )第⑦段中,儿子要带父亲看球,“父亲却只是淡淡地唔了一声”,请简析当时父亲复杂的内心感受。( 3 )下列关于文章的相关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一起去看》通过父子俩看球经历的变化,能够表现出儿子从懵懂、叛逆到懂得体谅和尊重的成长过程。题目一:请以“慢慢地,我懂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烦恼积压在心头,沉甸甸的,他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无意间打开窗户,满眼的绿意扑面而来,心情一下子开朗起来……
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