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按照国家基础标准50%的比例核定补助标准

②即小学每生每年500元,初中每生每年625元

③从今年秋季学期起,我市将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

④此外,我市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学校食堂建设,改善供餐条件

⑤以及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归入生活补助范围


A: ③⑤①②④
B: ③⑤②①④
C: ④③⑤①②
D: ④①③⑤②
2、下列各句意思与其他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要理性,怎么能损害国家形象?
B: 一个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要理性,千万不能损害国家形象。
C: 一个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要理性,不能不损害国家形象。
D: 一个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要理性,绝不能损害国家形象!
3、

下列词语的书写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偏(tǎn) 糟塌 恣(suī) 郑重其是
B: 然(yán) 褴褛 著(zhuó) 鞭辟入理
C: 精(suǐ) 嗤笑 据(jié) 融会贯通
D: 红(yīn) 陶冶 执(niù) 寸积珠累
4、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枯(jǐ) 娜(niǎo) 坦荡如(chí) 好高远(wù)
B: 宽(yòu) 跄(liàng) 聒不舍(qiǎng) 忍俊不(jīn)
C: 奇(qū) 和(mù) 不置辩(xuè) 面面相(qù)
D: 仃(líng) 充(sāi) 然不同(jiǒng) 不人事(shěng)
5、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忌讳 雷霆 另请高明 哗众取宠
B: 怯懦 凄惨 咬牙跺脚 赫赫扬扬
C: 拾掇 威严 雕梁画栋 骂骂咧咧
D: 景仰 筹躇 无可耐何 喃喃自语
6、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竹(biǎn) 然(mù) 雕(sù)
B: 咀(jiáo) (dǎn)土 (diē)倒
C: 囫(lùn) 钢(kuī) 踌(chú)
D: (qiáo)首 (níng)视 (jǔ)丧
7、

下列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
B: 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和解决同学们的倡议。
C: 张老师的一席话把我先前的顾虑全赶跑了。
D: 几个学校的中层干部就近期的德育工作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全对的一项是( )
A: 临(lì) 一时(shà) 落(zháo) 酝(niàng)
B: 护(kān) 衣(shang ) 蓄(chǔ) 清(chéng)
C: 高(miǎo) 风(zhēng) (nì)笑 发(jiào)
D: 粗(guǎng) 祷(qǐ) 黄(yùn) 弄(shì)
9、

下面对课文文学常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背影》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一篇回忆性记叙散文。
B: 《永久的悔》是季羡林对母亲往事的回忆。
C: 《铁骑兵》是现代散文家杨朔写的一篇具有传奇色彩的散文有别于其他的散文风格。
D: 《苏珊·安东尼》是英国作家记述英国女权运动第一人的散文。
10、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会说多国语言。他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设计并建造了超乎人们想象的“鹦鹉”号潜艇。
B: 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弟留斯号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环球旅行的故事。
C: 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生动,使读者身临其境。
D: “鹦鹉螺”号潜艇从太平洋出发,尼摩他们经历了很多险情。曾在印度洋遭遇巨型章鱼,在红海又击儒艮,在大西洋肉搏鲨鱼等。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1 )“却话巴山夜雨时”中“话”的意思是:________。
( 2 )“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通过写实,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 3 )近体诗一般要避免字面重复,但本诗中“期”和“巴山夜雨”均重复出现。请你简要谈谈这种有意重复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1 )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①故有名马 ________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

③才美不外 ________

之不以其道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 3 )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都市精灵》中的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冬天,在院中,在很高很高的枯枝上,常蹲着一对硕大的乌鸦,连大嘴都是漆黑的。它们并不叫,呆呆地蹲着,居高临下地瞧着这忙碌的大城市,像两个孤独而寂寞的旁观者。

现在,在北京,连乌鸦都久违了。几十年前,我小的时候,老鸹是北京一景。清晨,成群飞向城外,在乡下地里觅食;黄昏,成群飞回城里,在城里类似万寿寺这种多树少人的深宫大院里过夜。数量之多,达到遮天的地步,一飞就是乌压压一大片,总有几百上千只,叫着闹着,给清冷的天际增添了一点无序的伴奏。它们很准时,人们按着它们飞出飞进的钟点劳作休息,倒真能起到生物钟的作用。我常为现在我院中的那两只大呆鸟感到难过,它们似乎已经没有了日升飞出日落飞回的习惯,大白天都蹲在城里无所事事,而且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大叫,老鸹不老呱了,怪可怜的。

( 1 )第一段中作者是如何表现乌鸦是“旁观者”这一特点的?

( 2 )第二段中作者写几十年前所见北京乌鸦的生活情形有什么用意?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吹号者(节选)

艾青

在震撼天地的冲杀声里,/在决不回头的一致的步伐里,/在狂流般奔涌着的人群里,/在紧密的连续的爆炸声里,/我们的吹号者/以生命所给与他的鼓舞,/一面奔跑,一面吹出了那短促的,急迫的,激昂的,/在死亡之前决不中止的冲锋号,/那声音高过了一切,/又比一切都美丽,……/他被一颗旋转过他的心胸的子弹打中了!/他寂然地倒下去/没有一个人曾看见他倒下去,/他倒在那直到最后一刻/都深深地爱着的土地上,/然而,他的手却依然紧紧地握着那号角;/听啊,/那号角好像依然在响……

( 1 )艾青诗歌中最常用的意象是什么?说说《吹号者》一诗中“号声”的意蕴。
( 2 )《吹号者》写于1939年,《鱼化石》写于1978年,以两诗为例,说说诗人前后期写作风格的变化。

附: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探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

——《鱼化石(节选)》

( 3 )如果有出版社要重新出版《艾青诗选》,能否也以一个吹号者形象作为封面?请结合下面两图进行探究。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记忆是一颗五彩斑斓的水晶球,在我们追着岁月的步伐飞身而过时,散落成一地的碎片,或闪着璀璨的光芒,或攒着晶莹的泪滴,或盈着欢声与笑语……一路走来,我们遗失了太多,每次深深地想起却又在不经意间忘记,你是否会回身捡拾你遗落的点点滴滴?

请你以“捡拾 的碎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将把题目补充完整;自选文体;5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花╮χ缘灭”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