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成都市新都第一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B: 老舍长于写人,《骆驼祥子》中“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栊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寥寥几笔就把祥子灵活、稳健的形象刻画出来了。
C: 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但安分守己,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王伦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血溅鸳鸯楼都是和他有关的故事。
D: 《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三位名人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喧(xiāo) 轩(xiè) 退(kuì) 惟妙惟(xiào)
B: 发(bān) 强(què) 视(bǐ) 锐不可(dǎng)
C: 名(lì) 步(dù) 秀(qí) 络不绝(yì)
D: 俯(gǎn) 嶙(xún) 劲(qiú) 滋暗长(qiǎn)
3、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剽悍  弥漫 憩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 摇曳 殉职 孤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讥笑 震摄 许诺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D: 阑珊 累赘 停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下列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 )

A: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比喻)
B: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对比)
C: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拟人)
D: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设问)
5、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啰嗦 震撼 度假村 悬梁刺股 滥竽充数
B: 追溯 重叠 大母指 出其不意 金榜提名
C: 九洲 青睐 入场券 磬竹难书 有恃无恐
D: 渲泄 辐射 水龙头 一筹莫展 人情事故
6、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项是( )

A: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是张岱,他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
B: 《乡愁》的作者是崔颢,这首诗以邮票等意象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
C: 《红岩》中的刘思扬虽然是资产阶级出身,却是位真正的共产党人
D: 《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流落荒岛,从《圣经》中得到安慰,懂得知足感恩
7、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小的图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 ③①②④⑥⑤
B: ③②①⑤④⑥
C: ②①⑤④⑥③
D: ②③①④⑥⑤
8、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A: 酿(yùn) 木(nà) 细(qiān) 分道扬(biāo)
B: 信(qián) 丽(yǐ) 精(suǐ) 妄自薄(fěi)
C: 差(cēn) 寒(jìn) 持(jīn) 精竭虑(dān
D: 干(hé) 叱(chà) 漫(mí) 玲珑透(tī)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出彩中国人》栏目中,让人眼花缭乱的歌声和绚丽的舞台赢得广大观众的点赞。
B: 他写文章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诉诸笔端,从不矫饰,率真而自然。
C: 为了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D: 为了防止教育“三乱”事件不再发生,市教育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选择简单、宁静生活的人,无意追逐物质层面的繁华 , 只在精神的高地兀自风雅。
B: 人格的高洁,灵魂的纯净,思想的深邃,其实都可以在淡泊中孕育
C: 学校这次组织的全年级科学竞赛,题量多,难度大,令平时数学成绩优异的我也叹为观止 , 对此次比赛也不像以往一般信心十足。
D: 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因此就有一些喜欢阅读的乞丐和拾荒者进门阅览,饱食终日 , 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锦江思

(宋)李新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

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倚钓船。

【注】①斫:zhuò,用刀或斧砍。②鲙:kuài,鲙鱼。

( 1 )从全诗来看,诗人“思”到了哪些内容?请概括作答。
( 2 )本诗末句中的“醉”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中的“醉”,所含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黠鼠赋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 1 )本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________ 。我们还学过他贬官黄州期间写的散文________ 。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
役物而君

( 3 )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是因为老鼠死了。
B: “虽有敏者,莫措其手”间接写鼠的敏捷。
C: “是鼠之黠也”赞美老鼠虽小但智慧超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现代文阅读

有些苦难是可以避免的

赵宗彪

①唐僧师徒一个个都在苦水中泡过,取经路上的日子也是风餐露宿,饥寒交迫,险象环生,苦海无边。

②我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奇怪的想法,就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好像只有苦难才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苦难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人的精神。但太多的苦难,也能毁灭一个人的所有尊严和自信。孟子说,大丈夫必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能够做到的,人世间又有几个?太多的苦难,只会剥夺生命的质量,摧毁人的意志、自尊、理想和信念,而只有极少数有大志而且意志特别坚韧的人、才华特别丰富的大才、奇才,才有可能逆水而上,成就梦想。

③唐憎的苦难,同成就他的事业并无必然联系。他如果小时候有天伦之乐,未必就不会读书。孙悟空有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这些不是因为苦难才得来。而是他拜须菩提祖为师,在环境优美的须弥山学习十一年的成果。孙悟空的苦难,那是压在五行山下的五百年。这苦难给他带来了什么?是驯服、奴化、忍耐和逆来顺受。在五行山下的时间里,孙悟空的法术并没有提升,只是不羁的精神目渐消磨,活跃的创造能力逐步萎缩。

④孙悟空的苦难缔造者,严格说来,是玉帝本人,孙悟空虽然出身寒微,但毕竟有能力有水平。但玉帝和他所创造的天庭,却大材小用,只让他当个马夫。后来虽说封了齐天大圣的空头街,却又不给他相应的待遇,连一张蟠桃大会的入场券都没有,谁能咽得下这口气?即使没有孙悟空出现,迟早会有张悟空、李悟空、王悟空等来叫板。沙僧原本是玉帝的侍卫官,职官是卷帘大将,却只是因为打碎了一只琉璃盏这样的小过失,竟然要下凡做妖怪,每七天还要飞剑穿胸百余下。比起孙悟空的打碎天堂的所有殿堂庙字、亭台楼阁、瓶瓶罐罐来,简直是不值一提。尽管沙和尚沉默寡言,但他心里会平衡吗?

⑤尽管苦难来了,我们必须毫不迟疑地面对,但我们能否分析一下,哪些苦难是可以避免的?司马迁能写出伟大的《史记》,不是因为汉武帝对他实施了宫刑,而是他本来就有理想有才华。否则,就难以反证,历史上受到宮刑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却仅有一部《史记》?“吹尽狂沙始到金”,是因为首先有金,否则,狂沙吹尽,还不照样是狂沙?

⑥任何人为的苦难,对人类而言,都是噩梦。

⑦如果因为极少一部分的人在苦难中依然作出了成就而歌颂苦难,那就是自欺欺人。歌颂苦难,鼓励苦难,怀念苦难,而那些苦难的制造者们,却由此可以逃避惩罚而变成恩主,这不正是他们所希望的最好结果吗?

⑧孙悟空们在一个个的苦难面前坚持下来了,但原先那个充满灵气和自由思想的精灵,却如泥牛人海,一去不复返了。生龙活虎的孙悟空从压在五行山下的时候起,即已死了。

(选自《今晚报)2019—04—28,有删改)

( 1 )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 2 )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 3 )第⑦段能否删掉?为什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总有一刻,不同寻常
(1)一个孩子站在超市门口,呆呆地望着那个卖冰激凌的人,不走。
(2)这是一个六七岁的乡下孩子,穿戴很不整齐。他望着各色的冰激凌从铁机器里出来,又撞在花花绿绿的尖筒里,好奇而又神往,他不禁舔了舔嘴唇,说:“妈妈,我要那个!”他顺手指了一下那充满诱惑的冰激凌。
(3)“不,咱们不吃这个,咱们走!”旁边那个推着自行车的女人,可能是孩子的妈妈。她一边说.一边拽住孩子的手就要走。
(4)“不,我不走,我要!”孩子反扯着妈妈的手,僵持着。
(5)“那个东西凉,吃了会肚子疼。”
(6)“不,妈妈,我不怕凉,我不怕疼!”
(7)“那也得等你爸爸回来再买。”
(8)“不,爸爸到老远老远的地方挣饯去了,我就现在要!”
(9)这个超市位于小城的繁华地带,穿梭出入超市的有好多人,有人好奇地往母子这里瞅上一眼,有人连瞅也不瞅,就径直走开了。那个卖冰激凌的人,也独自安详地做着他的冰激凌,并不朝母干这里瞅上一眼。
(10)“妈,我就是想尝尝,那个东西是什么味儿。”
(11)“是……你管它是什么味儿!”母亲见孩子仍然扭着不走,有些急了,“啪”一巴掌拍在孩子子的屁股上。娃子“哇”地一声哭了,猛烈地抽泣着,样子委屈极了
(12)好多双眼睛一下子聚拢了过来,带着惊愕、疑惑、责怪、怜悯、叹息,或者其他别样的神色。这仿佛又是一场热闹,这些人聚拢着,不肯离去。
(13)这时一位衣着光鲜的妇人,走到卖冰激凌的面前.要了两支冰激凌。她把其中的一支给了自己的儿子,然后快步走到哭泣的孩子面前,蹲了下来,把剩在手中的那支冰激凌递给了他。
(14)“给,亮亮,别哭了,妈妈不愿给你买,阿姨给你买。”她摸了摸孩子的脑袋,接着说,“几个月不见,亮亮又长高了!”说完后,她站起采,朝孩子的妈妈微微点了点头,笑了笑,便领看她的孩子走开了。
(15)孩子不哭了,手里举着那支冰激凌愣在那里。一样愣在那里的,还有孩子的妈妈。
(16)走出人群后,那位妇人的儿子也有些不解,他扯住妈妈的衣襟问:“妈妈,你认识亮亮?”妇人说:“不,孩子,妈妈也不认识。”
(17)那你怎么知道他叫亮亮?为什么要买冰激凌给他?”孩子依旧寻根究底,想要弄个明白。
(18)妇人笑了,说:“孩子,不要问这么多了,等你长大后,妈妈再告诉你。”
(19)也许,若干年之后,妇人早已忘了这件事情,而他的儿子也忘记了问母亲答案。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当妇人用智慧为那个陌生的孩子付出爱的时候,这个世界早已因为她的这个举动而变得不同寻常。

( 1 )本篇小小说主要通过人物的________ 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

( 2 )第(9)节和第(12)节中都写到了周围人的反应,这些文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 3 )说说这篇小说结尾的作用。

( 4 )当今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但还有许多弱势群体有待关注和帮助。文中这位妇人的做法,给了你什么启示?(不少于80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生活中,人们常常做梦,有美梦也有噩梦;有完整的梦,也有支离破碎的梦……人们还常常用梦来比喻虚幻或者希望,如梦幻、梦想等。电视台节目也有“谈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请以“梦”为话题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600字左右;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写出真情实感;结构完整,卷面整洁。4.文章内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给我一个肯定回答沵爱我≈”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