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潮州市枫溪区崇礼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萧索 雏形 悬涯 无原无故
B: 诀别 妖饶 恻隐 张惶失措
C: 镶嵌 蹒跚 晦暗 碌碌终身
D: 蔓延 端祥 茏罩 郑重其事
2、下列句子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译文:卖油翁见到他射出十支箭中的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B: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译文: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
C: 无他,但手熟尔。译文: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D: 尔安敢轻吾射!译文: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3、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带挈(qiè) (chēn)怒 骨(suí) 不(xǐng)人事
B: (huī)下 拮(jù) (pīn)婷 大发雷(tíng)
C: 惊(hài) (cān)杂 (pián)进 强(guō)不舍
D: (bǐ)谷 (liáo)逗 箱(qiè) 自吹自(léi)
4、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智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是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讯等先进技术,将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 ②③④①⑤
B: ②⑤①③④
C: ⑤①③②④
D: ⑤③②①④
5、下列句子中使用标点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喜欢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
B: 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集市摊头,不冉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
C: 编织我童年美丽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D: 彭德怀边走边说:“少奇同志,快问问那个睡着的小同志,周团长去什么地方了”?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杜甫写于“安史之乱”尚未平定之时,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的忧愤。
B: 《马说》的作者韩愈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汇集了战国至秦汉间的儒家论著。
D: 《北冥有鱼》出自《庄子》一书的内篇中的《逍遥游》,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7、下列加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B: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络绎不绝
C: 这时舷窗已经烧得黑乎乎的,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专心致志地等待着配合程序。
D: 这家伙顽固不化,在办案人员摆出铁证后,还应付自如地狡辩。
8、

下列对课文《心声》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主人公李京京是一个朴实而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B: 课文对李京京的心理活动描写很多,充分展现了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
C: 文章通过叙述语文公开课上李京京同学执意要求朗读课文的故事,告诉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充分重视“优等学生”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优秀人才。
D: 文章以朗读《万卡》为契机,带入情节和人物,万卡和主人公李京京的活动是紧紧缠绕在一起的。
9、

下列语句中划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断取义(篇章)  章摘句(搜寻)  太盛则(做作)
B: 不言而(比喻)  吹毛求(毛病)  怡情彩(增添)
C: 心无旁(追求)  于精熟(致力)  百业为先(德行)
D: 物致知(推究)  强不舍(啰嗦)  以经验之(衡量)
10、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沈星舍己救人的高风亮节 , 既展现了当代中国军人的风采,也引发了人们关于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
B: 近阶段,毒生姜、铬大米、毒淀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令公众惴惴不安。
C: 雅安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十分关注灾情,全力援助灾区,众志成城 , 显示出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D: 磁湖沿岸,繁花似锦,绿柳如烟,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词赏析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1 )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________ 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
( 2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②馆:这里指家。③《诗》:这里指《诗经》。

(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________

②田子为相,三年归休 归休: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宜尔子孙承承兮。

( 3 )(一)(二)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还原善意的本来模样
①故事发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
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寒冷和积雪让往日川流不息的马路变得静谧而安详。在风雪的簇拥中,一辆白色的轿车像年迈的老人慢慢地向前蠕动,车上的鲁尼兹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接到了儿子高烧住在医院的电话,作为父亲他必须赶到医院,守候在儿子身边。他心急如焚又全神贯注。
③走出不远,鲁尼兹便看到在前边不远处,有一个蹒跚的身影在晃动。善良的鲁尼兹似乎连想都没想,就把车子缓缓地停在那个身影旁边。“请问,需要我的帮助吗?”他探出头大声地问道。
④上车的是一个六十开外的老者,说前面不远处的农场就是自己的家,上午出来办事,没有想到回来时,公交汽车因雪大停运了,只好徒步走回去。
⑤主动搭载与人方便对鲁尼兹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可他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善举却非比寻常。
⑥车在一个长长的斜坡上滑行,迎面有一辆轿车喘息着踉跄驶过来,鲁尼兹下意识的开始踩刹车,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车像醉汉一般,固执地调转车头,向路边撞去,一头撞在一棵大树上。
⑦等鲁尼兹醒来,他已经躺在医院里,所幸,他只是断了两根肋骨,脑部受到震荡。他急于知道老人的情形,护士告诉他,老人做了开颅手术,还在昏迷中。鲁尼兹心里猛地一沉:他的好心,竟会给老人带来如此深重的重创,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他又想起自己不太富裕的家庭,他不知该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⑧老人的家人来了,很友好地握了鲁尼兹的手,安慰并感谢他,感谢他对老人在风雪中的帮助。即便如此,老人的家人请来的律师还是如期而至,按照当地的法律,鲁尼兹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承担老人百分之七十的医疗费。
⑨那一年的冬天似乎特别的寒冷,鲁尼兹觉得心像浸在冰冷的白色里,不知什么时候能走出这长长的冬季。
⑩老人在沉沉昏睡了二十多天后奇迹般地醒过来了,谁也没有想到,清醒后的老人,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竟是“要感恩,不要赔偿,善意都是美好的,不要伤了好人的心。”家人愣住了,接着,律师也怔住了,继而,小城里的人被震住了,老人肺腑之言在人们心里引起了共鸣。小城被感动了,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打着“让善意不再尴尬”、“拯救爱心”的条幅,为仁慈的老人募捐。一时间,爱心像空中飘飞的雪花纷至沓来,收到的善款之多,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更令人钦佩的是,老人又把这些善款全部捐出来,成立了“爱心救助基金”,专门用来帮助那些因爱而遭遇尴尬的好心人。
⑪多少年过去了,老人早已离开了人世,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基金却像滚雪球一样的发展壮大,爱与被爱也宛如吻合的齿轮,互相带动,循环传送,小城的人们把人性中最高贵的品德——仁慈善良演绎得淋漓尽致。
⑫在魁北克省举行的最受爱戴的人物评选活动中,人们毫无争议的写上老人的名字——卢森斯,人们这样评价老人:爱原本就是喜悦的关怀和无求的付出,当爱心遭遇法律的碰撞,善意被扭曲时,是老人还原了善意的本来模样,让人们可以毫不戒备地去爱,再没有什么能比生活在和谐有情的社会更让人愉悦和欢欣的了。
⑬“照亮世间的不是日月,而是人心”。倘若赠人玫瑰,手留尖刺,谁还愿赠与?每一颗爱心都是真诚美丽的,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赞赏;每一个善意都是美好的,都应该馥郁芬芳。

( 1 )选文围绕“还原善意的本来模样”记叙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请按记叙的要素填写下面的内容。
时间: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
地点: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
人物:鲁尼兹、卢森斯老人及其家属、小城的人们。
起因:
经过:
结果:

( 2 )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 3 )阅读第⑨段,注意加点的句子,写出鲁尼兹当时的心理活动。

( 4 )从表达方式和情感两方面分析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 5 )阅读完本文,你有什么话想说?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唐米的七月

1)记得那是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我看着一帮陌生的小孩子推推搡搡地在院子里互相踩影子玩。突然有一个稍大一点的孩子愣住了,接着“啊”地一声跑了,然后孩子们全都扭头看向那个大孩子看过的方向,跟着一个接一个地跑掉了。只留下我,有点不明所以地站在原地。

2)那是暑假里我被送去姑姑家借住的第一天,不太清楚那些一起玩儿的孩子跑掉的缘由。如果他们来得及告诉我的话,我大概也会跑掉,但是就是因为来不及,我才认识了唐米。(A)他走到我面前,问我怎么不跑。我说:“为什么要跑?”他说:“大人没有告诉你,遇到我就要躲得远远的吗?”我老实地摇头:“没有人告诉过我。”

3)爸妈开的店生意不好,资金紧张,将雇的厨师、跑堂的都辞退了,所有的事情都是亲自上阵。他们没有明确告诉过我这些,只是对我说放暑假了,去姑姑家住。那一年我9岁,已经隐约知道这是生计所迫。

4)唐米比我到乡下的时间长一些,我去的那天,他已经待了快两个月了。因为听说新来了一个城里的小姑娘,所以他才挪步出来看看。唐米有先天性心脏病,一不小心就喘不上气,人也瘦小,脸色青紫,被寄养到乡下来是因为他的爸妈出国挣钱去了,等攒够钱了回来给他做手术。院子里的小孩都得到过大人们的嘱咐,不要和唐米打闹。唐米不能跑不能跳,当不了马,做不了兵。到了小孩这里就直接简化成:不要和唐米玩。我也是外来的小孩,或许因为我是一个安静的小女生,抑或因为我喜欢听故事,反正,我成了唐米的朋友。

5)我之前也来过姑姑家,是来做客的,没过几天就回去了,所以对于我来说,来这里就是体验新鲜生动的乡村生活的。而来此寄住之后,我害怕天黑后空寂的深山,害怕夜里各种鸣叫的虫子到我枕边,害怕爸妈把我抛诸脑后,不再接我回去……这些,我不能讲给院子里的小孩子们听,他们会嘲笑我,我便只能讲给唐米听。我们俩坐在唐米外婆家连接阁楼的木梯上嘀嘀咕咕,姑姑喊我回家吃晚饭时,我还舍不得走。

6)院子里的小孩们经常追逐奔跑、玩丢手绢、玩老鹰捉小鸡,有时他们组队差一个人,没办法,就把目光投到阁楼上来。入夜,他们去捉萤火虫,怕被大人骂,就让我出面去请求得到准许。还有院子里明婆婆的西瓜,只有我和唐米去,才能得到两个特别大的拿来分给他们……

7)慢慢地,因为我这个“两面派”的存在,唐米和院子里的小孩们也有了交集。因为我被叫去救场,唐米也不免被邀去吹口哨当发令员;他们捉到萤火虫,也会装到两个玻璃瓶里给唐米和我一人一个;因为抬走了明婆婆的大西瓜,他们在酷暑里好不容易挖到的野地瓜也会送给我们一份。

8)院子里的小孩们讲故事的标准配置是《白雪公主》《灰姑娘》《丑小鸭》《睡美人》,知道《青蛙王子》和《拇指姑娘》《莴苣姑娘》的高一筹,再耀武扬威一些的,会讲《会开饭的桌子,会吐金子的驴子和自己会从袋子里出来的小棍子》《穿靴子的猫》。而唐米,拥有一个有更多故事的奇幻王国:匹诺曹、爱丽丝、尼尔斯、彼得兔、借东西的小人……

9)虽然唐米讲话很慢,讲一阵之后还要停下来歇一会儿,但就在这断断续续里,我们集体听完了一个又一个故事。特别是雨天,完全是唐米的故事会时间。不过晴天一到,他们又呼朋引伴地离唐米而去,所以细数下来,还是我听得最多。

10)那个奇妙的世界不会因父母为生计奔波顾不上我们小孩子而飘摇,不会因为寄人篱下要表现得体而黯淡,也不会因为和唐米成为朋友被其他小孩叫作“瓜丫头”而消失。它们亮闪闪地矗立在那里,等着你走进去,敲响黄金钟,然后各种人物和动物出场汇聚,开始一场奇妙的魔法舞会。

11)“不要哭,你的眼泪是金豆豆,被老鼠们看见,会飞快地来搬走存起来,等积少成多把你淹没得不能动弹就大事不妙了;要勇敢,你只要一直举着手里的剑,黑骑士们就不敢轻易来犯,等天鹅看到了,就会率领部队前来支援……”

12)现在想想,那时唐米也不过10岁。比起姑姑的安慰,他的话更深入人心,大概是因为他有太多次和“恶龙”战斗的经历,有太多次自己安慰自己的经历。因为有了唐米,那个七月竟然变得美妙,以至于“天鹅们”在大暑节来接我走时,我还心有不甘,想要继续住到暑假结束。他们完全没有想过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因为在寄住前,我可是趴在屋前台阶上拽着大门哭着不去的。

13)后来的每年暑假,我都要带上喜欢的书去姑姑家借住一段时日,直到过完大暑。不管是烦忧、疲惫还是哀愁,在那里,都通通地被萤火虫带着放到了银河里。虽然,唐米早已经不在那儿了。再后来,暑假难求,但每年大暑,我都要过一过这个属于大家却又只属于我的节日。因为在那一年,在那一天,我终于告别了那个孤单、谨小慎微的自己,甚至,还有之前没有过的些许光焰腾空而起。

14)那年我9岁,去和10岁的唐米告别。

15)身体孱弱但内心强大的他说:“别哭了,你看你能跑得那么快,只需要再勇敢一点。”

(作者:权蓉。有删改)

( 1 )文章为我们描述了儿时生活的几个动人的场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 2 )分析第(10)段话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 3 )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他走到我面前,问我怎么不跑。我说:“为什么要跑?”他说:“大人没有告诉你,遇到我就要躲得远远的吗?”(从描写角度赏析)

②不管是烦忧、疲惫还是哀愁,在那里,都通通地被萤火虫带着放到了银河里。(从词语运用角度赏析)

( 4 )作者权蓉说:“生活素材构成的作品要出彩,就在于和别人相同后而又不同的部分,相同引起共鸣,不同引起爆点。”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所体现出来的“共鸣”和“爆点”是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根据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65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美]林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遗失的温暖”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