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本山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 B: 香山的秋景是迷人的,那色彩缤纷、姹紫嫣红的景色使我又惊又喜。 C: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 , 人人在家守着电视屏幕。 D: 天气陛下在陆地上乱发威风,在海洋上,他更加肆无忌惮了。 |
2、 | 下列文学常识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有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共130篇。这部书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C: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D: 《曹刿论战》选自《资治通鉴》,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
3、 |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真是献丑了。”小云拿自己的书法作品向长辈请教,“初学不久,技艺不精,敬请雅正。” B: 送考仪式上校长热情致辞:“一将功成万骨枯!衷心祝愿同学们得偿所愿,中考大捷!” C: “广播已说要放包安检,没带耳朵啊?”车站工作人员批评直接背包过安检的小林。 D: 同学提醒我:“记得坚持锻炼哦!”我回应她:“放心吧,我没忘,你不必多此一举。” |
4、 | 下列对诗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温庭筠的《望江南》一词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全词没有粉饰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B: 范仲淹的《渔家傲》是依照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惯常体例,上片描写塞下秋景,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而辛弃疾的《破阵子》却打破了上下分片的体例,和《渔家傲》的结构不一样。 C: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两句,分别从声和形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有力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 D: 苏轼的《江城子》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与温庭筠的《望江南》格调截然不同。 |
5、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只有掌握了扎实的语文基础,就能更好的学习其他学科。(将“就”改为“才”) B: 如今,我们的个人信息无时无刻在被收集,这些数据被屯集在银行、学校、航空公司、电商平台,甚至快递公司。(在“无时无刻”后加上“不”) C: 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将“作为目的”改为“为原则”) D: 雾霾不仅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也污染了城市的空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把“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和“污染了城市的空气”互换位置) |
6、 | 下列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玄虚 潮汛 谈笑风生 歇斯底里 B: 收敛 推敲 一筹莫展 格物致知 C: 博彩 鄙夷 锐不可当 与日俱增 D: 激变 渺茫 张皇失措 不求甚解 |
7、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记叙了他童年的生活和求学的历程,追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讽刺。 B: 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C: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都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D: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 |
8、 | 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在戏剧演出的综合性整体中,剧本虽然是基础,但居于中心地位的却是演员的表演。B: 四大吝啬鬼分别是法国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俄国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法国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和英国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 C: 《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孔丘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D: “每天夜晚,他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这句话属于并列复句。 |
9、 |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幻梦 浑浊 高傲 汹涌B: 晨曦 慰籍 沐浴 神圣 C: 乘车 掂念 覆盖 浮雕 D: 血液 沧茫 灵魂 晃动 |
10、 | 选出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 ) A: 蜡梅无妨蜈蚣 B: 影写佣肿绣像 C: 倜傥和蔼规则 D: 怪哉方正斑蟊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出塞作① ——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②,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③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④朝乘障⑤,破虏将军④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⑥。 【注释】①开元二十五年三月,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出塞宣慰。②天骄:原为匈奴自称,这里借指唐朝的吐蕃。③碛(qì):沙漠。④护羌校尉、破虏将军:汉代武官名,这里借指唐军将士。⑤障,遮虏障,西汉时为了防止匈奴内侵,在居延一带修筑了一道遮虏障,一种防御工事。⑥霍嫖姚:本指西汉霍去病,这里指崔希逸。 ( 1 )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吐蕃军队正在进行围猎,借写打猎声势之盛,渲染边关剑拔弩张之势。 B: 颔联写出吐蕃健儿盘马弯弓、勇猛强悍,暗示边情的紧急,为诗的下半部分作了铺垫。 C: 尾联写朝廷要把镶玉的宝剑等珍贵器物,赐给得胜的边帅,点出赏功慰军的题旨。 D: 前四句表现出敌人的勇悍和嚣张气焰,烘托紧张氛围;后四句写唐军勉强应对,慌张迎战,形成鲜明对比。 ( 2 )有人评论本诗颈联这两句“对仗精工,很有气势”,请你从此角度赏析该联。 |
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甲】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乙】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丙】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 1 )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 便舍船 舍生取义 四舍五入 锲而不舍 B: 才通人 指通豫南 通情达理 融会贯通 C: 具答之 百废具兴 别具匠心 交通工具 D: 扶向路 寻向所志 所向披靡 欣欣向荣 ( 2 )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 【甲】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黄发的老人和垂下头发的小孩,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理解:住在桃花源里,人们因为环境优美、生活富足而心情舒畅,这也是陶渊明所向往的田园生活。 【乙】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于是桃花源中的人们就同外界的人断绝了来往。 理解:桃花源之所以与世隔绝,是因为桃花源人的祖先为躲避战乱来到这里后,就再也没有出去过。 【丙】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翻译:到了郡城,渔人去拜见了太守,报告了自己的这番经历。 理解:渔人希望太守能派人探个究竟,所以向太守报告了自己发现桃花源的经过,以及村中的生活情状。 ( 3 )上文描绘的世外桃源是陶渊明心中的理想社会。阅读下面三则链接材料,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不同材料中的理想社会各有怎样的特点。【链接材料一】 使有什伯之器①而不用,使民重死②而不远徙。虽有舟舆③ , 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④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节选自《老子》) 【链接材料二】 故至德之世,山无蹊隧⑤ , 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⑥;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⑦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⑧与禽兽居,族⑨与万物并。 (节选自《庄子·马蹄》) 【链接材料三】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节选自《礼记·礼运》) 【注释】① [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什伯,十倍,百倍。 ② [重死]以死为重。 ③ [舆]车。 ④ [陈]通“阵”,列阵。 ⑤ [蹊隧]小径和穴道。 ⑥ [连属其乡]指居所相连。 ⑦ [羁]拴住。 ⑧ [同]混同。 ⑨ [族]聚集。 链接材料一:________ 链接材料二 :________ 链接材料三:________ |
阅读《俗世奇人》选段,回答问题。
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自来唱大戏的,都讲究闯天津码头。天津人迷戏也懂戏,眼刁耳尖,褒贬分明。戏唱得好,下边叫好捧场,像见到皇上,不少名角便打天津唱红唱紫、大红大紫;可要是稀松平常,要哪没哪,戏唱砸了,下边一准起哄喝倒彩,弄不好茶碗扔上去,茶叶沫子沾满戏袍和胡须上。天下看戏,哪儿也没天津倒好叫得厉害。您别说不好,这一来也就练出不少能人来。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
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专干粉刷一行,别的不干。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任嘛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倘若没这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
但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
( 1 )用简洁的话概括第①段内容。( 2 )作者在第②段中极力写“刷子李”手艺之高,这是________描写;第③段通过写人们的反应来写“刷子李”之奇,这是________描写。掌声/高军
①在教室门外,我听到,像往日一样,上课铃一响,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②走进教室,就感到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但我还是平静地走上讲台,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五十多个同学都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
③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的讲课中,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
④“同学们,今天,我们上﹣﹣”
⑤我一边说一边转身准备往黑板上板书。
⑥班上的女学生王娜娜边站边喊道:“报告老师,你看黑板上﹣﹣”
⑦我一下子惊呆了,原来黑板有一行清楚的粉笔字:“高老师是个﹣﹣”后边有一个不太清晰的“坏”字。
⑧这是我教学十年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过去每次上语文课时,黑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这几个字,显然是我有什么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公开向我挑战。
⑨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像是我昨天批评过的李晓写的。
⑩我心里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感到头皮都“啪啪”炸响。但是瞬间我就控制住了自己,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
⑪我面带笑容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写在黑板上,谢谢这位同学。”
⑫尽管我的话里透着真诚,很多同学还是一脸的不安。
⑬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晰的“坏”字重描了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
⑭许多同学这才发出了善意的笑声,课堂气氛已转入正常。
⑮我立即一口气说了下去:“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一个真实的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⑯接着我详细地介绍我的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一些弱点和缺点。
⑰由于是说自己,我说得非常流畅,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口才比平常显得更好。我说完了,教室里一片沉静。我感到,同学们被我的真诚感动了。果然,一阵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全班同学都在热烈地鼓掌。连李晓眼中也有点晶莹,他的手也拍得非常起劲。
⑱﹣﹣主课是从来不兴鼓掌的,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
⑲我心中为自己即兴设计的教学方案陶醉了。
⑳我潇洒地将“高老师”三个字底下画上了一道横线,擦掉了“高老师”三个字,将题目改成“是个吗?”要求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目,并以这个题目说一段话。”
㉑李晓第一个举起了手,我让他站了起来。
㉒他说:“我的题目是﹣﹣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
㉓我心中一惊,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尽管我自认为表现得很潇洒,但还是被学生一眼看穿了。
㉔李晓讲得也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但对他的说话艺术还是赞许的。学生们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给我的更热烈。
㉕掌声一落,女学生王娜娜举起了手,她说:“我说话的题目是‘王娜娜是个坏学生吗’。”王娜娜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老师是否有雅量,到底有多大的雅量。她说她不是个坏学生,高老师也不是个坏老师。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㉖我非常惊喜,为她的大胆活泼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全班同学的掌声又一次热烈地响了起来。
㉗此事过去又快十年了。如今,李晓已成为一个著名作家;王娜娜在法国留学,已获得博士学位,正在读博士后。这个班的学生见到我或者来信时,说最佩服的是我处理这节课的方式,这节课是他们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语文课。
㉘其实,近十年来,这三次掌声也仍然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一定有许多温暖的记忆。可能是父母的呵护,可能是师长的关爱,可能是朋友的支持,也可能是在社会上的所见所闻,这些记忆永远留在我们心里,让我们带着感动成长。
请你以“流过我心田的暖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