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河源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B: 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手忙脚乱的洞府。
C: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
D: 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2、

下列对文章《狼》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叙述了屠户和狼相斗的故事,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紧张曲折。
B: “屠惧,投以骨”表明屠户刚开始心存幻想,对狼迁就退让。
C: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地刻画出屠户杀狼时的暴怒。
D: 结尾议论讽喻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管怎样狡诈,终究是要失败的。
3、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笑shěn 口qìng 相形见chù
B: 首qǐ 猎shǒu 首低眉hà
C: 碧piǎo 酷xiào 深痛疾è
D: 默jiān 胆què 广无垠mào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镌刻 九洲 络绎不绝 黯然失色
B: 颓唐 斟酌 言简意骇 天翻地覆
C: 茸毛 轩邈 金榜题名 惟妙惟肖
D: 发髻 迁徙 重岩叠嶂 声名雀起
5、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豆蔻”“弱冠”是古代年龄的别称;“婵娟”“玉盘”是月亮的美称.“桑梓”指代故乡,“烽烟”指代战争,“桃李”指代学生,“手足”指代兄弟。
B: 新闻又称为消息,其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报道迅速及时。一则新闻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这五部分。
C: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记,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D: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分四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第一辆小客车驶出武汉西高速路口,使武汉正式解除离汉通道管控。
B: 为表达对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哀悼,清明节上午十点起,全国采取默哀活动。
C: 许许多多无怨无悔、倾情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
D: 济南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7、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一词意思更接近?( )
A: 空穴来风
B: 三人成虎
C: 马马虎虎
D: 谈笑风生
8、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市气象台发布天气预警:今晚-明天,天气由中雪转为暴雪,将对市民出行产生影响。学校临时决定明天放假一天。老师请班长在班级的微信群里通知同学们。班长在微信群里发布消息说:


A: “今晚到明天有中到暴雪,明天放假,大家不用来了。”
B: “明天有暴雪,大家都在家里待着吧,老师说不用到校了。”
C: “因为明天可能有暴雪天气,学校放假一天,请同学们减少外出,注意安全。”
D: “明天有暴雪,同学们不用到校了。”
9、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青少年做人要堂堂正正,坦荡如砥 , 浑身充斥着正能量。
B: 天德湖公园里人们济济一堂 , 享受自然生态,挥洒运动热情。
C: 为了有个美好的将来,父母们纷纷送孩子去上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D: 粗鄙的心灵是配不上优雅的汉语的,但是优雅的汉语却能拯救那些日益粗鄙的心。听作家讲述优雅的汉语,我们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10、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jī) 勉(qiáng) 炙人口 (kuài)
B: 机(jiè) 强(juè) 满而归(zài)
C: 解(pā) 拮(jù) 茅顿开 (sè)
D: 椎(jǐng) 本(shé) 深痛疾(wù)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①柳:本诗中的“柳”是诗人身世的写照。②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写柳有新意,不从眼前的景色写起,而是追想它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
B: 首句一个“舞”字,形象表现了春柳的婀娜多姿,同时,又把柳枝和热闹的舞宴结合起来。
C: “清秋”“斜阳”“蝉”点染了环境的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暮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暮春之柳的零落憔悴。
D: 全诗句句写柳,却不着一个“柳”字。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诗人年轻时充满幻想和信心,怀有远大抱负,正如洋溢着勃勃生机的春柳。
( 2 )首句“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用得巧妙,请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 1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入见________

②民弗也________

③忠之也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 3 )选文运用对比手法塑造曹刿形象,请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没有一种冰不被阳光融化
①我的故乡,高考中榜很不容易。一年中有一两个人如愿以偿,就很好了。我高考的第一年名落孙山,从此一蹶不振,整天浑浑噩噩,像一棵蔫了的草。一张没有带给我荣耀的成绩单将我隔离在理想世界之外。当时我一气之下想撕毁课本,认命与庄稼为伍,从此不再读书。父亲一直是乐观的,他没有责怪我,默默地拉住我的手,说:“孩子,别这样,东方不亮西方亮,人活一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过不去的坎,再复读一年吧,哪里的土地不长庄稼!”
②那段时间,他从不提及落榜之类的字眼,我知道他是在小心的呵护着儿子可怜的自尊。我内心深处用消极的生活态度筑起的壁垒被父亲的安慰一点点瓦解。我的父亲就像一头永不知疲倦的黄牛,一边在生活的阡陌上耕耘着那几亩并不肥沃的土地,一边在生命的田野上扶持我这样的因一时的风雨而倒伏的庄稼。
③在父亲的关爱下,我拿起书本,加入到复读的行列之中。送我上学的那天,父亲特意刮了胡子,将脸洗得干干净净,穿了一身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父亲一直没有说话,只在我上车时说了一句:“你肯定能行!”车开动了,车窗外九月的阳光将父亲结实的身影照耀得格外高大,我鼻子一酸,几乎摔下,但我强忍着没有让脆弱的泪水掉下来。父亲如此相信他的儿子,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自信呢?
④高三的学习是很紧张的,每当想偷懒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父亲的那句话“你肯定能行”!于是奋起,埋头苦学。那年冬天,期末考试我考得并不怎么理想,回到家里我如实相告自己的成绩,父亲说没事的。有一次在河边放牧,累了,我和父亲坐在河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父亲抽烟,埋头,一脸的心事。看着河面上结得厚厚实实的冰,父亲突然问我,“你知道冰什么时候开始融化的?”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问这么简单的问题,脱口而出,“天气变暖,气温升高的时候。”父亲笑了,一脸的执著,“不,孩子,你错了。冰看似在一夜之间融化,但实际上是在很早以前,从最冷的那一天起,冰就开始融化了,只是没人注意到。”
⑤忽然间,我恍然大悟:是啊!没有一种冰不被阳光融化,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2 )“送我上学那天,父亲特意刮了胡子,将脸洗得千干净净,穿了一身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体会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

( 3 )请分析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的父亲就像一头永不知疲倦的黄牛,一边在生活的阡陌上耕耘着那几亩并不肥沃的土地,一边在生命的田野上扶持我这样的因一时的风雨而倒伏的庄稼。

( 4 )请在结尾横线上把“我”的感情补充完整。(不超过60字)
是啊!没有一种冰不被阳光融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米树香香,糖树甜甜

乔娟

①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越来越怀念在真实泥土里生发出的无污染绿色蔬菜,在日月精华里慢慢长成的农家猪。当注水米、抛光米、含铬含铅米充斥市场,连吃碗米饭都成了奢望时,人就会变得越来越爱幻想:如果有那么一种树,来自自然来自山,不喂饲料不喂药,不结苹果不结梨,结出大米白又白。你会认为我在异想天开吗?且慢嘲笑,在地球的某一角,真有这样一种天然纯生专结大米的树。在马来半岛、印尼诸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风光旖旎的岛屿上,生长着一种棕榈科植物,它并无美丽的身姿,开花也不好看,但超务实、超有爱:专门向人提供赖以生存的口粮——大米。不用费心想什么绕口的名字,就叫它米树好啦。

米树终年常绿,10年就可长到20米,舒展开的叶子比双人伞还要大,足足有6米。当然,与宽叶相配的是它那直径足有8米的粗壮树干。长这么粗并不是单纯肥胖,人家粗,粗得务实,是专为大肚能容而生的。那胖胖的树干里含有丰富的淀粉,这种淀粉就是当地土著居民最重要的食物来源——西谷大米。你会问,明明是淀粉,怎么变成大米了呢?是这样:土著人把米树砍倒后,将树干锯成均匀的一段段,再把每个段落劈成两半儿,用竹制斧头把段落内的淀粉刮出来,放在水桶里用劲儿搅拌,待淀粉沉到桶底,撇去最上面的水,把沉淀好的淀粉晾干,就变成了洁白均匀晶莹剔透的颗粒物——西谷大米。用它做成的米饭,清香可口,软糯滑爽。

③大米好吃却不易得。米树20年的寿命注定了它的不平凡。它和我国南方的竹子一样,一生只开一次花,且开花即死。它死后,不管活着时体内存有几百公斤淀粉,都会在死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段干瘪空虚的树干兀自挺立。所以在当地,米树开花是让人心慌的事,一定要抢在时间前面,抢在米树开花前收集淀粉。只要把握得好,一棵米树足足可以得到400斤西谷大米,很高产。

④有米树就应该有糖树,香香甜甜相伴永远。大自然超级给力!加拿大真有糖树。叫槭树,又叫糖槭树,是加拿大的标志和国花,堪称国宝,所以加拿大又叫“槭树之国”,加拿大的国旗、国徽图案上都有槭树叶子。这种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树不仅外形美丽,还超有“内涵”,它为人们送来甜蜜。每到春天,工人们就在高达40米,寿命500年的糖槭树树干上打孔,孔内插上管子,这样,白色的树汁就会慢慢流到桶内。用这种树液熬制出来的糖浆,色泽亮黄,香甜如蜜。它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葡萄糖和果糖,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加工成枫糖,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⑤我国独具慧眼,早在1958年,庐山种植园就引进了糖槭树,继而在湖北、辽宁、北京、南京、长沙等地引种成功。如果有朝一日再引进米树,吃着树上结出的大米,喝着树上流的蜜水,我们的生活就更完美了!

(选自《知识窗》2014年第7期)

( 1 )下列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 米树终年常绿,有10年的寿命,可长到20米高,舒展开的叶子可达6米宽,树干直径可达8米粗。
B: 在马来半岛、印尼诸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风光旖旎的岛屿上生长的米树,每一棵都给人们提供足足400斤的西谷大米。
C: 米树一生只开一次花,且开花即死,所以在当地,一定要抢在米树开花时收集淀粉。
D: 用“槭树之国”加拿大的槭树树液熬制出来的糖浆,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加工成枫糖,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①段用生动的文字,从食品安全问题写起,这样写生动有趣,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B: 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突出米树叶子宽大的特点。
C: 本文说明的语言具有准确严密,平实简洁的特点,说明的结构是先总后分。
D: 本文主要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先说米树的特点及功用,再说糖树的特点及功用。
( 3 )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米树的突出特点。
四、写作(分值:60分)
我们现在都是初中生了,学业压力比小学大了很多,很多同学都不愿意再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眼看“五四青年节”到了,学校又要组织一次文艺汇演,希望同学们踊跃参加。你作为班长,该如何动员同学们积极参与呢?请就这次活动写一段话作为动员讲话吧。(不超过60字)

请以“洒满阳光的回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支离破碎的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