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可看出,鲁提辖虽然急躁莽撞,不拘小节,但也是粗中有细。 B: 在小人国中,朝廷官员时常奉命在皇帝面前表演,按照技术高低获得各种丝线,官员腰上几乎没有不缠丝线的。 C: “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脍炙人口。第一次借扇,悟空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得无踪无影;二次借扇,悟空使诈,变成牛魔王的模样,却借得一把假扇;紧接着,悟空变作一只小虫,乘公主喝茶之际钻入公主腹中,令公主腹疼难忍,逼着公主借到真扇。 D: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孩子们用猫的爪子扯下了校长的假发成功的报复了校长。 |
2、 | 林冲性格有软弱的一面,下面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得知欺负自己妻子的流氓是高衙内后就退缩了。 B: 晁盖等人上山遭到王伦拒绝时忍气吞声。 C: 在发配沧州的途中忍辱负重。 D: 上梁山后对气量狭小的白衣秀士王伦一再容忍。 |
3、 |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小明对每道题都不求甚解 , 虽然很快就完成了作业,但做错的也很多。B: 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 我正犯愁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你都替我想到了。 C: “五一”期间,北京植物园的各种鲜花怒放,争奇斗艳,真是琳琅满目。 D: 小妹妹手舞足蹈 , 活泼可爱,夸张的言行,引得在场的人都忍俊不禁。 |
4、 |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②④ |
5、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匿名 轩昂 鹤立鸡群 诚惶诚恐B: 磬口 博识 光大门楣 无可质疑 C: 旸谷 急燥 习以为常 粗制烂造 D: 托辞 朔方 夜澜人静 纹丝不动 |
6、 | 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医生为年青时英国作家萨维奇治病。作家长期潦倒,健康状况极坏,好不容易才保住一条命。医生最后把一张医疗账单送给他告诉他:“我救了你一条命,你应当有所报答”。萨维奇递给医生一本书《萨维奇的一生》,并幽默地说: A: 你应该多看看书。 B: 我把命还给你。 C: 医生这么爱财不好,还是多读读书。 D: 读读我的一生,你会知道你提出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问题。 |
7、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的令尊大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坚持去跳广场舞,身体棒棒的。 B: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C: 这里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D: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行其是 , 终不愿意。 |
8、 |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嘶哑 疑望 海峡 一代天娇 B: 呢喃 城阕 阴翳 豁然开郎 C: 摇曳 偕奏 婵娟 山肴野簌 D: 飘逸 妄想 枉然 觥筹交错 |
9、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藕的事业吧,__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护生活 A: ②④③① B: ①④③② C: ②①④③ D: ③②④① |
10、 | 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禁锢(gù)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 眼翳(yì) B: 胡髭(zì) 黝黑(yǒu) 一绺绺(lǚ ) 颔首(hàn) C: 解剖(pōu) 畸形(qí) 诱惑(yòu) 摹画(mó) D: 滞留(zhì) 粲然(càn) 庶祖母(shù) 脊背(jǐ) |
阅读陱渊明的《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1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名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B: 首句写诗人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C: “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D: “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情。 ( 2 )描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句所展现的美景。 |
课内阅读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1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拥毳衣炉火:鸟的细毛 B: 余拏一小舟:撑(船) C: 雾凇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D: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 B: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连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C: 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生动形象,不加渲染,是用了白描手法。 D: 这一篇小品,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 ( 3 )用“/”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2处) 湖 中 焉 得 更 有 此 人! ( 4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故乡的芦花
李笙清
①在滩涂上看芦花,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那种骑着牛背走在湖堤上看一望无垠的芦花的感觉,至今仍然令人回味无穷。柳笛声中,那大片大片茂密的芦苇迎风招展,雪一样的芦花便如旗帜般潮涌浪卷;宁静中,仿佛有涛声隐约,忍不住牧牛进入那片芦苇花海,任由苇絮芦花轻拂脸颊,然后折一根长长的芦苇顶在头上,自己就俨然成了芦苇王子。
②如今滩涂上的苇林稀了,那种飘雪的壮观景象我是难以找到了,但是一蓬一蓬的芦苇依然顽强地生长在那些肥沃的滩涂上、河床边,它们惊人的生命力,来自于那深深下扎的芦根;当芦花谢了,芦苇枯萎,那些吮吸着水乡乳汁的芦根,却已在孕育着新的生命。
③我常常将芦花看作是水乡的女人,她们是我的祖母和母亲,还有更多系着围裙下河下湖的女人。水乡的湖从来不曾干涸。每到涨潮时节,纵横交错的河床满了,水会漫过岸边的芦苇,一路流淌,直到扎进湖里。而到了枯水季节,湖水会经过一孔孔涵闸,给这些河道注入生命之水,也滋润着河道两边丛生的芦苇。
④芦苇拔节的季节,正是麦地出苗的时候,这时候的水乡是清闲的,河边往往是最热闹的地方。男人们会光着膀子修理渔具,将那些终年漂在水上的船抬到岸上,晒干后,顶着日头,一遍遍地给船体上桐油。织网是女人的活计,树阴下,那些穿花似的巧手忽上忽下,令人眼花缭乱。一级一级的石板台阶,一个一个的水埠头,女人的嬉闹声里,常常掺杂着汉子粗粗的嗓门,泥土一样朴实。间或有水鸟扑愣愣地从岸边的芦苇丛中飞出,引起一串更响亮的笑声。当此起彼伏的棒槌声渐渐停息下来,女人们会就着河水洗发,会将清清的水面当作妆镜,欣赏一番自己的容颜,一朵红云会腾上脸来。
⑤当湖风温暖地沿着苇荡穿行的日子,芦花开始出穗,男人们开始下湖忙活。这时候的女人也忙碌起来,她们像莲花一样开放在近湖和堰塘里,一个个小小的木桶,一根根细长的竹篙,让女人们融入到一片诗意之中。草帽下,那些淌着汗水的脸,总是笑意嫣然,挥手间,沾满菱角叶。在我的水乡,采菱一般是女人的专利,说笑之间,她们的纤纤十指飞快地摘着水面上的菱角,熟练得就像在做纳鞋底一样的针线活,不一会儿。木桶就满了,女人们将木桶划到岸边,麻利地用筐篓装好,然后舀干木桶里的水,又轻盈地划进菱花丛中。一趟趟下来,岸边的菱角成了小山,女人的衣服开始湿透,会显出好看的曲线。偶尔有汉子心疼婆娘,也划着木桶采菱,他们笨拙的姿势往往引来女人的笑声,有时木桶翻了,男人和菱角一起滑落到水里,这时候,女人的笑声会更加恣意。
⑥芦苇长得更高的时候,芦花开始在风中怒放,秋风中,那银白如絮的芦花飘逸柔情。男人们开始频繁地出湖,而女人们的扁舟会像蜜蜂一样轻灵地穿行在荷叶林中。那些莲花凋谢的荷杆上,已挂满熟透的莲蓬。每当扁舟划过,女人唇边的渔歌,夹杂着莲蓬与荷梗断裂的脆响,这时候的女人,就像迎风飘拂的芦花一样美丽动人。
⑦和家乡众多的女人一样,母亲的那双勤劳的手,除了摘菱采莲和忙她那永远也做不完的针线活外,还会用芦苇编织很多东西。夕阳下,母亲坐在院子里。用锋利的篾刀将芦苇去皮,劈成篾条,编织成苇帘、苇席、苇篮和苇篓等用品,连圈养鸭子的篱笆和菜地的栅栏都是用一根根的芦苇夹成。有时候坐在小凳上,看着母亲那双灵巧的手上下翻飞,每每出神。
⑧等到我上中学时,一个外地商人在当地办起苇编厂,那些取之不尽的芦苇被水乡的女人编成果篮、笔筒等精关的工艺品,竞成了一项创收的渠道。再后来,镇上办起了造纸厂,芦苇被大量收购,水乡的芦苇面积开始减少,那种芦花如海的景象不多见了。如今,祖母早已过世,母亲也已不再是当年的采莲女,但家乡的芦花仍然一年又一年地花开花谢,牵动着我的一抹乡愁,一抹遥远的记忆。让我再一次徜徉在芦苇花海,走进那种难得的宁静淡泊之中。
( 1 )作者突出描写了水乡女子哪些动人的生活场景?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老师,请您记住我
①静静的夜里,一位姑娘在自己的小屋里忙碌着。
②灯光下的她是那么专注,一手拿着一条雪白的手绢,一手拿着绣花针,认真地绣着.额头上渗出了密集的汗珠。她绣着绣着.想起了白天劳技课上老师布置的作业:每人回家绣一条手绢。明早带来。希望每个人所绣的手绢都能烙在老师的脑子里。“哎哟。好疼呀!”原来她想着想着走了神,手指给针扎了。她吹了吹手指。又绣了起来。
③“铛,铛,铛……”桌上的老座钟敲了十一下。“梅,时间不早了,快睡吧!”从里屋传来了声音。“知道了,妈。”她嘴里虽这么应着.可手还没有停下。她又想,如果我的手绢被评为最佳作品,如果老师能够表扬我,如果……那该多好啊!
④想着,绣着……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绣好了。她看了看这条手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多么美丽的图案啊:梅花——几枝粉红色的梅花,含苞欲放的花骨朵错落有致,形态各异;道劲的枝干疏密相间,生机勃勃。这图案,在雪白的手绢上,好似一束绽放着青春火焰的生命图腾,它在静静地期盼着阳光的沐浴和雨露的滋润。手绢的右下角还工工整整地绣上了“冬梅”两个字。欣喜过后,她把手绢折好,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她躺在床上,带着甜甜的笑容进入梦乡……
⑤冬梅,一个中学生,成绩一般,长相也一般。她很文静,不爱说话,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孩。因此,没人注意她,这位老师也没有关心过她,甚至至今还不知道她的名字呢。她的心愿就是得到老师的关注。使自己也能够时时被老师提起。这次作业对她来说,无疑是一个绝好机会。
⑥第二天早上,她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教室,急切地等待着劳技课的到来。可是时间老人似乎在刁难她,每一节课都过得那么慢。她终于熬到了劳技课。大家都把手绢放在桌上,老师踱着步子,走来走去观看大家的作品。她激动极了,在心里默念:“老师,快来看看我的手绢吧!”时间似流水,眼看就要下课了,可老师始终没有“光临”她的座位。她失望了,彻底地失望了……
⑦突然,老师的身体一点一点地向她移来,近了,近了……她的心中又燃起了希望,心蹦到了嗓子眼上。可是,老师停住了脚步,停在了冬梅的前一桌。就在此时,下课的铃声响了。她的心凉了,凉遍了全身。她呆呆地坐着,她的心在流泪。在她的心灵深处,她的心声在回荡:老师,您为什么不来看看我的手绢?这手绢是我花了不知多少心血才绣成的,您知道吗?我也需要您的关心呀,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语!老师,请您记住我,好吗?
⑧傍晚,她意外地收到了老师托人带来的纸条。“冬梅同学:下课后回到办公室,我从大家的手绢中发现了你的作品,它设计精美,色调相宜,做工精细,当时我多么的激动。这是我的欣慰,更是你的骄傲……能将这条手绢留给我做纪念吗?”
⑨当天晚上,冬梅做了一个很美的梦。
(原文有删改)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字迹清晰,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