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看了小沈阳的幽默搞笑的表演后,他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B: 她们时而栩栩如生地介绍景点,时而浅吟一曲扬州小调《杨柳青》。 C: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 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
2、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酝酿(niànɡ) 贮蓄(zhù) 粗犷(kuànɡ) 澄清(dènɡ) B: 花苞(bāo) 嘹亮(liáo) 应和(yìnɡ) 黄晕(yùn) C: 莅临(wèi) 看护(kàn) 抖擞(shù) 卖弄(nònɡ) D: 朗润(rùn) 婉转(zhuǎn) 水藻(zào) 静谧(mì) |
3、 | 与下面材料中所包含的思想不一致的选项是( ) B: 助人就是助自己,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C: 生存就是共存,可以说合作就是生存的最高法则,它几乎是万能的。 D: 生活中,为了他人的利益,有时候浪费也是必要的。 |
4、 | 下列对《水调歌头》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B: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整句话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 C: 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全词以消极落寞的情绪作结。 D: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整首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远高深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5、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爽直、纯洁、帅气、大方。 B: 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改为“道德与法治”。 C: 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D: NBA总决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球迷们纷纷竞猜骑士队和勇士队谁能夺得总冠军? |
6、 |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 偌大(ruò) 潸然(shān) 侵袭(jìn ) 言简意赅(gāi)B: 摇曳(yè) 韶华(sháo) 侮辱(wǔ) 弄巧成拙(zhuō) C: 矜持(jīn) 执拗(niù) 怯懦(què) 未雨绸缪(chóu) D: 妥帖(tuǒ) 窥伺(guī) 阴晦 (huì) 向隅而泣(yú) |
7、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喷香/喷发 应届/应运而生 方兴未艾/兴风作浪B: 询查/徇私 否定/否极泰来 拐弯抹角/涂脂抹粉 C: 埋伏/埋怨 载体/载歌载舞 息事宁人/宁缺毋滥 D: 和煦/和婉 曲径/曲高和寡 识文断字/博闻强识 |
8、 |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诱惑(huò) 痴想(zhī) 漫湿(màn)B: 枯干(kū) 隐秘(bì) 瞬间(shùn) C: 攀登(pān) 喧腾(xuān) 幻想(huàn) D: 扎根(zā) 依然(yī) 凝成(nínɡ) |
9、 | 下面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B: 五月的西湖公园花儿怒放,姹紫嫣红 , 一片绚丽的景象。 C: 登高远眺,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D: 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
10、 | 下列各组对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 B: 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他的自信心增强了。(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C: 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康。(将“强壮”改为“充沛”) D: 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
阅读下面古代文学作品,回答问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1 )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诗人眼中的大海、山岛、草木的特点。( 2 )这首诗写得意境宏阔,请结合画线诗句,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1 )甲诗中作者采用“________”“________”(每空限填4字)两个典故表明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乙文中________表现了曹刿主动关心国事的热忱,同时有两个成语出自乙文,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 2 )指出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B: 金樽:对美酒的美称。 C: 牺牲: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D: 狱:诉讼案件。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4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甲诗的前四句中“停、投、拔、顾”四个动作,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感情的激荡变化。 B: 乙文巧妙运用了对比,如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的责任感和护家卫国的热情。 C: 甲诗中的“斗十千”指的是“一斗值十千钱”;乙文中“十年”指的是“鲁庄公十年”。 D: 甲诗中“多歧路,今安在?”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乙文中“既克,公问其故”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
做父亲
丰子恺
①楼窗下的弄里远远地传来一片声音,“咿哟,咿哟”渐近渐响起来。
②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眼晴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四个孩子同时放弃于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
③我刚扶起他们所带倒的凳子,拾起桌子上滚下去的铅笔,听见大门口一片呐喊:“买小鸡!买小鸡!”其中又混着哭声。连忙下楼一看,原来元草因为落伍而狂奔,在庭中跌了一跤,跌痛了膝盖不能再跑,恐怕小鸡被哥哥姐姐们买完了轮不着他,所以激烈地哭着。我扶了他走出大门口,他且跳且喊:“买小鸡!买小鸡!”泪珠跟了他的一跳一跳而从脸上滴到地上。
④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他们仿佛想把这些音蓄入我的身体中,希望由我的口上开出来。独有元草直接拉住了担子的绳而狂喊。
⑤我全无养小鸡的兴趣:而里想起了以的的种种麻烦,觉得可怕。但乡居寂寥,强迫一群孩子
在看惯的几间屋子里隐居这一个星期日,似也有些残忍。我就招呼挑担的,叫他把小鸡给我们看看。
⑥他停下担子,揭开前面的一笼。“咿哟,咿哟”的声音忽然放大。但见一个细网的下面,蠕动着无数可爱的小鸡,好像许多活的雪球。五六个孩子蹲集在笼子的四周,一齐倾情地叫着“好来!好来!”许多小手伸入笼中,指向一只纯白的小鸡,有的几乎要隔网捉住它。挑担的忙把盖子无情地盖上,许多“咿哟,咿哟”的雪球和一群“好来的盖,依附在我的身边,有的伸手摸我的口袋。我就向挑担的人说话
⑦“小鸡卖几钱一只?”“一块洋钱四只。”“这样小的,要卖二角半钱一只?可以便宜些么?”便宜勿得,二角半钱最少了。”
⑧他说完,挑起担子就走。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挑担的越走得快,他们嘁得越响。我摇手止住孩子们的喊声,再向挑担的问:
⑨“一角半钱一只卖不卖?给你六角钱买四只吧!”“没有还价!”
⑩他并不停步,但略微旋转头来说了这一句话,就赶紧向前面跑。“咿哟,咿哟”的声音渐渐地远起来了
⑪元草的喊声就变成哭声。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我用手掩住了元草的口,再向挑担人远远地招呼:
⑫“二角大洋一只,卖了吧!”“没有还价
⑬他说过便昂然前行,悠长地叫出一声“卖——小——鸡!——”其背影便在弄口的转角上消失了。我这里只留着一个嚎啕大哭的孩子。
⑭我硬拉了哭着的孩子回进门来。别的孩子也懒洋洋地跟了进来。庭中柳树正在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新巢上低徊软语。我们这个刁巧的挑担者和痛哭的孩子,在这一片和平美丽的春景中很不调和啊!
⑮关上大门,我一面为元草揩拭眼泪,一面对孩子们说:“你们大家说‘好来!好来!“要买!要买!’那人便不肯让价了!”
⑯小的孩子听不懂我的话,继续抽噎着;大的孩子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我继续抚慰他们:我们等一会再来买罢,隔壁大妈会喊我们的。但你们下次…”
⑰ 17 我不说下去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倘再进一步,就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里容藏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
( 1 )根据文中相关的语句揣摩孩子的心情。
段落 |
语句 |
孩子的心情 |
第②段 |
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 |
④ |
第④段 |
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 |
② |
第⑧段 |
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不舍 |
③ |
第⑭段 |
我硬拉了哭着的孩子回进门来。别的孩子也懒洋洋地跟了进来。 |
④ |
①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从修辞角度)
②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从描写角度)
( 3 )孩子与小鸡之间只隔着盖子,为什么父亲却觉得是“咫尺天涯”?燕子
贾平凹
①不见了燕子,已是七八年的光景。我常在城里寻觅,但每每却都失望了。商场的大厅里它自然不肯去的,那高达十几层的楼顶上,我爬上去了,也不曾见它的窠儿筑着,我也专意到公园过了一次,那水光山色里,也没它的足迹。啊,可亲的燕子,难道你是在地球上灭绝了吗,还是不肯到大城市里来?这么苦着我,使我夜夜梦着你的倩影和呢喃的低吟,哀愁不能自已!
②记得在乡里的时候,天一暖和,它就来了,住在我家低低的草屋梁上,一直到天气变冷的深秋了,才要离去。它是穿着一件黑外衣的,总是把头裹得严严,似乎是一个寡妇,整日呢呢喃喃,一副懦弱而固执的模样。我刚刚会爬,光着屁股在土窝里滚,尿下了,又用手去和泥玩。后来,稍稍大点,就去放牛;我摘过草莓子吃,也趴在河里喝水,也坐在阳坡上捉虱,甚至跟着奶奶,一块儿去山坡上的庙中烧香磕头呢。可走到哪里,燕子总陪伴我,当我念叨着“虱多钱多”“眼不见为净”的话时,燕子就不住地细语,别人听不懂那是说些什么,我是听明白了:它是懂得我们的,常常只要学着一声呢喃的叫声,它就会飞到我们手掌上来呢。
③在我的童年幼年里,饲养过猫儿狗儿,但猫儿容易背叛,狗儿又多恶事,唯有燕子是最好的了。在这四山之间的地方,它给了我乐趣,也给了我得意。我年年盼着它来,它果然也就来了。一直过了好多年,它还是它的老样儿,年年还记得这么个草屋呢。
④我长成大人了,从乡里到大城市里求学,却深深地羞愧起儿时的愚昧,时常想起来,就感到脸红。然而,燕子,它还住在我家的木梁上吗?它还在说着那永不改音的古老的话吗?我想把这一切的变化,一切的见识,诉说给它,但却再也寻不着它了。
⑤终有一日,市里开会,会址是一座七层楼的大会议室,摆设十分讲究。我靠近那面一人多高的玻璃窗前,正听着报告,突然有了一片呢呢喃喃的叫声,神经立即触动了。举头看时,那窗外的半空,灰白色里,翻动着无数的黑点。啊,燕子,是我可亲的燕子!它竟到城市里来了,来得又是那么的多!在这个世界上,它是无处不去的;往日我怨恨它的不来,原来是我的少见多怪了!
⑥燕子越来越多了,组成了一个燕子阵,使夕阳晚照的天,也不明朗起来。但是,却没有一只是冲着这座七层楼来的。我探出头看去,四面都是高楼大厦,燕子盘旋成团,全是绕着右侧的一座并不高大的鼓楼飞的,在那鼓楼的顶上,檐下,栏里,阶内,出出进进,鸣叫不已。
⑦这竟使我疑惑不解了。会议刚一休息,我就走到凉台上,想:鼓楼并不高大,也不艳丽,因年久失修,梁上已没了雕,栋上也没了画,连那临风叮当的挂铃也没有了,哪有什么可吸引的呢?
⑧“它为什么不到四周的高楼大厦上来?”
⑨“高楼大厦是现代化的。”旁边有人说。
⑩“现代化的为什么它就不来?”
⑪“它是留恋古老的。”
⑫我不大理会,便嘬起嘴来,作弄出儿时学会的燕鸣声,但它们纷纷从我身边飞过,却没有一只落下来,尽趋着鼓楼而去了。
⑬“咳,”我长叹了一口气,“它们把我也忘了。”
⑭“是你忘了你。”
⑮是的,是我忘了我了,我再不是那么个留着黄涕的孩子了,我长成大人,我有了知识,它认得的只是过去的我!但我自豪,我得意,我终究不是往日的我了。可它,我的燕子,面对这现代化的建筑,无动于衷,疯狂恋着鼓楼。是因为只有这一处鼓楼,才是它们的有情物,它们呢呢喃喃,只有将这永世不变的语言说给鼓楼,控诉、抗议这么大个城市里,再没有了它们的去处吗?
⑯啊,燕子,我不禁悲伤起来了:时至今日,还那么固执,这么偏见,不肯落脚在新的建筑,硬要向腐朽欲倾的鼓楼飞去,那么,城市将永远不会是你的天地了,现代建筑愈来愈多,你不是便要真的消亡了吗?咳,我该怎么说呢,我可怜的燕子,我可悲的燕子!
⑰在我的童年里,依然有每年都来梁下筑巢的燕子,如今它们依然还会去吗?我也不得而知。我已有多年没有见过故乡的春天,我的燕子们,也是多年不见了。我也会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在某个角落遇到它们吗?不得而知,却又盼望着一次偶遇。
(选自贾平凹散文集《自在独行》)
( 1 )(散文·形)全文围绕燕子记录了“我和燕子”的几件小事,请完成下列填空。燕子住我家草屋梁→________→________
( 2 )(散文·言)结合文段内容,完成词句品析。①第②段、第⑮段都提到了燕子“呢呢喃喃”,请分析这两处含义的不同。
②分析第⑫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3 )(散文·情)文中“我”称燕子为“你”,也有为“它”的,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改变。乔布斯说:“你的时间有限,不要为别人而活。”
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以上两句名言引发你怎样的思考?你的观点是怎样的?说说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