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阳西县方正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领导干部也有亲情、友情、爱情,但决不能用手中的权力去烛照亲戚朋友。
B: 当你试图郑重了解和理解一个民族时,还有什么比深谙这民族的语言文字更为重要呢。
C: 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人们面前,他英勇行为的每个细节如刚发生一样,历历在目 , 催人泪下。
D: 当我们怀着虔敬的心情朝拜这些惟妙惟肖的艺术杰作时,完全可以感受到自己和神佛之间已经息息相通,会心会神了。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美国无视他国主权、无视国际准则的干涉行动,坑害了中东国家,最终也难免会________自身。

②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面向社会发布征集________,寻找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

③不法分子________设置各种陷阱引诱持卡人上当,消费者应谨慎提防。


A: 涉及 启示 处心积虑
B: 殃及 启事 处心积虑
C: 殃及 启事 呕心沥血
D: 涉及 启示 呕心沥血
3、下列情景表达中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我们平时要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日记可长可短,记下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周记可详可略,可重点写下生活中那些打动你的人和事就行。希望大家坚持!
B: 校园小记者小强来自现场的报道:“2017年10月15日,广安国际红色马拉松开赛,上万人在小平故里畅快奔跑,请大家紧跟我的步伐,一起去见证‘红色’足迹。
C: “同学,作为学校的一份子,你看到眼前的零食袋就无动于衷,你还戴着团徵,你就是这样当一名团员的?”王宇同学郑重地说。
D: 读书主题班会上主持人总结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让我们每天拿出一定时间去读一点好书,就会给我们的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4、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朗润 绝别 祷告 翻来复去
B: 化妆 瞭亮 鉴赏 人生鼎沸
C: 渊博 确凿 和蔼 喜出望外
D: 绅士 分岐 心绪 油然而升
5、

下列文化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记叙为主,议论、抒情为辅。既可记人,也可记物、记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
B: 《满井游记》的作者袁宏道,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为“公安三袁”。
C: 书信与普通文章的区别主要在体例格式上。正文写完后,一般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祝颂语,如另起一行顶格写“此致”,再换一行写“敬礼”,或者省略“此致”,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等词。
D: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
6、

《骆驼祥子》中的高妈对祥子怎样? ( )

A: 很关心
B: 不好
C: 时常骂祥子
D: 厌恶祥子
7、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增其旧(制度)
B: 树林阴(遮盖)
C: 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咐)
D: 有亭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翅膀)
8、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抽怪chēng 萏hán 悲天人mǐn
B: 干 笑nì 斜qī 根问底páo
C: 弄sì 悭吝qiān 粗guǎng 人迹至 hǎn
D: 临lì 职chèng 清chéng 咄逼人duǒ
9、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C: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D: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10、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和沁人的花香相得益彰,广州处处春意盎然,美不胜收。无论在增城的白水寨、南沙的百万葵园,还是市内的流花湖公园、云台花园,到处都是碧草连天、花团锦簇,一派生机勃勃。在这美好的时节,与同学一起畅游花海,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A: 相得益彰
B: 美不胜收
C: 花团锦簇
D: 天伦之乐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题目。

即事

(宋)徐侨

在家贫亦好,居官贫更宜。

布被不妨温,菜羹有余滋。

客至草具杯,事闲遣兴诗。

外此了无挠,淡然心地夷。

【注】①即事:就眼前的事物、情景作诗。②徐侨:南宋政治家,浙江义乌人,吕祖谦再传弟子;中年曾辞官归里十余年,潜心学术。

( 1 )诗中具体表现“贫亦好”情趣的一联是________。
( 2 )请从诗歌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心境的一个词语,并说说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遥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夫呓语,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既而儿醒,大啼。夫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床上又一大儿醒,狺狺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溺瓶中声,溺桶中声,一齐凑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嘿叹,以为妙绝也。

既而夫上床寝,妇又呼大儿溺,毕,都上床寝。小儿亦渐欲睡。夫茀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之声。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狗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而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如故。

( 1 )下列选项中对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力拉崩倒之声(中间)
B: 八尺屏障(施展)
C: 宾客少舒(心情)
D: 以为妙(断绝)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②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3 )从文中找出统领全文的关键字,请问作者是怎样多方面突出这个关键字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饮食不宜过烫
口腔食道都怕烫,热饮热食有损伤。上皮增生会恶变,吃饭喝汤不要忙。
温度对人具有诸多微妙作用。生命在进化中都有自身最适合的温度,进化程度越高,要求最佳适宜温度越严格。人体体温在37。C左右时,代谢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人体细胞对高温的耐受性比低温差。热对肿瘤细胞也产生微妙的生物学作用,许多试验证明,肿瘤细胞的致死温度临界点为42.5。C~43。C,在此温度范围内,延长加温时间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由此产生了温热疗法治疗肿瘤。
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又可能与热饮热食有关,就是说有可能某些黏膜上皮的肿瘤是“烫”出来的。我国新疆哈萨克族居住的地区喜欢饮用热奶茶,一日数遍;东南沿海潮汕地区的居民喜喝“功夫茶”,且要趁热饮用;太行山区的人们习惯于趁热喝大碗粥。①这些地区都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当然,肿瘤的发生原因复杂,并非单一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太行山区成为食管癌高发区除热食外,还与饮食特点如粗、快、硬等有关。
研究发现,人体在37。C左右的情况下,口腔和食管的温度多在36.5。C~37.2。C,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C~40。C左右,一般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C~60。C。当感到很热时,温度多在70。C左右。②经常热食的人,在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也不觉得烫,但是在接触75。C左右的热食、热饮时,娇嫩的口腔、食管黏膜会有轻度灼伤,灼伤的黏膜表层会及时脱落、更新,基底的细胞会迅速增生、更新、补充、,久而久之,增生的细胞速度如异常加快或在不良刺激下发生变异,最终产生不良后果。另外,由于黏膜在热刺激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会增厚,增厚的黏膜受热刺激反应会越来越不敏感,加之食管黏膜的神经反射本来就很迟顿,这样会越来越不怕热,越不怕热会越敢吃烫的东西,而吃得越烫,口腔黏膜会越增厚。如此恶性循环,人会不由自主地接受越来越严重的灼伤刺激。这种刺激带来的损伤还有可能引起久治不愈的食管炎,这种食管炎有时伴有间变细胞,有人提示这有可能是癌前病变之一。研究人员发现,食管癌往往合并有食管炎,食管炎往往比食管癌早10年。
热饮热食不但与肿瘤的发生有关,而且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也不利。食物太烫,在口腔存在时间偏短,刺激唾液分泌减少,以及唾液与食物混合过程不充分,这不利于饮食的消化吸收。另外,温热刺激能掩盖味觉的充分体验,往往难以细细品味各种食物的美味。
饮食过烫,不论从防癌或一般饮食卫生角度看,都属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应努力纠正,尤其是那些有食管贲门癌家族史的人,更应早日改弦易辙。
清淡温凉吃美味,食不过烫保平安。

( 1 )文章用四句诗开头有什么作用?

( 2 )细读全文,说一说“热饮热食”对人体有哪些危害?这些结论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出的?

( 3 )划线处各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任选一处说明它的作用。

( 4 )文章句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又可能与热饮热食”中“可能”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课外阅读

太空中的绿色动力——太阳帆

①太阳光传送光和热,照到人身上,人会感到暖洋洋的,但从来也没有人感觉到太阳光有压力。实际上,太阳光是有压力的,因为光具有两重性,既是电磁波,又是粒子——光子。光线实际上是光子流,当光子流受到物体阻挡时,光子就撞到该物体上,就像空气分子撞到物体上一样,它的动能就转化成对物体的压力。

②不过,太阳光产生的压力——光压是非常非常小的。不仅人感受不到,就连普通的仪器也测不出来。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9×10-6牛/平方米,也就是说100万平方米平整光亮的面积上才受到9牛的压力,只相当于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在地面上,由于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力的存在,微乎其微的太阳光压力被淹没在这些宏观力的汪洋大海之中。

③“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到了太空中,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几乎完全消失,太阳光压才有了出头之日。一些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开始想到利用太阳光压来推动航天器在太空飞行。早在上一世纪初,俄罗斯宇航理论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提出过一大胆的设想。以后,又有不少科学家进行过研究。然而,只有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在有强大的火箭把航天器送入太空的条件下,利用太阳光作为航天推进力才有了实现的可能。

④太阳光压的大小是与接受太阳照射的面积成正比的。受照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为了获得一定的压力,必须有足够大的受照面积,从而引出了太阳帆的概念。

⑤太阳帆是一种面积很大,表面平整、光滑、无斑点和皱纹的薄膜,一般由聚酯或聚酰亚胺等高分子材料制成,表面镀铝或银,使其具有全反射的特性。

⑥一块面积为105×105平方米的太阳帆,在太阳光正射下可获得大约100毫牛的力,用它推动100千克的物体,可产生1毫米/平方秒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极其微小,只有地面重力加速度的一万分之一。

⑦俗话说:“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块块碎土堆成高山。”速度等于加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尽管加速度非常小,只要时间足够长,终能达到一定的速度。即使航天器的加速度只有1毫米/平方秒,那么,一天以后,速度达到86.4米/秒;一个月后达到2592米/秒;130天后,就可超过第二宇宙速度,达到11.23千米/秒;一年后可达到31.54千米/秒,足以飞出太阳系,由此可见加速度不在大,时间长则灵。

(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你认为“太空中的绿色动力”中“绿色”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

( 2 )第③段中划线的“这”字指代什么?

( 3 )太阳帆有哪些特征?请用简要的话概括。

( 4 )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5 )本文语言既科学准确,又生动形象。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①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9×10-6牛/平方米。

②到了太空中,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几乎完全消失,太阳光压才有了出头之日。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二):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每个前进的时代都有英雄,每个向上的民族都需要英雄精神的滋养。

一代代英雄人物身上闪耀着坚守理想、挑战困难、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光辉,这些精神在英雄的血脉中流淌,陪伴着他们一路前行。

请在这些英雄精神中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不浪漫的浪漫。”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