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小信未孚 ②弗敢加也,必以信B: ①公将驰之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C: ①公问其故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D: ①肉食者鄙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
2、 | 下列文学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A: 美国:海伦·凯勒、屠格涅夫、莫顿·亨特 B: 散文:《济南的冬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春》 C: 小说:《西游记》《镜花缘》《湘行散记》 D: 绝句:《江南逢李龟年》《夜雨寄北》《天净沙·秋思》 |
3、 | “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用的什么手法?( ) B: 言 C: 赋 D: 兴 |
4、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渡过 付与 曲解 始终 C: 度过 付与 误解 一直 D: 渡过 赋予 曲解 一直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许多词语。 B: 班主任虽然是个老师,但却是个极细心的人,全班五十个学生的各种信息他都了如指掌。 C: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D: 上网已经成为追求时尚的当代中学生经常挂在嘴边的炙手可热的话题了。 |
6、 |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嘹亮 抖擞 呼朋引半 各得其所 B: 发髻 吝啬 人声鼎沸 花枝招展 C: 静谧 宽敞 稀稀沥沥 咄咄逼人 D: 酝酿 粗犷 截然不同 喜出忘外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班同学都希望将来成为有作为的人。B: 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 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D: 《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的作品。 |
8、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傅雷的“真”,在前辈学人中 ,一如他吝啬于对人的嘉许。作为一个翻译大家,正是这种品格的照射,使他的译著时时 着人性的光辉。在回忆傅雷的一篇散文中,杨绛先生用简约的笔触, 出了个性传神的傅雷。“有一次他称赞我的翻译。我不过偶尔翻译了一篇极短的散文,译得也并不好,所以只当傅雷是照例敷衍,也照例谦逊一句,傅雷怫然忍耐了一分钟,然后沉着脸发作道:“杨绛,你知道吗?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 A: 喜闻乐见 闪现 勾勒 B: 有口皆碑 闪耀 勾勒 C: 喜闻乐见 闪耀 渲染 D: 有口皆碑 闪现 渲染 |
9、 | 下面空格处应选填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 )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 )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 ),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 )不顾一切地走去。 A: 明朗 攒 便捷 仿佛 B: 润朗 拿 轻捷 类似 C: 明朗 拿 轻捷 仿佛 D: 润朗 攒 便捷 类似 |
10、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岭南艺术展开设了雕塑展览专场,展出的大量雕塑作品非常精美,尤其是木雕,以其________的雕刻技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这些作品有的简练粗放,有的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三英战吕布”组雕,人物 ,令人惊叹。 A: 巧夺天工 具体而微 引人入胜B: 美不胜收 精雕细刻 引人入胜 C: 巧夺天工 精雕细刻 惟妙惟肖 D: 美不胜收 具体而微 惟妙惟肖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① (宋)苏轼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②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③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④。 (选自《苏轼两浙诗选》) 【注】①此诗为苏轼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察看堤堰,转道秀州返杭时所作。文长老,蜀人,报本禅院方丈。②吴音:指江浙一带方音。③搜句:作诗。④浙东:指钱塘江以南越、婺、处、台七州。 ( 1 )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诗中最直接体现这个意思的一句是________。( 2 )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阅读下文,完成完成后面题目。 然往来视之 , 觉无异能者。 ( 3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则寓言主要描写的对象是黔之驴,所以作者对驴详写。 B: 这则寓言旨在讽刺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外强中干的人物。 C: 运用大量细节描写,表现老虎一步步认清驴的过程。 D: 这则寓言故事后来演化为成语“黔驴技穷”和“黔驴之技”。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小兰和妈妈都喜欢小鸟,他们第一次养鸟,妈妈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第二次养鸟时母女俩决定要好好地养小鸟,小鸟也长得很好,可朋友们却说她们残忍地剥夺了小鸟自由唱歌、自由飞翔的权力,母女俩依依不舍地将小鸟放飞了;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说,鸟是环境的美化师, , ,鸟是大自然的飞行家,放生活动既环保又慈善。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放生活动,爬上山头看见参加放生活动的有好几百人,一声炮响,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双手合十。下山后听到花鸟市场老板兴奋地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小鸟的需求量大增,每天都要起早贪黑捉小鸟。”
那年大雪
肖建国
那年雪好大,鹅毛片片飞。
梁子回来了。穿着皮夹克,披着黄大衣,足蹬大马靴,威武得像个军官。梁子在城里做生意,没几年的光景就发了,是我们这一带穷山沟的名人。狗儿、海子和我的母亲提前几天就托人给梁子捎了话,希望他这次回来,能把我们带出去,跟着他见见世面,挣不挣钱无关紧要。
梁子见到我,先一愣,后大笑,拍着我刚剃的光头说:“好小子,哥就需要你这样的人。”
海子也在院内。海子手里牵着一只小绵羊,雪白的毛,弯弯的角,很温顺地低着头。狗儿说:“梁子哥,中午咱们杀羊吃。”
围观的人都齐声叫好,落雪的小院儿顿时沸腾起来。说到杀羊,在咱村里真是少见。我们地处汉江河畔,水美草肥,家家养羊,可自家很少吃,大都卖给羊贩子。要想很利索地杀死一只羊,还真是件棘手的事。
为了表现自己,海子先动起了手。他把羊往树上一拴,从灶房拿出一把菜刀就向羊奔来。海子向左,羊角向左,海子向右,羊角向右。几个来回后,小绵羊奋力一击,反把海子掀了个仰八叉,引来大伙儿一阵哄笑。
“山子上。”梁子点了我的名,我的脸就莫名其妙地发烧起来。我靠近小绵羊,小绵羊“咩咩”地叫了两声。它可是认识我的,同在一个村里生活,它吃草我吃饭,抬头不见低头见。前天我还扯过红薯藤给它吃呢。
我瞅它不备,弯下腰,伸出右臂,一下子搂着了小绵羊的头,准备朝小绵羊的咽喉切下。这时,我看到了小绵羊的眼睛里有了泪,晶莹剔透,顺着眼角流了下来。霎时,我心里一紧,“扑通”一声,手里的刀和羊一起落到了地上。
最后,梁子出手了。梁子笑眯眯地骂我们都是笨蛋。这羊表面上看起来很温柔,其实骨子里倔犟着呢。梁子从屋里取出一棵大白菜。绿的叶,白的帮,极鲜嫩。梁子将白菜递到小绵羊的嘴边,小绵羊几经折腾,瞪着惊恐的双眼,不闻,不吃。
“别怕,别怕,我不会杀你的。”梁子乐呵呵地蹲下来,像对一位老朋友那么亲热。小绵羊看看梁子手里没有刀,眼神稍稍松懈了一下。梁子以手为梳,给小绵羊搔起痒痒来,那动作极温顺。小绵羊可能被感动了,饱含在眼眶的一窝泪水,扯成线流了下来。
小绵羊开始吃起白菜,并将身躯靠近了梁子。大伙儿也以为梁子不再杀羊了,打着哈哈准备离去。就在这时,只见梁子猛地一咬牙,飞快从袖简里抽出一柄匕首来,从小绵羊的颈部扎了进去,手腕一翻,利刃直捣颈骨,然后顺势向下一划拉……小绵羊和我们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只见一股鲜血喷涌而出,羊的气管已被生生切断。小绵羊扑倒在地,一双翻白的眼睛瞪着梁子,嘴里还噙着一片白菜。
围观的人们也是一阵惊叫。梁子站起来,擦了擦带血的匕首,自得地说,准备剥皮起锅了。
那一晚的羊肉,我至今回忆不起是个什么味道。
第二天,雪依然下,大地一片耀眼的白。梁子走了,是一个人苍茫的雪地上留下了一串孤独的脚窝。
(选自《第四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改动)
( 1 )请你用几句话概述这篇小小说的故事情节。①围观的人都齐声叫好,落雪的小院儿顿时沸腾起来。(从划线字的角度)
②梁子猛地一咬牙,飞快从袖简里抽出一柄匕首来,从小绵羊的颈部扎了进去,手腕一翻,利刃直捣颈骨,然后顺势向下一划拉……(从描写的角度)
( 3 )文中写到梁子点“我”名时,为什么“我的脸就莫名其妙地发烧起来”?根据下列要求进行写作。
题目:在你身边,我
要求:①在横线上加上适当的词语或短语,补足题目,再进行写作。②诗歌除外,文体自选。③文章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