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迸(bìng)溅 忏(chàn)悔 赤裸(luǒ) 忧心忡忡(zhōng) B: 绽(zhàn)开 决眦(zì) 褪(tuì)尽 锲(qiè)而不舍 C: 怆(càng)然 伫(chù)立 沉淀(diàn) 仙露琼浆(qióng) D: 服侍(sì) 伶(líng)仃 花苞(bāo) 迥(jiǒng)乎不同 |
2、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s ( )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 气质。书卷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 ,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 。捧起书来吧,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 A: 高雅 淡然 平静B: 高贵 淡泊 平静 C: 高贵 淡然 平和 D: 高雅 淡泊 平和 |
3、 |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就是将城市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紧密结合,切实提升首都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首都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北京市政府作出决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发展高端产业;全面推行节能环保技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完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从而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的首善之区。因此,建设“绿色北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符合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顺应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趋势;满足人民对宜居环境的需求 B: 顺应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趋势;符合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满足人民对宜居环境的需求 C: 符合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满足人民对宜居环境的需求;顺应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趋势 D: 满足人民对宜居环境的需求;顺应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趋势;符合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 |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在于语言是否华丽,而在于词语用得恰当、思想内涵深厚。 B: 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它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规模。 C: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团委积极开展阅读经典,相伴美好生活。 D: 网约滴滴快车合法化,并不意味着网约快车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就随之消失。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种收音机原来售价60元,现为20元,售价降低了三倍。B: 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C: 秦兵马俑是两千多年前从西安以东的临潼出土的文物。 D: 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
6、 | 阅读下面语段,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风是有姿势的, ,在清风拂过的时候,展现的是风的姿势;阳光也应该是有姿势的吧, ; 我在想,生命是有形状的,爱又应该是什么姿势呢? 。 ①是拥抱,是亲吻,还是化蝶后的翩翩飞舞②弯腰的柳树,荡漾的水面③向阳花就是它明媚的形体语言 A: ①②③B: ②③①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些故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B: 通过“告别网吧”的主题班会,使同学们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C: 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 春运期间,为防止类似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加大了监管与督察力度。 |
8、 | 下列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海涅是德国诗人,屠格涅夫是俄国作家,罗曼·罗兰是法国作家。 B: 徐霞客是我国清代的地理学家,旅行家,著有《徐霞客游记》。 C: 徐志摩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 D: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现代作家,历史学家。 |
9、 |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居天下之广居 居天下之广居B: 惩山北之塞 投诸渤海之尾 C: 军霸上 至霸上及棘门军 D: 苦其心志 其如土石何 |
10、 | 下列对划线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东临碣石。(临:到达,登上) B: 次北固山下。(次:停宿) C: 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杨树开的花) D: 山岛竦峙。(竦峙:高高耸立的样子) |
阅读下面古诗词,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下面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白居易的回赠之作,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 B: 一,二句回首往事,抒发感慨并点明酬答题意。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写出诗人贬谪请地之偏,贬谪时间之久。 C: 三,四句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闻笛赋”表达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D: “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 2 )白居易极其欣赏这首诗的颈联,称赞它“神妙”。这一联景、情、理结合,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巧妙融为一体。请你任选角度赏析此联。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李侍郎①绂②,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③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④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⑤,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释】①侍郎:古代官名。②绂(fú):李绂,人名。③赀(zī):通“资”,钱财。④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⑤《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全书有22937卷,11095册。 ( 1 )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含义。①少时家贫 少:________ ②无不立对 对:________ ( 2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 3 )结合全文,举例说说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 |
白银的水罐
鲍尔吉·原野
井是村庄的珠宝罐。井里不光藏着水,还藏着一片锅盖大的星空和动荡的月亮。
井的石壁认识村庄的每一只水桶,桶撞在石头上,像用肩膀撞一个童年的伙伴,叮——当,洋铁皮水桶上的坑凹是它们的年轮。
那些远方的人,见到炊烟像见到村庄的胡子,而叫做村庄的地方必定有一口井,有的地方还有一条河,井的周围是人住的房子。在黑夜,房子像一群熊在看守井。没人偷井,假如井被偷走了,房子就会塌。
井为村庄积攒一汪水,在十尺之下,不算多,也不少。十尺之下的井里总有这么多水,灌溉了爷爷和孙子。人饮水,水进入人体,上下流淌,血少了再上井里挑回来。村里人有一种类似的相貌,这实为井的表情。
井用环形石头围拢水。水不多也不少,在清朝就这么多,现在还这么多。村里人喝掉了成千上万吨的水,水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多少人喝够了井水悄然走了,降生面貌陌生的孩子来喝井里的水。井安然,不喜不忧,在日光下只露出半个脸——井只露半个脸,另半个被井帮挡着——轻摇缓动。井里没有船,井水怎么会不断摇动?这说明井水是活的,在井里辗转。在月光下睡不着觉,井水有空就动一动。
村民每家都有财宝罐,不大,放在隐秘的地方——箱子、墙夹层、甚至猪圈里,而全村的财宝罐只有这口井。它是白银的水罐,是传说中越吃越有的神话。水井安了全村人的心。
水井看不到朝暾浮于东山梁,早霞烧烂了山顶的灌木却烧不进井里。太阳和井水相遇是在正午时光,它和水相视,互道珍重。入夜,井用水筛子把星斗筛一遍,每天都筛一遍。前半夜筛大星,后半夜筛小星。天亮前筛那些模模糊糊的碎星。井水在锅盖大的地方看全了星座,人马座、白羊座,都没超过一口井的尺寸。
井暗喜,月亮每月之圆,是为井口而圆。最圆的月亮只是想盖在井上,金黄的圆饼刚好当井盖,但月亮一直盖不准,天太高了。倘若盖不准,白瞎了这么白嫩的一个月亮。太阳圆、月亮圆、谷粒圆、高粱米圆,大凡自然之物都圆。河床的曲线,鸟飞的弧线,自然的轨迹都圆。人做事不圆,世道用困顿迫使他圆。圆的神秘还在井口,人从这一个圆里汲水,水桶也圆。人做事倾向于方,喜欢转折顿挫,以方为正。大自然无所谓正与不正,只有迂回流畅。自然没有对错、是非、好坏。道法自然如法一口井,大也不大,小也不小,不盈不竭,甘于卑下。
井边是信息集散地,冒着人间烟火,有巧笑倩兮与美目盼兮,孩子们围着井奔跑。村里人没有宗教信仰,井几乎成了他们的教堂。但没人在井边忏悔,井也代表不了上帝宽恕人的罪孽。但井里有水,水洁尘去污,与小米相逢化作米汤,井水亦可煎药除病。井一无所有,只有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说的是井与河流,土是耕地。对树和庄稼来说,井是镶在大地的钻石。鸟不知井里有什么,但见人一桶一桶舀出水来,以为奇迹。春天,井水漂浮着桃花瓣。入井私奔的桃花,让幽深的水遭遇了爱情。花瓣经受了井水的凉,冰肌玉骨啊。从井是看天,天圆而蓝。云彩只有一朵。天阴也只阴一小块,下雨只下一小片。井里好,石头层层叠叠护卫这口井,井是一个城。
井是白银的水罐,井水变成人的血水。井无水、村庄就无炊烟、无喧哗、无小孩与鸡犬乱窜。庄稼也要仰仗井,井水让庄稼变成粮食。人不离乡。是舍不得这口井。家能搬,井搬不了。井太沉,十驾马车拉不走一口井,井是乡土沉静的风景。
(选自鲍尔吉·原野博客,有删节)
( 1 )为什么说“井是村庄的珠宝罐”?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井的石壁认识村庄的每一只水桶,桶撞在石头上,像用肩膀撞一个童年的伙伴,叮——当,洋铁皮水桶上的坑凹是它们的年轮。
( 3 )文中有“井里不光藏着水,还藏着一片锅盖大的星空和动荡的月亮”一句,找出下文与之相照应的两句话。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生命化妆
林清玄
①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②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表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③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④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凸现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和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
⑤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⑥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⑦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⑧“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⑨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章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
⑩我为这位女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并深为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感到惭愧。
⑪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⑫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万能”的金钱就是财富;有人认为美丽的精神家园是财富;也有人认为某种痛苦的经历是财富。其实亲情、友情、挫折、青春……也是一种财富。请以“我的财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