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涉世家》选白《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 B: 鲁迅的散文《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表现了童年生活的情趣。 C: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戴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D: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登飞来峰》。 |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闲暇 振灾 锋芒毕露 不言而喻B: 琐屑 恣睢 水泄不通 正经危坐 C: 安详 恻隐 锲而不舍 两全其美 D: 阴晦 游弋 悬梁刺骨 明察秋毫 |
3、 |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谋生 举目无亲 苦涩(shè) 难以下咽(yàn)B: 禁止 穷得够沧 倾注(qīng) 唾手可得(tuò) C: 高粱 龙肝凤胆 奔丧(sàng) 寄人篱下(lí) D: 清晰 懵懵懂懂 轮廓(kuò) 立锥之地(zhuī) |
4、 | 下列句子中的划横线词使用准确的一项是( ) A: 小明一边在田里干活,一边埋怨家人没有给他良好的条件,可谓任劳任怨B: 周日我们小学的同学和老师在世纪公园聚会,大家萍水相逢 , 高兴得手舞足蹈。 C: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D: 学习上要讲究方法,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我们的学习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
5、 | 下面关于《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等名著读书笔记,哪一项表述有错误?( ) A: 三调芭蕉扇时,在众神佛的帮助下,孙悟空调得芭蕉扇,灭了火焰山的火,师徒继续西行取经。B: 宋江做了梁山泊山寨之主后,把忠义堂改为聚义厅,后来又在聚义厅前树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两面绣字红旗。 C: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起起落落的拉车生涯,展现了旧北京穷苦人生活的世俗风情,揭示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D: 在特别重大的节日,利立浦特小人国有一种专门表演给皇帝、皇后和首相看的游戏,游戏的奖品是不同颜色的精美丝线。 |
6、 | 对下列加横线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诚宜开张圣听(扩大)B: 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仇恨) C: 先帝不以臣卑鄙(道德低下) D: 谓为信然(动词,“是”)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这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竖起来。 B: 两年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就在这座美轮美奂的建筑中上演了一部青春序曲。 C: 冰雪初融,江河日下 , 涓涓细流润泽万物,就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 D: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新,就在于前所未有地开拓和改变了中国知识界和青年一代的意识范畴和思维格局。 |
8、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B: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话剧《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等。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藤野先生》、《狂人日记》等作品。 D: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
9、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象,周老师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同学们都很满意。 B: 先生在讲座中旁征博引,还不时夹带数种语言,这使得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C: 这个季节,正是花红柳绿,春意阑珊 , 诗人不禁发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赞叹。 D: 烟花三月,江都南水北调公园内,市民纷至沓来 , 品味满园的春色,乐享悠闲的幸福生活。 |
10、 | 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B: ①④③② C: ②①④③ D: ③②④① |
金陵驿二首(其一)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①。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③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注解)①光、黄:光州、黄州,两州连界。②朱家、郭解:西汉时著名游侠。③遁:遁世隐居。 ( 1 )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 鹊起于前 行者休于树 B: 人莫识也 莫说相公痴 C: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 或异二者之为 D: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 然则北通巫峡 ( 2 )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3处)。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2)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 4 )苏轼这篇传记精彩的地方,是透过事件强调个性。请结合文中所选取的几个典型事件具体分析方山子的人物形象。 |
那些卑微的母亲
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
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③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檫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檫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檫一遍。
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⑥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 1 )概括文章第③④的主要内容。①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从划线词语含义的角度品味)
②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
( 5 )通读全文,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卑微的母亲”?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我们为什么喜欢猴
王逸之
猴年以来,有关猴的新闻层出不穷,让我们看到了猴的高人气。早在去年暑期,动画片《大圣归来》就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的新纪录;新发行的第四轮猴年邮票,大版的价格从38.4元暴涨到了1100元,升值近28倍;春晚的年吉祥物图案,引发全民讨论的热潮;猴年甚至刺激了人们的生育愿望,有媒体预计2016年“猴宝宝”将扎堆出生。
为什么我们喜爱猴呢?论造型可爱,羊和兔也不差;论机灵乖巧,鼠和狗也够格;论神通广大,更比不上呼风唤雨的龙。有意思的是,我们喜爱猴,却没有制造什么有关它的褒义成语。“沐猴而冠”“心猿意马”都不是什么好。然而,相比较“蛇蝎心肠”“过街老鼠”,猴的形象并不差。这么一个既不太好也不太坏的形象,凭什么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细想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猴像人,有“人性”,我们在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就像《庄子•齐物论》中所言,狙公喂猴,“朝三暮四”则猴怒,“朝四暮三”则猴喜,所得不多不少,却引发了喜怒变幻,说的不正是芸芸众生的模样?退一步,就是“食色,性也”的动物;进一步,也可以是脱胎换骨的人。
再以猴形象的集大成者《西游记》为例,孙悟空调皮、古怪、爱捉弄人、向往自由、蔑视规矩,这些特征,使他谈不上完美,却很接近一个真实复杂、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而悟空后来皈依佛门,追随玄奘普度众生的理想,历经磨难,成为盖世英雄,这恰恰也像是人在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中的艰苦跋涉。有不足也有追求,既滑稽又伟大,悟空是这样,人不是也很类似?
再看《西游记》的其他形象,比如玄奘正经得不近情,八戒懒惰得让人厌烦,沙僧木讷得呆头呆脑,唯独孙悟空却正直中不乏灵气,聪慧里透着狡猾,而且绝不言败、一往无前,这种复杂而饱满的个性,使它成为了几百年来最脍炙人口的动物形象了。
想想我们的图书、电影、游戏、动画片,有多少是关于猴的,尤其是孙悟空,衍生出了多少丰富的解读与阐释。猴的形象具有广阔的延展性,可以寄托丰富无限的诠释意义。十二生肖里,怕是没有哪一个形象的文化衍生创作可以和猴相比了。想想那么多被我们所铭记的文化形象,恰恰不在于完美,而在于真实丰富。
作为生肖形象的猴,在个性中包含了丰富的多面性,也具备向善、升华的可塑性。由此而创作出的艺术形象,老百姓往往喜闻乐见。譬如古代画像中以猴子骑在马上寓意“马上封侯”,民间传说中也有“水中捞月”的猴子,以及当代韩美林画的“水墨猴”等。唯有在与人的相似中显出其可爱,才会让读者、观众与之心生亲近,产生共鸣。
(选自2016年3月19日《光明日报》,略删改)
( 1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 第四轮猴年邮票价格暴涨,让人们看到了猴的高人气。人生路上,有太多值得珍惜的东西,它是我们心底永远难忘的记忆,如友情、幸福、感动、善良……,亲爱的同学们,在你的生命里,有哪些曾辉映了你的记忆、丰富了你的生命宝藏呢?
请以“让___在心底永驻”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自定文体,可以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④不得抄袭。⑤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