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洛阳市第五十五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________社会正能量,值得我们点赞。

②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必须加强国防力量以________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__________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

A: 传播 捍卫 聚集
B: 传递 保全 凝聚
C: 传递 捍卫 凝聚
D: 传播 保全 聚集
2、(题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拿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 ②⑤①③④
B: ②⑤③①④
C: ⑤②①④③
D: ⑤②④③①
3、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踊跃 姣洁 撺掇 马前卒
B: 恬静 严峻 缈远 风萧萧
C: 拘束 震撼 辐射 暖融融
D: 退色 燎原 思慕 熙熙然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通过这次拔河比赛,使我认识到团结的重要。
C: 为了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万圣节前夕,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万圣节活动。
D: 我读完《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后,被坚强的海伦・凯勒深深的感动了。
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我们一方面思想上要重视,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
B: 新建的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超市等游乐设施。
C: 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D: 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三种。
B: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述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不用韵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C: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初中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都选自这部作品集。
D: 戏剧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一部喜剧,居中塑造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孙权劝学》选自其中。
B: 《木兰诗》是《乐府诗集》中的一首叙事诗,是南北朝时北朝的一首民歌。
C: 《最后一课》作者是英国小说家都德。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小东西》、长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
D: 《黄河颂》选自臧克家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8、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对《朝花夕拾》中的小人物分外宽厚,笔锋不像小说那样犀利,如写“长妈妈”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她淳朴率真的肯定,语言幽默。
B: 《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高老庄收了猪八戒,鹰愁涧收了白龙马,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C: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被公认为一部“异常优美”的作品,文笔流畅、细腻、富有抒情性,表现出作者对俄罗斯民族与自然的热爱。
D: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创作的小说、散文的结集,主要表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冀西地区人民的斗争和生活。
9、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西游记》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沙悟净原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因打破了王母娘娘的琉璃盏,被罚下界,每七日便受百余下飞剑穿心之苦,直到唐僧到来才脱离了苦海。
B: 小说通过写师徒四人历尽千难万险,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表现了人民惩善扬恶的愿望。
C: 唐僧善良、懦弱。明知西天取经之路“只怕有去无回,难保性命”,依然执着地勇往直前,可见他信仰坚定,不畏艰险。
D: 《西游记》的作者罗贯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手法,成功地描绘了一个神奇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神话世界。
10、诗人在人生不顺遂时往往会借助想象,用心中的美好来温暖自己的失意,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丰富了作品的情感意味。下列选项中没有采用这种写法的是( )
A: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B: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C: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丰乐亭游春(其一)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 1 )诗歌前两句通过绿树、 来体现丰乐亭景色明媚、生机勃勃的特点。

( 2 )“鸟歌花舞太守醉”中的“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 1 )本文作者是________(人名)。
( 2 )用现代汉翻译下面的句子。

稍稍宾客其父

( 3 )本文记叙了仲永从五岁就能作诗到最终“________”的变化过程,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课外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一双脚上的修养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②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鞋上会粘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所以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正是在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竟紧张地盯着我,手执拖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我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我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色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③坐在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恶作剧式地在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上涂鸦。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地踩踏与不断地擦抹,像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渐渐地,那个疲于擦地的女工,已是额头见汗。

④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

⑤不知过了多久,人才渐渐坐定,女工也有机会喘口气、歇一歇了。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来看去,但又把头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脚下发出一阵 “沙沙”的响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从上往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军绿大衣……最后我看到了他的双脚,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塑料袋就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女工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眼里竟有泪光闪现。

⑥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却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并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的。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套上。

( 1 )从第②段看,“我”愧怍的原因有哪些?
( 2 )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3 )本文对送水工的描写文字不多,却令人回味,请赏析第⑤段中的画线句。
( 4 )题目“一双脚上的修养”中的“修养”在文中有哪几层意思?
阅读下面两篇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一)

最后一搏

肖福祥

小鹰过了学飞的年龄,仍然不愿意学习飞翔。

老鹰非常着急。

一天,他外出捕食时受了重伤,命悬一线,撑起伤痛的身体,飞回鸟巢,一拱嘴,用力把小鹰顶出了鸟窝。

这件事情被邻居老鸹看见了,愤愤不平,到处学舌,说:“不得了啦,不得了啦,老鹰把小鹰推下山崖了啦。”

飞禽王国一片哗然。

有主张谴责的,有主张去救小鹰的,也有不少主张不予理会的。

猫头鹰警长说:“乌鸦,我们一定查处!”燕子妹妹说:“黑乌鸦同志,我们一起去救小鹰好吗?”白头翁老爷爷经历多,见识广,说:“黑乌鸦,你累不累,少管一点闲事好不好?”

老鸹领着众多的邻居来救小鹰,小鹰在天上飞翔。

老鸹迷惑不解。

他去问老鹰,老鹰气若游丝,说:“老鸹,你去问小鹰吧。”

老鸹远远地呆望着小鹰。

小鹰在半空中一个鹞子翻身,一个雄鹰展翅,大声地说:

“老鸹大叔,我会飞翔啦。”

(二)

我的鹰

王文钢

老爸出了趟远门,给我带来一件礼物,一只幼鹰。黄褐色的羽毛,稚嫩的喙,犀利的眼睛。在笼子里,无论我怎么挑逗它,它都不会愤怒。我很失望,这哪里是鹰啊!

但我还是很喜欢它,毕竟它是一只鹰,将来翱翔山崖的鹰啊。我喂给它最好的食物。我还专门跑了一趟市里的动物园,向那些饲养鹰的饲养员请教,鹰最喜欢吃什么。

我在网上自己的空间里晒我的鹰的靓照,照片下面用艺术字打上“我的鹰”。

有很多网友出高价钱要买我的鹰。我回过去一个冷笑:“钱算什么?咱要的是快乐。不卖!”

鹰慢慢长大,它扑扇开的翅膀已经可以覆盖我的身体。

在一个明朗的日子,我带着我的鹰,来到了一座山崖上。今天,我要让我的鹰翱翔天空。我准备好了一切数码工具,只待我的鹰在天空中翱翔时,拍下那精彩一瞬。这也是我空间点击量暴涨的一个原因,网友也期待着看到我的鹰翱翔天空的靓照。

我托着我的鹰,嘴里念念有词:“我的鹰,飞吧,祝愿你飞得更高!”

鹰张开翅呼扇呼扇着滑翔!

我的手机却在这时候响起,我歪着头接电话,两只手举着数码相机寻找我的鹰。

后来,我扔下相机,哭着对电话那头说:“妈妈,爸爸的公司倒闭了,那我今后怎么办啊?

我踉踉跄跄奔向山下的时候,忽然听到后面有呼扇呼扇的声音。一回头,我的鹰又回来了。

我的鹰不愿意翱翔天空,又回来了!

(选自《中国当代闪小说精品》)

( 1 )两篇小说结尾都出人意外,请分别简要概括。
( 2 )(一)文主要写鹰的故事,却几乎用了一半笔墨来描写老鸹、燕子等其他动物。这样写有何用意?
( 3 )(二)文中,“我”的鹰为什么不愿意翱翔天空?
( 4 )有人说,(二)文中的“鹰”就是文中的“我”。你同意吗?请说说理由,并结合(一)文,探究小说的主题。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命之中,总有令人难以忘怀、久久回味的那一刻,也许是你摆脱烦恼的欣慰之后,也许是你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你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

请以“那一刻,我 ”为题作文。

要求:①把文题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情感真实;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北城旧事”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