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洛阳市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智取生辰纲》选自元末明初罗贯中的《水浒传》,写精明能干、粗暴蛮横的杨志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足智多谋的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
B: 《隆中对》中诸葛亮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出师表》中又为后主刘禅提出了以“亲贤远佞”为核心的三条建议。
C: 鲁迅的《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里面刻画了纯朴善良的贫苦农民闰土和小市民杨二嫂,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D: “十年期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这幅对联可以概括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内容。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五月的研学之旅,同学们收获颇丰:炭河里遗址前,屏气凝神,体味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岳荒山顶峰上,极目远眺,感叹长沙新城的蓬勃发展;田间地头,摩肩接踵,初尝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活动结束,同学们乘坐大巴返程,车窗外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有同学禁不住欢快地歌唱,也有同学在凝视远方,似乎内心不再喧哗,又在憧憬明年的研学活动了。


A: 远跳
B: 摩肩接踵
C: 心旷神怡
D: 憧憬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宋濂,明代文学家,所作《送东阳马生序》是他的名篇。篇名中的“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序”是一本书的“序言”。
B: 课文《我的母亲》选自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的《胡适自传》。文章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母亲所给予的“做人的训练”的不尽感激。
C: 再塑生命的作者,是以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创造生命奇迹的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
D: 《马说》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文章借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寄托了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
B: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诗集。
D: 《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为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潘建伟团队居功至伟。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B: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C: 近年来,因在马路上行走时使用手机而引发安全的事故屡屡曝光,“手机依赖”到底是不良习惯?还是危险的“炸弹”?这让人们不得不开始质疑。
D: 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因生理学方面的建树而被授予诺贝尔奖。
B: 他听到高考落第的消息后,欢喜得手舞足蹈
C: 童年的生活就像一个色彩斑斓的梦,使人留恋,令人难忘。
D: 当敌人冲进大厅的时候,只见他正襟危坐 , 那副处变不惊、视死如归的气节真让人敬佩!
7、

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 整个地球是由板块构成的。
B: 板块与板块之间是相互缓慢运动的。
C: 板块之间可以被拉开、挤压或抬升。
D: 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等。
8、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感慨 云宵 朗润 混为一谈
B: 蝉蜕 书塾 瞭亮 花团锦簇
C: 珊瑚 祷告 淅沥 花枝招展
D: 鉴赏 分歧 决别 人声鼎沸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继“青竹拔节染墨香”经典诵读大会之后,又成功举办了“红梅俏春润芳华”元旦文艺汇演。
B: 前段时间下雪路滑,为了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各部门都加强了安全防护工作。
C: 目前我国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年产量已经超过200万吨左右。
D: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7年是农历“丁酉”年,“丁酉”为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丁酉”年之后,2018年为“戊戌”年。
B: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等。
C: 《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朝廷乐歌,有十五国风,共160首;“雅”主要是地方民歌,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40首。
D: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记叙为主,议论、抒情为辅.既可记人,也可记物、记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等。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课外古诗词诵读。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花草树木像是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争芳斗艳。杨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如同人之“无才思”,只知道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在天空中尽情飞舞。

【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主题思想】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了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 1 )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晚春景色?
( 2 )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
( 3 )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小题。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1 )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置酒而招之 ________

②环堵萧然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3 )文中写道:“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请结合你课内外读过的陶渊明的诗文的内容,说说“五柳先生”的“志”是什么?

( 4 )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去看,五柳先生也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你喜欢此人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浅谈细读》,完成小题。

浅谈细读

杨葵

①一般来说,每个人的阅读都是速读和细读并存。从书的角度而言,有的完全经不起细读,比如很多畅销小说、随笔合集,粗翻翻还行,细读会发现“太水”了;而又有一些书,速读完全读不出好,简直是暴殄(tiǎn)天物。阅读的收效,与阅读速度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这样说,读得细一点,我们才能读出书中特有的意趣。

②去年,买了一本新翻译的《方丈记•徒然草》,这本小书据说在日本家喻户晓,大致相当于中国唐宋八大家的作品。书做得很漂亮,拿到手便迫不及待地翻阅,读得索然寡味,毫无被打动之感。这两天北京连日阴雨,窝在家里无意间挑了这本《方丈记•徒然草》细读,不想这一读完全不一样,突然就字字入心,欲罢不能。两次阅读感受如此不同,主要在于阅读速度。

③书读得太快,像旅人只顾赶路,无暇驻足欣赏沿途美景,而书中字里行间往往美景密布,无数细节动人心魄。比如《方丈记•徒然草》书中这样的段落﹣﹣“清早眺望往来冈屋的船只,感到自身如那船后白波,恰盗得满沙弥风情。傍晚桂风鸣叶,心驰浔阳江,效源都督琵琶行。”如速读,就是一堆华丽句子堆砌,必须细读才会读出其中的蕴意。白居易长诗《琵琶行》里写到“枫”,而日语里“枫”字发音同“桂”,所以文中会说“桂风鸣叶,心驰浔阳江”……如此丰盈至美,不细读如何领略?

④在今天这样以更高更快更强为主流价值观的社会,作家写作面临的现实之一是,你费九牛二虎之力推敲文字,使其更精炼,但是读者没有那份耐心,他们反而会喜欢那些“水货”,因为那些废字废句,正好适合了一目十行的粗心。

⑤“速读”和“水货”就像一对黑白双煞,“速读”流行,“水货”才有市场,“水货”反过来又助长“速读”的流行。问题是,我们干吗要读得那么快?

(选自《青年文摘》2014年第4期,有删改)

( 1 )请写出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

( 2 )结合语境,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文中“水货”的意思。

( 3 )第②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其作用。

( 4 )同样是讲“读书”的道理,下面材料能否作为本文论据?请说明理由。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冬天

朱自清

①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②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罢。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慈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③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④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 1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本文记叙了哪几件事?
( 2 )叙事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常常通过贯穿全文的线索体现出来。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以________为时间线索,是明线;一是以________为感情线索,是暗线。
( 3 )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简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

( 4 )第②段结尾画线句是否多余?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 5 )如何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

四、写作(分值:60分)
幸福的感觉并不难以把握,春天上学路上与一朵无名小花的邂逅是幸福,晚饭后与父母牵手散步是幸福,给困难中的朋友送去一声鼓励也会收获幸福……

请以“幸福原来这么简单”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个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望梦之城”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