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杭州市大关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民日报洛杉矶2月21日电(记者陈一鸣)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和太空网站21日报道,天文学家通过美国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一颗距离地球40光年、被命名为GJ1214b的行星上存在着“热冰”或“超流体水”等特殊物质形态。

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的天文学家扎克里·贝尔塔率领研究团队,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宽视场相机观察恒星的光线穿越该行星大气层时的光谱,发现许多颜色无法穿越,表明行星上有着浓密的水蒸气。贝尔塔表示,这颗行星是一个与地球非常不同的“水世界”,高温和高压为行星上塑造出“热冰”或“超流体水”等特殊物质形态,水量大于地球。

A: 天文学家通过望远镜发现GJ1214b行星
B: 行星上存在着“热冰”或“超流体水”等特殊物质形态
C: 天文学家发现“水世界”行星
D: 这颗行星是一个与地球非常不同的“水世界”
2、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随着天气变暖,空气湿度增大,各种病菌也油然而生
B: 先生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C: 他每天东奔西走,忙得不亦乐乎
D: 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本人愿意洗耳恭听
3、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凋谢 推祟 深恶痛疾 抑扬顿挫
B: 狼藉 伟岸 正襟危坐 诚皇诚恐
C: 踌躇 锤练 旁逸斜出 无动于衷
D: 琐屑 蔓延 摩肩接踵 长途跋涉
4、

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混淆 深邃 赋予 不过尔尔
B: 考察 戈壁 清澈 绵延不绝
C: 敦煌 干涸 崩塌 混然一体
D: 端详 焦躁 收敛 不可思议
5、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lún)巾 (jiān)默 有条不(wěn) 刻骨(míng)心
B: 木(nà) 挑(xìn) (kuài)炙人口 海市(shèn)楼
C: 丘(hè) 遒(jìng) 与日(jù)增 惨绝人(huán)
D: 烦(zào) (jué)别 人才(beì)出 锋芒(bì)露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老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和感悟。
B: 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 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悠闲漫步。
D: 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7、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 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 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 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老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 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 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悠闲漫步。
D: 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让许多学生都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
B: “百度”、“美团”、“饿了么”,这三家外卖平台的全国日订单量大约在700万单左右。
C: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治理下,我市PM2.5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D: 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才是一个人是否文明的最真实表现。
10、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
B: 在G20峰会上,发表讲话时多援引处中国古代先贤之言,语言精练,含蓄典雅。
C: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忘乎所以地汲取新知识,使自己获得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D: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这些铿锵有力的表态,体现了中央打击腐败建设廉洁政府的决心和态度。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 1 )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迷”字用的巧妙,请加以赏析。
(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仰望圣贤,评说千古风流。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灌木名。⑥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⑧易:交换。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媵人持沃灌 汤:________ ②以拥覆 衾:________

( 2 )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 3 )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请写出两条。

( 4 )〔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我眼中的苏州园林
人们常说“苏州园林甲江南”,这不无道理。在我眼里,苏州园林的美就在于她的细腻、古拙与灵动。
苏州园林的布局设计是很细腻的,她宛如一个蒙着许多层面纱的清秀女子。当你层层深入,并慢慢地撩起她那薄如蝉翼的面纱时,秀丽清纯的美便自然地呈现在你面前。那是一种恬淡的美感。淡而有味,甜却不腻,它既沁人心脾又让人回味无穷;是那般的真切,却又是那般的不可名状,真的好美。
苏州园林只是结腻吗?当然不,你就看那网师园中的形状千奇百怪的假山,虽是那般的小巧精致,可它毕竟是山啊!那层峦叠峰、峰回路转的情趣,难道不让人有一种置身山林之中的感觉吗?山顶那小小的一块平地,给人一种细致而又不乏狙犷的感觉,极目远眺,又何尝不让人宠辱偕忘、心旷神怡呢?苏州园林真是一幅画,一幅景致隽永的山水画。
苏州园林又是那样的古朴典雅。那镂花的窗,古朴的桌,细致的椅,精美又不显呆板,虽是“雕栏玉砌”,却又“朱颜不改”。苏州园林是与文人雅士相提并论的,她总能让人从中感悟那沧桑的历史与深邃的底蕴。
那靠水的水榭,临池的亭子,妩媚又不乏端庄。俯身,便可看到映在水中的蓝天白云,还有那些活泼的鲤鱼……那“ ”的灵动,早已悄然跃入我的心头。
那宁静的池沼,活脱脱一个文静的女子,依傍于青山翠柳,是那样的优雅。一涓细流注入池中,水面漾起小小的晕圈,灵气活现。
更有那四季的花木装点着一切,为假山池沼披上了应时的彩衣。
细腻、古朴、灵动……苏州园林引人入胜。不是吗?

( 1 )结合上下文,用《苏州园林》中的一个短语填在文中横线上。

( 2 )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 3 )文章是哪几个方面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的?

( 4 )从《苏州园林》中选出与“更有那四季的花木装点着一切,为假山池沼披上了应时的彩衣”相照应的句子。

( 5 )文章末段有什么作用?

( 6 )与课文《苏州园林》相比,两文有什么异同?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这一刻的疼,温暖你一生

深冬,厚雪,无风。炊烟袅袅地飘,弥散在粉红的朝霞里,亦如《诗经》里飘出的那一缕缕情思。踏雪而行的人们,穿着厚重而温暖,心态安然。呼着热气,小心慢行,怕踩疼了雪。

天儿好蓝,世界好安静。

老爷爷推着自行车,也慢慢地走,是怕摔疼了小孙女。穿红羽绒服的孙女,驼在车后座上,红线帽捂得她只露着双亮亮的眼睛,却举着戴了厚而俏皮白兔手套的手,边拍边喊:“大雪!白雪!……”双脚还踢着车子,震得枝头的雪团儿,闪着光泽,无声地纷落。喜鹊也从枝头,“呀”地一声打着弧线飞走了。

化了一部分又被冻了一宿的雪地,格外打滑。爷爷握紧有点抖动的车把手,脚下迈得更仔细,不敢回头,嘴里轻呵着:“坐好,坐好!别摔了。手套戴好,别冻着。冻坏了可怎么上学哟。”

“爷爷,我戴着呢。你怎么忘戴了呢?冻坏了可怎么送我上学哟!”女孩学着爷爷的腔调,稍稍安静了下来。

“我不冷。爷爷抗冻,不用手套。”

“冻得疼吗,爷爷?”

“不疼。你坐好!戴好手套啊……”

女孩的红,爷爷的灰蓝,慢慢消失在白皑皑的雪里……

校门口的女孩,举起手,用毛茸茸的小兔子和爷爷说,拜拜。爷爷疼爱地注视着,久久没有离去。

女孩,你可知道,这疼将温暖你一生。

因为,这温暖,一直在我心里。

也是儿时,也是隆冬早晨的雪地里。只是那时,没有小手套捂住我的小小手。脚下穿的,是那个年代里最熟悉不过的黄帮鞋。这鞋伴我走过了春秋——夏天是要打赤脚的,又踏在冬天的坚冰利雪上。要快跑啊,到爷爷家的热炕头上。不然鞋都冻透了,脚能不疼吗?手已经被冻僵了呢。

一到冬天的白天,爷爷家的炕头上,总是捂着一床小被子,等待着哪个冒了风雪扑进来的孩子,好伸进手脚去取暖。我家的热炕头儿,白天是不太热的,冬天也是忙在队上的爸妈,舍不得也没时间让那炕头儿像个热炕头儿。

于是吃过早饭,奔往爷爷家。在奶奶打理灶底的忙碌中,在爷爷笑眯眯的目光中,我如一条敏捷的鱼儿,倏地爬上炕头儿。脚丫子捂在被底下,冰冷的小手儿捂在爷爷满握的手心里,雪凉的小脸儿贴在爷爷温暖的脸颊上。我暖了,爷爷却疼了:

“噢,凉死我了,你这小淘气……”

我傻傻地笑着,知道呵呵笑着的爷爷,心疼着我呢。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爷爷的笑依然清晰,我的一双早已长大了的手,却抓握不到爷爷那粗糙的双手,只留下满握的温暖,是爷爷曾经给我的疼。

女孩,远在异地的南方求学。瑞雪纷披北国时,南方的枝头上,依然有繁的花,硕的果。女孩想家了,想家乡的雪。电话里,偏要找姥爷,问的是雪,撒的是娇。接电话的父亲,笑语盈盈,说的都是孩子话。我知道,一份可以穿越时空的疼和历久弥新的爱,已跨过千里,飞临女儿的身边。

一句念,一握手,那一刻,那份疼,要温暖,你一生。

( 1 )根据文章叙述的顺序,梳理出“温暖一生”的三个事件。(格式不要求)

________→(小时候)我去爷爷的热炕头暖脚→________

( 2 )找出文中由叙述眼前所见转入对往事回忆的句子。

( 3 )赏析下面句子。

在奶奶打理灶底的忙碌中,在爷爷笑眯眯的目光中,我如一条敏捷的鱼儿,倏地爬上炕头儿。(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 4 )本文前四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 5 )理解“那一刻,那份疼,要温暖,你一生”这句话,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古老的建筑、独特的物产、美丽的传说……这些都可能是你家乡的名片。

请以《家乡的名片》为题,写一篇作文,650字以上。

提示:①在你熟悉的范围内确定写作的具体内容,或景点,或物产,或名人,或民风民俗,所选对象要足以代表家乡的某种文化、风貌或精神。②列出写作提纲,不列提纲扣分。③不得出现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时间糖果”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