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开远市第九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格是什么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③一个人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④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⑤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座基

A: ①⑤④②③
B: ①⑤③②④
C: ②④①⑤③
D: ③②④①⑤
2、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完成下面小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
B: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写出了诗人经历的困难,是实写。
C: 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最终一定能“长风破浪”,实现远大抱负。
D: 这首诗揭示了诗人情感的激荡起伏和复杂变化,感染力极强。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颜氏家训》在中国广为人知,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
B: 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
C: 以“泰微课”为主题的创新案例,从1600多项申请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全国仅有20个)。
D: 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4、依次填入下列空白处的短语,搭配最为恰当的是( )

美是广泛的, ,烟雨楼阁可谓之为美; ,碧天黄沙可谓之为美; ,倾国倾城可谓之为美; ,潇洒从容也可谓之为美。但美的答案,远不止于此。

①姑苏江南 ②明眸皓齿 ③羽扇纶巾 ④大漠孤烟

A: ①④②③
B: ③④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②①④③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________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

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

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


A: ④③①⑤②
B: ③②⑤①④
C: ③①⑤②④
D: ④⑤①③②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迸溅 断章取义 嘻闹 坦荡如砥
B: 雕镂 与日具增 坍塌 吹毛求疵
C: 伎俩 不攻自破 烦躁 雕梁画栋
D: 宽宥 相得益彰 狼藉 味同嚼腊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些同学写文章喜欢拖泥带水 , 总以为越长越好。
B: 小明有点感冒,老师叫他去校医务室拿点药,可他竟然要求住院治疗,真是小题大做
C: 联欢晚会上,他一会儿是妙语连珠的主持人,一会儿是才艺精湛的表演者,他哗众取宠的表现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D: 身为执法人员你应该大义灭亲 , 如果不能公平公正,法律还有什么约束力呢?
8、“写篆容易识篆难”,篆书是大篆和小篆的统称。它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其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粗细划一的状态,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请你观察下列四幅作品,符合篆体特点的一项是( )
A:
B:
C:
D:
9、

下列各组中划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连(qiáo) 桥(zàn) 水(jí) 烦(nì)
B: 深(àn) 睢(zì) 吞(shì) 作(ɡěnɡ)
C: 身(jī) 菌(xùn) 见(piē) 水(tānɡ)
D: 缘(fèn) 晦(sè) 累(zhuì) 消(mí)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诧异 愕然 莫明其妙
B: 嘻闹 萧索 与日俱增
C: 撩逗 空旷 郑重其是
D: 驱除 恭维 置之不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山”“白水”描绘了色泽明丽的送别场景。
B: 借“浮云”“落日”,抒发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C: 借写“班马”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不舍之意。
D: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 2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千古名句,请分析“浮云”“落日”这两个意象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优旃者,秦倡侏儒也。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始皇尝议欲大苑囿,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________。”始皇以故辍止。

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________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________,顾难为荫室。”于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居无何二世杀死优旃归汉数年而卒。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减)

【注】①优旃(zhān):人名。优,古代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与下面“秦倡”的“倡”同义。②苑囿:养禽兽以供帝王打猎的园林。③荡荡:光滑而漂亮。④荫室:用以储存、阴干新漆之物的房子。

( 1 )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居 无 何 二 世 杀 死 优 旃 归 汉 数 年 而 卒。

(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能谤讥于市朝”中的“谤讥”指“议论”,没有贬意。
B: “始皇尝议欲大苑囿”中的“大”是“扩大”的意思。
C: “皆以美于徐公”和“始皇以故辍止”中的“以”意思相同。
D: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和“多纵禽兽于其中”中的“于”意思相同。
( 3 )根据文意,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________。

②漆城虽于百姓愁费,________佳哉!

③即欲就之,易为漆________,顾难为荫室。

A: ①也 ②乃 ③者
B: ①也 ②然 ③者
C: ①矣 ②乃 ③耳
D: ①矣 ②然 ③耳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

( 5 )甲、乙两文都写了成功劝谏的故事,请结合内容分析邹忌和优旃的劝谏方式有何异同。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乡村一树寂寞红

杜忠书

“七里黄泥红树岗,西风果熟一村香。”秋天的下午,阳光暖暖地照着,凉凉的西风吹着,吹皱了一池秋水,吹蓝了明净高远的天空,吹红了一树树的柿子,也吹起了游子满腔思绪。

当柿子红了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家乡,想起家乡的柿子。家乡的柿子犹如一串串红红的“灯笼”总在眼前闪烁,柿叶如同一面面“红旗”总在眼前飘扬,一幅幅“柿”情画意总在眼前浮现,那些温馨的回忆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

每到春天,春姑娘踩着春风的鼓点亲吻着大地,唤醒了小鸟,也抚摸了乡村的柿树。柿树娇嫩的枝条从树上钻出来,青翠欲滴,煞是好看。不几天,柿树就开花了,花很小,有黄色的,有橙黄色的。花朵虽小,但小巧玲珑,精致可爱,朵朵似娇俏可人的小姑娘。

点点的清香氤氲,偶尔有蝴蝶飞来,萦绕其间;间或蜜蜂来访,流连其中。一阵春风细雨,满地落花。这可让孩子们高兴坏了,女孩子就用马尾巴草把柿子花一朵一朵地串起来,编成花环,戴在头上;做成手链,戴在手上,或者串一串长长的,制成花冠,那俨然就是花仙子了,个个心里乐开了花。

夏天,墨绿的叶子覆盖了全树,青色的小柿子顶着帽子藏在树叶里,如果你不仔细看的话,你很难发现它们。整个初夏,柿子顶着帽子躲在绿叶间,同绿叶儿们一同长大。我们就在树下玩耍,欢闹声中,盛夏已过,秋像藏猫猫的顽皮孩子,一下子窜到面前,调皮地笑着,伴着鬼脸。再看柿树,青涩的柿子,已慢慢地变成橘黄色,像刚学会变脸的顽童,狡黠地笑着,站在枝头,跳着,闹着,直到把枝头压弯了才肯罢休。

“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深秋时分,柿子树上的叶子慢慢地变红了。从远处看,仿佛一团燃烧的火,美丽极了。青绿的柿子变成了金黄色的,霜降到了,柿子慢慢地由橘黄变得红通通了,霜降过后,树叶开始凋零。黄柿子慢慢被秋风染红了脸蛋。柿叶,红中透绿,绿中带黄,一片片随秋风飘落,又经过几场银霜,当你想要留恋那一树红叶,它却早已落光,只剩一树红透了的柿子,像一盏盏漂亮的红灯笼似的,又像一个个肥嘟嘟的小娃娃,可爱极了。

火红的柿子,挂满了秋的情愫,点燃了秋的色彩,装点着秋亮丽的风景,深秋柿子红,柿柿如意,红了人们的心情。秋天渐行渐远,满树红通通的柿子,软软的,像极了娇美的小姑娘,羞答答地抿着嘴,偷窥着偶尔路过乡村的面孔。

童年的柿树伴随移民搬迁的进一步深入,寂寞孤独地守望着乡村。缺了人们呵护,村里的那些柿子树,叶子都疏疏落落的了,有点干枯委顿地卷着,树上柿子高悬,没人采摘,成了鸟雀们的美餐。秋风乍起,一阵阵的寒风吹过,红红的柿子摇曳枝头。有些柿子在树上呆得不耐烦起来,便扑通一声,坠在地上,钻进草丛。唯有那些美好记忆犹如昨日,历历在目,时时温暖着游子的心。

秋风一阵紧似一阵,只有那一树火红的柿子寂寞地挂在枝头。

这一树寂寞红,独守乡村,令人伤感。忽而一只喜鹊,从云层飘摇而至。它缓缓地绕树顶飞了一圈,幽幽飞落于那一树柿子树上,轻轻地啄了两口,忽地抬起头来,“喳喳”地叫着,似在呼朋引伴。不一会儿,就飞来好多喜鹊,兴高采烈地啄着,叫着。哦,如今,寂寞红不再是寂寞的,而是红成了灿烂如晨间的一片霞光。

(选自《教师报》)

( 1 )这篇散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家乡柿子树景色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2 )赏析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文字。

①春姑娘踩着春风的鼓点亲吻着大地,唤醒了小鸟,也抚摸了乡村的柿树。

②如今,寂寞红不再是寂寞的,而是红成了灿烂如晨间的一片霞光

( 3 )文章题目“乡村一树寂寞红”有什么含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玫瑰和胶囊

沈奇岚

①十多年前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国际论坛。有一位非常年轻的企业家介绍自己的新公司,经营的主要业务是“替人读书”。许多大企业的管理人员总是非常忙碌,却又很想读书。这家公司就为这些想读书而没有时间读书的人把三百页的大部著作精简成十页的“精华”。负责摘选和撰写“精华”的人都是具有高学历的研究人员,以保证浓缩的一定是精华。一时间这家公司十分受欢迎,它提供的“精华”摘要,犹如读书界的营养胶囊,小小一粒,让人们觉得获得了所需要的信息和养分,同时大大节约了时间。

②当时我就想,这套办法是没法用在文学和哲学书上的吧,曾有人将《安娜·卡列尼娜》的摘要编成一句“已婚的安娜爱上了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然后卧轨自杀”,而《简·爱》的摘要就是“家庭教师简·爱在罗切斯特先生家里教书,后来嫁给了他”,不伦不类,引人发笑。事实是,如果抽去了故事的细节,抽去了一切社会属性和事情发展的时间性,没有一个故事值得一读,没有一个人物值得去爱。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尽管读好作品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但这才是真正能够回馈到生命本身的阅读。

③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或许可以压缩成“精华”,让无暇与心灵对话的读者迅速吞咽,立即获得营养。这是兔子吃胡萝卜式的阅读,是占有性的阅读。而另外一种阅读,是更从容。它考验读者的情趣,也试探读者的耐心。在阅读中,读者和书中的内容建立起生命的联系。读者找到了阅读的意义,增强了思维能力和感情容量,生命也因此而丰富起来。

④读书是个选择。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还为了正确度过生命时光,使生命更加充实。获得信息和知识,在互联网时代是容易的,而思维能力的增强和理解力的增加是有难度的。当网络渐渐分担甚至取代了图书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功能时,滋养心灵成了书籍更重要的功能。那些不可压缩的是什么?那些不能变成“精华摘要”的是什么?这是每一个读书人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个时代盛产各种各样的营养胶囊,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

(选自《读者》2015年第2期,有改动)

( 1 )文章以“玫瑰和胶囊”为题,有什么妙处?

( 2 )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3 )第②段划线内容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第④段划线句有什么含义?

( 5 )作者提倡怎样的读书方式?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么?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请以“窗外”为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冷冷清清”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