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西宁市虎台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雨后初晴,明朗的天空是那么清亮,那么湛蓝,整个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B: 宰尽天下打鸣的公鸡,就能阻止黎明的到来?
C: 虽然年纪大了,可她说话的声音却还是像以前一样,又响又脆。
D: 证明我在你心中没有位置,全宇宙有且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你不在我面前玩手机。
2、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 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登临的地点和方向,“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
B: 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出了小岛的景物生机勃勃的特点。
C: 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海面上的秋风和洪波,虚写大风大浪的景象,声势令人惊心动魄,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D: 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意思是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描绘大海吞吐日月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菜(wā) 酝(niàng) (kàng)奋 忍俊不(jīn)
B: (bèng)溅 (chéng)清 (jī)形 惟妙惟(xiāo)
C: 琐(xiè) 地(ké) (méng)发 中流(dǐ)柱
D: 持(xié) (zēng)恶 隐(huì) 与日(jù)增
4、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5、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腐草为萤 辩伪去妄 持之以恒 轻而易举
B: 走头无路 孜孜不倦 自吹自擂 根深蒂固
C: 不足为惧 自暴自弃 哑口无言 地大物博
D: 怀古伤今 行之有效 前仆后继 随即应变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B: “神舟”六号遨游太空,航天英雄费俊龙和聂海胜成为世人瞩目的新闻人物。
C: 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D: 对广播电视节目能否使用方言这个观点,我认为是正确的。
7、下列句子变换句式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 原句: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吗?改句:我们应该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B: 原句:我不会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改句:我怎么会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呢?
C: 原句:牧羊人把荒漠变成了绿洲。改句:荒漠被牧羊人变成了绿洲。
D: 原句: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改句: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天都不知道这有多难。
8、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雄辨 琐事 哄堂大笑 遮天弊日 坚韧不拔
B: 湛蓝 掳掠 脍炙人口 出类拔萃 油然而生
C: 风采 跋涉 舍生取义 别出新裁 再接再励
D: 真谛 慰籍 呕心沥血 一愁莫展 黯然失色
9、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把诗人从小到大的思母、思妻、思乡之苦凝结于诗中。
B: 诗的前三节侧重于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最后一节把个人的悲观感情与强烈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寄寓了诗人所代表的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
C: 这首诗形式优美:一是结构美,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二是音乐美,在音节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如诗中“乡愁是……”四次重复,还有同一位置上量词的变换、叠词的使用等,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D: 全诗意象集中明朗,意境悠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引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10、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阳春三月,微风还带着寒意。西湖边的垂柳却花枝招展 , 嫩叶满枝,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远方的早春客人。
B: 近阶段,毒生姜、铬大米、毒淀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令公众惴惴不安。
C: 四川雅安抗震救灾前线,武警消防官兵首当其冲 , 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D: 从高空俯视黄山,在一片山水相间的万绿丛中,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翠。人们怎能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按要求完成下题。

梁 园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在今河南商丘县东,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曾经繁盛一时。

( 1 )一、二两句中的“乱飞鸦”和“三两家”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 2 )三、四两句,与前面两句似乎不太协调,却深得后人赞许。请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愚公移山》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西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还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 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杂然相 许:赞同
B: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C: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汉阴:汉水北岸
D: 我之死,有子存焉 虽:即使
( 2 )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担者三夫
B: 寒暑易节,始一
C: 甚矣,汝之不
D: 两岸连山,略无
( 3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古代寓言名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 愚公决心移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是有造福后代子孙的愿望;二是懂得人力是无穷的,世世代代坚持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
C: 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D: 本文采取神话结尾,是个败笔,幻想用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它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历史局限,充满封建迷信思想。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晒月亮

池莉
①常熟有一座山,叫做虞山。虞山有一座寺,叫做兴福寺。兴福寺有一把年纪了,大约一千五百来岁。寺内山坡上有一片竹林。竹林的特点是竹林里有一 条曲径。曲径的特点是曲径被一个唐人写进了诗歌。诗歌的特点是到现在还非常动人和流行。我曾经好几次听见父母们教导幼儿背诵这首唐诗。这首诗歌我也记得,便是唐人常建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字是宋人米芾写的。米芾湖北人,出了名的任性和疯狂。有洁癖,好奇装异服。性情渗透了笔墨,字是又诡异又憨厚,漂亮得出奇!
②今年四月的一天,我就住在这首美丽的诗歌里面。走在竹林的曲径上,梳着头发,根根发丝都飘向远方:唐朝和宋朝。忽然发现,美丽的东西是横截面,一旦美丽便永远美丽。真正的美丽决不随着时间线性移动。美丽是不老的。
③入夜,听慧云法师讲经。古老的寺庙,偏偏有年轻的小当家。二十来岁的慧云法师,相貌还没有彻底脱去男孩子的稚气,谈吐却已经非常圆熟老到,可以举重若轻地引领我们前行。原来,每个人都有清净的自性,只是被尘俗蒙蔽。“禅悟”之道就是除污染而显自性。法师侃侃征引《法苑朱林》《五灯会元》,我虽不能“顿悟”,却分明感到庄严和净化。南来北往,到过的寺院不少,觉得哪座寺也没有兴福寺这么浓浓的“禅味”,秘密竹林,苍苍古木,处处透着禅意。
④夜深深,在寺内缓缓散步。月光下,看风中低语的古树,看树叶滑落潭水,看青苔暗侵石阶,看夜鸟梦呓巢穴,看回廊结构出种种复杂的故事,看老藤椅凝思深夜的含蓄,看时间失去滴答滴答的声音,看僧人们的睡眠呈现一种寺庙独有的静寂。
⑤月光下,看细细的茸毛在皮肤上悄悄生长,皮肤的质感因此变得柔和而华丽;看身体的条条曲线向着灵魂蜿蜒,欲念因此变得清晰;看你的眼睛里面有我的眼睛;看你的笑意包含着我的笑意;看你的心情覆盖了我的心情;什么都看得见。朋友们和我自己,在这一段时间里,都变得很透明和很简单。不思不想,无忧无虑。所有的牙齿,都曾经被烟垢污染,不记得何时有过今夜的灿烂。一笑,就有月光闪烁。这月光注定会温暖日后漫长的生活。
⑥这就是兴福寺的月亮!
⑦兴福寺的月亮是世界上惟一均月亮。因为它有兴福寺,它有兴福寺生长了千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
境,还有兴福寺的院墙作为我们获得某种特定感受的保障。兴福寺的月亮不是单纯的月亮,是成了精的月亮,是我们的月亮。因为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
⑧我在新疆遇见过又大又圆清澈如水的月亮,可它的背景是沙漠。那种月亮像是假的,你就是无法把它当真。点了篝火,一夕狂欢,狼狈的是天明之后的灰烬和残酒。那种月亮更适合失恋少女,行吟诗人野外科技工作者和深受声名富贵所累的成功者,不是我。而我,真是喜欢兴福寺的月亮。从离开兴福寺的那一刻起,我的等待就已经在悄悄蔓延。我会耐心地等待再一次的缘分和机会,能够再去兴福寺住几日。到了晚上,就出来晒月亮。

( 1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笔下的兴福寺的特点。

( 2 )第⑤段中连续运用了“看”字,请分析其妙处。

( 3 )第⑤段中“朋友们和我自已在这一段时间里,都变得很透明和很简单”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 4 )简要分析第⑧段的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母亲的眼泪

①母亲很贤淑。却性格坚毅,她不像有的女人,动不就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只流过三次眼泪。

②一次是我正念小学四年级。那时我们家很穷,我一年四季都打赤脚,寒冷的冬天,我的脚背上裂开了一道道口子,一走动,殷红的血球就直往外滚。晚上围在冒着浓烟的火塘边,劳累了一天的母亲用热水帮我洗去脚上的污垢。然后就把我伤痕累累的双脚抱在怀里轻轻揉搓。干裂的冻口在母亲的揉搓下慢慢变软,母亲就用炭火把羊油烤化后滴进我脚背上殷红的裂口里,山里人都普遍用这种土办法来治疗手脚上的冻口。我疼得咝咝直吸凉气,母亲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与羊油一起滴在我布满裂口的脚背上。

③见到母亲第二次流泪时,我已快念完高中。我莫名其妙地病倒了,病因无法确诊。一个星期,我都处于昏迷状态。滴水未进。医院下了病危通知。高烧的我迷迷糊糊感到有凉飕飕的东西一点一点滴落在我脸上,并慢慢溢开来,我艰难地睁开眼睛,看到母亲跪在我的身边。泪流满面地凝视着我。醒来后,我就再也没有昏迷,并奇迹般地一天天好起来了。

④母亲第三次流泪是为我考取了大学,家里却无法为我准备像样的行李而发愁。开学的那天阴雨连绵,因为要步行六十多公里的山路到山外的一个小镇上乘车。母亲很早就起来给我做饭,她给我做的是糖水面条。她一边往碗里捞面,一边对我说:家里穷,你这虽是去念大学,却要看许多白眼,受许多委屈,就多忍着点吧。说着,眼泪扑簌簌地掉进碗里。我吃面,母亲就帮我打点行李。她折叠着的毡条年纪比我还大,上面层层叠叠地印满了地图似的尿痕。母亲边折边流泪。我也鼻子酸酸的。我平生第一次吃甜食吃出了咸味。

⑤书上说,眼泪是软弱的具体写照。我说,不!母亲的眼泪使我体味到,眼泪也是爱。流泪,是因为爱太多,满得往外溢的一种结果。

⑥现在,我已是一名大学讲师了,但只要一闭上眼睛。母亲流泪的情景犹在眼前,它一直是我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和源泉。

( 1 )文章第①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 2 )根据文章内容将母亲三次流泪的原因补充完整。

第一次:________

第二次:“我”因病无法确疹,医生下了病危通知,母亲怕失去我哭了。

第三次:________

( 3 )第②段划线句子写的非常生动,请进行赏析。
( 4 )第④段中,“我平生第一次吃甜食吃出了咸味”,中的“咸味”指什么?
( 5 )作者为什么说“母亲的眼泪”一直是我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和源泉?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步入八年级,日益繁重的学业,也许让你烦恼沮丧,但也激发了你的斗志,磨砺了你的意志,让你更乐观、更坚强;日趋激烈的竞争,也许让你倍感压力,但师长的关爱,朋友的鼓励,让你更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学习之余,各项体育活动或兴趣爱好,不仅调节了你的身心,也让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

请以“八年级,让我更 ”为题写一篇文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⑤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兵慌马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