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兰州市第二十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感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B: 吾妻之美•(以…为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C: 问今是何世,乃•(竟然)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 日扳•(通“攀”)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A: 电影《战狼Ⅱ》,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一致好评。
B: 某些国家借搜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名,行掠夺石油资源之实,真可谓是殚精竭虑
C: 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到了极点。
D: 学习知识,不仅需要勤奋刻苦的态度,更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眼(kuàng) 职(xún) 搓(niǎn) 为一谈(hùn)
B: 诡(jué) 褴(lǚ) 临(bīn) 装作样(mú)
C: 然(qiǎo) 当(gōu) 亮(zèng) 怏不乐(yàng)
D: 掇(cuān) 出(zhá) 古(gèng) 为人知(xiǎn)
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温泉寺的峭壁上,刻着斗大的四个字:“山泉水暖”。
B: 下雨了,不少人打了伞,红的、黄的、绿的、蓝的……饰着各种图案,远看,仿佛翩翩的彩蝶。
C: 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D: 近五、六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幸福观呈现出向现实性、生活性倾斜的特点。
5、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道县100岁高龄的抗战老兵柏新贤,虽看起来形销骨立 , 却依然精神矍铄。
B: “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扶贫号角一吹响,大勇便首当其冲 , 争先报名。
C: 新春伊始,祁阳县浯溪公园内一片生机盎然,前来游园和探访神秘碑林的人络绎不绝
D: “让梦想与爱同行”感恩励志演讲会已准备就绪,同学们屏息凝神地等待着大会的开始.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进。

②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

③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却不可能停一辈子。

④纵使前路布满荆棘,却也不能退缩。

⑤前方的路还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

A: ④②①③⑤
B: ①④②⑤③
C: ③⑤①④②
D: ③⑤④②①
7、

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潜心贯注 泛滥 魅力 屏嶂
B: 默不作声 宰割 锁事 钞票
C: 人声鼎沸 轻捷 踌躇 磐石
D: 杂乱无章 暑名 召唤 租借
8、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A: 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B: 我们吟咏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现实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
C: 麻城的杜鹃花海,织就了大地斑斓的锦嶂,黄海的戏曲,婉转了世间动人的情感,武穴的酥糖,甜蜜了心头美丽的梦想。
D: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要求,答题要完整。”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接到群众举报后,公安民警迅速出击,果断处置了这起打架斗殴。
B: 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要说真话、抒真情,切忌不要无病呻吟。
C: 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及食用行为,关乎人们的生命安全,甚至是身体健康。
D: 全面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创造文明城市的关键。
10、与“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C: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赏析下面的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田园乐(其四)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形容松树高大的样子。②衣冠:指士大夫的穿戴。

( 1 )诗句“落落长松夏寒”中的“夏寒”似乎违背了季节常理,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 2 )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

黔敖为食于路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节选自《礼记·檀弓》)

( 1 )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黔敖左食(通“捧”,端着)
B: 黔敖为于路( 吃 )
C: 以至于也( 这样 )
D: 从而焉( 拒绝 )
( 2 )我们在赞叹“饿者”的气节之余,又该从黔敖的言行举止中汲取哪些教训,作为今后参与公益活动时的借鉴呢?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面相与品相

①人啊,露得最多的是这张脸,最爱遮掩的,也是这张脸。击剑运动员训练比赛,先得把脸罩起来。江洋大盗与窃贼,都爱扮成蒙面人,只露两眼。人害臊,不好意思,失态掩饰的也都是脸。

②可见,人在面孔这张脸之外还有一张脸,一张显露道德和觉悟、自尊和自律的脸。如此说来,人就有了两张脸,一张面孔的脸,一张德行的脸。面孔脸是爹妈给的,不可改变,他人不能说三道四,我叫它面相;德行脸是后天自修来的,可以改变,可予以道德褒贬和舆论监督,我称其为品相。

③若再谛视,发现人们对两张脸的重视程度大不一样。具体分三种情况:一日“面相与品相并重”;二日“面相第一,品相第二”;三日“为了面相,不惜品相”。以当今某些成年人的基本倾向而言,若说“重面相,轻品相”,至少不离大谱。

④个人愚见,第一,第二种情况都属可以理解,第三种若不危害社会不违法也管不着。但若就“重面相,轻品相”说道说道,该不算“狗拿耗子”。

⑤有种说法叫“读书是女性的深度美容”,是从提高修养、改变气质意义上讲美的塑造的,说的主要就是品相。其实,不只女性,男性也如此。可无论人数还是程度上,人们往往更注重表层,不大关注“深度”。不信睁眼看看,没病也动刀,无恙也花钱,还有种种膜、霜、膏、素、水儿……投入的就是这张脸。可你若问问他们在“深度美容”上投入了多少,恐怕自己都脸红。或许,这是个别,可一谈表层美容就津津乐道就来神,一说“深度美容”就打不起精神就犯困,一本书捧一年读不完,却断不是个别的现象。

⑥现实中,“重面相,轻品相”以至“有面相,无品相”的戏剧不时上演。莫看西装革履,珠光宝气,人五人六,照样脸拾掇得很光鲜,事做得很难看。他们不讲公义、不讲公德、不讲规则,损人利己、贪占便宜,不尽义务、只享权利。像某些人,洋溢着满满的优越感,啥事都一“抢”字。抢倒是抢到了,可脸却没有了。

⑦《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后来,曹丕在《与王朗书》中进一步阐发:“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无疑,这里说的是人的品相,且是事关身后的品相。现今有句时语叫“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于人品”,说脸决定了能否第一眼就喜欢这个人,才华决定了能否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然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人品内涵。古言时语,何其一致!

( 1 )揣摩第④段画线句子,品析这句话的语言表达效果。
( 2 )研读第⑤段,指出文段最主要的一种论证方法并简析其作用。
( 3 )如果将下面的材料放到文中作为论据,你认为放到哪一段合适?

某女明星长相漂亮,拥有众多“粉丝”,拿着巨额片酬,却很少承担社会责任,偶尔参加公益活动,也只是蹭热点,还弄出诈捐、逃税的丑闻。

( 4 )第⑦段引用“古言”“时语”,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 5 )有人从文中发现了商机,准备开一家“深度美容院”,请你为这家美容院写一句广告词。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小题。

“飞机上不能打电话”是骗你的吗?

王陈晔

①1美国FCC(联邦通信委员会)先是宣布坐飞机可以上网,又宣布从2013年12月12日起,坐飞机还能打电话——如果你所选择的航空公司允许的话

②FCC主席强调,这并非决定,还需要上级——美国运输管理局同意。但从技术上来说,FCC确实承认了“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所产生的信号会干扰飞机控制信号”的问题早已经解决了。

③其实,1991年,FCC首次出台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的规定,就不全因为手机很“危险”。当时这项禁令的主要理由是,手机的使用是通过地面基站的,而当你快速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时(飞行时),基站切换过于频繁,会加重基站的工作负担。其次才是,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有可能干扰飞机的电子系统。

④没错,“有可能”。事实上,手机的无线电波会干扰飞机这种事,从来没有真正被实验证明过。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有人报告一架飞机偏离正常航线的事故,并猜测因为受到收音机干扰(当然,类似的报告不止一例)。于是,美国的FAA(美国联邦航空局)和RTCA(美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开始联手对此进行研究。万万没想到,研究了半个世纪也没有结果……大量的模拟实验——包括在真实航班上和实验室里进行的,从来没有观测到明显的干扰结果。

⑤可是人命关天,虽然FC C曾经在2007年左右犹豫过是否要取消关于电子设备和手机的禁令,但仍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由于不同频段的信号隔离和屏蔽技术的提高,这项无法被实验证明的“安全隐患”也逐渐被消除,电子设备和飞机经过设计已经确认可以互相兼容了。

⑥当然,如果这项新的规定被航空公司采纳,那意味着航空公司将需要在飞机上安装信号接收器,满足乘客手机与基站信号的交换,1991年FCC发布“手机禁令”的主要理由也就不复存在了。

⑦美国并不是独自在试水。早在2008年,欧盟就开始批准乘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和移动设备,比如欧洲的维珍大西洋公司就允许无限的数据连接,但只允许6个人同时打电话;汉莎航空的一些航班允许通过手机连接数据,但不允许打电话。阿联酋航空允许乘客随便打电话。

⑧有趣的是,在FCC的新规定出台以后,大家吐槽的并不是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不安全,而是,“大声打电话会干扰别人,会对我们登上飞机后共同进入的社会空间构成干扰”。《纽约时报》这样解释FCC的行为——它确实是在试图给我们想要的东西:飞行时能够使用数据、上网、收发邮件等。

⑨所以,“或许旁边就坐着一个(打电话的)大嘴婆,但至少你能在Twitter上抱怨一下她。”

( 1 )1991年FCC首次发布“手机禁令”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 2 )第2段提到,“从技术上来说,FCC确实承认了“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所产生的信号会干扰飞机控制信号”的问题早已经解决了。”联系后方回答:FCC用来确认这一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依据有哪些?

( 3 )第1段中划线句子“如果你所选择的航空公司允许的话”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 4 )第4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本段是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5 )“飞机上不能打电话”很可能成为历史,也许你下一次坐飞机的时候就已经解除了“手机禁令”。你认为解除“手机禁令”可能带来哪些便利和不良影响?针对可能的不良影响,你有什么建议?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水能汇入大海,是因为它巧妙避开所有障碍,不断拐弯前行;许多人没能抵达成功的顶点,不少是因为撞了南墙不回头。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障碍、困难,有时,拐个弯,绕一绕,何尝不是个办法。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只要心念一转,挫折、碰壁也能成为转机,拐弯也是一种前进的方式。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 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喝醉醉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