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B: 君问归期未有期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C: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雄兔脚扑朔 , 雌兔眼迷离 D: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2、 | 在横线上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般人谈起北京大学就想到蔡元培校长,________。 ①北京大学的课堂却不然 ②或者说无孔不入 ③课堂,由国子学到清末的三味书屋,规矩都是严格的。 ④虽然规定并不这样说 ⑤这风气表现在各个方面 ⑥谈起蔡元培校长就想到他开创的风气————兼容并包和学术自由 ⑦这就自然不能不包括课堂 ⑧事实上总是可以随随便便 A: ⑥③④⑧①⑤②⑦B: ③④①⑤②⑦⑧⑥ C: ⑥⑤②⑦③①④⑧ D: ③①④⑧⑤②⑦⑥ |
3、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及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萦(yíng)绕 修葺(qì) 颠沛(fèi)流离 珊珊(shān shān)来迟 B: 亘(gěng)古 锲(qiè)约 妇孺(rú)皆知 泱泱(yàng yàng)不乐 C: 诘(jí)问 猥(wěi)琐 悲天悯(mǐn)人 屏(pǐng)息凝神 D: 取缔(dì) 俯瞰(kàn) 忍俊不禁(jīn) 心有灵犀(xī) |
4、 | 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蹒跚(pān shān) 眷(juàn)恋 惺忪 万籁具寂 B: 蹊跷(qi qiāo) 狼籍(jí) 颓唐 任劳任怨 C: 澎湃(pén pài) 祈祷(qī dǎo) 募集 娴熟深谙 D: 歉疚(qiàn jiù) 愠(yùn)怒 焦灼 酣然入梦 |
5、 | 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国历史上,曾出过一大批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和坚强不屈的民族英雄。他们积极改革,励精图治以顺应历史潮流,他们反抗民族压迫,抵御外来侵略以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从不同侧面得以体现,谱写了壮丽的爱国诗篇,铸就了不朽的民族之魂。 A: 修改:中华民族不同侧面的爱国主义精神得以体现B: 修改:不同侧面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得以体现 C: 修改: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D: 修改:体现了不同侧面的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
6、 | 下列一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虎是自然界重要的历史遗产之一,一旦灭绝,将永远不会再恢复或者创造出来。 ②因此,对于虎这一物种来说,我们只剩下最后一个机会了。 ③正如世界著名猫科动物专家杰克逊先生所说的:“到了那个时候,就只剩下纸老虎了。” ④特别是作为我国特产的虎亚种,华南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⑤如再不及时挽救,华南虎在下一个虎年到来之前,就必然步入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的后尘,从我们面前消失。 A: ④①③⑤② B: ①④⑤③② C: ①③④⑤② D: ①②④⑤③ |
7、 | 对下面材料提取关键词正确的一项是( ) 窥探一个成功人的履痕,无一例外,他首先是在于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屋不会扫”的人,自然也“扫不了天下”。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在奔腾的大海面前,你只要无愧地把自己化作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水珠;抬头仰望无边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毫无愧疚地让自己变为朵朵云中的最祥和的一朵——这样的人生就够了。 B: 成功 无愧 人生 C: 履痕 扮演 人生 D: 窥探 无愧 人生 |
8、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有大约800年左右历史的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尖塔倒塌,屋顶烧毁,损失惨重。 B: 武威文庙是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也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 C: 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D: 高校自主招生增加体育测试项目,把身体好不好作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准。 |
9、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成语“夜不闭户”、“水落石出”、“豁然开朗”分别出自西汉戴圣的《礼记》,清朝魏学洢的《核舟记》,以及东晋陶洲明的《桃花源记》。 B: 《诗经》是我国的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 《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大量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地方特点。 D: 美国的利奥波德在《大雁归来》中,大雁富有灵性,熟悉人类的游戏规则,还会低声细语和高声辩论,文章字里行间充盈着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
10、 |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B: 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删掉“具体”。 C: 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传统”改为“作用”。 D: 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删掉“使”。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韩侍御之广德 【唐】李白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 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 1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shì)酒与君倾。”颜师古注:“衣以绣者,尊宠之也。”请结合古注和你对李白的了解,说说诗中“绣衣”和“贳酒”的含义。( 2 )“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泉明”本指陶渊明,诗歌明明是送别友人韩歆(xīn)却表“送泉明”,这样写有何用意?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尽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①目似瞑________ ②将舐其喉________ ③信不诬哉________ ④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________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B: 久之 , 目似瞑/犬阻之 , 不使前也 C: 更不止于野心矣/所欲有甚于生 D: 乃杀之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B: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 叫嚣乎东西 , 突乎南北 D: 而顷刻两毙 ( 4 )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 5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
(材料一)
最近热播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自上映以来,票房已超40亿元,观影人数破亿,成为名副其实的爆款。爆款的背后,有西湖区文创人的身影。
电影结束字幕里,制作一栏的第一个名字是杭州意达悠影视技术有展公司(以下简称“意达悠”)。这家位于西湖区艺创小镇的公司,是该电影的主制作之一,不仅参与了人物、场景的三维模型设计、创建工作,还参与了面部表情的动态捕捉、打斗场面动作捕捉、UV贴图、场景合成,画面视听渲染工作。
《哪吒之魔童降世》全片1400多个特效镜头,由超过20个特效团队,前后多达1600人次制作而成,以令大家印象深刻的哪吒喝下海怪鼻涕这个镜头为例,短短5秒钟,对于观众而言,可能大家在电影院中哈哈一笑而过,但是包含这个镜头在内的整整8分钟的打斗镜头制作,却是意达悠团队中25人动画组和20人灯光组历时两个多月才制作完成的,最终呈现出紧张刺激的特效打斗场景,同时以哪吒是儿童、敖丙是大人的设定,分别对两人的打斗动作进行捕捉,用中国武术和人物性格进行匹配,通过中国传统武术呈现出精彩的打斗场景。
(选自杭州网2019.8.21)
(材料二)
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将混元珠提炼成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为人,助周伐纣时可堪大用;而魔丸则会诞出魔王,为祸人间,元始天尊启动了天劫咒语,3年后,天雷将会降临,摧毁魔丸太乙真人受命将灵珠托生于陈塘关李靖家的儿子哪吒身上。然而阴差阳错,灵珠和魔丸竟然被调包,本应是灵珠英雄的哪吒却成了混世大魔王,调皮捣蛋顽劣不堪的哪吒却徒有一颗做英雄的心。
哪吒是魔丸转世,李靖之子,降生时,哪吒是一个肉球,长出五官后魔化,放火吓到人群。太乙真人用乾坤图将其束缚,想用拂尘把他打死,被哪吒的母亲殷夫人制止,永远顶着两坨黑眼圈、到处惹麻烦的哪吒犹如“混世魔童”,本性善良,他的成长十分坎坷,因为生而为魔,从小遭受世人的排挤,做了好事,人们也不认同。好在他在成长过程中证明了自己,最终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灵珠化身的东海龙王三太子敖丙是申公豹的徒弟,与哪吒不打不相识,成为对方唯一的朋友。背负龙族期望,全族压力令他痛苦不堪,最终因为哪吒的一向话,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敖丙为了救哪吒,用万龙甲抵挡了部分天雷,但他们还是肉身被毁,最终被太乙真人用一朵莲花护住了魂魄,两人依旧是最好的朋友。
(选自百度百科《哪吒》词条)
(材料三)
影片亦庄亦谐、老少皆宜,却又自然天成,充满哲理,从哪吒身上我们看到,即使真是“妖魔”转世,又有什么!其实,每个人都有魔鬼的一面,也有天使的一面,就看哪一方面多一些,或者说哪一方面显露,哪一方面隐藏,以决定你自己的模样。想要除去魔性,关键还得看你对人生的规划,对自己的认知,对生命的期待,对社会的责任,“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只要你内心涌动起的是不灭的热情与希望,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不断去打破这个贴在身上的魔兄,尽管这个过程很漫长,很痛苦,也很煎然。可是,终归你会做成你自己。
做自己,似乎是一生的功课。也许年少时的你意气风发,坚持自我,是那个简单纯粹的自己,生在尘世,不可免俗,随着年龄的增长,世事的影响,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改变,甚至变得面目全非。碰撞与冲刷中,终是要变成卵石的,关键是别忘了当初自己有棱有角的样子。
说什么命运,如果命是由天定,运则是由己为。谁的人生也不会毫无波折,“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只要不忘初心,永远保持一颗做自己的心,就能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选自微信公众号《银河悦读》银河剧评2019.8.9,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合的一项是( )别让果实长成诱惑
①她是个懂情调的人,因为爱梨花的白,她让丈夫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梨树。梨树还来不及开花的时候,丈夫就去了国外。再后来,梨树花开花落,果青果黄,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①。她却只能守着梨树守着相思过日子。每年梨树的果子还没成熟的时候,就已经引得四邻的孩子目光艳美。于是,不时有小脑袋在围墙外打探。
②她是个善良的人,明白小孩子的心思,明白他们心里和嘴里的那份馋。所以,她会主动给孩子们机会。有孩子趴在围墙上探头探脑的时候,她会回到屋里去。她家的围墙不高,孩子们费不了多少力气就可以爬上来,站在围墙上,就可以够得着树上的果实。她会躲在屋里看孩子们偷摘果子而发笑,孩子们的得逞,也是她心里的一份满足和快乐。再后来,面对孩子探头探脑的举动,她甚至故意敞开了院门。可冬春时节,当她看不见孩子们身影的时候,思念的烦闷和寂寞就又会袭上她的心头。
③梨树上的果子没有哪一个能真正等到成熟就都告慰了孩子们的馋劲。孩子们喜欢她的大度,大人们喜欢她的善良。
④但终于还是出了事。有个孩子贪恋树顶上的一枚果子,爬上了树,结果摔了下来,折了腿。孩子在医院里躺了好些日子才康复,一出院,孩子的父亲就提着斧子径直来到她家,要砍掉她的梨树,说留着这棵梨树终是祸害,不定谁家的孩子又会从树上掉下来。她觉得他这样做有些无理,四邻更是觉得他太过蛮横,自己的孩子贪嘴受了伤,怎么反倒怪起了别人。在人们的指责声中,他抢起的斧子落不下去,悻悻地作罢。
⑤这件事使她觉得很无趣,便生了去国外与丈夫团聚的念头,于是办了签证变卖房产。哪知道第一个跑来要买她房子的,竟是那个要砍掉她的梨树的男人。
⑥于是房子易了主,院子里的梨树便有了新的主人。新主人还是不容梨树存活,搬来的第一天就要将树砍倒,但被邻居们劝住了。他们说,这棵梨树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大家习惯了看。
⑦要不要砍倒这棵树,他犹豫了一阵,还是听了大家的劝,扔了斧子,放梨树一条生路。自此,梨树仍在院子里开花、结果,仍有四邻的孩子在围墙外打探,艳美枝头的果实。但他却不容孩子们打这些果子的主意。他一发现有孩子在围墙外探头探脑或站在围墙上偷摘果子,就高声呵斥,他甚至去买了防护网安在围墙的上头。这样,一树的果实被罩在了围墙里,谁也够不着。孩子们都说他吝啬,邻居们也认为他太小家子气,不就几个梨吗,何必这样宝贝着。
⑧转眼就是秋凉,一树的梨黄澄澄的。他架了梯子,一个个摘下来。摘了一箩筐,又拆去了墙上的防护网。他将那些梨分装在许多塑料袋里,然后,一家一家地送,让四邻品尝。大家都说,原来这树上的梨不是酸的,原来会有这么甜。
⑨自此,梨树在院子里年复一年地生长,年复一年地开花结果。围墙上的防护网也是安了拆,拆了安。没有孩子再打那些果实的主意并因摘果子而摔伤。每一年的秋熟季节,小区里的人们都能品尝到那一树果实的甘甜。他说,他这样做,只是为了不让那一树果实长成诱惑。邻居们消除了对他的误解,终于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
⑩他原来是想砍掉那棵梨树的,他觉得,他孩子的受伤,是梨树的过错。但后来他想通了,梨树并没有过错,错的是梨树的主人。它过去的主人是善良的,任由孩子们采摘果子,但恰恰如此,让那一树果实,成为了一树的诱惑,诱使孩子们学会了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诱使孩子们去遭遇因这种获得而带来的危险。
⑪成熟的果实是甜的,但诱惑的果实却是酸涩的。
【注】①风景: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
(选文有改动)
( 1 )为什么说梨树“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①梨树的“旧主人”在让孩子们“得逞”的同时,自己也有了“收获”。她的“收获”是什么?
②第⑦段中写道“要不要砍倒这棵树,他犹豫了一阵”,他为什么会“犹豫了一阵”?
( 4 )从第⑨段来看,“他的良苦用心”带来了哪些好的结果?一位哲学家说:有些事,做了才知道;有些事,错了才知道;有些事,长大了才知道……这告诉我们:知晓一件事、成就一件事,需要行动和实践,需要经验和教训,也需要时间和经历。
要求:①以“有些事过后才知道”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可讲述经历,可抒发情感,也可阐述观点。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