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梅园校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禁(gù) 然(mù) 轻怕重(niān) 众目睽(kuí)
B: 热(chén) 乳(bǔ) 怪不经(dàn) 咄逼人(duō)
C: 斜(qī) 怪(chēn) 为一谈(hŭn) 莽莽榛(zhēn)
D: 塌(tān) 样(mó) 踉跄跄(liàng) 人听闻(hài)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更,我国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如《湖心亭看雪》一文中“更定”是指晚上八点左右,而我们常说的“半夜三更”则是指晚上十二点至两点。
B: 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故乡》《社戏》均选自小说集《呐喊》。
C: 《孤独之旅》作者是曹文轩,节选自《草房子》。文章通过记叙杜小康随父亲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及他的情感经历,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熟的轨迹,揭示了挫折、孤独能促人迅速成长这一道理。
D: 古代作品集的命名方式多样化,如 《范文正公集》是以谥号命名,《柳河东集》是以作者的家乡命名,《李太白全集》则是以李白的表字命名。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要牢记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使命。
B: 为发展数字经济,使得市政府决定与国家信息中心合作共同举办博览会。
C: 地铁四号线的正式开通运营,决定了长沙地铁网是否迈入“米”字形时代。
D: “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
4、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我自1992年7月起,进入先生曾供职的广东省博物馆从事书画鉴藏工作,忝列门墙 , 有幸跟随先生学习书画鉴定近十年,获益良多。
B: 日本前内阁执意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导致中日两国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几乎裹足不前 , 两国关系面临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为严峻的局面。
C: 人们都希望度过美好的桑榆暮景 , 但现阶段中国许多老人的现实却并非如此,子女为生计四处奔波,无暇顾及老人,“空巢”现象普遍。
D: PX事件中,民众的激动情绪很大程度上源自对政府决策的不信任,政府如想一呼百应 , 则加强民主建设的同时,还要做好科学普及工作。
5、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zǎi) 寻(mì) 匀(chèng) 惟妙惟(xiào)
B: 遒(jìng) 亩(quán) 弓(nǔ) 摩肩接(zhǒng)
C: 梁(biàn) 士(bì) 书(zhào) 出入之(yú)
D: 穷(kuì) 鸟(kàn) 细(xiān) 绎不绝(luò)
6、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公输》一文出自该书。
B: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祥子第一次买车,攒了三年的买车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二次,买的新车很快被大兵抢走了。第三次买车后好景不长,祥子把车卖掉去安葬难产而死的虎妞。
C: 《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曹刿论战》出自该书。
D: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7、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于/夏水襄陵
B: 其间/千二百里
C: 虽/乘奔御风
D: 清荣/峻茂
8、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
再也读不到词华典瞻字字珠玉的传世檄文, ;再也听不到迁客骚人追昔抚今的慷慨憾恨, ;再也访不到菊前对酌松下对弈的隐士,
①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 ②只剩下清冷孤寂的满眼峰峦 ③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

A: ③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标题“怀疑与学问”点明了论题。
B: 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C: 作者所说的怀疑,是建立在动脑筋思索的前提下的,是真正求知、做学问的表现。
D: 本文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语言准确,富有说服力。
10、调整下列句子的顺序( )

a.论点是全文论述的中心。

b.有了论点,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寻找并选择正确论点的论据。

c.一篇议论文,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

d.论据的材料很多,把它写入文章时,一定要进行严格的选择。

e.它既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道理。

f.论据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依据。

A: cbafed
B: cabfed
C: bcafed
D: cabefd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词赏析。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 1 )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 2 )体会“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的妙处。

( 3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嚶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1 )解释下列句中横线词的意思。

①猛浪奔(________) ②皆生树(________) ③泉水石(________)

( 2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3 )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运用了间接描写的手法,写出了水的清澈。
B: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运用对偶的修持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以闹衬静,勾勒出一支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是作者所感,侧面描写山美,一方面在赞叹山之高、林之深、谷之幽;另一方面抒发了作者的“览物之情”;对大自然的留念、向往之情。表达出作者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弃。还有-方面是对好朋友婉言相劝,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细菌发电前景广阔》一文,完成后面问题。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A)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 ,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B)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 1 )“细菌发电”共有三点优势,请结合全文,分别用三个字进行概括。
; ② ; ③

( 2 )下列对文章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画线句(A)说明细菌发电的历史较长。
B: 本文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予以说明的。
C: 细菌发电的原理很复杂,但都要细菌参与,并与其他物质发生转化。
D: 嗜盐杆菌发电原理与其他细菌相同,且成本大大低于糖。
( 3 )请指出第②段中画线句(B)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心中的卧虎

【新闻回放】第8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于当地时间2月24日晚在好莱坞杜比剧院举行,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次夺得最佳导演奖。此外,这部荣获11项提名的3D电影还收获了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原创配乐3个奖项,成为今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

这部电影根据加拿大小说家扬·马特尔的同名作品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个17岁的少年和一只450磅的孟加拉虎共同在救生艇上,在漫无边际的太平洋上漂流227天,在互相威胁中共同求生的故事。这是一部颠覆传统的电影,讲述的是东方的思想、宗教和哲学,有着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访谈连线】

【采访1】柴静:你不怕失败吗?

李安:怕,怕才有劲儿。怕,人才会提高警觉。就像那个少年跟那个老虎漂洋过海,他后来发现没那只老虎他活不了,恐惧使他惊醒,也增加了他的精气神。所以那种提高警觉的心理状况,其实是生存、求知、学习最好的状况。有时候我也需要一点刺激,不让自己惰怠、陈腐,我不希望自己被淘汰。

柴静:以你在现在电影界的地位和大家对你的敬重,你还有这种担心吗?被淘汰的恐惧……

李安:会,对于观众,对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个交代,也要很诚恳。未知的状态是一种很新鲜很兴奋的状态,给你最好的发挥。这是你作为一个有天分的人,欠观众的一个人情。

【解说】少年派的挣扎,也是李安内心的挣扎。他曾一事无成。他说那时的自己,唯一能和绝望对抗的,是对电影的幻想。而即使现在功成名就,在电影之外,他说自己仍是一个无用之人。

【采访2】柴静:你觉得你在现实中是一个无用的人,为什么用“无用”这个词?

李安:我不会用电脑,一般生活上的事情我都不太灵光的。我在年轻的时候就这样的,迷迷糊糊的,所以我想我可能是活在另外一个空间的人吧,跟这个世界好像若即若离,不太容易专注了。

柴静:在电影里的时候,你是什么状态?

李安:好像换一个人,魂回来了。我的工作人员觉得我是很有主见,蛮坚强的,而且很专注。他们任何大大小小的事我都管,事情从大到小每个细节我都管。虽然我对很多东西都不懂,但如果跟电影有关的话我一下就懂了。

【解说】电影里的故事,该如何收尾?老虎的存在到底是真实的,还是少年派在海上漂流中为了对抗绝望、为了活下去而制造的幻觉?这是李安必须回答的问题。

【采访3】柴静:也许制片方会劝你说,你不要管它了,你就给一个通俗故事,一个冒险的故事,不就够了吗?

李安:对,可那就是不够好。我做电影二十年,一直很重视精神力量,脑子喜欢编东西,很喜欢幻想,做梦。

柴静:在这个片子里面,你的态度是什么?

李安:就是一个男孩子的成长,从一个男孩变成男人。

柴静:你想传达的是什么?

李安:一种情怀吧,我这个人比较多愁善感。所以说我觉得成长的痛苦,也就是纯真的丧失。

柴静:好像你的大部分电影都在讲纯真的丧失?

李安:对,纯真不光是丧失,你对纯真的怀念本身是一种情怀,我觉得那种怀念不能够丧失,我觉得纯真应保存在内心深处,那里有你最珍惜的亲情、友情、爱情,我觉得这些都要保留住,那是种精神状态,那是种赤子之心,我希望人不管生存环境怎么样,都一定要有纯洁的心。我希望在那个方面我永远不要长大。

【采访4】

柴静:你原来说过一句,说电影不是去拍已知的,在拍电影过程当中你会发觉自己的未知,这个电影让你发现自己的什么呢?

李安:这个很难讲,我发觉就像派一样,我对信仰还是有一种向往,可是心里面还是有那头老虎,还是搞不定。

柴静:这个老虎对你来说是什么?

李安:说不出来,像野兽一样,有一种野性。在拍电影这种精神状态里面我会有一些体验,我很想把那些纯真的情怀和信仰传达给观众,希望也能够引发他们心里面的卧虎藏龙。

柴静:表面看上去大家都觉得你是一个好好先生,你甚至不愿意说得罪人的话。但是你的电影中,充满了不安、挣扎,甚至是愤怒……那你觉不觉得你会有点矛盾?

李安:我想每个人都有,只是说我比较有天分,我具体化,我能够拍成电影,而他不见得有能力表达出来。

(选文有删改)

( 1 )根据【新闻回放】,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

( 2 )如何理解李安在【采访3】中说的“成长的痛苦,也就是纯真的丧失。”这句话。

( 3 )本部电影同名小说曾被评价为“绝不可能拍成电影”的作品,李安却成功完成拍摄并获奖,他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根据【访谈连线】分点概括。

( 4 )请结合文意,谈谈标题“心中的卧虎”的内涵。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读你”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情非得已”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