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万籁俱寂的夜晚,留守儿童李明不禁想起了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 B: 当今社会,不少“伪专家”打着养生的旗号故弄玄虚 , 忽悠公众,致使不少人上当受骗。 C: 在同桌的循循善诱下,小明渐渐迷上了电脑游戏,到现在已难于自拔。 D: 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不应该无精打采 , 应该振作起来勇敢面对困难。 |
2、 | 下面哪个文学家被称为“太康之英”( ) A: 左思 B: 潘岳 C: 阮籍 D: 陆机 |
3、 |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改变交通拥堵的现象,我校组织部分老师担任交通疏导员,拥堵现象便戛然而止了。 B: 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到了,我校师生欢聚一堂,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歌舞晚会,大家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C: 如果我们不会自行减压,学习效率往往会事半功倍。 D: 班会课上他口若悬河 , 出众的口才让大家都很佩服。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小宁在语文课上答错了一个问题,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B: 班长李华学习好,品德好,在班上德高望重。 C: 韩日世界杯上,中国足球队以0比2不敌哥斯达黎加队,大家对此津津乐道。 D: “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邻居家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 |
5、 | 下列选项中解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谧:安静。 B: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C: 响晴:响亮的声音,晴朗的天空。 D: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
6、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遣(qián)冯唐 浊(zhuò)酒 塞(sài)下 B: 貂裘(qiú) 鬓(bìn)微霜 羌(yàng)管 C: 千嶂(zhàng)里 不寐(mèi) 如拭(shì) D: 麾(máo)下 炙(zhì)烤 霹(pī)雳 |
7、 | 以下关于各篇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涉世家》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场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地揭示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农民运动。 B: 《唐雎不辱使命》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 C: 活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下阕,采用了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为国效命的愿望。 D: 《隆中对》一文谈到建立“霸业”的根基,诸葛亮先分别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再总论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
8、 | 对下面语段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自然美依赖于人和人类社会 C: 自然不等于自然美 D: 自然美不能离开自然,但自然美也依赖于人和人类社会 |
9、 | 与原文完全一致的是( ) A: 巴山楚水荒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B: 而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敲门 C: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10、 |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为我国进入快速太空提供了新的发射方式。 B: 2019年6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宣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的所有权属于国务院新闻办。 C: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约占在美留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D: 一座大型冰川湖一夜之间突然干涸,通过对湖床进一步地勘察,使科学家认为裂缝是湖水巨大的压力造成的。 |
诗词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1 )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 2 )甲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 ( 3 )解释加线的词语。 ①缘: ②俨然: ③欣然规往 ④诣太守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渔人甚异之。 ②好读书,不求甚解。 ( 5 )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 ( 6 )第②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7 )“乙文”中的“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生活爱好,“ ”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 1 )对“也无怪他们疑惑”和“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两句中的“他们”,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中国的茶道精髓
①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一种很有益的和美仪式。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包括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导引这七种主要义理。中国茶道以“四谛”为总纲,即和、静、怡、真。
②“和”是中国茶道的灵魂,是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中国茶道融合了儒、佛、道三家思想,而突出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迎合了中国民众的实用心理。这正是区别于日本茶道的标志之一。和谐——中国茶文化不朽的灵魂。
③“以茶待客”是中国的习俗。有客人来,端上一杯芳香的茶,是对客人极大的尊重;即使客人不来,也可通过送茶表示亲友间的情谊。宋代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人人情高谊,见外方人之被欺凌,必众来救护。或有新来外方人住京,或有京城人迁居新舍,邻里皆来献茶汤,或者请到家中去吃茶,称为“支茶”。
④在现代生活中,以茶待客,以茶交友,通过茶来表示深情厚意,不仅已深入到每家每户,而且也用于机关、团体,甚至成为国家礼仪。不论是宋代汴京邻里的“支茶”,还是现在的人们以茶待客和茶话会,茶都是礼让、友谊的象征,都是亲和、和谐的体现。
⑤“静”是中国茶道的精髓,“和”是因“静”而“和”的,没有“静”的氛围和境界,“和”只是一份残缺的心灵。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路。
⑥感悟到一个“静”字,就可以洞察万物、思如风云、心中常乐。道家主静,儒家主静,佛家也主静。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高僧还是儒生,都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之路。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可洞察明鉴,体道入微。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⑦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虚静的空灵的心境,当茶的清香浸润着你的心田的时候,你的心灵就会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就会在虚静中升华,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和交汇,达到“天人和一”的“天乐”境界。(有节选)
作文:
请以“携反思一起上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③不得套作、抄袭;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