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隋唐陶俑艺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其中以唐三彩为最。 B: 如今,美联储的加息决定或将使得亚洲国家同中国分道扬镳。 C: 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 , 像拓宽了几尺。 D: “内地第一偶像天团”的BOBO组合,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在短短的一年里交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作业”,赢得了众多的奖项,当之无愧地在一周年的时候,领到了“一年级优等生”的奖状! |
2、 | 下列解说无误的一项是( ) A: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母亲留有印象”。 B: 教学相长 祖籍广东 精神振奋 营养丰富解说:这些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C: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解说:这个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D: 我?要跟你去。解说:这个句子的标点表示说话人很想去,但怕对方不同意。 |
3、 |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材料二:《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 A: 由“德”字的古文字形可知,“德”是一个会意字。 B: “德”字在发展的过程中,字形越来越复杂,含义越来越丰富。 C: 材料二中划线的两个“的”字在材料中充当结构助词。 D: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
4、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风雪载途B: 愧怍 鎏金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 蟾蜍 脊椎 惟妙惟肖 重峦叠嶂 D: 归咎 喷嚏 啸聚山林 穿流不息 |
5、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寒冬腊月,山里的腊梅相继开放。它们虽然生长在贫瘠的岩缝间,经受着凄风苦雨的侵袭和无人问津的寂寞,却也无怨无悔;即使零落成泥,也芳香依旧。到了三四月份,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也会自在绽放,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看上去,________。花瓣左右对称,向外弯曲,________。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________。它虽最微小,但并不自惭形秽,反而更追求精致,活出精彩。 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②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③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
6、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沮丧 篷首垢面 谴绻 不屑置辩 B: 尴尬 浮想联篇 推崇 汗流浃背 C: 祈祷 妇孺皆知 荣膺 销声匿迹 D: 函养 无与伦比 亘古 潸然泪下 |
7、 | 下列划线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B: 相与步于中庭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C: 出淤泥而不染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 复前行,欲穷其林 其真不知马也 |
8、 | 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B: ③②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③②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挤,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B: 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C: 针对“假羊肉”事件,全是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D: 晚年的他,仍然经历充沛,充满创作激情,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
10、 | 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 B: ①②③④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②④ |
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1 )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画面。( 2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阅读《郑板桥开仓济民》一文,完成小题。 ①郑板桥开仓济民() ②曾任范县令() ③值岁荒() ④上有谴 ()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或阻之 A: 观之正浓 B: 故时有物外之趣 C: 是吾剑之所从坠D.至之市 D: 至之市 ( 3 )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划两处)。 此 何 时 若 辗 转 申 报 民 岂 得 活 乎(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 5 )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 1 )文章布局精心,井然有序。先总写济南冬天________的特点;分写济南的山水: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温暖,次写秀气的________,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最后写济南冬天水的________、绿、清、亮。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②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 3 )下面理解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御风飞行
①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苍蝇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词冠于昆虫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飞行家族,也是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地球上的第一次飞行是个什么场景?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早已消失在岩层之中。不过,当年第一批飞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星球上,他们就是蜉蝣。
②蜉蝣这种生物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以藻类为食,当它们准备好繁殖,便爬出水面,在水边的植物上蜕皮,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便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不久,雌虫产卵,刚刚脱离水面不过几十小时的蜉蝣们再次回落水中,这也意味着它们个体生命的终结。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
③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几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应对飞行时巨大的应力考验。与鸟、蝙蝠翅膀一样,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④昆虫与其他飞行动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蜻蜓一般为每秒200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1000次。不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飞行可不简单是上下运动,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画八字形。直到最近,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3倍的开力,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8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与重力大小之比能达到2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
⑤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烧”,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只小小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000公里,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
( 1 )本文开头提及蝴蝶、苍蝇、蜉蝣这些飞行家族成员,有什么作用?①一架战斗机的推力与重力大小之比能达到2就可以“笑傲江湖”了。
②一只小小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000公里 , 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
( 4 )文章第③段中提到“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根据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支撑这句话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