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 )。 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C: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D: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2、 |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三峡库区蓄水后,人们将看到“高峡出平湖”的壮丽________。 ②我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升空,________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新篇章。 ③销声匿迹数十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白鹤和雪雁等20多种________鸟类,最近陆续出现在黄河入海口。 A: 景致 揭穿 珍稀B: 情景 揭露 珍奇 C: 景观 揭开 珍稀 D: 景致 揭露 珍贵 |
3、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吞噬(shì) 忿(fèn)然 锲(qì)而不舍B: 猥(wěi)琐 晌(xiǎng)午 气冲斗(dǒu)牛 C: 愧怍(zuò) 震悚(sǒng) 忍俊不禁(jīn) D: 污秽(huì) 羸(yíng)弱 屏(bǐng)息凝神 |
4、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仲裁(zhòng) 娴熟(xián) 遒劲(yǒu) 重峦叠嶂(luán) B: 簇拥(cù) 推崇(chóng) 绯红(fēi) 潜滋暗长(qián) C: 诏书(zhào) 岔道(chà) 镌刻(juàn) 深恶痛绝(wù) D: 炽热(zhì) 诘责(jí) 教诲(huì) 面面相觑(qù) |
5、 |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B: 冬奥会结束后,大家都在关注中国短道速滑队主帅李琰是继续留在中国队,还是寻找下一个舞台? C: 春节晚会上,一曲《时间都去哪了》让无数人感慨岁月的流逝和亲情的美好。 D: 3D打印技术如今被广泛应用于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和医疗等领域。 |
6、 |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这类节目的兴起,一方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弘扬提供了平台和渠道。 ②从之前的《汉字英雄》、《中国成语大会》,到近期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类节目越来越受到欢迎。 ③近年来,各类综艺节目看似“百花齐放”,从音乐真人秀到明星玩游戏,热热闹闹。 ④另一方面也用有温度、有新意的电视表达,为追逐娱乐和喧嚣的荧屏带来一抹亮色。 ⑤实际上同质化严重,没有多少艺术含量,也没有多少文化含量,备受观众垢病。 ⑥随着这些综艺节目的泛滥与衰落,文化类节目异军突起。 B: ③①④②⑤⑥ C: ①④②③⑥⑤ D: ⑥①④③⑤② |
7、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们要认真地把教室布置得干干净净。B: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D: 老师认真地听了我们的发言,并作了总结。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是培养青年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B: 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 C: “一带一路”将在非洲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上,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 D: 许多内地教师心怀理想,奔赴新疆,开创新时代教育援疆的壮丽画卷。 |
9、 |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脊梁(jí) 恐吓(hè) 联袂(mèi) 迥然不同(jiǒnɡ)B: 氛围(fèn) 干涸(hé) 处理(chù) 断壁残垣(yuán) C: 庇护(bì) 惩罚(chénɡ) 怠慢(dài) 跋山涉水(bá) D: 褴褛(lǚ) 静谧(mì) 广袤(máo) 毛遂自荐(suì) |
10、 | 选出划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 A: 别具匠心(特别的心思) B: 丘壑(高山) C: 嶙峋(绵延不断的样子) D: 镂空(雕刻)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西溪独泛 (唐)皎然 道情何所寄,素舸①漫流间。 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入静片云闲。 泛泛谁为侣,唯应②共月还。 【注】①素:不加装饰的船。②唯应:只有。 ( 1 )作者通过写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营造了________的氛围。( 2 )本诗尾联与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情感表达上相似,请加以赏析。 |
阅读理解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③炳烛:点燃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暗。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喑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 1 )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 ②恐已暮矣________ ③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 ④盲臣安敢戏其君乎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3 )找出《孙权劝学》中出现的两个成语,并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解释。( 4 )孙权与师旷均劝学成功,但劝学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 |
(材料一)
什么是人工智能(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AI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得懂计算机、心理学和哲学知识。AI是一门范围十分广泛的科学,它涉及不同的领域,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总的来说,A1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潘云鹤说,AI当前正处在转折之际,其技术会升级换代。它将通过跨媒体和各种无人技术更紧密地融入人类生活;通过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通过大数据和群体智能,拓展、管理和重组人类的知识,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建议,在越来越多专门领域的博弈、识别、控制和预测中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能力。
(材料二)
“30年后的AI必将成为巨人,但是它会在哪些方面展示它与众不同的威力呢?”
在潘云鹤的构想中,到那个时候,大数据智能的研究已经可以为经济智能化运行提供强大的工具,帮助政府和企业从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预测经济和市场的走向,前瞻性地创造新产品,进行新投资,确定新政策,从而避免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等全球性风险,以及产能过剩、库存畸高等问题。市场经济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科学基础,使人类经济的运行进入更高水平。
对于“AI对人类健康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一话题,潘云鹤料认为,“AI用于预防医药,已进入发力阶段”。
近年来涌现的各种大型医疗仪器、小型穿戴式设备、大量生理传感器和海量的数字化病历,源源不断地生成人体健康的大数据。将这些大数据汇合、分析、学习和提取,就可以预测人体健康的走向和生病的可能。在未来,借助人工智能,高血压、糖尿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或许能得到预防或者阻断。
另一个关于AI的梦想:人脑和电脑联通。
潘云鹤说,人脑和电脑如能直接联合工作,就会形成“脑机混合”,增强智能。如果一个学生能轻而易举地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四书五经、世界地理、中外法律....可以想象,我们的教育,会因此发生什么样的改变。一场彻头彻尾的人工智能革命,将真切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材料三)
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中越来越重要。下面是某资料库的两项调查统计结果:
图一2018~-2023 年中国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市场规模 图二2019 年中国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各产业份额
(材料四)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许多专家认为,当前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短板在于产业发展过度依赖开源代码和现有数学模型,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并不多,中国制造在从“硬件组装厂”向“软件组装厂”蔓延。某集团首席技术官认为,差距并不可怕。随着将来的发展,中国可以追上来,只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也有专家表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上有独特优势,如稳定的发展环境、充足的人才储备、丰富的应用场景等。
( 1 )简要概括(材料一)第一段和(材料四)的主要内容。①(材料一)第一段:________
②(材料四):________
( 2 )阅读(材料一),说说AI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哪些显著的特点。材料一:
《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节选)
依据课程标准科学命题。各地要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所设定的除综合实践活动外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门课程,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业。考试具体方式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学科特点确定。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钢,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不得超标命题。
发挥引导教育教学作用。考试命题要注重引导学校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考试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导向作用。
材料二:
取消考试大纲的中考,对考生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有考试大纲,日常的学习有目标和方向,对升学考试更有信心;有考试大纲也有利于教师更有侧重点地开展教育活动,便于教师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复习,更为重要的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还能抓准考试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
取消了考试大纲的学习,对学生来说,简直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主次,很有可能学会的没有考,考到的知识点都是平时没搞明白的地方。唱歌唱戏尚且有高潮部分,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倒是四平八稳,毫无跌宕起伏,学到的知识点能印象深刻吗?考试范围不明确,知识不分重点,凡课本上有的、老师拓展的内容都要全部学会,这不是意味着学生的负担加重了吗?简直与老生常谈的教育“减负”背道而驰!
材料三:
在应试教育下,成绩是衡量一切的准绳,机械简单的“教”与“考”让一些师生乐此不疲。有教师坦言,考纲使用几十年,一切圈着考纲转,哪怕标点由顿号变成了逗号、某个句子多用了个助词等都琢磨了个遍。如此下去,还有多少教师会致力自主教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学以致用呢?
社会诟病应试教育已久,但怎么去改,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初中考试大纲的取消,意味着“指挥棒”变了,可以说是对应试教育的一种纠偏。
显然,这种变化对教师的教学和命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没有大钢怎么教?怎么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如何将所教内容通过更为自主和开放的命题呈现出来?这都是迫切需要思考的。对学生而言亦如此,“盲考”的抓瞎、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这些习惯统统要丢掉,还要学会深度思考,拥有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同时培养起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和自主消化学科知识的能力。
此外,还需打消家长的焦虑和压力。以前习惯了让孩子照“纲”学习,现在考纲取消了,家长短期内无所适从是可以理解的。教育部门要引导家长从根本上认识改革的目的及意义:取消考试大纲,有利于基础教育回归育人本位,能让学校安静办学,让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中考会合理地设置考试内容的结构,减少一些完全考死记硬背试题的比例,调高开放性、综合性试题的比例,考查学生活学活用及应变能力,这是对“读死书,死读书”的扭转。
淘汰不适合社会发展、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提升的落后教考方式,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
只有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育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真正活起来。
(节选自浙江教育报《取消考纲,中考要行稳致远》)
( 1 )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题:请将题目“毕业了,真 ”(好、留恋、后悔、感动……)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字数在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