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修葺 抉择 轻歌曼舞 振聋发聩 B: 狡黠 狼籍 杞人忧天 暗然失色 C: 市侩 煨亵 海市蜃楼 好高鹜远 D: 狭溢 斑斓 妇嬬皆知 郑重其事 |
2、 | 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B: 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笑了,气氛一下子到达高潮。 C: 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捏着蝴蝶的翅膀,生怕伤害了它。 D: 我渐渐长大,常常一个人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 |
3、 | 下列划线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炽痛(chì) 招徕(lái) 蹑手蹑脚(niè) B: 娴熟(xián) 解剖(pōu) 长吁短叹(yū) C: 殷红(yān) 绮丽(qǐ) 引颈受戮(lù) D: 谀词(yú) 剽悍(piāo) 恃才放旷(shì) |
4、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的散文,追求一个“真”字,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 B: 通过对济南冬天场景的描述,使作者流露出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对济南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 C: 作者通过抓住春天景物的色彩、情态,运用不同的感官从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描绘了春雨美丽、娇媚的特点。 D: 史铁生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
5、 | 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 ①一张一米宽的木床挨着炉子,两头的床脚是两撂石头。 ②一只铁皮炉子安在房子中间,铁皮烟囱穿过房顶伸到屋外。 ③床板上铺着一块鲜艳的垫子,垫子上摆着一只鼓鼓囊囊的白色方枕头。 ④进了门是这家人的厨房兼起居室。 ⑤走过一块块草地,跨过一条条小溪,我们来到扎西家的白房子跟前。 A: ⑤④②③①B: ④①②③⑤ C: ⑤④①②③ D: ⑤④②①③ |
6、 | 下面选项中,句子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修改:删掉“动员和”) B: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其它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修改:把“意识”改为“能力”) C: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峰顶。 (修改:把“不管”改为“尽管”) D: 对于黑板报的质量问题,应该引起班委会的重视。 (修改:把“对于”改为“对”。) |
7、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 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 ③那么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 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 A: ①②④⑤③B: ②①④③⑤ C: ⑤④③①② D: ②⑤④③① |
8、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中美两国首脑会晤来看,和平谈判是解决两国贸易争端的不二法门。 B: 孙杨在2020年FINA冠军游泳系列赛中拿下新年首冠,不愧是泳坛的“一代天骄”。 C: 小明从头到脚都换上了新的装扮,让人觉得他冠冕堂皇。 D: 在这间不容发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坏人利用。 |
9、 | 下列句子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有意识地使用火,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创新,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关键 。有了火的温暖,人们得以熬过寒冷的岁月,迈向更广阔的天地;有了火的照明,人们得以避开猛兽的 ,夜以继日地劳作;有了火的炙烤和蒸煮,人们得以食用熟食增强体质;有了火的高温,人们得以制陶冶炼加速文明进步的 。火,并不是自然长久地、 地存在,它需要人们的呵护,需要人们掌握一定技巧才能获得。 A: 标志 叨扰 步调 继续 B: 标致 袭扰 步伐 继续 C: 标志 袭扰 步伐 持续 D: 标致 叨扰 步调 持续 |
10、 | 下列句子中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家长无意间给孩子种下的好逸恶劳的种子,那么收获的肯定是因好逸恶劳所带来的恶果,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嘛。B: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学习也是一样的,要撑握好科学文化知识,需要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 C: 他父亲是个很老实本分的人,谁想到他竟那么奸诈狡猾,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 古人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虽然长跑成绩不强,但你的篮球打得最棒,所以不要妄自菲薄啊。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 1 )第二句中“低徊”一词很富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2 )这首诗中的三,四两句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做简要分析。 |
阅读以下两个片段,完成第小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乙)崔子忠,字青蚓。其先山东平度州人。子忠为诸生①,甚贫。为文崛奥,数试而困,慨然弃去。荜门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黾勉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工图绘,为绝技,时经营以寄傲③;更善貌人,无不克肖④。当时贵人,多愿与之交,皆逃避不顾。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 【注释】①诸生:明清时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学者,称诸生。②黾(mǐn)勉:勉励;尽力。③寄傲:寄托傲世之志。④克肖:酷似。 ( 1 )解释划线字的含义。①不知何许人也 ________ ②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________ ③数试而困 ________ ④更善貌人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②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 ( 3 )甲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4 )甲文中五柳先生与乙文中崔子忠有哪些共同特点? |
生活远比朋友圈精彩
①最近,一款名为“西瓜足迹”的小程序在朋友圈刷屏。人们选择自己去过的城市之后,足迹地图就会自动生成。一下子,朋友圈里冒出了一大批旅行达人,“踏足30多个省区,700多个城市,超越了99.9%的用户”者大有人在,惹得不少“吃瓜群众”犯嘀咕,为何你们都走过千山万水,唯独我没去过远方?
②只不过,数据很唬人,实则糊弄人。在这个小程序里,去过哪些地方,全凭自己选择,谎报、多报自然很随意;地级市、县级市并列在一起,很多城市还被漏掉了;超越多少用户也不是计算得出,只是个大概的数值,说来说去,其根本谈不上记录足迹,不过是粗糙简陋的数字游戏,玩家们自娱自乐,没必要太当真。
③其实,晒“足迹”也算不上新鲜事。对很多人来说,“晒”早已成了一种日常仪式,干了什么事,不分享出去,就浑身不自在。当然,我们不否认这其中有真情实感,可“打肿脸充胖子”、“以演谋晒”的也确有不少。一杯咖啡、一本书,发条朋友圈,点赞不断,便自觉读了万卷书;、蓝天白云,传几组照片,掌声一片,便好似行了万里路……亦真亦假中,也闹出不少低级笑话。有人煞有介事晒泳装照,称正在墨尔本海滩晒太阳,一看时间南丰球分明是大冬天;有人一惊一乍,撒娇说在倒时差,一打听只是去了趟东京……刷屏一波接着一波,犹如舞台剧一般揭幕、谢幕,有人调侃,生活远没有朋友圈精彩。
④一些人为什么热衷在朋友圈表演?一些小程序一上线便传播甚广,恰是迎合了这些心理。简单的地图、直观的数据,用户借此很好地宣示了“世界那么大,我都去看了”,至于各种缺陷、漏洞,迷失在情绪中的人们怎会较真。莎士比亚有言:“这世界是一个舞台,我们都是演员。”这句话放在社交媒体时代,颇为贴切。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更广、机会更多,也更简单了。分享、点赞、转发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能被重视、被认可、被崇拜,久而久之,也不免让人有一种自带光环的幻觉,进而迷恋上“以自我为中心”的快感。
⑤生活不在别处,表演换不来精彩。有部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社交评分系统主导了人们的生活——获得评分高的受人尊重,评分低的将被人排挤;人们疲于应付“点赞”与“被点赞”,最终丢失了自我。这一隐喻,值得我们深思。远方到底在哪里?不在朋友圈,不在镜头里,而是在脚下。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才是应有的生活态度。否则就算走到天涯海角,也没有跳出方寸之大的小圈圈。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6月7日)
(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材料一:近日,在广州市白云区从事教育工作的市民李晓杰,发现自己的照片被人在网上随意发布,并放在了某网站的宣传海报上。她感到非常气愤:为何自己的照片会出现在某网站的海报上?原因可能与她发布在微信朋友圈上的自拍有关。
材料二:朋友圈晒火车票、飞机票时注意保护票面上的条形码或者二维码,因为这很可能成为泄露个人信息的途径。如果黑客找到办法破译条形码或二维码,个人信息将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黑暗中的花香
石兵
①五岁那年他失明了。起初,他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不停地问母亲,为什么总是黑夜?为什么不打开灯?
②母亲告诉他,他头顶有一块乌云,挡住了太阳和所有的灯光,不过不用害怕,虽然不能见到光明,但乌云挡不住太阳散发的温暖,用心感受世界还是暖烘烘的。
③他似懂非懂,却突然雀跃了起来,妈妈没有骗我,天上真的有乌云呢,有雨落在我手背上了。母亲的身体微微颤抖着,紧接着,有更多的雨落在他的手背上、脸颊上,雨水咸咸的、涩涩的,那是母亲的眼泪。
④黑暗中,他的听觉变得异常灵敏,甚至能听到一朵花开放的声音。有一天,他听到角落中传来细微的“噼啪”声,于是摸着墙壁走到角落,他伸手轻轻触摸,发现那儿有一盆植物,一股香气随着他的触摸在空气中弥漫开来,那是一种淡淡的无可名状的味道,像是光明的味道。
⑤母亲告诉他,那是一盆菊花。从此后,他爱上这盆花,他触摸它的枝叶,会感到凉润沁心;聆听花开,则会在心中打开一扇门。恍惚中,有一束光注入他黑色的世界。时光的流逝静寂无声,他渐渐顺从了黑暗,没有了最初的恐惧,反而变得有些依恋起来。直到有一天,父母告诉他要上学了,那个学校很好,虽然仍然黑暗,却充满了花香。
⑥随着父母跌跌撞撞走出家门,听到大街上车水马龙的声音时,他的身体变得僵硬起来,他感到强烈的阳光照射在自己身上,那温暖有些燥热,令他平静的心剧烈地跳动。
⑦他进入的是一所盲人学校,果然如父母所说,这儿充满了淡淡的花香味道,在穿过一段坑洼不平的林荫道时,他感觉到阳光忽明忽暗,他紧紧握住父母的手,害怕自己会迷失方向。那一天,他不知走了多少路,最后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房间,然后,他听到了一个温柔的声音在叫他的名字,你好,请坐下吧。
⑧他坐了下来,父母不知何时松开了手,他无所适从地四处摸索着,突然摸到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桌子,这时,他嗅到了一股熟悉的花香,循着花香探去,果然,家中角落里那盆菊被放在了桌子的一角。在熟悉的花香环绕下,他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然后,他听到四周传来了他异常熟悉的声音,那是一种呼吸的声音,只有身处黑暗之中的人才会那样呼吸,细微、悠长、平静……
⑨在这里,他遇到了很多与他一样身处黑暗的年轻人,他学会了许多,生活能自理了,可以用盲文阅读书籍,甚至可以在操场跑道上与人赛跑。他逐渐长大了,有了很多朋友,他觉得黑色不再是单调而封闭的,相反,黑色是深邃而包容的,他热爱上了生活,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与另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光明。
⑩每天的课程很多,但他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伺候桌上的菊花。老师告诉他,这种菊花叫作墨菊,虽然朴质无华,却端庄稳重,在花的世界里,墨菊惬意舒缓、洒脱娴静、隽永鲜活、醇厚如酒,将其融汇到心境中,会凝聚起一份自然天成,飘逸出一份清绝品格。他听得悠然神往,心中暗暗下了决心,自己也要做一朵墨菊,在黑暗中散发出淡淡的花香,把平凡的生命沉淀成一杯醇香的酒。
( 1 )题目中的“花香”除了指菊花的香味之外,还有什么特殊含义?最初的恐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文中有三件事体现了父母对“他”的精心呵护,请简要概括。(一)半命题作文
岁月轻轻滑过指尖,许多往事便渐渐弥散在如沙漏般的光阴里面。但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某些东西,让我们刻骨铭心,难以忘记。因为这种记忆是美丽的,芬芳的,能够温暖人心的,让人心情愉悦的……
请以“_______的记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二)命题作文
题目:阳光总在风雨后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和思考,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