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对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 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 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 ⑥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现象 A: ③⑥①⑤④②B: ③⑤④②⑥① C: ⑥④①②③⑤ D: ⑥②①④③⑤ |
2、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萧红,我的姐妹》一文的描写在字里行间浸润着作者对萧红的挚爱,这些描写有力地凸显了萧红的形象。②在写作中对人物进行多方面的立体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③如“多年前,也是阳春三月,在那个蒲公英刚刚发芽,河冰消融的地方,曾经留下过一个顽皮、聪颖而又倔强的小女孩的身影” “萧红正穿着一身素白的旗袍,穿过呼兰河,在空旷的原野上独行”。④萧红女士坎坷而悲情的形象,在作者细腻的立体描写中凸显在读者眼前。⑤从文中发现作者用细腻的感情、轻柔的笔法对萧红的形象进行塑造。 B: ②①⑤③④ C: ①②⑤③④ D: ①⑤③④② |
3、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她的出色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修改:删去“由于”。) B: 我国古代白话小说都有着引人入胜的人物。(修改:“人物”改为“形象”。) C: 孔乙己一到店许多酒店的人便都看着他笑。(修改“许多”与“酒店的”位置互换。) D: 一个人能否在生活中接受磨难,是他战胜孤独的关键。(修改:删去“否”。) |
4、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收敛(liǎn) 泯灭(mǐng) 猝然(cù) 有机可乘(chèng) B: 档案(dǎng) 嫉妒(jì) 静谧(bì) 怏怏不乐(yàng ) C: 庇护(bì) 惩罚(chéng) 炫耀(xuàn) 良莠不齐(yǒu) D: 脂粉(zhī) 媲美( bì) 禁锢(jìn) 颔首低眉(hán) |
5、 | 下列与“望之蔚然而浑秀者,琅琊也”中的“也”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B: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6、 | 下面文学常识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 A: 律诗每首八句,两句一联,计四联。律诗的二、三两联分别叫颈联和颔联。 B: “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一句的主干是“我们看着小牛犊”。 C: “沐浴春风”“大雨滂沱”“直挺秀颀”“密不透气”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 骈文,又称“骈体文”,盛行于南北朝,最大的特点是讲求对仗,富有节奏感。 |
7、 | 下面有关新闻评论的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新闻评论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 B: 新闻评论是议论文体裁中重要的一类,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 C: 新闻评论代表一定的机构、组织对当前重要问题和事件的态度、观点、看法,可以指导受众的意见走向、行为走向。 D: 新闻评论在舆论监督中处于一种显要的地位,在弘扬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同时,还要不断揭露和抨击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不良之风和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 B: 斑马线上之所以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是由于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 C: 新版火车票的“细节魅力”反映出铁路单位在服务上锐意创新的诚意和务实改进的智慧。 D: 企业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降低了一倍。 |
9、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丰润(rùn) 红晕(yùn) 疑望 B: 忧戚(qì) 枉然(wǎnɡ) 漫游 C: 谐奏(zòu) 飘逸(yì) 流盼 D: 坦荡(tǎn) 摇拽(yè) 吹熄 |
10、 |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或文学常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狼》出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明代的蒲松龄,郭沫若称赞他“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B: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春秋时期的孔子编纂而成,以“语录体”的方式,记录了孔子言行,反映了他的思想主张。 C: 《纪念白求恩》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叙得具体生动,议得精辟恳切,两者有机结合。 D: 《走一步,再走一步》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克服一切困难。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1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 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 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 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地利不如人和 兵革非不坚利也 B: 曾益其所不能 曾不吝情去留 C: 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 D: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当是时 ( 2 )把“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翻译成现代汉语。 ( 3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一自然段列举古代贤士的事例,说明有成就的人必先经历苦难的磨练。 B: 选文第二自然段先提出中心论点,再论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内忧外患将导致灭亡。 C: 从选文可以看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 D: 选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既增添了气势,也给人以美感。 |
植树的牧羊人(节选)
让·乔诺
①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了下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②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现在,我必须去找点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接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是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已经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民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
③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我看见远处有一个人影,开始我还以为是一棵枯树,但没有选择,我还是朝那儿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有三十来只羊,懒懒的卧在滚烫的山地上。
④牧羊人让我喝了他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⑤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头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房顶很严实,风吹过屋顶的瓦片,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汤。他刚刚刮过胡子,衣服扣子缝得结结衬衫,补丁针脚细密,几乎看不出来。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递上烟草袋,他说他不抽烟。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不一会儿,他拿出一个小袋子,倒出一堆橡实,然后一颗一颗仔细地选着。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⑥第二天,我请求他让我在这里再住一个晚上,不是我需要休息,而是我很好奇,想要了解他更多一点儿,他痛快地答应了。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够扰乱他的生活,他要赶着羊儿去吃草了。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以下,我发现他带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棒。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来,拿起铁棒向下戳了一个坑,轻轻放入一颗橡实,再仔细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我好奇地问:“这个山坡是你的吗” “不是。”“那么谁的地” “不晓得!”可能他只是一心一意把一百颗橡树都种了下去。
⑦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这其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之中,有将近一半,可能被动物咬坏,或是其他云因死掉。剩下的一万颗树苗,会存活下来。他说他今年五十五岁,名叫艾力泽·布菲,原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庄,可是,他先失去儿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既然他没有重要的事情做,那就种树吧。
⑧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第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五年的军旅生涯使我差不多忘记了“种树的牧羊人”。大战结束后,我再度踏上那条通往高原的道路。这一带乍看景象好像没有什么变化,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望去,看到了一篇灰灰的雾气,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我不由得想起他。我想,那一万颗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
⑨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种树的老人。1945年的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87岁了。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泉水又冒了出来,河水汩汩地流入池塘,池塘边还种了菩提树。原先的废墟上已修复成崭新的房舍,这里重新充满了生机,变得富饶了。现在这里的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一路上,我见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乡村聚会上飘荡。整个高地焕然一新,散发出健康富裕的光芒。这一切都得归功于艾力泽·布菲。
( 1 )下列对人物形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
①正在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无人机时代”。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②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动力、螺旋桨、录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
③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上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机进行运输、侦查、攻击等。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
④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城后,用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⑤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今天,只要你登录知名的电商平台,就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其中数千元的就有GPS定位和图传功能,通过手机APP就能操控,航拍图像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我国从2017年6月1曰起,已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
⑦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5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个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也许数年之后,停在你书房角落里的一个蜘蛛,飞到你眼前的一只苍蝇,或者落在你窗口歌唱的美丽小鸟,正是一架微型的仿生无人机呢!
⑧无人机的时代正在到来,它会走向何方?这不单是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 1 )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写作
题目:这不是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限文体;③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