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烟台市崇文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今的房地产市场空气中,总是若隐若现地________着利空的味道。对于并没有实打实的完成多元化发展途径的地方政府来说,习惯于躺在房产功劳薄上睡大觉的好梦将被________。于是乎,在感觉到“头痛”的时候,自然会有种“医头”的反应出现。经过几次智囊团的________后,似乎发现“限购令”是最有文章可做的地方。

A: 弥漫 唤醒 审时度势
B: 弥漫 惊醒 权衡利弊
C: 弥散 唤醒 权衡利弊
D: 充斥 惊醒 斟酌损益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呓语 娴熟 殚精竭虑 颇有建树
B: 拔款 泄气 杳无消息 任劳任怨
C: 镌刻 劳碌 宛如天成 震聋发聩
D: 彰显 落弟 鞠躬尽瘁 深恶痛疾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B: 一档名为《朗读者》的大型朗读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文化气息。
C: 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D: 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教师”“课桌”“电脑”“结果”等词语的词性都是名词。
B: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C: 《名人传》叙述了美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D: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一篇赠序,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道为学之难”,以身作则,勉励马生刻苦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5、

下面对《渡荆门送别》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 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 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 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哭/懊 扣/本生意 顿开茅/翁失马
B: 怒/谨 养/妇皆知 金铁马/凫与雁
C: 气/鸣/装作样 箪壶浆/古不化
D: 宫/晕 满/泣不止 李代桃/信马由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闲情,是____,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____,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____。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____。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②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 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 ②①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④①③②
D: ②③④①
8、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 投资过快的增长势头,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2)城管部门要增强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切实 好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
(3)杭州作为旅游市,以其 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A: 阻止 履行 丰厚
B: 遏制 奉行 丰富
C: 遏制 履行 丰富
D: 阻止 奉行 丰厚
9、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诸子百家”是指我国先秦到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B: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C: “乐府”是指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的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旧诗体,如《木兰诗》。
D: 有些古文,其标题就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如《陋室铭》、《醉翁亭记》、《出师表》、《捕蛇者说》等题目中的“铭”、“记”、“表”、“说”,都表明了该文的文体。
10、( )善于造大小船只。
A: 杨林
B: 裴宣
C: 邓飞
D: 孟康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诪词鉴赏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 1 )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A: 《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 “四面歌残终破楚”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词人为国家命运而担忧。
C: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表现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
D: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滴尽致。
( 2 )请任选角度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此句。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日:“联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岂非为善者福祚’延长,为恶者降年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此亦帝王深耻也。联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选自《贞观政要·卷三》,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刪改)

【注】①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②钳口:闭口不言。③可:岂,哪。④福祚(zuó):福禄,福分。⑤降年:天赐予的年龄,寿命。⑥颜、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

( 1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若主忠谏________

②寻亦死________

③无为所嗤________

匹夫比之________

( 2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②此亦帝王深耻也。

( 4 )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 (用自己的话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①李忠义是一个工人。

②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个子不高,头发有些发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李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理成行.他眼里总有活儿.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棚生火酿成事故.每天清晨大家走出工棚,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

③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

④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烧,他背着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一病就是一星期.

⑤大凡地位卑微的人头就扬不起来,位尊显贵的人头就低不下去.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也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不公.他充实地、忙忙碌碌地打发每一天,用他炽热的胸膛温暖冬天,用他辛勤的汗水融化冰雪.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电影又重新放映,场内响起掌声.

⑥可就在那个冬季的一天,李忠义值了一宿夜班,不知是过于劳累,还是那天风雪太大,经过一个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时,竟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刮倒,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已经无救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在一个朦胧的冬晨消失了.

⑦送别的那天,工友们都来了,他们穿着汗渍的工装,甚至有的还背着工具,戴着安全帽,他们要最后送他一程.悼词说的是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哀乐从哪里飘来他们没有听到,只听任奔涌的泪水顺颊而下,淋湿了衣衫,打湿了脚下的土地.李忠义需要休息了,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随风飘洒

⑧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壮怀激烈;他的身份太普通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有风云叱咤.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

⑨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

⑩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选文有改动)

【注】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带有白色软毛,成熟后会借助风力飘洒到各处繁殖.

( 1 )文章开篇写道“李忠义是一个工人”,意在告诉读者,他是一个________而________的人.
( 2 )文章③④⑤段写了李忠义做的哪几件小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 3 )何理解第⑦段画线句子的深层含义?
( 4 )什么作者说李忠义在工友心中,“就是一座山、一条河”?
( 5 )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好,舒克

①学生时代,你身边一定出现过一些“小明星”,他一出场就自带音效与光环,深受大家的喜爱与欢迎。

②比如舒克。舒克这外号来得并不光彩,他又小又瘦,还有些驼背,两边额骨高高凸起,把原本就不大的眼睛挤在一块儿,跟俩绿豆似的。一次公开课上,老师让我们用成语来形容身边的人,记不清是谁在描述舒克时大喊了一句“贼眉鼠眼”,全班哄堂大笑。舒克脸涨得通红,汗水不断地从他的眼镜滑至鼻尖,但他双手一摊,耸耸肩膀,很无所谓的样子说道:“小老鼠多可爱呀!《舒克和贝塔》大家看过吧?不如大家以后都叫我舒克如何?”欢呼声中,舒克赢得了颇好的人缘。

③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舒克都十分“吃香”,他是公认的开心果,人们提到他时,总会笑容满面:“他是个性格超好的人!”一下课,大家都挤在他小小的角落拿他打趣:踩高跷似别扭的雨靴、“小丑”的帽子、不忍直视的数学成绩,以及他那因高烧而有些痴傻的姐姐……舒克都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笑容欢脱得像下水的鸭子,让我们很满足。直到上课铃响起,人群才恋恋不舍地散开。

④一天,女班长丢了班费,有捣蛋鬼扯着嗓子号了一句:“舒克,是不是你偷的?你长得太像小偷了!”我们捂着嘴笑得肚子疼,女班长突然弹簧似的跳起来,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一把推开舒克,把他书包里的东西一股脑稀里哗啦地倒在地上。我们被班长无心却疯狂的举动吓得不清,舒克盯着满地的狼藉,呼吸非常急促,全身颤抖,像一只惊慌的田鼠。好一会儿,他才挠去粘在脑门上的头发,露出招牌式大笑:“小事小事,舒爷不在乎。”“哇哦,酷毙了!”“舒爷真帅!”我从来没有见过比舒克还要大度、风趣的人,我们又继续嬉闹开来。

⑤事情结局是这样的:班主任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女班长夹在作业本中的班费,将真相公之于众。女班长喜极而泣,大家鼓掌喝彩,为舒克的大度喝彩。

⑥傍晚,我打扫完卫生,校园里空荡荡的,空气被夕阳染成很好看的糖果色,浮动着甜蜜的芬芳。经过后花园时,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弓着背,像样树上的那种虫子。他斜对着我,好像被什么东西摄住了魂魄,完全失去了控制,紧紧攥着手工刀,左一刀、右一刀疯狂地在墙上划口子,由于太过用力,整个人好多次几乎都要撞到墙上。风把杨树吹得飒飒响,叶子把他的声音剪得支离破碎.他的嘴唇高速运转着,像阴天露出水面拼命呼吸的鱼。

⑦我捂着嘴巴,恐惧、惊慌、失望与愤怒涌上心头,眼前的舒克让我感受到极大的欺骗与侮辱。在天真无邪的年纪,一个人竟可以披着狼皮伪装得如此滴水不漏,当我们为他精彩的“表演”手舞足蹈、欢呼喝彩时,他像一个技巧高超的演员蔑视了全世界。

⑧小时候,我见过一只蜜蜂把正在结网的蜘蛛打落在地,蜜蜂扬扬得意嗡嗡直飞,下一秒被前方的蜘妹网兜头裹住。舒克轻易地将我们一网打尽,也轻易地摧毁了我们对他所有的好感与期待。自从舒克的真面目被揭穿后,原先热闹的人群一哄而散,他依旧坐在最后排,只有每天早晨八点钟,阳光透过窗前的梧桐树洒下一道朦胧的光线,他趴在桌子上,眼神愣愣的,手指追逐着稍纵即逝、无法触及的光晕,身子越缩越小,如陨落的行星,在我们的视线里彻底暗淡下去。再也没有人愿意勾肩搭背地喊他舒克,只有老师在课上偶尔会点名:“林松,你起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⑨孩子们的社会改朝换代得飞快,一个王朝覆灭的同时,另一个王朝会如日中天地兴起,我闭上眼睛跟着大部队往前走,没有人会留意废墟上曾经有过怎样欢乐的景象。

⑪后来,我不经意间碰见过许多“舒克”:白日里大大咧咧却在半夜泣不成声的室友、左右逢源仍孤身一人去医院的邻家女生……他们像《月亮与六便士》里的戴尔克·施特略夫,一方面造物主把他制造成一个笑料;另一方面却又拒绝给他迟钝的感觉,他只好暗暗把坏情绪打包,收拾干净,还给世界一个无懈可击的模样。我不忍心惊醒他们的秘密,也不愿意轻易附和喧嚣的人群。

⑫我终于学会宽容,学会谅解当下“舒克”的无奈,而在公正如法官的少儿时代,面对舒克,我的尚方宝剑落下时却从未有过半点儿犹豫。每当我忆起这个瘦弱的男孩时,比起那个愤怒、倔强的背影,在我梦境里出现更多的,是那些年在他的感染下笑得前仰后翻的我们。在自尊心大于天的年纪,他如此小心又快速地把情绪打扫干净,用不符合年龄的成熟与忍耐,脱口秀似的轻松地来一番自朝。可能对他来说,无意间租借了大把的友谊,便想倾尽全力来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同学之情。

⑬其实,舒克何曾伤害过他人?

⑭他本来灿若星辰,一场梦的时间,突然就坠落了,沦为烟火里的一粒尘埃,可是谁又可以一直做天边的北斗星呢?

( 1 )文章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 2 )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简要分析其作用。

①舒克脸得通红,汗水不断地从他的眼镜滑至鼻尖,但他双手一摊,耸耸肩膀,很无所谓的样子。

②他斜对着我,好像被什么东西摄住了魂魄,完全失去了控制,紧紧着手工刀,左一刀、右一刀疯狂地在墙上划口子。

( 3 )文章主要写了舒克的人物形象,请分析一下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 4 )从全文看,最后一段在结构上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 5 )文中的“舒克”,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他们总是令我们关注,令我们永生不忘,请说一段话来表达对他们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家是一只船,载满成长的故事;国是浩瀚的海,托起点点的帆。家,展露了国的文明与荣耀;国,汇集了家的幸福与期盼。

请以“家与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不少于5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凄_美》”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