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莆田文献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________,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________。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________,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________。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②可以改编成散文 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④可以改编成小说

A: ②①④③
B: ②④①③
C: ④②③①
D: ②④③①
2、依次填在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________她强壮的儿子。

②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________,终不愿意。

③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________:“还是走小路吧!”


A: 听凭 各行其是 主意
B: 听从 各得其所 主意
C: 听凭 各得其所 主义
D: 听从 各行其是 主义
3、

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东青岛一名年仅 16 岁的高中学生有感于老家土路崎岖泥泞,借助网上“众筹”方式召集资金帮助乡亲们修路,引起社会关注。(改“召集”为“募集”)
B: 为鼓励更多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在海外 市场票房收入达到 100 万元以上的国产电影给予奖励。(改“达到”为“超过”)
C: 经过五局鏖战,吸引了无数人目光的“人机大战”以韩国棋手李世石一胜四负的结局落败。(改“落败”为“落幕”)
D: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师范专业学生禁止毕业后三年内到任何一个其他行业就业。(将“师范专业学生”与“禁止”互换位置)
4、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己救人的事迹现已家喻户晓
B: 她讲得娓娓动听 , 妹妹听得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C: 全国推选文艺新人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D: 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 , 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5、

根据你欣赏书法的经验,指出不是评析《书谱》的一项( )

A: 笔法多劲利而少柔媚。
B: 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C: 字字独立,偶有连体。
D: 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
6、下列对句子的主干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7年广州《财富》全球论坛于12月6日上午开幕。(主干:全球论坛开幕。)
B: 地税局工作人员解读了新疆环保税适用税额标准。(主干:人员解读标准。)
C: 一切他所失去的东西又回来统统呈现在他的面前。(主干:东西呈现。)
D: 央行宣布降息,让投资者感慨如今的理财真是很难。(主干:降息让投资者感慨。)
7、

为下面这段文字提炼主要观点,最正确的一项是( )
2010年度国家监测语料库中提取出新词语500条。继2009年“被××”、“楼××”、“××门”、“××族”广为流传之后,2010年“××姐”、“××哥”、“××帝”、“××体”以及由微博衍生出的“微××”特别活跃。如“微博控”们运用“微博体”写“微小说”,看“微戏剧”,读“微新闻”,进行“微访”。
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人们走进了一个不再设有严格意义把关人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成了语言创造者,都成了“造词家”。新词语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活泼。同时,各种传媒通过热词、热字、流行语来盘点一年的重大社会生活的做法也愈演愈烈。2010年11月10日,“给力”一词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中使用,引发舆论震撼。

A: 新词语时代来临。
B: 2010年度国家监测语料库中提取出新词语500条。
C: 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
D: 各种传媒通过新词语来盘点一年的重大社会生活。
8、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B: 读着《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
C: 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教材中。
D: 母亲生长在戏剧之家,越剧对她一点都不陌生。
9、下列选项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初中三年的时光匆匆逝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 , 不禁潸然泪下。
B: 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C: 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吹毛求疵、咬文嚼字什么的,又有何意义呢。
D: 重庆仙女山国家级风景区,无论春夏秋冬都是人满为患,人们蜂拥而入的场景气冲斗牛
10、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________;梦游江南,________;游走大漠,________;探访名山,_________;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

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

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

A: ③①④②
B: ①②③④
C: ②④③①
D: ②①④③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1 )首句中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 2 )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康肃公尧咨射 善:擅长
B: 但微之 颔:下巴
C: 担而立 释:放下
D: 康肃笑而之 遣:打发
( 2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A: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B: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C: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D: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陈尧咨“射箭”到卖油翁“酌油”从陈尧咨“自矜”“忿然”到“笑而遣之”行文跌宕有致,富有戏剧性。
B: 故事虽短,但生动有趣,通过类比,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做人要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善于向他人学习的道理。
C: 酌油术表演后,卖油翁以一句“我亦无他”来教训陈尧咨“你亦无他”,举重若轻,一个沉稳老练、从容自得的长者形象跃然纸上。
D: 面对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的不以为然的态度,陈尧咨在质问时称呼、语气的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傲慢无礼、骄矜暴躁的个性。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现代文阅读

一张温暖的欠条

①晚间散步,遇见同学。她劈头就说,你相信这世上有好人吗?好得犯傻的那种。接下来,她说了下面的事。

②那天,我妈骑三轮从外面回来,一进门就说,她遇着好人了。我揶揄道,是不是有人白白塞给你一个大红包?我妈白我一眼,这孩子,妈说正经的,别打岔。

③我妈坐在沙发里,顾自絮叨起她遇见的好人来。

④当我听见她说“那人把我的三轮碰歪了”,我这才把头转向母亲,发现她衣服上粘满尘土,这儿一片,那儿一片。我妈却仿佛捡了大便宜似地,滔滔说下去。

⑤“马路上一个人也没有,他原本可以不管我的,他却刹下车子,跑过来扶我,问我摔坏了没有。我踢蹬踢蹬腿,再甩甩胳膊,说,没事儿,走吧。他仍然不走,非让我走几步。确定我真的没事后,又把我搀到车上,说,骑上去试试,看车摔坏了没有。”

⑥“你说一个大男人家怎么婆婆妈妈的,我都觉得啰嗦了,推开他说,快走吧,我也该回家做饭了。说完,我蹬起三轮就走了。哪曾想,他又追了上来,塞给我一张纸条,他说纸条上是他的手机号……”

⑦这时,我忙不迭地问我妈,纸条呢?我妈说人好好的,要它做什么。说完,站起身来就往厨房走。我妈突然哎哟一声。我问怎么了,她朝我摆摆手说,没事儿。可是,第二天,我妈就起不来床了。

⑧我把我妈送进医院。当我把CT等一系列的检查单拿给医生时,医生说得马上做手术。

⑨我一边给我妈办理住院手续一边不停地埋怨她,有您这样的吗?一边恨恨地想,一定把那个“好人”找出来。可是,一直到我妈出院,我也没找到那个“好人”。面对一笔不菲的费用,我的火气蹭蹭往上蹿,逼着我妈找出那个写着手机号的纸条。我妈迟迟疑疑地说,想不起来了,一边不停地在各个衣兜里摸索起来。突然,她颤抖着声音喊,找着了。真是老天有眼。

⑩我用发颤的手指按下那个号码。关机。一连几天,都是这两个字。我虎视眈眈地望着我妈,这就是您老人家遇见的好人!

⑪我妈却仍然为那人辩护说,兴许人家手机没电了呢。但说这话时明显没了底气,不过为自己讨回点儿面子而已。

那天是个很好的天气。然而,阳光有多明媚,我心里就有多阴晦。但我不敢再埋怨我妈。这件事情以后,她在我面前像个犯人似的,一天到晚大气都不敢喘,让人心疼不已。这更增加了我对那个“好人”的愤恨。

⑬一天,一个男人按响我家门铃,他说他找一个骑三轮的大娘,一个月前他碰了她。我正要火山爆发,母亲急慌着走过来,把他让进屋里。

⑭在我如炬的目光里,他低下了头。他说他原本打算第二天就来看我妈,可是家里出了点事,一直没脱开身……

⑮我打断他说,啥也别说了,先给我报销十万元的住院费。我妈连忙出来打圆场,问那人,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他说,那天您接过我的手机号后,骑上三轮就走,我不放心,悄悄在您后面跟着,看您进了家门才离开。他忽而把头转向我说,您请假照顾大娘,单位要扣钱的吧,一并算到我头上。

⑯我妈接过去说,这可使不得,要不这样吧,十万,咱们一人摊一半。再说,那天要不是我急慌着回家做饭,也不会……那人说,人是我碰的,这钱怎么能让您拿呢?稍作犹豫,他不好意思地接着说,我一下拿不出这么多,我先给您打个欠条行不行?您放心,一个月之内我一定还清。

⑰我顿时火起,恨恨地说,蒙人的吧,就像那张写手机号的纸条一样。

⑱他的脸腾地红了,说,对不起,那天搀扶大娘时手机可能从兜里掉出来了,我换了新号。

⑲同学突然换上一种动情的语调说,你知道吗?他是个残疾人,他的两条腿是假的。为了十万块钱的债务,他竟然在两家工地干活,什么活钱多干什么。他的腿都累断了,又没钱换新的。他是坐着轮椅来我家还钱的。他说,他的两条腿是在一次车祸中没的,撞他的人跑了。

⑳五彩缤纷的霓虹下,同学脸上闪着莹莹的泪光,亮闪闪,暖融融的。

( 1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的母亲是一个善良、真诚、宽容、朴实的人。
B: 同学对他(残疾人)的态度变化过程是:愤恨——同情——暴怒——崇敬。
C: 第⑫段中的画线句通过景物描写,写出了“我”心情的变化:先愉悦,后失落。
D: 文章最后段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既总结了全文,又升华了中心。
( 2 )请简要分析第⑲段在文中的作用。
( 3 )请分析第⑩段中划线词“发颤”的表达效果。
( 4 )为了偿还原本可以逃掉的10万块钱债务,他竟然将自己的假腿都累断了。如果你是文中的“他”,面对这种情况,你会选择怎么做?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寂寞

①我曾经坐在台北市议会的议事大厅中,身边,议员对着麦克风咆哮,官员在挣扎着做解释,记者的镁光灯闪烁不停,语言的剑道在政治的决斗场上咄咄逼人,剑光夺目。

②我望向场内,调整一下自己眼睛的聚焦,像变魔术一样,“倏”一下,议场顿时往百步外退去.影像缩小,声音全灭。所有张开的嘴巴、圆瞪的眼睛、夸张的姿态、拍打桌子的手,一瞬间变成黑白默片中无声的慢动作,缓缓起,慢慢落……我坐在风暴中心,感觉四周一片死寂。这时,寂寞像沙尘暴,以鬼魅般的速度,细微的渗透包围过来。

③我曾经30天蛰居山庄,足不离户。坐在阳台上记录每天太阳落下的时间和它落下时与山棱碰触的点的移动。有时候,迷途的鸟不小心飞进屋内,拍打着翅膀从一个书架闯到另一个书架,惊慌地寻找出路。

④在空气湿润的日子里,我将阳台的落地玻璃门敞开,站在客厅中央,守着远处山头的一朵云,看着它从山峰那边慢慢飘过来,越过阳台,进入我的客厅,把我裹挟在内,而后流向每个房间,最终分成小朵,从不同的窗口飘出,回归山岚。

⑤夏天的夜空有时很蓝,我总是看见金星旱早出现在离山棱很近的低空,然后月亮就上来了。野风吹着高高的树,叶片飒飒作响,老鹰立在树梢,沉静地看着开阔的山谷。我细细想:寂寞,是个什么状态?

⑥有一年除夕夜,朋友们在我的山居相聚,饮酒谈天,到11点半,大伙纷纷起立,要赶下山。因为,新年旧年交替的那一刻,必须和家里人相守。然后就是一阵车马启动、深巷寒犬的声音。5分钟后,一个诗人在归途中打来电话,欲言又止,意思是说、大伙儿午夜前一哄而散,把我一个人留在山上,好像……我感念他的温柔,也记得自己的答复:“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他一时无语。

⑦寂坐时,常想到晚明张岱。他深夜独自到湖上看雪,“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他显然不觉得寂寞——寂寞可能是美学的必要。但是,在国破家亡、人事全非,在他在写墓志铭的时候呢?

⑧张岱“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居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

⑨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天的人或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是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感,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吧。

(作者:龙应台 选自《读者》2016年第3期,有删减)

( 1 )文中写“我”经历了哪几件“寂寞”的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
( 3 )说说第⑦自然段中引用晚明张岱《湖心亭看雪》的作用。
( 4 )结合自身经历(举一个自己的例子),谈谈你对第⑥自然段中“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这句话的理解,不少于60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在冬日里,总有一些人或者事,给了你温馨的记忆。 请以“冬日里的温馨”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情绪搜索中”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