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中的“精神”是指( ) A: 国际主义精神 B: 共产主义精神 C: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
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教育是否兴盛强大,是一个国家兴盛强大的标志。 B: 李明同学一年来的阅读字数大约是100万字左右。 C: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长26千米,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并委托港铁公司建设和规划的。 D: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已经全面启用,这是建设广州国际航空港的一项重大举措。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最近被迫回到国内,他耳濡目染了那里的骚乱和动荡,现在谈到还心有余悸B: 刘校长在建言献策交流会上的开场白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来许多提高办学质量的好建议 C: 此次旅游曲终幕落,我们虽已身在回程,但对喀纳斯湖那不可名状的美仍然神驰心往 D: 面对小区保安的盘问,作案后的小偷义愤填膺 , 反应相当激烈,然而,在铁证面前不得不束手就擒 |
4、 |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皇失措 大庭广众 无动于忠 巧妙绝伦B: 欢度春节 日薄西山 恪尽职守 春华秋实 C: 吹毛求疵 顶礼摩拜 通霄达旦 望眼欲穿 D: 骇人听闻 山青水秀 更胜一筹 因地制宜 |
5、 | 读语段,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进步、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是实现五四精神的途径。但是五四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注入了新的内涵:责任担当、不懈奋斗、以积极进步、自由平等去营造真善美的社会氛围,实现全社会的幸福美好。 A: 语段中的划线词语“源泉”“核心”“途径”都是名词。 B: 语段中的“责任担当”是偏正结构的短语,“积极进步”和“自由平等”是并列结构的短语。 C: 这段话诠释了五四精神的内涵。 D: 语段中划线句子是并列复句。 |
6、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恐龙无处不有》的作者阿西莫夫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B: “记”是一种文体,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D: 《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7、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若盛开,那是____在春日枝头上的一种情怀。盛开,是花朵潜伏已久的梦,也是它不得不____的一种职责。盛开,总是羡丽的,花朵的盛开是____,是热闹;生命的盛开是激情,是____。 B: 含苞待放 施行 妖艳 前进 C: 悄然绽放 施行 绚丽 前进 D: 含苞待放 履行 妖艳 奋进 |
8、 |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 B: 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C: 本文是改写,不能改掉文题。 D: 语言是人们交际交流的工具,自然界一些物候现象也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这种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
9、 |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谈论即将到来的中考,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 , 也不要盲目乐观。 B: 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泰兴籍专家周平红对肝移植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C: 建军90周年朱日和阅兵仪式,让屏幕前的师生看得热血沸腾,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D: 大雪覆盖了整座城市,5日凌晨,市环卫处700多人倾巢出动 , 在风雪中给我们扫出一条温暖的路。 |
10、 | 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 A: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B: 小说有矛盾冲突,情节的展开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C: 小说的故事性强,比其他的文学样式更感人。 D: 小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
古诗鉴赏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龃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释】龊: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一句历来为人称颂,请结合具体字词品析本句所蕴含的情思。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选自《汉书•董仲舒传》) 【注】久次:入学的先后顺序。 (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他一项是( )A: 录毕,走送之 走:跑B: 先达德隆望尊 望:声望 C: 援疑质理 质:质问 D: 色愈恭,礼愈至 至:周到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A: 蒙辞以军中多务B: 先帝不以臣卑鄙 C: 策之不以其道 D: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3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序,文体名,一般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赠序一般是亲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事一些安慰、勉励的话。 B: 宋濂二十岁之后更加仰慕圣贤之道,向有学问的前辈请教,有事遇到前辈的训斥或提问,一句话都不敢答复。 C: 从乙文来看,董仲舒年轻时就潜心研究《春秋》,后人将《春秋》与《诗经》《尚书》《礼记》《大学》合称“五经”。 D: 董仲舒研究学问非常痴迷,三年都无心观赏花园里的风景,他在室内挂上帘子读文章,任何人都见不到他。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5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
培育深入人心的规则意识
①飞机上,有乘客把脚放在小桌板上,被乘务员劝阻后却指责机舱管理不够人性化;一人骑电动车间红灯与正常行驶的出租车发生刮蹭,未受伤的情况下竟索要高额赔偿;小区门口,未拴牵引绳的宠物狗吓到孩子,妈妈赶狗保护孩子,反遭狗主人拳打脚踢……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引人深思:为什么规则会被无视?
②有时,矛盾、误会乃至风险,常源于对规则的漠视。有的人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没意识到“自己声音大会影响他人”,稍加提醒还能改正;但也有人属于“明知故犯”,规则于自己有利就遵守,规则妨碍了自己就破坏;更有甚者,认为守规则是笨拙、迁腐、怯懦,绕过规则得了便宜,才显得聪明、灵活、有本事.
③在现代社会的文明肌体中,规则就是筋和骨。在传统熟人社会,人的流动性不强,熟人之间的评价,构成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标准。在现代社会,人的流动性强,“住了三年没跟邻居说过一句话”也不鲜见。这样的“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需要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彼此关系,定义“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比如“楼道里不能堆放杂物”“不准高空抛物”等等。只有规则才能成为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润滑剂”,也只有通过培育人们的规则意识和守则能力,才能推动我们的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挺进。
④不遵守规则就要付出“代价”,是督促人们遵守规则的重要动力。绝大多数人对法律令行禁止,是因为知道违反法律的严重后果。但法律只是规则的一种。为什么有行人看到红灯亮起,仍不假思索地闯过去?为什么有人敢于“碰瓷”,信奉“按闹分配”的歪理?为什么有的商家在经营时不给客户正式发票和服务费用明细?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违反规则的代价不高,有时候还能占“便宜”。这样的苗头不刹住,也会影响全社会对规则的敬畏。对整个社会来说,无论是行业规则,还是公司章程、核规校纪,恰恰是那些“软规则”的落实情况,展现着文明的水准与素质的高低。
⑤不守规则的代价需要提高,守规则的意识则需要深入人心。不久前,一位警察在给违规车辆开罚单时,发现6岁的孩子正在“教育”违规的父亲:“我爸该罚,喊他停在停车库他不听,到处乱停车,就要处罚他。”幼小的孩子不一定懂得违规的“代价”,但却从心底里认同“守规则才是对的”。
⑥无论技术怎样进步、社会如何发展,规则都是“基础设施”。用实际行动捍卫我们的规则文明,就是在点亮你我生活、创造美好未来。
(选自2018.11.14《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近日,一女车主在西安某4S店购买一款奔驰车,车未开出店门就发现发动机漏油,车主历时半个月与4S店多次维权无果。“坐在奔驰车盖上哭泣”的车主又曝出被销售人员诱导贷款买车、加收1.5万“金融服务费”且并无发票问题,引来全民围观并申讨。中国银保监会高度重视,已要求对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是否存在违规收取金融服务费等问题开展调查。受此事件影响,汽车板块整体受挫,市值一天蒸发137亿元。
(摘自4.17《今日头条》)
①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生有很多可以放弃的东西,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
②你是否知道鲮鱼和鲦鱼的习性?鲮鱼喜欢吃鲦鱼,鲦鱼总是躲避鲮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一个实验:实验者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鲮鱼和一条鲦鱼分别放在玻璃隔板的两侧,开始时,鲮鱼要吃鲦鱼,飞快地向鲦鱼游去,可每次都撞在玻璃板上,游不过去。过了一会儿工夫,鲮鱼放弃了努力,不再向鲦鱼那边游去。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出来之后,鲮鱼也不再尝试去吃鲦鱼了!鲮鱼失去了吃掉鲦鱼的信心,放弃了已经可以达到目的的努力。
③其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有时也会犯鲮鱼那样的错误。记得4分钟跑完1英里的故事吧?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4分钟跑完1英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也曾喝过真正的老虎奶,但是都没实现目标。于是,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人在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路程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大,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实在很多很多。
④然而,有一个人首先开创了4分钟跑完1英里的纪录,证明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断言都错了。这个人就是罗杰•班尼斯特。更令人惊叹的是,一马当先竟引来了万马奔腾。在此之后的一年里,又有300名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完了1英里的路程。
⑤训练技术并没有重大突破,人类的骨骼结构也没有大的改变,数十年前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今天变成了现实?是因为有人没有放弃努力,是因为有了榜样的力量。
⑥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路上,有时候障碍的确存在,甚至很多;但有时候障碍已经消失,或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克服,可我们还误认为障碍仍然存在,不可逾越。可以说,有好多障碍并不是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⑦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胜利者与失败者的重要区别是:胜利者屡败屡战,决不轻易放弃努力;失败者偶遇挫折,却很快放弃了努力。
⑧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道河,那道河叫放弃。
⑨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座桥,那座桥叫努力。
作文。
成长的路上,我们品尝过很多人生的味道。妈妈的一碗热汤,同学递来的一张纸巾,花儿的芬芳,“千里共婵娟”的情怀┄┄人生百味,带给我们许多感动。今天,在这明媚的春光里──请以“春天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