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西充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修(qì) 临(bīn) 风雪途(zài)
B: 拘(nì) 异(chà) 春寒料(qiào)
C: 落(duò) 伏(juǎn) 随机变(yìng)
D: 拜(yè) 狼(jí) 长途跋(shè)
2、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代
B: 《望岳》——杜甫——宋朝
C: 《爱莲说》———周敦颐——北宋
D: 《陋室铭》——刘禹锡 ——唐代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不管是教师、医生还是军人,都应该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分别承担起救死扶伤、教书育人和站岗放哨的责任。
B: 我们并不否认中国足球队没有出线的希望,而是说希望非常渺茫。
C: 通过摄影师的一番解释,她终于明白了玫瑰花束最好放在右边比较合适。
D: 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很重要,如果根本不读书或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
4、下列没有运用修辞的一项是( )
A: 他好像猜到了故事的结局。
B: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C: 燕山雪花大如席。
D: “圆规”愤愤不平地说……
5、

下列划线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齐人固善盗乎(本来)圣人非所与也(同“嬉”开玩笑)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是以躬历山川(这是因为)
B: 为(不平的岩石)乃记之去(表顺承)所以何(…的原因)不可知源(它的,指溪水的)
C: 其实味不同(它们的果实)若邻(靠近)泥掌故(对于)无与乐者 (思考)
D: 寡人反取焉(辱)折蛇行(像北斗七星)
6、下列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伤(zhònɡ) 临(lì) 畏罪逃(qiǎn)
B: 职(chènɡ) 弄(shì) 堂大笑(hōnɡ)
C: 笑(nì) 齿(niè) 面面相(qū)
D: 跚(pán) 分(qí) 然不同(jié)
7、( )在景阳冈打虎。
A: 吴用
B: 武松
C: 李逵
D: 林冲
8、

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

A: 习惯的养成,就是一个有序利用时间的过程。
B: 近日,中国北方大部地区出现大雾或雾霾天气。
C: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下发节日禁令后迎来首个中秋,各地初显节约从简、反对铺张浪费。
D: 近日,中国科学家在杭州宣布,已在全球率先研发成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
9、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黄(yùn) 粼(líng) (zī)妹 (bí)谷
B: 应(hè) (hóng)托 徘(huí) (qī)斜
C: 酝(niàng) (zhù)蓄 花(gěng) (wǎng)然
D: (chéng)清 搓(liǎn) (fǔ)弄 抖(dǒu)
10、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该句中的“仿佛”是动词。
B: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该句使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
C: “心有灵犀”是主谓短语,“浩荡离愁”是偏正短语,“留存下来”是动宾短语。
D: “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是纯粹描写景物的句子,和抒情没有多大关系。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各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 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23年来的人生经历。
C: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若隔世的感慨。
D: 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 2 )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仲淹掌学
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寓居城下。晏殊请掌府学。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 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诇①之,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绐云②:“适疲倦,暂就枕耳。”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妄对,则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以为法。由是四方从者辐凑③,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 (选自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诇(xiònɡ):看。②绐(dài):欺骗。③辐凑: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轮轴一样。

( 1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训 督 学 者 皆 有 法 度

( 2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A: 多所教也(他,范仲淹
B: 见有先寝者,之( 责问 )
C: 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之(为了)
D: 夜课诸生,读书食(睡眠、 饮食)
( 3 )把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

( 4 )范仲淹受晏殊之请,在管理学校时做了哪几方面的工作?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济南的秋天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那便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②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③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的抹上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④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色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⑤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不动,水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 1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选择你认为最适合填入第①段横线上的句子( )
A: 济南的秋天是温暖的
B: 济南的秋天是朦胧的
C: 济南的秋天是响晴的
D: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 2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A、从表达效果的角度,鉴赏第④段中划线词语。

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

B、结合语境,赏析第③段画线句连用六个“忽然”的妙处。

( 3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⑤段“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的理解。
( 4 )假如你是济南市旅游局官方微博的编辑,需要写一段宣传语吸引游客来济南旅游,欣赏美丽的秋色。要求:要涵盖《济南的秋天》一文中济南秋天景色的特点。语言凝练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得超过微博字数规定的120字。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松堂游记

朱自清

①去年夏天,我们和S君夫妇在松堂住了三日。难得这三日的闲,我们约好了什么事都不管,只玩儿。也带了两本书,却只是预备闲得真没办法时消消遣的。

②出发的前夜,忽然雷雨大作,难道天公这么不作美吗!第二天清早,却是个大晴天。上了车,一路上的树木带着宿雨,绿得发亮,地下只有一些水塘,没有一点尘土,行人也不多,又静、又干净。

③想着到还早着呢,过了红山头不远,车却停下了。两扇大红门紧闭着,门额是国立清华大学西山牧场。拍了一会门,没人出来,我们正在没奈何,一个过路的孩子说这门上了锁,得走旁门。旁门上接着牌子,“内有恶犬”。小的时候最怕狗,有点趑趄。门里有人出来,保护着进去,一面吆喝着汪汪的群犬,一面只是说,“不碍不碍”。

④过了两道小门,真是豁然开朗,别有天地。一眼先是亭亭直上,又刚健又婀娜的白皮松。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方八面都来得好。

⑤中间便是松堂,原是一座石亭子改造的,这座亭子高大轩敞,对得起那四围的松树,大理石柱、大理石栏杆,都还好好的,白、滑、冷。白皮松没有多少影子,堂中明窗净几,坐下来清清楚楚觉得自己真太小,在这样高的屋顶下。树影子少,可不热,廊下端详那些松树灵秀的姿态、洁白的皮肤,隐隐的一丝儿凉意便袭上心头。

⑥堂后一座假山,石头并不好,堆叠得还不算傻瓜。里头藏着个小洞,有神龛、石桌、石凳之类。可是从外边看,不仔细看不出,得费点心去发现。假山上满可以爬过去,不顶容易,也不顶难。后山有座无梁殿,红墙,各色琉璃砖瓦,屋脊上的三个瓶子,在太阳里古艳照人。殿在半山,岿然独立,有俯视八极的气象。天坛的无梁殿太小,南京灵谷寺的太暗淡,又都在平地上。山上还残留着些旧碉堡,是乾隆打金川时在西山练健锐云梯营用的,在阴雨天或斜阳中看最有味。又有座白玉石牌坊,和碧云寺塔院前那一座一般,不知怎样,前年春天倒下了,看着怪不好过的。

⑦可惜我们来的还不是时候,晚饭后在廊下黑暗里等月亮,月亮老不上来,我们什么都谈,又赌背诗词,有时也沉默一会儿。黑暗也有黑暗的好处,松树的长影子阴森森的有点像鬼物拿土。但是这么看的话,松堂的院子还差得远,白皮松也太秀气,我想起郭沫若《夜步十里松原》那首诗,那才够阴森森的味儿——而且得独自一个人。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地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真有点儿!云越来越厚,由他罢,懒得去管了。可是想,若是一个秋夜,刮点西风也好。虽不是真松树,但那奔腾澎湃的“涛”声也该听得到吧。

⑧西风自然是不会来的。临睡时,我们在堂中点上了两三支洋蜡。怯怯的焰子让大屋顶压着,喘不出气来。我们隔着烛光彼此相看,也像蒙着一层烟雾。外面是连天漫地一片黑,海似的。只有远近几声犬吠,教我们知道还在人间世里。

(选自《现代散文选粹》,有删节

( 1 )朱自清在这篇《松堂笔记》中写出了松堂的什么特点?
( 2 )朱自清是散文的大家,当然也是谋篇布局的高手,《松堂笔记》采用了时空交错的构思技巧,使得整篇文章脉络清楚,布局井然,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写作提示:①结合文章内容;②不少于100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沿途的风景,经历了才觉得美丽。有时会遇到层峦叠嶂的大山,有时会遇到芳草萋萋的平原;也许要经过姹紫嫣红的花园,也许要穿越渺无人烟的沙漠……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就会看到美其实就在路上。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美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沵的笑眸”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