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成都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他创作的作品有《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陋室铭》等。
C: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它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D: 《变色龙》《窗》《最后一课》《威尼斯商人》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泰格特、法国的都德和英国的莎士比亚。
2、

下列诗句中与“莲”无关的一项是( )

A: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B: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 清塘饮水下藕根,春风带露沾侬衣。
D: 花中君子来哪方?婷婷玉立展娇容。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B: 风靡一时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
C: 中国慕课数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在线学习的人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
D: 基层干部既要想干敢于,又要能干会干,切忌不可蛮干。
4、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亚洲飞人”刘翔能够在雅典奥运会上力克群雄,脱颖而出 , 一是由于他出色的身体条件,二则得益于他过人的技术动作。
B: 那天,我和他在乡村的路口依依惜别,此后就南辕北辙 , 各奔东西了。
C: 本书上市后吸引了众多读者和媒体的关注,一时间买书人趋之若鹜 , 报刊好评如潮。
D: 还有许多司机不汲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警部门应该加大处罚力度。
5、下列各项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它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 《黄河颂》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由冼星海作词,光未然作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
C: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怀念。文章选自小说集《呐喊》。
D: 《台阶》一文把“台阶”作为线索,来反映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了艰苦代价。
6、

下列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蓄(zhù) 物(jìn)天泽 繁花似(jǐn) 沧海田(cāng)
B: 红(fēi) 原(chí)蜡象 相形风(zhuó) 顶礼拜(mó)
C: 刀(pōu) 滋横流(sì) 狂自大(wàng) 上欺下(mèi)
D: 隐(cè) 重峦叠(zhàng) 然开朗(huò) 风雪途(zài)
7、

对下面这段话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上辈的读书人,大凡从乡野走出去的,都有一点泥土的气味。像张中行、季羡林等大师,在讲着那么深的学问的时候,还能从他们那里隐约地领略到蟋蟀的吟唱和野草的幽香。现在你就是听易中天、于丹、钱文忠讲乡野的故事,多少也能听出城里的水泥丛林和堵车的情绪。

A: 乡土气息是过去很多从乡野走出去的作家作品的特质。
B: 乡野生活对上辈的很多读书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C: 不是从乡野走出去的作家,就不能在他的作品中品味到乡土气息。
D: 现在很多读书人讲的乡野故事中都流露出了种种城市的气息。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学》《中庸》《论语》《尚书》合称为“四书”。其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B: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他创作的长篇小说《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C: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 安东尼奥、菲利普、奥楚蔑洛夫分别出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
9、下面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B: 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C: 日木军国主义所发动的华战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D: 日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撒切尔夫人特别赞扬了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造。
B: 从峰顶俯视黄山,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黄山,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
C: “啊,可爱的小伙子!”医师迎着他说:“嗯,身体怎么样?有什么好消息告诉我吗?”
D: 克隆人与他或她的供体人是什么关系?是亲子关系?还是兄弟姐妹关系?都无从知道。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赏析。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成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成闭”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 ”三字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

( 2 )赏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色,以一“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 “衡阳雁去” 不是说大雁从衡阳飞走了,而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了。
C: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方面描写迥异域内地的独特景色,表现边塞的悲凉,同时也反映了战事吃 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D: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将士们苦中作乐,夜深霜重之时仍在军营中奏乐欢闹的场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出师表》选段

诸葛亮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耕于南阳 躬:________

除奸凶 攘:________

( 2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3 )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 4 )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和________。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散文《天池绿雪》,回答各题。

天池绿雪

梁衡

雪,自然不会是绿的,但是它却能幻化出无穷的绿。我一到天池,便得了这个诗意。

在新疆广袤的大地上旅行,随处可以看见终年积雪的天山高峰。到天池去,便向着那个白色的极顶。车子溯沟而上,未见池,先见池中流出来的水,成一条河。因山极高,又峰回极转,这河早成了一条缠绵无绝的白练,纷纷扬扬,时而垂下绝壁,时而绕过碧树。山是石山,沟里无半点泥沙,水落下来摔在石板上跌得粉碎,河床又不平,水流过七梭八角的尖石,激起团团的沫。所以河里常是一团白雾、千堆白雪。我知道这水从雪山上来,先在上面贮成一池绿水,又飞流而下。雪水到底是雪水,她有自己的性格、姿态和魅力。当她一飞动起来时,便要还原成雪的原貌。她在回忆自己的童年,她在流连自己的本性,她本来是这样白,这样纯,这样柔,这样飘飘扬扬的。她那飞着的沫,向上溅着、射着、飘着,好像当初从天上下来时舒舒慢慢的样子。她急慌慌的把自己摔碎,成星星点点,成烟、成雾,是为了再次乘风飘去。我还未到天池边,就想,这就是天池里的水吗?

等到上了山,天池是在群山环抱中,一汪绿水,却是一种冷绿。绿得发青、绿得发蓝,雪峰倒映在其中,更增添了她的静寒。水面不似一般湖水那样柔和,而别含着一种细密、坚实的美感,我疑她随时会变成一面大冰的。一只游艇从水面划过,也没有翻起多少浪波,轻快地像冰上驶过一架爬犁。我想要是用一小块石片贴水滑过去,也许会一直飘滑到对岸。刘家峡的绿水是一种能量的积聚,而这天池呢?则是一种能量的凝固。她将白雪化为水,汇入池中,又将绿色做了最大的压缩,压成青蓝色,存在群山的怀中。

池周的山上满是树,松、杉、柏,全是常青的针叶,近看一株一株,如塔如纛(dào),远望则是一海墨绿。绿树,我当然已不知见过多少,但还从未见过绿成这个样子的。首先是她的浓,每根针叶,不像是绿色所染,倒象是绿汁所凝。一座山,郁郁的,绿的气势、绿的风云。再就是她的纯。别处的山林在这个季节,也许会夹着些五色的花、萎黄的叶,而在这里却一根一根,叶子像刚刚抽发出来;一树一树,像用水刚刚洗过,空气也好像经了过滤。你站在池边,天蓝、水绿、山碧,连自身也觉得通体透明。我知道,这全因了山上下来的雪水,只有纯白的雪,才能滋润出纯绿的树。雪纯得白上加白,这树也就浓得绿上加绿了。

我在池边走着、想着,看着那池中雪山倒影,我突然明白了,那绿色的生命原来都冷凝在这晶莹的躯体里。是天池将她揽在怀中,慢慢地融化、复苏,送下山去,送给干渴的戈壁。好一个绿色的怀抱雪山的天池啊,这正是你的伟大、你的美丽。

( 1 )阅读文章,填写下面表格。

作者行踪

所见景物及特点

①________

雪水飞流而下

上了山

②________

池周围的山上

③________


( 2 )根据文章内容,题目“天池绿雪”中的“绿”和“雪”分别具体指什么?从全文看,以此为题有何含义?
( 3 )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突出天池水的特点?请具体分析。
(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
A: 文中画线句中“急慌慌”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水留恋“雪”的本性的特点。
B: 第二段以一个问句结尾,设置悬念,引发读者联想,同时引起下文。
C: 天池周国山上的树有三个特点:浓、纯、通体透明。
D: 文章最后一句直抒胸臆,赞美了天池的伟大与美丽。
E: 文章使用象征的手法,用天池象征世间美好的事物,表达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课内阅读与理解,回答相关问题。
①我把我对于祖国的这些感触用音乐写下来,像我把生活中的痛楚用音乐写下来一样。我渐渐把脱离内容的技巧,用来诉说内心的痛苦,诉说祖国的被压迫。初到法国的时候,还有艺术家的所谓“慎重”,一个作品要花上一年的工夫,像小提琴及钢琴合奏的《索拿大》,我就花了八个月。但以后,我觉得不能这样了。我写自以为比较成功的作品《风》的时候,正是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我住在一间七层楼上的破小房子里,门窗都坏了,巴黎的天气本来就比中国南方冷,冬夜又刮大风,我没有棉被,觉也睡不成,只得点灯写作,哪知风猛烈吹进来,煤油灯(我安不起电灯)灭了又灭。我伤心极了,我打着战,风穿过门窗,猛烈嘶吼,我的心也跟着猛烈撼动。一切人生的苦、辣、辛、酸、不幸,都汹涌起来。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于是借风述怀,写成了这个作品。以后,我又把对祖国的思念写成《游子吟》《中国古诗》和其他的作品。
②他觉得自己也像是跌进了那冰冷的洪流中,怎么挣扎也抓不到一件可以依附的东西。他坐了起来,听窗外风声猛烈地嘶叫。这是寒冷的巴黎少有的酷冷天气。冷不防一扇窗页被吹落地上,窗页上的玻璃哗啦啦啦摔成碎块,桌上的谱纸被吹得满屋飞舞。他用床单堵上了窗户,但仍旧没有办法止住那从缝隙中不断钻进来的寒流。他点着煤灯,灯火在凛冽的冷风威胁下也不断熄灭。疲倦和困顿一点也没有了。这正是长夜沉沉,人们睡意方酣的时候,他却十分清醒,仿佛冷风吹走了头脑中一切浑浊的障碍,一霎时间变得非常空旷、冷漠。

( 1 )第①段是冼星海留学巴黎时创作《风》的经过,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作品?写出三部即可

( 2 )读完第①段作者创作《风》的经过,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发?

( 3 )用一句名言来表达你读完第①段后的感想。

( 4 )第②段是冼星海的学生马可在《心血凝成的作品》中写冼星海创作《风》的经过的文字,同样一个内容,写法却不同,请从内容、体裁、表达方式等方面,比较探究一下两段的异同。答题时只从其中两方面分析即可。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

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艾青《太阳的话》

同学们,这首诗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哪些事、哪些情……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文中不得出现班级等真实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搁浅、回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