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爱我母亲”一句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 从文章所记叙的事件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勤劳、俭朴、能干、宽厚、仁慈、坚强、有远见的人。 C: 本文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将所记的典型事例巧妙地编织起来,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D: 本文主要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扬了母亲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要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
2、 | 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怂恿 怅然 笃志 漠不关心 力不暇供 B: 篷勃 荫蔽 派遣 躇步呲蹈 麻木不仁 C: 温驯 暮色 搓捻 精益求精 由然而生 D: 溉及 晕炫 坍塌 呼朋引伴 哄堂大笑 |
3、 |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循规蹈矩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B: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 , 而应推敲细思。 C: 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 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D: 做学问要有耐心,一天天地钻研,一天天地积累,才会有豁然贯通的那一天。 |
4、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全班同学都去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了,只有我没有去。B: 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终于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容。 C: 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D: 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
5、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所有陆地______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风,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②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______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 ③如果你反温度升得足够高,就______使这种变化加快。 ④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______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A: 似乎 常常 可 肯定B: 似乎 一直 可 应该 C: 几乎 常常 可能 应该 D: 几乎 一直 可能 肯定 |
6、 |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录了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B: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他的著作还有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彷徨》等。 C: 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挂艾草、祭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 D: 在下、敝人、不才、后学、末学均属于谦称,赐教、赐膳、赐复均为敬辞。 |
7、 | 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家户口本不见了,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 , 最终还是没找着。 B: 国庆节期间,广场上摆满了一串红,真是花团锦簇。 C: 母亲节,小薇送给妈妈一大束康乃馨,妈妈满心地说:“这花这么漂亮,让妈妈美不胜收了!” D: 职业本没有高低贵贱,每个人养家糊口都不易,就算有理也不必咄咄逼人。 |
8、 | 身在曹营的关羽是从谁的口中得知刘备的下落的?( ) A: 于禁 B: 刘辟 C: 孙乾 D: 陈震 |
9、 | 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爱莲说 十拿九稳 开卷有益 龙吟凤哕B: 出师表 通宵达旦 最后一课 安塞腰鼓 C: 游子归 水波粼粼 精力充沛 斑羚飞渡 D: 谈读书 热爱生命 天衣无缝 锐不可当 |
10、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煞白(shā) 鸿鹄(hú) 挑拨离间(jiàn)B: 恣睢(zì) 拮据(jū) 廓然无累(lèi) C: 惘然(mǎng) 佝偻(lóu) 怒不可遏(è) D: 栈桥(zhàn) 鄙夷(bǐ) 强聒不舍(qiǎng)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代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 1 )下面对本诗内容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 上片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 B: 词的上片构建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词人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C: 下片第一句中,词人直截了当地点明了自己坎坷的命运与国破家亡密不可分。 D: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 ( 2 )对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的上片忆旧,下片感怀,怀古伤今的主题十分明确,且结构清晰。 B: 词人以黯淡低沉的笔调,回忆了过去与朋友们在一起的生活。 C: 词人忆午桥夜饮的情景时运用了以静衬动的手法,描写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的景象。 D: 这首词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乙)河间献王①曰:“汤②称学圣王之道者,譬如日焉;静居独思,譬如火焉。夫舍学圣王之道,若舍日之光,何乃独思火之明也可以见小耳未可用大知。惟学问可以广明③德慧也。” (选自刘向《说苑》) (注)①河间献王:刘德,汉景帝第三子,封为河间献王。②汤:人名又称武汤,武王,商朝的建立者及第一个君主。③广明:扩大彰显。 (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何乃独思火之/明也可以见/小耳未可用大知 B: 何乃独思火之明也/可以见小耳/未可用大知 C: 何乃独思/火之明也可以/见小耳未可用大知 D: 何乃独思火之明/也可以见小耳/未可用大知 ( 2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知其旨也 旨:________ ②然后能自强也 强:________ ③夫舍学圣王之道 舍:________ ④惟学问可以广明德慧也 惟:________ (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汤称学圣王之道者,譬如日焉。 ( 4 )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性,但甲文强调________,乙文强调________。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一切都像一幅油画
孙瑛不是第一眼爱上九段沙的。
事实上,在被领导找去谈话,第一次听说自己要被派到九段沙工作时,她愣住了——这可是当时地图上找也找不到的地方。
孙瑛第一次认识真正的九段沙要到这一年的秋天。2000年10月18日清晨,孙瑛乘坐着租用的渔民的小木船,顶着风浪在海上颠簸了两个多小时,第一次进入真正的九段沙湿地。
眼前的沙洲,是这样的生命绿洲——
沙洲的潮滩上,茂盛的海三棱藨草,葱葱郁郁望不到边。芦苇随风摇曳,在斜阳下,好像一段旋律。秋日的光线,照射在湿软的沙滩上,水里鱼儿悠悠游来,沙滩上的小洞里,小螃蟹冒出头来。远眺市区,天空中时闻鸟鸣,还能隐约望见东方明珠的轮廓。而那城市的喧嚣却是离得很远了。眼前,只有水面上几艘船只的剪影,波光粼粼中,一切都像一幅油画。
这美震慑住了孙瑛。一路乘船颠簸而来的辛苦,此刻都被抛在了脑后。孙瑛站在沙洲的潮滩上,开始琢磨这份差事——浦东新区刚刚批准成立的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署署长。眼前的这块长江口湿地属于此刻,更属于未来生活在这城市里的居民后代。她有责任去守护它。
九段沙从何而来
九段沙从何而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个关于上海从何而来的问题——滚滚而来的长江,每年要夹带几亿吨泥沙。到了江海交汇处,地势平坦,水流速放缓,泥沙由此沉淀,长期淤积成新的土地。目前官方统计,上海的面积是6340.5平方公里。但事实上,上海现在还在不断新增土地。20世纪60年代,在长江河口和东海交汇处,有一片完全原生态湿地露出水面——这个如今被大家称为“上海最后的处女地”的地方,就是九段沙。
这位在长江南支河段中最年轻的“新来者”,总面积420.2平方公里,差不多有整个浦东新区的1/3大,四面环水,坐船绕岛一周要一天时间,也是国内唯一基本保持原始河口沙洲地貌及发育过程的重要地区。其东西长46.3公里,南北宽约25.9公里,是长江口最靠外海的河口型新生湿地,由上沙、中沙、下沙和江亚南沙四个沙体及周边水域组成。它处在海洋、河流、陆地三大生态系统相互作用中,是呈自然演替状态下的典型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对研究地球生物演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重大。
2000年年底,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署的场地、手续、人员都齐备了。署里的工作人员和上岛的科学家们,就这样见到了两个孙瑛——一个喜欢时装,爱美,喜欢喷香水和化淡妆;另一个,会赤脚在滩涂上走,也能一下子跳进泥潭里,半个身子裹上了泥浆。
九段沙有种被当地人称作“海狗”的小虫,个头还没有蚊子大,但给它咬上一口,痛痒无比,往往一周过后还没有消退。一次,一个黄梅雨季,孙瑛上岛去调研,被岛上的“海狗”咬得满身是包,尤其是双脚至大腿,密密麻麻的麦粒大小的红肿块。
经过不懈努力和多次野外科学考察,孙瑛和她的团队完成了《九段沙科学考察集》《九段沙湿地图集》等一手调查资料。2005年7月,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填补了上海没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空白。
据2017年监测:保护区记录到海三棱藨草、芦苇等高等植物52种,藻类植物139种,昆虫392种,大型底栖动物113种,鱼类135种,其中历史上曾有记录的国家级保护鱼类白鲟等5种。
每年冬春之交,鱼虾肥美,也是鸟儿做客最频繁的时候。九段沙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每年都有大量的涉禽(包括鹤形目、鹳形目、红鹳目和鸻形目等目,指那些适应在水边生活的湿地水鸟)在此停歇。在一次例行鸟类考察中,科学家在九段沙发现76只濒危鸟类黑嘴鸥,该鸟为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世界濒危物种,曾被认为基本绝迹。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孙瑛,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看到了人生前三十几年从未看到过的“百鸟云集”。
根据统计,九段沙的鸟类有210种,有59.5%(125种)被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有24.8%(52种)被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有7.6%(16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的王国”。
鸟的背后,有人的眼神
在九段沙上沙的小码头上,窗口处,管理署设置的望远镜扫视半空,守护员在观察鸟情。管理署的工作人员通常两个人值班,一上岛要待上一周。刚开始睡的是地铺,喝的是明矾沉淀净化后的水,没有电,后来才渐渐有了宿舍。但这里依然缺少淡水,没有食物,一切都必须从市区运来。
管理署人员的“退让”和“简易”,是为了把天地留给动物们享受“占据”和“丰饶”。而管理人员的存在本身,也是为了阻止偷猎者的觊觎。至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九段沙开展的大规模联合执法共26次,日常巡查560余次,整治和清除围网2.7万米,执法参与人员2300人次,处理刑事案件3件,行政处罚16件。
当然,九段沙不仅守护鸟类和鱼类等,也为提升上海“绿色GDP”作出贡献。
研究表明,九段沙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价值潜力巨大,其碳汇能力达到每年349757.3吨二氧化碳,约相当于12万辆燃油小轿车每年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是浦东、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在保护一线坚持不懈勇于开拓,孙瑛结合九段沙实际,因地制宜,大胆尝试,提出科学保护“三中心三平台”的创新发展战略架构,并以自己领衔的湿地保护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带领团队横穿在上沙、中沙、下沙和江亚南沙,开辟30多公里集执法、科研、宣教为融合的5条综合样带,完善科研监测体系,建立《九段沙生物多样性基础监测年报》,先后组织完成20多项课题研究,发表《上海市九段沙湿地生态环境和管理保护对策》等论文8篇,其中多篇获奖;并筹建了专家网络和执法网络,构建了研、学、管一体的框架,建立了浦东三甲港湿地生态示范基地。
19年春夏秋冬,孙瑛和这片4.2万公顷土地的九段沙已经互为见证。春天又来临了,九段沙上的动植物又活跃起来。远离它们的城市的街头,车来车往中,没有人留意到,孙瑛车牌上的数字:963,就是九段沙的谐音。用这种方式,她将生命里的一段宝贵经历,时刻随身携带。
(文/沈铁文)
三角梅
刘成章
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⑨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
( 1 )本文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憧憬——________——感伤——________——惊喜
( 3 )第④自然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有什么用意?生活中,我们应该心存感谢。感谢朋友的帮助,感谢家人的关心,感谢老师的教导……
请围绕文字自选角度,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不少于500字;③不透露个人真实信息;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