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最能表达贝多芬内心痛苦的一项是 ( ) B: 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C: 他聋了吗?他还能担任指挥吗? D: 原来他完全聋了!他还能担任指挥吗? |
2、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枯涸(hé) 蜷曲(quán) 拈轻怕重(niān) B: 收敛(liǎn) 滑稽(qǐ) 神采奕奕(yì) C: 匿笑(ruò) 坍塌(tān) 头晕目眩(xuàn) D: 蹒跚(pán) 感慨(kài) 踉踉跄跄(liàng) |
3、 | 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 ) B: 拟人 夸张 比喻 排比 C: 比喻 夸张 拟人 排比 D: 夸张 比喻 排比 拟人 |
4、 |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年届四十的王刚本来身强体壮,不幸被查出身患癌症,一下子步入了风烛残年。B: 莫言听到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后,饮泣吞声 , 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C: 飓风“桑迪”带来的暴雨,气势汹汹地漫过大堤,冲毁道路、农田、房屋,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D: 十里溱湖,碧波荡漾,鸟欢鱼跃,真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旅游胜地。 |
5、 |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作者高尔基,是苏联作家。课文通过生动细腻而又饱含感情的语言把外祖母的形象写得独具魅力、光彩照人。B: 《赵普》选自《宋史·赵普传》,课文第二段写赵普奏荐人才时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如“阖户启箧”“复奏如初”等,生动地表现了赵普一心为国的品格。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鲁迅。本文记叙了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许多趣事,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之情。 D: 《于园》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本文抓住于园“奇在磊石”的特征,分别从“实”“虚”“幽阴深邃”三个方面对于园进行了具体说明,突出了于园的园艺特色。 |
6、 | 下列对《湖心亭看雪》一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写赏雪经过,然后叙述在湖心亭的奇遇——其实是“看雪”行动的延伸,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也给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 B: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了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而作者仍去西湖赏雪并与偶遇的金陵人痛饮,可见他痴迷山水,不拘小节,喜交朋友。 C: 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文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勾勒了一个空旷寂寥的雪世界。 D: 这篇小品文不足二百字,却熔写景、叙事、抒情于一炉,写景精准形象,叙事生动传神,而字里行间又融聚了作者的情趣品性。 |
7、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委屈 决别 花枝招展 翻来覆去 B: 祷告 喉咙 人声鼎沸 自做主张 C: 殉职 坍塌 大相径庭 神采弈弈 D: 余晖 蜷伏 风流倜傥 拈轻怕重 |
8、 | 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家是既让你高飞 又用一根线牵扯的风筝轴。 B: 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 C: 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D: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9、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女词人。记梦之作《渔家傲》充满浪漫幻想的气息,气势磅礴,音调谐畅,带有气魄雄壮的豪放词风。 B: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令人敬佩的作家,他以病残之躯完成了《病隙碎笔》。课文《秋天的怀念》饱含了他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C: 契诃夫是英国作家、戏剧家,代表作有《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是他的一篇批判现实主义讽刺小说。 D: 中国文化注重对人的称呼,在古代“公”“卿”“君”“子”是对男子的尊称,称呼普通百姓则是“布衣”“白丁”“匹夫”。 |
10、 | 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才通人(仅,只) 乃不知有汉(竟然) 便扶向路(旧的,从前) B: 卷石底以出(翻卷) 俶尔远逝(忽然) 崔氏二小生(年轻人) C: 如有所语(说话) 矫首昂视(举) 钩画了了(清楚明白) D: 寤寐求之(睡觉) 辗转反侧(翻身) 白露未已(尽、完) |
诗文赏析。 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 2 )请简要赏析《乌衣巷》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 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选自《涉史随笔》) 【注】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②同平章事:官职名,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③允:符合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①选贤与能________ ②女有归________ ③及为相________ ④上常临镜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 3 )下列划线的字与“大道之行也”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B: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D: 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 ( 4 )在【甲】【乙】两文中,谈到大同社会,他们提出了什么相同的观点? |
约定
孙道荣
①“咚,咚咚咚,咚咚——”他有节奏地轻敲着门。这是他和她约好的,这个敲门声就表示是他来了。
②门却没有立即打开。这可是少有的,以前,只要他轻轻地一敲门,门就打开了,好像她一直就等在门后似的。这一次,却没有动静。“咚,咚咚咚,咚咚——”他又有节奏地敲了一次。
③她是他的老客户了,差不多每隔五六天,她就会有一件快递,都是网上买的东西。他很惊讶,她都那么大岁数了,竟还是个网购达人。她家住四楼,按照快递的习惯,一般都是将包裹送到楼下,摁门铃或打电话,让货主自己下来取。第一次来送快递时,他摁响门铃,告诉她是送快递的,让她下楼来取。她慢腾腾地告诉他,自己岁数大了,上下楼不方便,能不能麻烦他送到楼上来。听声音,很苍老。他犹豫了一下,答应了。他“蹭蹭蹭”一口气爬上了楼,气喘吁吁地敲门。他很急,还有好多快递要送呢。她打开了门,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签了单。看到他一脸汗水,她对他说,进来喝口凉水吧。他还真渴了,接过她递过来的水杯,他“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干了。跑快递这么多年,这还是他第一次喝客人家的水。他谢她。老太太说,应该我谢你,以前别的快递员,都只送到楼下,只有你肯帮我送上楼。
④此后,每隔几天,就会有一个快递,只要送到老太太家的,他都是直接送上楼。老太太告诉他,自己一个人住,这个老小区,治安不是很好,不熟悉的人敲门,她是不开门的。所以,她和他约好了一个独特的敲门声,“咚,咚咚咚,咚咚——”她笑着说,有了这个暗号,就安全了。
④他和老太太很快就熟悉了。每次他送快递上楼,老太太都会让他进屋来坐一会,休息一下。他也实在是跑累了,正好休息调整一下。老太太为他倒好一杯水,温温的。他虽然进城打工好多年了,但除了偶尔和几个也是打工的老乡聚聚外,他很少和本地人打交道,每天,除了站在楼下喊“某某,快递到了”,他很少说话。他和老太太却能说上几句。他在送快递的路上,遇到了什么新鲜事,他都会讲给老太太听。无论他说什么,老太太都笑眯眯地听着,有时候,她也会讲讲自己年轻时的事情。他在这个城里,第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情。
⑦“咚,咚咚咚,咚咚——”他再次有节奏地敲门。他有点担心。是不是老太太病了?门打开了。是一个陌生的中年人。
中年人说,是我母亲的,她前几天去世了,我代签吧。
他怔住了。中年人请他进屋,说,我听母亲提起过你。他还没缓过神来。上次来送快递,老太太还很精神啊。
⑨中年人将他领进一个小房间,打开一个柜子,里面堆满了包裹,很多包裹,甚至都没有拆封过。他一眼就认出来了,那都是他亲手送过来的快递。中年人将刚刚签收的那件快递,也放进柜子里。转身对他说,这些东西,都是母亲从网上买来的,其实,她根本不需要这些东西。
⑩那、那她为什么买这些东西?他大惑不解。
中年人摇摇头,我也不懂。还有一件奇怪的事,这些包裹上贴的快递单,后来都是你们快递公司的。没有任何别的一家快递公司,这说明,母亲在网购时,只选择由你们快递公司送达的店铺。
中年人拍拍他的肩膀,哽咽地说,这些年,我光顾着在外打拼,未能尽孝,很少陪伴母亲一天,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兄弟,谢谢你!
他的眼眶也湿了。
( 1 )揣摩文章题目,说说它的作用。①快递员帮老太太把快递送到家里。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老太太去世了,快递员对她儿子讲述了他与老人的约定。
( 3 )品析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老太太为他倒好一杯水,温温的。
( 4 )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老太太的形象相忘
张丽钧
①慕名去峨眉山访猴。
②走完长得不可思议的山路,终于看到前面人头攒动,知道那便是猴子出没的地带了。
③早买好了数包猴食,捏在手里,预备作为见面礼的。看到一只肥硕得像熊的猴子,高傲地从我的一个同伴那里取走了食物,不由心中发急。遂学了当地人的口音,唤猴子来食。这招儿还真灵,一只又小又肥像皮球一样的猴子听得我唤,犹犹豫豫地朝这边走来。我连忙讨好地将手中的猴食捧了过去。猴子灵敏地将纸包取走,急不可待地撕开了看,像是要检验我所进贡的食品的优劣。还好,它总算满意了,开始美美地享用。它离我那么近,吃相又有趣,我不由蹲下身子,想看得更仔细些。不想,它居然腾地跳动起来,威胁地冲我挥了一下手臂,“嗖”地逃掉了。我扫兴地站起身,心里埋怨这只猴子莫名其妙!导游在一边笑着问我:你是不是看它的眼睛了?我说:它不让人看吗?导游说:它对人的眼神很敏感的,它看你可以,但只要你和它对视,即便你是出于善意,也会惹得它生疑——它以为你不会平白无故地看它,看它,就是冒犯它的第一步。
④原来,峨眉山的猴子是看不得的。
⑤突然想起母亲的野鸽子的事。那时,我家有一个不小的院子,院子北头有一个水龙头,水龙头旁边的低洼处总是积存着一些水。有两只脖颈生着绿羽毛的野鸽子,习惯了在树上高歌之后不定期这里饮水。
⑥那年暑假,我回家探望母亲。第一次看到两只好看的野鸽子在那么近的地方从容地低头啄水、仰脖咽水,感到特别惊喜,不由想靠近它们一点,再靠近它们一点。终于,它们觉察出了我的靠近,“忒儿”地飞走了。那之后的三四天,野鸽子都没有出现。母亲说:看你把野鸽子给吓着了,要不人家天天都来这里喝水的。我听了,心中生出些歉疚。那是母亲的小伴儿呢,就因为我吓着了“人家”,“人家”就不肯光顾了。后来又听到梢头有了“咕咕咕——咕”的歌唱声。母亲说:一会儿准来喝水!果然,两只野鸽子唱累了,双双栖在我家院子里,从容地喝水。我端着个簸箕,正要去倒垃圾,看到眼前的一幕,不敢动了。母亲笑着接过我手中的簸箕,说:你看着!说完,端着簸箕径直走到院子里去了。她走过两只野鸽子身边的时候,它们好像没有察觉,继续低头啄水、仰脖咽水。等母亲倒完垃圾回到屋里,我迎上去,低声问她:你比我上次离它们近多了,它们怎么不害怕?母亲笑笑说:你要假装没有看见它们,忘了它们的存在,这样,它们就不怕你了。
⑦我想,大概在猴子和野鸽子的眼里,我的眼神是不值得信赖的。
⑧其实,大自然怀抱中的动物们原本活得多么好。它实在不需要你或恶或善的注视。如果你爱它,就不要拘禁它,折磨它,也不要挖空心思地想保护它,爱抚它。千百年来,它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繁衍生息,活得快活惬意,它不需要你为它的冷暖操心,更不需要你为它投食喂水。
⑨峨眉山猴子一身的赘肉,是对游客畸形好奇心的无声挞伐。真的大自然饿不死一只猴子,但争先恐后的投食却扭曲了一只猴子的形象。
⑩如果你真心爱它们,那就请你“忘了它们的存在”吧,因为它们最美好的祈愿,就是与你相忘。
( 1 )文中记叙了“我”两次与动物接触的经历,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等母亲倒完垃圾回到屋里,我迎上去低声问她,你比我上次离它们近多了,它们怎么不害怕?
( 3 )第⑦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请你拿起笔,围绕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以“初中生活第一天”为题把它写下来。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