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湛江农垦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夷(bǐ) 立(chù) 心贯注(qián)
B: 气(fěn) 时(shà) 惟妙惟(xiāo)
C: 息(bǐng) 痛(chì) 风雪途(zài)
D: 默(qiè) 红(yān) 随声附(hè)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一只定期迁徒的大雁,它一旦起程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B: 寒冬来临,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都消声匿迹了。
C: 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
D: 名人强辞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B: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撰有《水经注》。《水经注》是一部记录全国水道简要提纲的地理书。
C: 陶弘景,自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
D: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南宋著名的的文学家。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成“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焦灼 大庭广众 名副其实 眼花潦乱
B: 妥帖 微不足道 触目伤怀 面如土色
C: 地窑 不能自己 月明风清 荡然无存
D: 锁屑 莫名其妙 张皇失错 精疲力竭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两者都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B: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代表作《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C: 雨果和莫泊桑均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代表作分别有《悲惨世界》和《羊脂球》。
D: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湖北三峡现代物流有限公司与中铁二十局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投资并运营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疏港专用铁路。
B: 近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越来越多的新模式崛起,如移动支付、网络借贷等。
C: 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D: 近年,许多国际品牌成为发展中国家消费者追随的对象,可有关公司面对纠纷时采取的“双重标准”让消费者很受伤。
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把天府芙蓉园建设成市级森林公园,是武侯区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程。
B: 紫坪铺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成都地区使用外,还向绵阳、德阳等地输送。
C: 领川外国语学生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 武侯区簇桥簇马路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8、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狭(yì) 恿(sǒnɡ) 岩(jǐ) 不足道(wēi)
B: 离(tuō) 污(sè) 待(nüè) 轻怕重(zhān)
C: 实(jiàn) 突(wù) 派(qiǎn) 堂大笑(hōnɡ)
D: 鄙(báo) 纯(cuì) 伏(quǎn) 不关心(mò)
9、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神魔小说,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歌颂了取经人百折不挠的精神。
B: 格列佛为利立浦特王国立下了大功,但后来得罪了皇帝,皇帝坚持要将他砍头,还对他用可耻手段扑灭寝宫大火的事怀恨在心。
C: 宋江怒杀阎婆惜之后,被发配到江州,一日乘酒兴写下“反诗”,因此被抓,下到死囚牢中,最后梁山好汉劫了法场,救出宋江。
D: 鲁达打死镇关西后东奔西逃,智真长老收留了他,赐他法名“智深”,为了更好地保护他,智真长老又将他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
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
B: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诗文集》。一方面表现出苏轼被贬谪后的抑郁的悲凉;另一方面也体现苏轼豁达的胸襟。
C: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文中饱含深情地表达了对这位日本老师的还念。
D: 《三峡》选自《水经注校正》,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写。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按要求答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①宦情:做官的情怀;羁思:滞留异乡的思绪。此诗为柳宗元被贬柳州后所写。②春半:春天的中间,即二月。

( 1 )诗中的“尽”和“乱”两字描绘了“春半”时节怎样的景象?

( 2 )面对二月春景,诗人为何生发了“如秋”之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祁奚请老
晋大夫祁奚①老,晋君②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③可。”君曰:“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晋遂举解狐。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④?”祁奚对曰:“午⑤可也。”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
【注释】①祁奚:晋国的大夫,曾任中军尉。②晋君:指晋悼公。③解狐:晋国大夫。④国尉:春秋时,各国均在将军之下设国尉。⑤午:祁午,祁奚之子。

( 1 )下列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孰可使(子嗣,后代)
B: 晋遂解狐(推举)
C: 非之子(你)
D: 可以为国尉(谁)
( 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本文所表现的祁奚的品质

A: 任人唯贤
B: 大公无私
C: 坦率正直
D: 谦虚谨慎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废玻璃是一种生活垃圾,它的存在既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增加环境负荷,造成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又会带来环境污染,还容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伤害和不便。(A)据统计,每生产1吨玻璃制品,约消耗700-800千克石英砂、100-200千克纯碱和其他化工原料,合计每生产1吨玻璃制品,要用去1.1至1.3吨原料,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煤、油和电。更麻烦的是,废玻璃是一种无法通过焚烧、无法在填埋中自然降解且无法采用一般的物理、化学方法加以分解和处理的废弃物。有研究表明,玻璃及其制品的自然降解时间可长达4000年。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这种降解速度实在是太过漫长。(B)由于玻璃制造和加工等原因,废玻璃中一般含有锌、铜等重金属,如果处理不当,可能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C)另外,玻璃容易破碎,一旦有人或动物试图吞下或舔食玻璃碎片上残存的食物或饮料,就有可能受到严重伤害。

(材料二)

①废玻璃根据其来源可分成日用废玻璃(器皿玻璃、灯泡玻璃)和工业废玻璃(平板玻璃、玻璃纤维)。回收利用废玻璃有什么好处呢?废玻璃加以回收利用,能产生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每回收利用1吨废玻璃,可以节约0.58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1.26吨,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1.16吨。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主要集中在包装玻璃容器方面,如啤酒瓶、饮料瓶等。如果在有效期内提高它们的重复使用次数,不但可以提高利用效率,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以啤酒瓶为例,重复使用一个啤酒瓶所节省的能源可以使40瓦的灯泡持续亮4个小时。据了解,目前,占玻璃包装容器产量1/3的包装瓶能够被重复使用,我们必须清楚当前所面临能源紧缺问题,如果玻璃厂能充分利用来自各方面的废玻璃这一原料资源,不仅可节约能源及纯碱,而且对改善环境也能起到一定作用,计算显示,当所用碎玻璃含量占配合料总量的60%时,可减少6%-22%的空气污染,并节约6%的能源。

②对于绝大多数废玻璃来说,若要在“来生”重新以玻璃的面目现身,并不像那些废啤酒瓶或是汽水饮料瓶一般“幸运”,它们需要下大力气“洗心革面”,甚至还要回炉“锻炼”一番。

(材料三)

①英国、丹麦、瑞典、瑞士等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玻璃生产企业和城市居民点及其他社会公共场所设置废玻璃回收集装箱,进行废玻璃的回收与利用。英国于1997年底建立了玻璃再生中心,以增大废玻璃的利用率。在德国的城市居民区,公园、商店、工厂、酒吧和其他地点,共设置了5000多个回收集装箱。瑞士在其1100多个大小城镇进行定期的废玻璃回收工作。

②几十年来,欧洲多国实施的废玻璃回收计划成效显著。2012年,欧盟对65%的玻璃包装进行了回收,共有255亿个玻璃瓶和玻璃罐被回收,且回收率稳步增长,比利时和瑞士的玻璃包装回收率接近100%、欧盟对废玻璃的回收远远领先于其他材料。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甚至出现了一种能自动分拣各色玻璃的智能玻璃回收箱。如按2001年的回收量推算,西欧每年节省46%以上的玻璃原料,在能源节约方面相当可观,因为每回收1吨废玻璃,可节约100千克燃料,而且可减少石英砂的用量,促进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选文有删减)

( 1 )材料一中A、B、C前后顺序不能颠倒的原因是什么?
( 2 )材料二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材料二中第②段体现了怎样的语言特点?简要分析。
( 4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三的说明内容。
( 5 )选出下列对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废玻璃是一种无法通过焚烧、无法在填理中自然降解且无法来用物理、化学方法加以分解和处理的废弃物。
B: 废玻璃的回收利用没有时间限制,我们可以提高它们的重复使用次数,有效提高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C: 面临能源紧缺问题,如果对废玻璃加以充分利用,就可以节约能源及纯碱,对改善环境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D: 几十年来,欧盟的玻璃包装回收率接近100%,对废玻璃的回收远远领先于其他材料,促进了环境保护。
阅读散文《秋天的怀念》,回答问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他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的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1 )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________。
( 2 )文中划线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________。
( 3 )对第⑥段中“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明了母亲的病很危险
B: 揭示了母亲不幸的命运
C: 正面表现了崇高的母爱
D: 揭示了母亲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 4 )说说文中划线的动词“挡”为什么用得好。
( 5 )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 6 )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的”三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后作文

《为学》中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生活中,很多事情看起来难,做起来或许没那么难;很多情况看起来复杂,接触以后或许并没有那么复杂。重要的是,你是否愿意去做,是否愿意去接触。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其实没有那么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记叙文。(2)要有真情实感。(3)书写工整规范。(4)不少于600 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的不舍得成了你的资本”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